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下马是矮马,即便成年的果下马,身高也就三尺多,此时这匹果下马的双眼高度,和坐着的宇文温双眼高度差不多,所以双方正好对视。
看着这匹脑门居然有“呆毛”竖起来的果下马,宇文温觉得很有意思,这匹马看上去有“呆萌”,嘴里还嚼着草料,他盯着盯着忽然来了兴致。
这匹马,是他儿子宇文维行的坐骑,还没有名字,于是宇文温要给这马儿取个好名字。
那么该如何引经据典呢?
果下马,意思是人骑在这种马上可以从果树下经过而不会碰到树枝,这就是果下马的特征:矮。
这种矮马,产自岭表以及南中,汉时就作为方物进贡,汉宫里有专门的矮马厩来饲养果下马,供宫廷娱乐之用,果下马的称呼,延续至今。
而岭表豪族泷州陈氏的聚集地泷州,就有这种矮马,当年宇文温南征岭表时,就获得许多果下马,运到黄州,繁衍至今。
这种矮马成年后也不会太高,性格温和,跑起来稳但速度不算快,耐力和负重不错,正好给儿童当做代步坐骑,取代竹马玩骑马打仗游戏。
当然,果下马作为“轻奢侈品”,“商业价值”很高,如今果下马在长安的销路越来越好,成为权贵、官宦子弟炫富的必备品。
这也是宇文温为开发南中、岭表而做出的一些努力,他要让大家都感受到朝廷开发边疆的好处。
现在,看着这匹“呆萌”的果下马,宇文温憋了许久都憋不出个好名字,索性借鉴了一下。
他示意侍从近前,吩咐道:“这马儿,就叫‘二维马’吧。”
。。。。。。
寒风中,海湾里,停泊着几艘大海船,桅杆上的白蔷薇旗帜迎风招展,水手们放下小船,随后有人员登船,划着桨,向着海湾西侧海岸而去。
那里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河口边上有许多房屋聚集,还有炊烟冒起,是一处规模不小的村落。
村边海岸上,有个简陋的码头,码头和海岸边靠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船只数量虽然不少,但大多破破烂烂,看样子无法进入深海航行。
向着海边靠近的几艘小船,其中一艘船上,卢勿吉看着熟悉的场景,感受着海风,紧了紧所穿羽绒服。
如今虽然是初春,但在这北地海滨依旧寒风凛冽,卢勿吉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在这种地方若是得了风寒,就只能硬扛。
归属于北洋贸易公司的船队,满载货物和物资从耽罗岛出发,于初春时节北上,在不断变换的南风、北风之中,有惊无险的抵达目的地——位于率滨水入海口的海湾。
这次,他们来了就要扎根,正式在这里设立长期贸易据点,和当地的靺鞨部落做买卖。
此处贸易据点一旦建成,近期内将会是北洋贸易公司名下位置最北的贸易据点,待得打开局面,还会视情况扩大规模,以便更好地与当地各靺鞨部落做买卖。
用中原的布帛等手工制品,换取皮货、人参等当地特产。
精通靺鞨语、靺鞨习俗的卢勿吉,作为北洋贸易公司的“贸易代表”,此次依旧亲自率队,到这里为公司“开辟市场”,他见着迎面过来的几艘小船,示意随从竖起一面旗帜。
这旗帜上画着奇怪的符号图案,是卢勿吉和当地靺鞨部落首领约定好的旗号。
迎面驶来的几艘小船,船上人见了这旗帜,纷纷高呼起来,声音充满喜悦,卢勿吉见着对方靠近,向随从点了点头。
破落韩蝉等人,拿出一个个小布袋,用靺鞨语呼喊着,然后奋力将布袋向靠近的靺鞨船只扔去,引得更加热烈的欢呼声。
北洋贸易公司的船队,浮海而来到此处是来做买卖的,不是来抢劫、屠杀,所以作为客人,登门拜访时,总得发放些礼物给迎宾的门童。
船只靠上码头,卢勿吉带着人登岸,见着簇拥上来的男女老少,他用靺鞨语大声招呼着,让随从发放小礼物。
一个个小布袋里,放着针线、鱼钩、锥子等日用小物品,虽然不值什么钱,对于当地靺鞨百姓来说却很实用。
海风起,带来阵阵腥味,今日天气不错,所以渔民在码头上、海滩上晾晒海鲜,其中有大量海参,数量很多,一眼看去十分壮观,卢勿吉看着这一情景,满意的点点头。
因为这意味着公司的船队可以拿到足够的货了。
北洋各海域出产的海参,身上带刺,名为“刺参”,和中原沿海所出不带刺的“光参”,已经在中原打开了销路,供不应求,海参买卖说不上暴利,但利润丰厚是真的。
北洋贸易公司在这里设立贸易据点,当然是为了盈利,而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海参贸易带来的大量利润。
这盛产海参的海湾,自北而南成“几”字形,海参多如牛毛,个头又大,加上丰富的狐皮、貂皮等皮货以及人参等特产,设立长期的贸易据点很有必要。
卢勿吉回头看着宽阔的海湾,看着漫长的海岸线,看着据点的拟建地址,颇为满意。
市舶司已经为这处地点定下了名字,入海的河流名为“率宾水”,这处海湾有大量海参,故而地名和海参有关。
山水弯曲处是为“崴”,于是陛下亲自为这地方取名字,名为“海参崴”。
海参崴位于高句丽国境东北方向,距离上千里,又有绵延群山,对方无法统治这里的靺鞨部落,所以正是北洋贸易公司的一个绝佳贸易据点。
脚步声起,有人大声呼喊着,卢勿吉循声看过去,却见一群人匆匆赶来,当头一位身材魁梧,衣着鲜明,正是当地靺鞨部落的“部落大人”。
那位部落达人见着卢勿吉,哈哈大笑,展开双臂迎上来,用靺鞨语说道:“欢迎欢迎,我的好兄弟!”
第十七章 海参崴()
叮叮当当的声音中,一座寨子初具规模,许多砍伐好的树木,被处理成一根根建材,要么用来搭建木屋、箭楼,要么用来扎栅墙。***小*说 。。
船抵达此处的施工队,还有水手们,正按着计划及图纸施工,抓紧时间赶工期,要在期限结束时将这寨子建设完毕,让船队人员在岸上有个稳固的落脚点。
如今是二月上旬,这个落脚点要在二月结束时完工,然后以此为核心,向外扩建。
要在夏末时,将寨子扩建为具备一般防御能力的堡寨,有夯土和木栅组成的外墙,能够挡住千人规模的敌人进攻。
在此基础上又进行第二轮扩建,必须在冬天来临时,扩建为能容纳两千余人长期定居的小城,各种生活设施、防御设施一应俱全,成为一个能够有效自卫的贸易据点。
到时候,这个名为“海参崴”的城池才算初步完工,为来年新一轮的扩建做准备。
要在这个孤悬海外的蛮荒之地,建设如此规模的城池,时间有些仓促,所以这支作为先遣队的队伍,必须争分夺秒,按计划进行施工,在冬天到来时,将小城建好。
冬天来临时,海湾会结冰,船只无法通航,在据点里驻扎的人们,就只能靠事前囤积的物资过冬,如果前期准备工作没做好,很可能待得来年春天,公司船队再来时,看到的只是一个死城。
谁都不想看到这一幕,所以作为市舶司的筑城使,谢文定不敢掉以轻心。
此时,他和员们在建筑工地上现场指挥,协调各项事务,确保来个“开门红”。
海参崴筑城使,是谢文定的职衔,市舶司和北洋贸易公司都很看中海参崴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对于建设海参崴城很重视,调集人力物力北上,分批次建设海参崴。
如今是二月,东南风起,陆续还会有许多批次的船队抵达这里,运来大量物资,带来更多的人员,相互间分工协作,为新建的海参崴城度过第一个寒冬做准备。
谢文定的职责,就是全权负责筑城事宜,至于和当地靺鞨部落做买卖、雇佣其百姓协助建城,则由“贸易代表”卢勿吉负责。
有卢勿吉负责做买卖、雇佣人手,谢文定肩上的担子轻了一些,但要在这一片荒芜之地新建一座城池,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知道自己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工期拖延,就会带来一连串的问题,导致进度后延。
更别说计划中要陆续抵达这里的各批次船队,航海途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变故,导致该运来的物资、该增派的人手没能抵达,这也是谢文定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筑城方案有许多应急手段,以便让筑城队伍尽可能从容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在冬季封冻期到来时,一切都准备就绪。
据当地靺鞨人所述,这处海湾,冬天会结冰,冰期大概是当年十一月到来年二月间,当然这是折算到中原历法后的日期。
届时,虽然不至于整个海湾都冻成一片,但海面上的浮冰会影响航道,让海船无法正常通航。
而且当海面结冰时,停泊在海边的船只会被冻坏或者被浮冰挤坏,越大的船,越容易倒霉。
靺鞨船民采取的办法,是把渔船拖上岸,但对于贸易公司船队来说,这么大的海船根本就无法拖上岸。
若让所有船只都南下返航,这样也不好,所以需要挖“船坞”,让船只入船坞后排干坞内积水,以此帮助大海船度过寒冬,而挖掘船坞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但船坞必须有,因为即便不为了让船只过冬,也得为船只的修理提供必要的场所,作为重要的贸易据点,海参崴必须具备对海船船底进行维修的能力。
也就是要有修船场,对往来海参崴的船只进行维护、修理,由此连带着又要有木工场等配套设施。
所以筑城任务很艰巨,谢文定看着这片杳无人烟的海岸,不由得长叹一声。
本来,在海湾的西岸、靺鞨部落附近筑城会方便很多,但市舶司和北洋贸易公司从多方面考虑,最后还是选定在海湾的东岸筑城。
这个“几”字形海湾,分东西两岸,而东海岸(海参崴)所在地,实际上是一个半岛,海参崴所在海岸,对于这个半岛来说是西岸。
之所以如此选址,主要出于长远考虑,因为海参崴作为北洋贸易公司的重要据点,要承担“前进基地”的功能。
就像营州柳城之于官军出击辽东的意义那样。
数年之后,海参崴的规模会变得越来越大,不仅作为贸易据点,也要作为开拓团的据点、探险船队的“母港”。
越来越大的海参崴,必然会让当地靺鞨部落的态度起变化,对方的态度会变好还是会变坏,没人有把握,所以选择在易守的半岛上筑城,是长久之计。
这样一来,也为北洋贸易公司和靺鞨各部打交道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靺鞨,又称“肃慎”、“勿吉”,俗皆辫发,按照各部落的生活地域有不同名称,居住在黑水流域的称为“黑水靺鞨”,居住在粟末水的部落称为“粟末靺鞨”。
靺鞨实际上是中原朝廷对白山黑水中生活的诸多部落之统称,各部生活习俗各有不同,黑水靺鞨、粟末靺鞨之间有区别,而粟末靺鞨内部,也分为很多部落。
各靺鞨部落生活的地方,据说当年都是扶余国治下,如今扶余国虽然早就不在了,但各部之间多少都有些联系,相互联合,或者争斗。
其中粟末靺鞨位于诸靺鞨最南部,所以和辽西地区有接触,历年入中原朝廷觐见天子的靺鞨人,多来自粟末靺鞨。
卢勿吉等人所熟悉的辽西靺鞨部落,就是粟末靺鞨各部,而粟末靺鞨占据的地盘很广,这北地东海之滨的靺鞨部落,就是粟末靺鞨部落之一。
据卢勿吉打探回来的消息,似乎粟末靺鞨各部和黑水靺鞨各部的关系不怎么样。
北洋贸易公司要以海参崴为据点,继续向北进行海、陆探索,迟早要和北面的黑水靺鞨接触,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海参崴的选址,就选在海湾的东海岸,显得“独立”一些。
想着想着,谢文定觉得脑袋有些发胀,他以前只知道靺鞨之名,却没想到这个东夷居然有那么多内情,各部之间关系错终复杂,让人有一团乱麻之感。
所幸,他只需负责筑城,日后对靺鞨各部的联系,自然有其他能人去办。
看向热火朝天的工地,看着一张张图纸,谢文定脑海里再次回想起自己看过的海参崴城木制模型。
如果那模型能够化为现实,可真是够壮观的啊!
第十七章 海参崴()
叮叮当当的声音中,一座寨子初具规模,许多砍伐好的树木,被处理成一根根建材,要么用来搭建木屋、箭楼,要么用来扎栅墙。***小*说 。。
船抵达此处的施工队,还有水手们,正按着计划及图纸施工,抓紧时间赶工期,要在期限结束时将这寨子建设完毕,让船队人员在岸上有个稳固的落脚点。
如今是二月上旬,这个落脚点要在二月结束时完工,然后以此为核心,向外扩建。
要在夏末时,将寨子扩建为具备一般防御能力的堡寨,有夯土和木栅组成的外墙,能够挡住千人规模的敌人进攻。
在此基础上又进行第二轮扩建,必须在冬天来临时,扩建为能容纳两千余人长期定居的小城,各种生活设施、防御设施一应俱全,成为一个能够有效自卫的贸易据点。
到时候,这个名为“海参崴”的城池才算初步完工,为来年新一轮的扩建做准备。
要在这个孤悬海外的蛮荒之地,建设如此规模的城池,时间有些仓促,所以这支作为先遣队的队伍,必须争分夺秒,按计划进行施工,在冬天到来时,将小城建好。
冬天来临时,海湾会结冰,船只无法通航,在据点里驻扎的人们,就只能靠事前囤积的物资过冬,如果前期准备工作没做好,很可能待得来年春天,公司船队再来时,看到的只是一个死城。
谁都不想看到这一幕,所以作为市舶司的筑城使,谢文定不敢掉以轻心。
此时,他和员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