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暴明-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铁血军改军制,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朱浩最看重的,那三个团,两个营,一个大队。

    这三个团是,铁血军第一团(深井军),铁血军第二团(新宁军),铁血军第三团(西江军)。

    铁血军一个团共分三营,每营设正副营长各一名,每营设连、排、班三级。由于部队改制脱离的团练制度。当然和大明的小旗、总旗、百户、千户有所不同。

    当然以连为基础,步兵是铁血军军队的主体。相较于其他兵种,步兵往往承受最大的伤亡,但又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朱浩打算铁血军的步兵分为三类:普通步兵(燧发枪兵);掷弹兵;轻步兵。掷弹兵会由最为“英勇”“健壮”的士兵组成。轻步兵则由“身材较小”“身行敏捷”的士兵组成。前两类步兵通常排成较紧密的队形,从而发扬火力。轻步兵则会形成“散兵线”,己方进攻时,用来动摇敌人防御阵线;己方防御时,用以打乱敌人进攻节奏。

    “营”是铁血军军队的基本战术单位,步兵营通常会编有六个步兵连。“营”均包括一个掷弹兵连和一个轻步兵连,其余为燧发枪连。步兵连编制各十个班,每连一百十五个人。还有,轻炮连,辎重连,和警卫排,骑兵排等等。

    而,一个团,有三个营,十八个步兵连,三个轻炮连,配属一定的骑兵。辎重部队每营180人,辖3连,每连20辆马车。工兵连编制150人。统计,一般一个团,大约人数是2800到3000人。

    而,铁血军第一团(深井军),就只有九百多名受过训练的士兵。铁血军第二团(新宁军)有一千五百人,铁血军第三团(西江军)只有区区五百多人还是,没有打过仗的菜鸟。朱浩大少爷坐在太师椅上,看着报表,“缺人啊!”

    这时,少校冯毅和中校许杰走了过来,少校冯毅手里拿着一叠报表,给朱浩大少爷看。

    《关于预备役民兵转正式兵的详细资料》

    朱浩一边翻着报表一边问道:“这里的营房几时能够建好。”

    “回师座的话,按照泷水会议商议的,此处立下军寨,若是第一批征兵两千预备役民兵,属下和总参谋长许杰跟民事部刘弦一起商议过了,上川岛送来的简单模块化营房只需三日便可。军营每一间为大间,乃是三十人一间之大通铺,如此一来,这等房间,修建七十间便是已经足够。属下等人计划,这荒废的三元村北面平整成为大校场,为日常训练之场所,在大校场之东西两侧,分别建造两排营房,每一排营房南北长十五丈,东西深一丈八尺。营房之间,相隔一丈。。。。。。”

    “另外,还需要建造三座食堂和两处澡堂,属下等人的打算,其规模浩大,足以容纳数百人同时使用。。。。。。“

    朱浩大少爷仔细的听,望望站在跟前的军姿标准冯毅很是欣赏,听完总政治部,部长冯毅的话。朱浩直起腰身,对着刘瞎子说:“淄川,我抽调那48所棱堡的民兵,你那边就要成立堡管队,接手红星农坊及棱堡的安全了。”

    刘瞎子赶忙起身,应承朱浩大少爷的话。他知道朱浩大少爷是在给民事部要点权利。这一段时间朱浩实施的,“先军政治”民事部都快给铁血军打工了,成了下属部门了。

    朱浩大少爷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的调整,朱浩无时无刻要两只脚走路,否者以后势力越来越大了的铁血军,像个怪兽。到时候朱浩想要调整就难上加难了。

    “冯毅,你招收的预备役民兵之外,这里作为第一团的补给基地,朱含山金矿场作为第三团补给基地。“

    “是,”

    六月十五日,江川所西山大道,荆棘岭珠含山北麓山谷的朱含山金矿场。深井营驻守县城的傅明中尉,带领泷水县新招的一个连预备役,跋山涉水来到了朱含山金矿场。

    这一次,作为铁血军一员的大胖子傅明中尉看到朱含山金矿场大门外围,还用铁丝网圈成一个长方行,每一个铁丝网的角上都设有一个作为卫兵站岗。带队的战狼韩亮轻车熟路的站岗的卫兵打着招呼。

    大胖子傅明中尉要接手,在这里训练了三个月的二千多个淘金矿工,给铜茶镇的铁血军第三团输送过去。

    四月份,朱浩来这里,他叫淘金工人把朱含山金矿场大门里面的壕沟填埋。朱浩大少爷按照上川岛开发区的模式让这二千多个淘金矿工他们在契约上画押,彻底改变了淘金人的生活。

    大胖子傅明中尉和战狼韩亮走进大门,突然间赫然开朗是一大片空地上,上次来的小溪还在流淌。进了大门往小溪边上走了五分多钟。

    山谷里的西边有大大小小十七八栋水泥建筑,有比前两个月多出不少来。新砌的两层楼珠含山金矿办公楼上面还铁血会的黄色的六角星迎风飘荡,空地上的草除得干干净净,望楼上还有一具上川岛出厂的探照灯。

    大胖子傅明中尉和战狼韩亮带着六十个泷水预备役走到营区的大门。那六十个泷水预备役都是年轻人,都没出过泷水境内。这次到珠含山金矿是他们最远的路,他们很兴奋。

    山谷里的西边的营区大门,门口架着铁丝网做成的拒马,有两名哨兵,大门的右后侧有一间小平房,那是做值班房用的。作为铁血军接管珠含山金矿的大胖子傅明中尉这次不是作为俘虏了,大胖子很嚣张的在值班房里板着一张脸,递过证件和介绍信,他认得那名铁血军军士长,就是他关我小黑屋。

    军士长很仔细的反复看了大胖子证件和介绍信几次,又盯着大胖子傅明中尉看了一会正准备放行。韩亮,等得不耐烦了,进到值班房里。那个铁血军军士长一看韩亮,就立定,说了句“战狼必胜”。

    (。)

第二百一十九章 第二铸币厂() 
原来朱含山金矿场是战狼大队的二号基地,主要是负责西江流域十万大山的行动。屋里的战狼第三中队的军士长看到,韩亮中尉进了值班房,立马就立定敬礼。

    韩亮中尉职位是战狼大队长,上尉孟保罗的教导员兼是第三中队的队长。韩亮中尉是韩亮不是指导员而是教导员。指导员是连级干部,教导员是副营级干部。

    可见,朱浩大少爷很重视他的战狼,在铁血军内部级别上,比其他部队要高出那么半级。

    “队长,你回来了,财政部的处长东海和工商部的处长陆魏敏跟金矿场厂长于虎,在一号金矿洞,等你。“

    “我知道了!”韩亮中尉指了一下大胖子傅明,“叫,长官好!”

    那个军士长看着大胖子傅明,极不情愿的叫了一声。大胖子傅明难堪的脸瞬间缓和了,他拍着那个军士长的肩膀,“好,好好,都是为了铁血军!”

    那个军士长心里想,这位腌呸货前两个月不是战俘吗!怎么着!居然当上铁血军的中尉军官了!韩亮中尉带着大胖子傅明给那六十几个预备役安排好宿舍就,一人踩着一步脚踏车往一号金矿洞这边踩来。

    一早,到了朱含山金矿场的财政部的处长东海和工商部的处长陆魏敏,在朱含山金矿场厂长于虎和顾问老矿工崔二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号金矿洞,这边的小峡谷。

    厂长于虎和顾问崔二带着东海和陆魏敏向两个看守小峡谷的铁血会士兵敬了一个礼,就走进了这条崎岖不平的马路。灰白色的马路上面通向珠含山小峡谷的新挖的几个金矿洞。六月的天气在山里,风吹过阳光照耀的珠含山,阳光也失去了温柔,人们只感觉有些冷,在这个珠含山,最为熟悉这里的还是厂长于虎,他带领着东海一行向马路的上端走去。

    陆魏敏走在这一行人的中间,此刻他才注意到了这座金山的全景。他昨天旁晚来到这里的时候,只感觉这个地方太过喧闹,所能看到的只是依稀靠这马路两侧的鲸油灯光的金矿洞的大体位置,根本看不到金山的景色,此时到了白天,金山的全景一点不落地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当陆魏敏跟随着于虎一行人沿着小路走到坡顶时,因为这个小峡谷内没有草和树木阻挡视线,人们的眼界非常开阔,心情随之宽广起来。拐了一个湾就听到瀑布流水声,轰隆隆,轰隆隆。

    瀑布是珠含山的溪流汇合而成,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方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而形成的,非常壮观有气势。小峡谷好大的瀑布,一行人下了坡顶沿着瀑布岸,上川岛的工匠们在瀑布的水潭砌了水坝,然后在下游引出许多的水渠,水渠旁边修了堤坝,各种各样的水力机械正在运行,水锤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

    他们走到一处大拱棚里,厂长于虎在旁边说道:“上次大少爷画的图纸,我们经过复原改进,诞生了比上川岛还好的一种水力轧辊机。它可以同时压数块熟铁,铜,银金板。顾问崔二抽调了几个最出色的工匠,这个机器很有用,使我们的制币水平要比上川岛铸币厂铸币要好,大小厚薄精良,损耗很少。”

    一行人都知道,大明朝从洪武八年就有纸币,可到了今天,那大明宝钞朝廷自己都不承认,就更别说在民间了,简直比废纸都不如。大明币制以纸币为主出世还有用,现在变成废纸一张了。大明宝钞早就将大明朝的信誉败的一干二净。所以,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铜钱银锭好啊!于是,大明朝各个皇帝都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

    朱氏铸钱,自大中始,开始背文纪地纪值,这是明代铜钱的一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清末铸钱。且明代钱币,一反往朝,均为通宝,而无元宝,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讳。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等货币。

    尤其是崇祯年间的铜币,崇祯通宝,崇祯元年(1628…1642年)始铸,户工二部进崇祯新钱式,帝令每钱一文重一钱三分,务令宝色精彩,不必刊户工字样。钱文真书,通宝之“通”字有单点、双点之分。有小平、当二、当五,又有当十型大钱四种。小平钱径一般2.2~2。6厘米(实测最大径2.6厘米),重约3~6克;当二钱径一般2.7厘米,重3.7克;当五钱径3.3厘米,重6.2克,南都钱较轻。其间的轻重没有什么规律。

    整个明代对铸钱不甚重视,民间苦于钱币匮乏,流通不便。因此私铸小钱劣钱泛滥,官府也不禁。这个,轻重没有什么规律就叫朱浩大少爷,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私自造币。

    朱浩半年前铸造的1640版本钱币,由于成色足、外观好,自从朱浩的铸造厂从沙井镇移来上川岛,产量大增已经在海商之间成了抢手货,一个月火耗就有500两白银。

    而,朱浩大少爷把那一百多万两银子运到朱含山金矿场,成立第二铸币厂,用五台大型水力轧辊机压制大小厚薄精良,损耗要比上川岛铸币厂还要少。

    朱浩大少爷算过了,那一百多万两银子运到朱含山金矿场,铸造成崇祯银元的话,就能有足足二十多万两银子的火耗,折合崇祯银元五十万两有其。五十万两崇祯银元在建三支第一舰队还有富余。

    一般来讲,大明铸币都有火耗。看官,可能听说过火耗这个词,大明交赋税往往是实物,如谷物,丝织物等,但有时也会改征银两和铜钱,而熔锻碎银时候可能会有损耗,官府就用这个名义来征收多余的银两,这些多征的赋税就称为火耗。

    火耗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原指碎银融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损。而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税一律征取银子上缴国库,把百姓交的碎银熔化重铸为上交的银键就有了火耗。于是地方官府征税的时候,就多了这么一条火耗钱。其实到底有没有损耗,也只有官府自己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多收钱的借口,这一招可谓流传几百年,长盛不衰,比明朝的历史还要长,

    地方官征收火耗的时候往往都多征收一部分。等到银子充入国库,就会略微剩下一些差额。皇帝收税时,大明朝的官员不至于自己往里头搭银子,有良心有dao德的,会拿这银子造福一方,没素质的就收入了自己的囊中。三年清知府十万雪huā银,这十万雪huā银从哪儿来的?无他,火耗!

    不得不说,大明的官员发的工资也太低了些。低到令人发指。朱元璋给官员们的工资是多少呢,一品大员一年1044石米,往下递减,正七品知县一年只有90石米。管理一个县的县官一个月的工资只是7。5石。这些收入他要拿去养老婆孩子,还要养一大批人。

    就拿朱浩所在新宁县的曹明府同志来说,曹明府同志兼任很多职务,他既是县长,还是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财政局长,税务局长,工商局长,县施工队队长。分不了身的曹明府那他手下还有一大堆的长随,分等级为大爷、二爷。大爷有门政大爷(看门的),稿签大爷(签押房磨墨的),下面是一群二爷,包括“发审”、“值堂”、“用印”等人,这些人是知县签押房里的办公人员,此外县的重要部门知县都会派人去看着,知县还会带着自己厨师、师爷。这一大帮子人都是曹明府的手下,全部要他养活。一个月只有7。5石的俸禄,大家就只好去喝西北风了。

    曹明府有的时候还要迎来送往,逢年过节到处走动,俸禄是远远不够的。可是就连这点俸禄,也打了折扣。曹明府好彩有假商人帮衬,私底下做了很多买卖到是使得,新宁县的老百姓没那么多的负担。朱浩大少爷觉得曹明府同志是好人一个啊!。当然曹明府还是要收火耗银子。

    通常来讲,一般州县的火耗大约每两二三钱,甚至四五钱。偏远一点的地方,火耗竟然数倍于正赋。有明一代,整个大明的经济给人的感觉就是朝廷穷而民间富。实际上民间还真不富,老百姓都是勉强度日罢了。真正富的,还是那些个官绅。

    所以说大明朝是封建社会有些欠妥,应该说其是封建生产力下的儒官一体本位制。火耗不是正税,却高于正税,这现象简直就是前无古人一没办法,谁让火耗是大明朝自己独创出来的呢?现在,朱浩大少爷得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