《革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革宋-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那些一触即溃的垃圾上阵。

    等回到大营已经是深夜,伯颜大元帅在阿术的大帐里面铺了个行军床,在上面睡着。见阿术回来,侍卫连忙叫醒伯颜。两人对立而坐,伯颜问道:“可有好消息?”

    阿术被这个问题逗乐了,他笑答:“我这一路上想了好几遍,今天之事若是再来一次,我也只能打的和现在一样。”这话其实是伯颜转述的戈尔滕万户的战后总结,阿术元帅对此印象深刻,于是就拿来用。

    伯颜没笑,他接下来询问了今天的战况与战果。蒙古军在战况上大概能用一直处于优势来形容。然而战果上可就不好说了,因为想趋势宋军冲乱自家军阵阵脚,蒙古军并没有对民团大肆杀戮。从战斗大概查看的民团死者以及被俘人员,总数大概有六七百。

    然而蒙古兵被炮击致死的就超过300人,受伤的也有200多人,总数竟然与民团的损失相差无几。至于赵嘉仁的中军也许有死伤,可他们将死伤者都带走了。战场上除了那些打向蒙古军的炮弹之外,赵嘉仁的中军连根毛都没给阿术留下。

    蒙古军是当天晚上就进行战后总结。宋军走的路比较多,加上整体上战败,要处理的麻烦事更多,所以当晚没进行总结。第二天早上,赵嘉仁准备召开会议,对昨天宝贵的作战经验进行总结讨论。结果苗再成带着一些民团头领来到赵嘉仁的大帐前负荆请罪。

    杀人不过头点地,民团态度诚恳,赵嘉仁也不好告诉他们,‘你们的失败早就在我的意料之中’。他只能让人将民团首领们扶起来,请到中军大帐中,然后语气和蔼的问:“诸位已经尽力了,过去的事情就不必在意。不过我想问件事,民团里面的成员有多少肯留在这里。”

    看着苗再成与民团首领尴尬的表情,赵嘉仁就知道自己问到了关键点上。以一股冲动的意气与乡里人出来打仗,死里逃生之后的第一念头基本都是想离开战场回到故乡。赵嘉仁心里面暗自叹气,却并不觉得有什么遗憾。这种事情是完全可以想象到的,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民团最后都被冠以‘XX军’,譬如岳家军、韩家军。历史上的民团数不胜数,这种‘XX军’则是屈指可数,足以说明民团在远离故乡作战之时的脆弱性。

    既然苗再成不说话,赵嘉仁就继续说道:“大家到了战场上为国效力,我觉得大家辛苦了。若是真的想走,我觉得也不要强留。”

    苗再成仿佛被火烫了一下,他腾的站起身,满面羞愧的说道:“此次在赵知州面前丢了丑,我知道知州嫌弃,也没脸再留在这里。知州救命之恩等以后再报。在下就告辞了。”

    说完,苗再成扭头便走。其他民团首领满脸惊愕的看着,接着纷纷起身谢罪,然后跟着苗再成离开。看着民团首领们暗带欢喜的背影,赵嘉仁微微叹口气。他其实觉得自己有可能会生气,然而他又发现自己真的没生气。一想到把想离开的民团强行留下守城寨的危险,赵嘉仁甚至感到了庆幸。昨天的战斗证明了,敌人是很容易预测的,而友军则不行。

第152章 简单的任务() 
四千多民团走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千多民团推出代表来见赵嘉仁。赵嘉仁本以为这帮人是愿意留下来战斗,心里面还稍稍的激动了那么一下下。

    “知州,他们想让我们帮着他们给被杀的那些民团收尸。”前来禀报的干部一句话就将赵嘉仁的小小期盼打了个粉碎。

    “也好。”赵嘉仁答道。虽然此事很讨厌,赵嘉仁还是希望能够有始有终。

    这次又出动了三千兵马,因为不用再担心不靠谱的队友,行动还挺快速。蒙古人把自己死伤者都给带走,民团的死者身上的财物被搜刮一番后草草给埋了一下。

    民团把死者挖出来,割下头发或者撕下衣服的一部分作为带回去遗物,接着把一众尸体再次掩埋。其间这帮人哭哭啼啼,却好歹没有放纵情绪。

    部队平安回来之后,民团就彻底解散。没受伤的离开了,受伤的得到治疗后被送去郢州休养。少了这五千人,曾经热闹的城寨又显得安静不少。此时新的情报已经抵达,接下跟上的援军是夏贵的部队。这个夏贵在几年前的海州之战中曾经与赵嘉仁有过冲突,给赵嘉仁留下很不好的印象,然而赵嘉仁还是忍不住开始期待大宋的正规军能够赶来。

    夏贵的部队来的挺快,民团们刚走完,他的先头部队就抵达了赵嘉仁控制的两个城寨。得知曾经阻挡住住自己的城寨终于被攻破,夏贵立刻乘船赶来。在城寨下,老头子一脸唏嘘的表情。很有种大仇得报的意思。

    从蒙古军开始进攻襄阳开始,宋军就不是坐以待毙。夏贵两年前曾经带兵攻打过阿里海牙把守的虎头山,那时候木栅栏都被砸碎,眼瞅就要把蒙古军打跑。然而阿里海牙用帐篷的牛皮覆盖在残破的栅栏上苦苦支撑。最后夏贵所部精疲力竭,最终不得不退兵。

    向赵嘉仁讲述了过往战时,夏贵就请赵嘉仁小心。

    这话听着情真意切,不过仔细品味起来就很有意思。至少赵嘉仁将此理解为夏贵并不想再领军进行如此残酷的攻防战。当然,赵嘉仁从最初开始也不指望夏贵能够帮上忙。他很客气的答道:“多谢夏将军指教,若是你不说,我还不知道夏将军当年的辛劳。”

    赵嘉仁说话很少有居高临下的意思,所以即便这话里面其实颇有些调侃的意思,夏贵也觉得味道不太对。没等他去品味,就听赵嘉仁继续说道:“夏将军,我准备出兵之时由夏将军来把守夺下的城寨,不知夏将军可否答应。”

    听了赵嘉仁给自己分配的任务,夏贵觉得赵嘉仁还真的是知情识趣之人。在襄阳与蒙古军打了不少仗,夏贵完全清楚蒙古军有多难打。而守城就意味着不用野战,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完全没有要野战的打算,夏贵带着些愧疚之色说道:“这怎么好意思呢,这真不好意思……”

    有了夏贵这样的坚强援军,赵嘉仁终于敢全军出击。除了守护物资的部队,赵嘉仁带了八千人开始沿河进攻。蒙古军这几天也持续派了水军前来骚扰,每次都得赔上几十到一百的性命进来。

    得知赵嘉仁的部队沿河而上,刘整心里面先是一块大石头落地,然而得知赵嘉仁居然沿着汉水东岸向北进发,他又忍不住紧张起来。

    蒙古军分别驻扎在汉水两岸。东岸这边的是阿术与刘整军,西岸的是阿里海牙军与张弘范军。没想到赵嘉仁好死不死竟然沿着东岸走,刘整发现自己想避战斗做不到。

    阿术元帅并没有这么惶恐,既然刘整是水军,他也没有赶鸭子上架逼着刘整进发。带领了两万兵马,阿术元帅在汉水一个叫龙尾洲的宽阔水面旁边的城寨附近列阵。赵嘉仁是水陆并进,得知前面有大队蒙古军出没,赵嘉仁带领了五千步兵整齐的迎敌。

    夏天的风暖暖的吹过汉水,带着湿气穿过两军阵列。赵嘉仁的军队还是标准的西班牙大方阵。与上次不同,这次他排出了每排三个,前后两排,共六个方阵。

    对面的阿术元帅看着大宋炮兵推动炮车,这才确定他在战场上看到的那些车轮痕迹到底是什么留下的。

    虽然人数只有对面的四分之一,赵嘉仁也没有因此感到丝毫畏惧。冷兵器与火器的对抗已经对兵力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即便蒙古军有宋军的十倍,在宋军耗尽火药与组织力之前,蒙古军都不可能获胜。更不用讲双方是进行的正面对抗,四倍的差距基本等于没有。

    事实也是如此,当赵嘉仁开始用火炮猛轰蒙古军阵列之时,蒙古军就承受不了。等这两万精锐部队在军官的逼迫下冒着炮火进攻到宋军方阵外,又遭到了火枪的近距离射杀。虽然战斗中蒙古军一方的死伤十分惨烈,此战本身却没给赵嘉仁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见到再战下去只是徒增死伤,蒙古军就撤退了。

    赵嘉仁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歼灭攻打襄阳的蒙古军,而是为了完成给襄阳的援救。既然蒙古军不愿意打仗,赵嘉仁也乐得轻松。他就沿着汉水东岸水路并进,最初几座城寨的蒙古军还抵抗一下,等他们明白回回炮与城寨单薄的墙壁不是十斤炮的对手,蒙古军倒也识趣。在赵嘉仁行进的道路上,蒙古军搬走了里面的所有东西,主动放弃了城寨。

    之后又过了五天,赵嘉仁摧毁了蒙古人的拦河木桩,运送了大量物资和粮食进入襄阳。跟在后面的夏贵与另外两路元军完全没想到自己居然不用打仗,跟在赵嘉仁背后就轻轻松松进入被围的铁桶般的襄阳。他们更没想到,立下如此大功的赵嘉仁居然就这么选择了离开。

    夏贵等人还以为赵嘉仁会要求他们一起上表给朝廷,将赵嘉仁的大功狠狠吹上一番。

    赵嘉仁懒得解释,他只是简单的选择带着疲惫的部队离开这个战场。蒙古军看到赵嘉仁的旗号,并没有做出丝毫阻止的行动。这让赵嘉仁能够安静的坐在船舱里面思考。此次援助行动让赵嘉仁看到了太多东西,最关键的一项就是,赵嘉仁发现他手下的部队距离解放军差的太远。

    不是指装备或者训练。在这方面,赵嘉仁相信自己的军队在全球都是最顶尖的。和解放军的差距是在于认知上。解放军是一支有理念的军队,这支军队中的军人知道自己是军人,而且知道军人的义务。与之相比,赵嘉仁带领的这群就是拿着武器进入战场的平民。仅此而已。

    若是想有一支军队,靠这办法可不行。

第153章 差事不易得() 
西风吹上四鳃鲈,雷松酥腻千丝缕。

    到了秋天,松江鲈鱼肥美,正是品尝的佳奇。现在的松江府还叫华亭县,归于嘉兴府下。一般认为,提举棉务赵嘉仁在嘉兴府拥有很大影响力。在临安赵知拙的府中,赵嘉仁不仅带来了松江四腮鲈等美味,还带来了厨师专门给爹妈做了一顿酒宴。

    航海行会的糖蜜分离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白砂糖与朗姆酒产量随之增加,这两者在餐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大蜂窝煤炉子,充足的食用油,以及大量调味料,这桌酒席十分美味。

    看着爹娘吃的开心,赵嘉仁又给爹妈的酒杯里斟满酒,很随意的说道:“爹,娘,现在泉州比以变化了许多。我觉等爹致仕之后,你们还是搬回泉州住吧。”

    “每年泉州都有大风,我觉得还是临安好上许多。”赵知拙的回答很任性,明显没看出儿子的用心。

    赵夫人很喜欢朗姆酒,赵嘉仁给家里拿出来的是上品,并非是甘蔗渣酿出酒精之后勾兑的廉价货。必须说明的是,这种勾兑朗姆酒在蒙古控制区卖的非常好。

    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赵夫人笑道:“这次去了襄阳,难倒你觉得情势不妙么?”在对自家儿子的了解上,赵夫人胜过丈夫百倍,她轻松的就看出了赵嘉仁的担心。

    话说到这般明了的程度,赵知拙才面露讶异。

    南宋一直是处于战争状态,关乎于生存,文人即便再看不起军人也不至于对军事一无所知。襄阳攸关南宋生死,朝廷上下对于援助襄阳的军事行动很上心。夏贵等将领攻破蒙古城寨,将大量物资送入襄阳城。曾经看似牢不可破的襄阳之围终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这消息让临安朝廷上下都大大松了口气。

    不过赵知拙并不知道自家儿子在襄阳之战中的作用。夏贵是贾似道比较重视的将领,他此次立功能给贾似道比较大的帮助。既然赵嘉仁自己并不想为自己的战功做宣传,贾似道也没有刻意这么做的意思,朝廷里面并没人注意赵嘉仁在此战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听夫人这么讲,赵知拙讶异的问道:“我们不是打退了蒙古人么?”

    赵嘉仁本想不动声色的劝父母远离临安这个是非之地,却没想到平素含蓄表态的老娘表现出了惊人的率直。以前的老娘可不是这样的人啊,赵嘉仁最初觉得奇怪,再一思索他就明白过来,老爹赵知拙是明着表示自己对临安的热爱,老娘则是很含蓄的表达她不想离开临安的念头。

    面对这样的局面,赵嘉仁却觉得不太好说话。他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经历向爹妈仔细叙说,蒙古人虽败不乱,十几万军队始终保持着严整的纪律。面对看似无法遏制的赵嘉仁,蒙古军并没采取硬碰硬的战术,而是采取了在汉水赵嘉仁军炮舰射程外进行各种反包围的手段。

    敌人如此冷静顽强,赵嘉仁也没短期内彻底解决战争的办法。他只能护送大量粮食物资进入襄阳,把缴获的回回炮零件组装成可用的回回炮,并且给吕文焕提供回回**纸。甚至还留下两个技术人员帮助襄阳建立蚯蚓处理厂。城内的各种生活废物以及野草可以通过蚯蚓转化为饲料,好歹能多提供点鸡肉。

    即便做了这么多,赵嘉仁还是确信蒙古军的战斗力在宋军之上。有了充足的补给,襄阳再守几年大概没啥问题。然而只要给蒙古军一个机会,襄阳大概还是守不住。

    带着笑容,赵嘉仁答道:“若是爹娘喜欢临安,那就在临安住。我只是在福建经营这么久,想请你们两位回去看看。”

    儿子这么自我吹嘘,赵知拙笑道:“我却听说福建那边怨声载道……”

    赵嘉仁也笑道:“不过是派系攻讦,他们却是把我当做贾相公的人。”

    这话都是实情,虽然赵嘉仁自己内心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过贾似道的人,然而那些反贾似道的却不这么认为。想扳倒贾似道,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贾似道的政策搞到天怒人怨,可赵嘉仁用实际行动证明贾似道的政策并没有那么糟糕。于是和赵嘉仁有关的很多行为都得到非常夸张的评价。

    赵夫人听儿子语气爽快,心里面也知道儿子很不高兴,她叹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三郎你不要往心里去。”

    赵知拙虽然也当了不少年知州,却远没到赵嘉仁这般程度,而且大宋有多少年都没有因为政绩太好遭到如此围攻。他也只能叹口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