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成都回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成都回三国- 第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王美人比起何皇后来说,那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而何皇后的人品也一直不咋样,再加上一副暴发户嘴脸的何进,在官场上还是得罪了不少人的,所以导致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汉灵帝想要改立王美人为皇后的话,那么十有八九是能够非常轻松的成功,因为无论是在后宫中,还是在官场上,都不会有多少人会站出来,阻止汉灵帝废除何皇后,改让王美人坐上皇后的位置!

    所以,何皇后肯定也是知道这一点的,因此何皇后在历史上才会选择冒着各种危险,都要毒杀王美人的,因为何皇后很清楚,如果时间拖得越久,那么王美人将自己取而代之的可能性就越高!

    而现在的汉灵帝也知道一点,知道何皇后可能会向王美人下手,但是自己现在已经知道大限将至,能够保护王美人的时间也不多了,所以汉灵帝除非同时让王美人取代何皇后,并且立刘协为太子,那么这才有可能让王美人母子两都能够活下去的。

    而如果只做其中的一件事,那么结果可想而知,王美人与刘协肯定都会被何皇后给害死!

    原因很简单,如果光是把何皇后从皇后的位置上废除的话,但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何皇后的儿子刘辩依旧会在汉灵帝死后成为大汉的新一任皇帝,那么刘辩肯定是会重新让自己的母亲何皇后回到原来的位置上,甚至是垂帘听政,毕竟刘辩现在也还小,到时候何皇后肯定是会想法设法的弄死王美人。

    而如果是只让刘协成为了太子,让何皇后依旧稳如泰山的话,那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毕竟何皇后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小算盘可是打的响亮,到时候一定会算计起刘协与王美人,然后再让刘辩来当皇帝的。

    所以,汉灵帝必须要同时做到让王美人母子俩取代何皇后母子俩,这样才算是成功的解决了问题。

    但是!

    留给汉灵帝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只要何皇后不是自己作死,就不可能完成这件事情的,因为何皇后虽然骄横跋扈,小肚鸡肠,但是何皇后有一点非常聪明的是,那就是在一些大是大非的事情面前,何皇后的处理还是十分出色的,所以汉灵帝一时之间也找不到理由来废除何皇后。

    至于刘辩这边,汉灵帝也算是一直在拖着没有册封刘辩为太子,但是在没有特殊理由的情况下,汉灵帝也没有办法废长立幼,直接跳过刘辩,分封刘协为太子,尤其是在何皇后还在的情况下!

    因此,汉灵帝现在才会兵行险着,想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假借天命!

    毕竟古人最信奉的便是“听天由命”了,历朝历代的那些造反为王者,都会选择先弄一些异像,要么是什么狐狸叫啊,什么鱼中藏书之类的东西,这样就可以用天命不可违的理由,来起兵造反了,因此汉灵帝也想到了这么一招,在自己死前就可以将王位传给刘协,顺便还可以用为了照顾年幼的刘协为理由,让王美人成为皇后。

    而且,刘鑫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自己也已经被汉灵帝给算计了进去!

    没错,之所以汉灵帝现在敢玩这种骚操作,肯定不是梁x茹给了汉灵帝这样的勇气,而是刘鑫这个“仙师”让汉灵帝看到了这么做成功的可能性!

    因为刘鑫的“仙师”身份,大可以站出来帮汉灵帝站场子,开口证明这句传闻的真实性,到时候有了刘鑫的支持,这条传闻将会变得更加牢不可破,到时候汉灵帝临死前的这些骚操作将会更加容易成功。

    所以,刘鑫总算是明白了汉灵帝刚刚在热气球上,为什么会和自己聊那么多有的没的了,原来是为了在这里算计自己啊,刘鑫现在都可以肯定,等会儿汉灵帝来找自己,绝对会提起这件事情!

    刘鑫现在想想都觉得胃痛,没想到自己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就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之前一直都是刘鑫在算计这些大汉古代人,没想到现在竟然被这些古代人给算计了,而且是被诸葛亮与司马懿给算计的话,刘鑫还没有现在这么郁闷,但是现在刘鑫是被自己一直以来都有一些看不起的汉灵帝给算计了,这让刘鑫怎么可能会不郁闷了。

    何况现在汉灵帝也算是给了自己不少的好处,并且在刚刚的热气球上,刘鑫也算是给了汉灵帝一个承诺,这让刘鑫现在想反悔都难啊。

    所以,刘鑫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只能说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图样图森破,上台拿衣服。

    刘鑫在纠结完了这件事情之后,便有些郁闷的对毕岚说道,“毕常侍,那么除了这个传闻之外,那么你还有什么事情想要告诉本王的吗?”

    毕岚连忙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还有还有,王爷你现在也应该知道了,你之所以在这里等待陛下,是因为陛下在接见刘宽刘大人吧。”

    刘鑫点了点头,表示的确如此,毕岚呵呵一笑,继续说道:“实际上刘宽大人之所以来找陛下,这也算是赵忠的弟弟赵延惹出来的麻烦,当然了,赵延的背后肯定是有赵忠的影子。”

    刘鑫眉头一挑,开口问道:“哦,那么本王愿闻其详,这赵忠又是如何得罪了刘宽呢?”

    毕岚呵呵一笑,继续说道:“事情是这个样子的,赵忠倒是还不敢去招惹刘宽大人这样的汉室宗亲,但是赵忠却是让自己的弟弟赵延去挖刘宽大人的墙脚,结果在失败之后,赵忠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反而以赵忠的名义威胁了那个被挖的墙角,于是乎,刘宽大人今天就来到了宫中,为自己的手下出头了,在下在来这里的时候,就看到赵忠他一脸焦急无奈的去了陛下哪里,恐怕是被陛下叫去交代自己的错误了,这一次的话,赵忠怕是要吃一次大亏了。”

    毕岚说到这里,不由得有些幸灾乐祸的笑了笑,而刘鑫自然也是呵呵一笑,毕竟自己的仇人赵忠倒霉了,自己怎么说也得高兴高兴吧。

    刘鑫喝了一口茶水,然后笑着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刚刚赵忠来本王这儿就待了一会儿,然后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558章() 
刘鑫倒是非常好奇,是那位人才值得赵忠专门派自己的弟弟赵延去挖墙角,最后还惹得刘宽这个老好人跑到汉灵帝这里来告状。

    所以,刘鑫开口问毕岚道,“毕常侍,话说这被挖的墙角,到底是那位人物呢?”

    毕岚呵呵一笑,开口说道:“那位被挖的墙角,名叫傅南容,傅燮。”

    刘鑫眉头一挑,这才想起来了这个傅燮是谁,确切的说,刘鑫之所以认识傅燮,其实是因为傅燮的祖先傅介子。

    在西汉年间,也就是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当时的楼兰国王病死,匈奴便急送楼兰国的质子(充当人质的王子,秦始皇当年也是)安归回国继承王位,安归因此更加倾向于匈奴,选择与汉朝为敌,先后偷袭杀死了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安乐、安忠、遂成等人,又杀害大宛、安息等西域国家派到汉朝的使者,使汉朝与西域的交往因此断绝,不久之后,楼兰国与和龟兹国贵族一起攻杀汉朝派驻轮台的屯田校尉赖丹。

    元凤三年(也就是公元前78年),傅介子上书朝廷,自愿出使大宛,汉昭帝便让他在路过楼兰国和龟兹国的时候,顺路去谴责两国国王背叛汉朝,杀害汉朝官员和使者的行为。

    于是乎,傅介子率领随行将士来到楼兰国,设计在宴会上刺杀了楼兰王安归,另立偏向于汉朝的王子、安归之弟尉屠耆为王,并且安抚楼兰国居民,并改楼兰国名为“鄯善”,归朝之后,傅介子因功被封为义阳侯。

    而这位被称为“不破楼兰誓不还”的传奇英雄傅介子,便是傅燮的先祖,刘鑫便是在查阅傅介子的资料时,知道了傅燮。

    傅燮出身于灵州(实际上只是一个县城而不是一个州)望族,所以傅燮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启蒙老师便是性格宽厚、政绩显赫、但是受到宦官排挤的汉朝太尉刘宽。

    而傅燮与其他文士的画风有些不一样,长得非常魁梧,“身长八尺,而有威容”。

    而傅燮他本来是字幼起,而后才改字为南容,因为傅燮决心要学习孔子的门生南宫子容高洁的品行,后来傅燮被举为孝廉,出仕为官,而举荐傅燮的伯乐就是北地郡的太守范津,而这范津字文渊,南阳人,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好官,作为范津选出来的少年英才傅燮,在准备前往洛阳城内做官的时候,却决定为刚刚病逝的范津弃官守丧三年,以报答范津的知遇之恩,从此作为北地郡灵州贤士傅燮,便为天下人所知。

    东汉后期,也就是汉灵帝时期,朝廷腐败,以赵忠、张让为代表的十常侍把持朝政,汉灵帝完全依靠宦官,汉灵帝甚至荒唐地说道:“张常侍(张让)是我的父亲,赵常侍(赵忠)是我的母亲。”,而这时的傅燮是一位正直干敢言的文士,虽然没能在官场上抨击十常侍,但是他一向反对宦官专权,发表了不少著作来针对十常侍。

    到了汉灵帝的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爆发了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时任北地郡太守的是名将皇甫规之侄、军官中的实力人物皇甫嵩,皇甫嵩久闻本郡名士傅燮的大名,于是便选用傅燮担任自己的护军司马,傅燮这也算是第一次出仕为官了。

    傅燮在家乡看到了难民地颠沛流离的惨状,又听说朝中发生的突然事件,侍中向栩、郎中张钧都因为劝阻汉灵帝罢免宦官而被宦官害死,甚至还逼死了当时宫中少有正直的宦官——吕强(东汉末期最后的一个好宦官,字汉盛,成皋人,少年是为小黄门,之后迁中常侍,在汉灵帝时期被封为都乡侯,吕强却推辞而不就,在黄巾起义之前便上书请求汉灵帝斥奸佞,任忠良,薄赋敛,厚农桑,开言路,汉灵帝虽然知道吕强之忠而不能用,而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吕强又建言应赦党人,诛杀贪官,考核地方官吏是否称职,因此惹得十常侍们大为恐惧,毕竟很多地方贪官都是十常侍们的亲戚朋友,所以惹得十常侍们纷纷征还子弟在州郡为官者,最后中常侍赵忠,张让等人诬奏吕强的兄弟为官贪浊,逼得汉灵帝派人拘捕,最后吕强忿而自杀),傅燮非常愤怒,就大胆上书汉灵帝,指出黄巾起义爆发原因在于宫中宦官,痛斥宦官专权的弊端,一针见血地指出:“天下的祸害不在外,在内。”,“正是由于朝廷宦官专权,忠臣不得重用,所以引起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发生。”

    傅燮诚恳地劝告汉灵帝不要听信宦官的谗言,而要限制和打击宦官势力,傅燮还说:“少用其言,国之福也。”,汉灵帝心里也明白傅燮上书说的都是忠言,但是碍于十常侍们的势力,因此汉灵帝既不对傅燮加罪,但是对于他的功劳也没有给予太多的加封,只派傅燮担任安定郡的一个武官都尉而已。

    到了中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87年),傅燮被汉灵帝任命为议郎(类似于皇帝的顾问,有参加朝政的权利),成为了朝廷重臣,并且就在这时,陇右军阀边章、韩遂借羌人起义之机反叛朝廷,就在国家为难之时,朝廷中的大汉三公,司徒崔烈竟然上书皇帝,提出了放弃凉州的主张,而傅燮却认为凉州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要道,在军事战略当年特别重要,绝对不可以轻易放弃,就在汉灵帝犹豫不决的时候,傅燮再次挺身而出,于朝堂之上,以议郎的身份怒怼大汉三公的举动,让听说了此事的人都对傅燮非常敬畏。

    但是,也正是因为傅燮这样的行为,权臣、宦官们都容不下傅燮继续留在朝廷之中了,所以傅燮最终遭到赵忠等人的联合排挤,被调出洛阳,派到汉阳郡去当太守,而这个汉阳郡,是在汉武帝时候所设的河西四郡之一,当时的羌人纷纷内迁与汉人杂居,傅燮任太守的汉阳郡,也有大量的羌人的聚居地区。

    因为汉灵帝时期的朝政腐败,官吏欺压盘削百姓,尤其是对于异族,引起了羌人的反抗,而傅燮善于体恤人民,在傅燮了解了情况以后,便采取宽松的政策,而不是盲目的实行镇压,先是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特别是善待并抚恤羌人,使当地的羌人非常感动,而那些逃亡外地的羌人也因为“感谢傅燮的恩德”,纷纷前来归附,于是,傅燮进一步提出了“广开屯田,列置四十余营”的措施,组织当地的乡民和羌人开荒种田,既解决了军粮的供应问题,也减轻了羌人的负担,由此傅燮更加受到羌人的欢迎,这样,傅燮就使动乱的地区安定下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不过就在这时,当时的凉州刺史耿鄙、领军将军程球率领着河西六郡的兵马进攻叛军韩遂等部,而凉州刺史耿鄙不听从傅燮的建议,急功近利,当大军开到狄道时,便因为军中发生了叛乱,而导致程球耿鄙先后被乱军杀死,而叛军的头领韩遂等人便率领着十万人马来围攻汉阳,虽然傅燮深知自己兵少粮缺,孤城无援,被围久日,必将被攻破,但是作为汉阳太,傅燮知道自己守土有责,决心坚守城池,誓与将士们一同战斗,生死同归。

    就在此时,随韩遂围城的部队中,有北地郡的羌人数千人,他们因为一直感激傅燮治边的恩德,都在城外叩头,请求护送傅燮回归自己的老家——北地郡灵州。

    而且傅燮那刚刚十三岁的儿子傅干也劝自己的父亲说:“国家昏暗,天下已叛,我们兵少不能自守,今乡里羌胡原先受到您的恩德,打算让您弃郡而归,请您答应他们的请求,等到乡里,再求机会以济天下。”

    但是傅燮慨然而叹,喊着傅干的小名:“别成,你知道我是必然要死的。当今朝廷虽然腐败,但还没有到暴君殷纣王那个地步,世乱之时,我一个食国家俸禄的人怎能避险弃难呢?我一定要守城到死。你有材质,愿你自勉。”

    于是乎,傅干和左右将领泣不成声,而傅燮振作精神,穿上战袍,打开城门,率领守军一马当先的向叛军了冲击,勇敢地战死在阵前,于是朝廷追封傅燮为壮节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