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列车停下来,只能在铁制轨道上堆积障碍物。
待其停下来,大家从不同方向围上去,如同猎犬围咬猎物一般,靠着人多将车上的周兵歼灭,然后将车上的物资带走。
然而,当高句丽兵只是接近到列车百余步距离时,每节车厢上的许多小窗口开始闪烁火光:那是周兵开始用“鸟铳”射击。
几乎每一声铳响,都有一个高句丽兵中弹倒下,但高句丽兵们毫不畏惧,嚎叫着继续向前冲,有人停下来,弯弓搭箭,对准车厢的小窗放箭。
虽然窗口很小,但周兵就是靠着这窗口来对外观察、射击,所以只要将箭矢射入窗口,就有很大几率射中人。
野地里闪烁着火光,那是一些高句丽兵点燃火把,然后点燃火矢,躲在持盾掩护的同伴后面,向列车抛射火矢,试图将车厢点燃。
但是列车很长,高句丽兵们两两配合,防得住当面,防不住侧翼,车上的周兵可以从侧面射击那些抛射火矢的弓箭手,所以没过多久,高句丽兵就吃不消,不得不向前冲。
有高句丽兵沿着轨道向列车车头靠近,他们只需要顶着盾牌防御正面即可,不需要担心侧面有敌兵射击,但就在距离车头十余步时,车头喷射出的大量白雾将他们笼罩。
这是火车头锅炉里的高温蒸汽,遇到温度低(相对)的物体就会凝结,与此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烫得高句丽士兵惨叫连连,捂着脸倒在地上。
一场精心设计的伏击战,伏兵们却无法靠近目标,那些射中车厢的火矢,也没法将车厢点燃,藏身数百步外树林里的高句丽将领,见己方伤亡很大,且拿下敌军车辆的希望渺茫,下令停止进攻。
随从走出树林,接连向半空射出几只鸣镝,鸣笛的呼啸声让进退不得的高句丽兵们如蒙大赦,纷纷向后退却。
就在这时,列车中间车厢的几个小窗口处,有明显火光闪烁,与此同时响起雷鸣声。
树林瞬间被火光、浓烟笼罩,此起彼伏的爆炸过后,树林里一片狼藉,没有半个活人身影。
围攻列车的高句丽兵们,知道这时才意识到敌人车上拥有大威力的远程兵器,再无别的念头,奋力向外跑去。
列车上,手持鸟铳的周军猎兵们,惬意射杀背对自己拼命逃跑的伏击者,因为用的是一般的子弹,价格相对不贵,所以不需要省着用,
一个人,要长个十五年时间才能上战场,而生产一颗子弹,大概一两个小时就行了,这样的交换比对于周军而言,划得来。
许多第一次参加实战的新兵,心中颇为激动,仔细瞄准、射击,体会着射击活人靶的感觉。
当官军在敌人眼皮子底下修好铁路后,敌我双方就围绕铁路展开攻防战,如今既然有人上门送死,大家求之不得。
不知过了多久,铁路两侧的旷野里,再无半个站着的人影,至于袭击者是跑了、死了、趴在地上不动,车上的周兵无法确认,也没必要确认。
十余名身着重甲的士兵下了车,将堆在铁路上的障碍物搬走,但火车并没有继续行驶,而是停在原地不动。
又有士兵下车,以列车为原心,以百步为半径,在外围拉起铁丝网,然后开始放火,将野草烧掉。
这列火车成了一个临时堡垒,就这么钉在铁路上,车上各类基本的生活设施俱全,不缺粮食、饮用水和弹药,士兵轮流值守,要这么守到明日天亮。
周军修建的这条铁路,其上运输列车是少数,更多的是满载士兵、武器的武装列车,形同一个个移动的堡垒,按照计划停在不同的路段。
这样的列车在外观上看,和运输列车无异,却宛若一个个下了毒的炊饼,不断吸引流浪野狗围过来“用餐”。
然后这些野狗一个个毒发身亡。
。。。。。。
金乌西落、玉兔东升,河畔堰坝旁,一座四层高的土楼孤零零耸立着,土楼位于一个土墙围起的土围子里,四周一片荒凉,河滩上落着几只水鸟,岸上是杳无人烟的旷野。
只有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铁路从土围子旁边经过。
这个土围子是一座车站,存在的意义就是让过路的火车有地方卸下货物,以确保里面驻扎着的士兵有充足的供粮食、弹药。
而这样的小站在铁路沿线有很多,这条细长的铁路宛若一根绳子,将一个个铁锁(炮楼)串起来,而这些铁锁锁着沿线各交通要道。
无论是隘口、津口、路口、桥梁,都在这些炮楼的控制之下,飞禽走兽可以随便通过,但人却不行。
白天肯定不行,但晚上却未必。
野地里,无数黑影渡河南下,登上南边陆地,他们是奉命夜袭的高句丽士兵,特地等到夜幕降临才开始行动。
却没有选择袭击那座孤零零的土楼,因为土楼很难打,守军有很多大威力的武器,之前有许多队伍去攻打各地的炮楼,结果伤亡惨重却没能打下一个土楼。
所以,不如袭击土楼之间的铁制轨道。
铁制轨道上经常有喷火、喷烟的怪车经过,高句丽军队也曾袭击这种怪车,但怪车上也有大威力武器,碰不得,那么不如把对方赖以行走的轨道破坏掉,可谓一举两得。
第一,轨道中断,意味着奇怪车辆走的道路再也走不通了,无法给沿线土楼输送人员、物资。
没有这些怪车在轨道上巡逻,更多的高句丽兵马可以跨过轨道,深入“沦陷区”活动。
第二,他们选择在距离土楼二里外的地方破坏轨道,土楼守军若不敢出来阻止,那么他们就能尽情破坏轨道。
若守军冲出来,那正好,半路就会遇伏。
如今夜幕降临,野地里到处一片黑暗,但即将破坏轨道的高句丽兵却点起火把,一来是方便夜间干活,二来是为了引起土楼守军的注意。
所以,你们是出来呢,还是不出来呢?
一名将领看着远处模糊的土楼轮廓,冷笑起来。
周军沿着铁路修建土楼,相互间距离很近,一般十里左右就有一个,那么,在两座土楼之间选一个点来搞破坏,两头的土楼守军,出来还是不出来,是个两难选择。
也许,周军土楼有远程武器能够到数里外,但高句丽士兵可是在铁轨上,要是周军把这里炸了,就会把铁轨炸个稀巴烂。
所以高句丽将士们觉得此时对方不敢用远程武器。
这大晚上的,野地里漆黑一片,对方担心中伏,肯定也不敢出来阻止他们破坏这铁制轨道(铁路)。
一个个拿着大锤、铁撬棍的士兵,如同饿虎扑羊般冲上路基、冲向铁轨,一人拿着撬棍往铁轨下面一插,就要开始用力,结果撬棍和铁轨接触的那一刹那,他全身开始抖动起来。
身上冒起些许白烟,还夹杂着焦肉味。
一旁的同伴见状觉得奇怪,上前拍拍对方让其莫要乱跳,结果碰到对方的瞬间,自己也跟着抖起来。
用金属工具接触铁轨的人,踩在铁轨上的人(光脚或者鞋子是湿的),接触了“跳舞”的人,全都手舞足蹈起来。
这种抖动会传染,一个传一个,铁轨处几乎所有人都手舞足蹈起来,其“舞姿”,在飘忽不定的火光映照下,在夜幕里的旷野里,显得分外诡异。
土楼(炮楼)上,三楼的几个小窗处,数人手持望远镜观察着远处那团火光,看着火光中摇摆的人影,听着风声传来的隐隐约约惨叫声,笑起来。
活该,你们不碰那通电的铁轨,自然就不会被电死了嘛。
“电压如何?”其中一人回头问道,楼内正在一台仪器旁的男子看了看仪表盘,回答:“电压稳定,电路运转正常。”
“哟,这一直电到天亮,怕不是要变成炭了。”
又有一人说道,语调平缓,大家仿佛是在议论烤肉,而不是“烤人”。
炮楼旁河边的拦河筑坝,装有水力发电机以随时发电,晚上在规定时间段给铁轨通电,在特定长度的路段内,谁碰铁轨谁就得死。
若再往河里通电,不要说人,就连小鱼小虾也得完蛋。
另外一人看着闪烁的火光,冷冷说道:“这大晚上的不睡觉,跑来我们地头做客,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马上,接通河边电路!”
第六百七十九章 火光(续)()
绵延群山,大小堡寨依山而立,这些堡寨全都在地形险要之处,为石块所垒,坚固无比,且选址巧妙,山外来客很难用火炮直接瞄准这些宛若小城般的堡寨。
所谓山外来客,指的是周军,而守卫大小堡寨的则是高句丽士兵,他们要在这处名为“忘川”的地区,给来犯的周军以当面痛击。
十余年前,两国第一次大战,高句丽方面吃了很大的亏,往日坚固的山城,在周军的新式远程武器(火炮)面前根本撑不了多久。
于是这十余年间,高句丽总结了经验教训,在国土东北面的绵延群山中,兴建大量易守难攻的堡寨,一旦周军再次来犯,就以这些地区作为依仗,靠着崎岖地形来抵消周军的进攻优势,将战争长期化。
忘川地区的堡寨群,就是高句丽精心构筑的防御体系,这里位于萨水上游东部山区,仅仅是从河边进入忘川地区,中途数十里山路就很难走。
来到忘川的边缘,没有多少大块平地扎营,如果数万大军进来,也只能在狭小的山川里排出长蛇阵,根本就无法发挥兵力优势。
即便攻入忘川地区,但这里山高林密,到处都是陡坡,人一不留神就会迷路,忘记自己是从哪条进来的,这也是忘川一名的由来。
准备就绪的高句丽军队,守在忘川地区,等着周军一头撞进来送死,但周军抵达萨水上游地区后,却迟迟不进攻忘川地区。
对方只是在边缘地区驻扎,高句丽将士严阵以待,却未见对方采取进一步措施。
清晨,一处山峰上的简易烽燧里,高句丽守军正在啃干粮,一边啃一边向南张望,看看山口那边有无动静,一旦周军来犯有,他们就要点燃烽烟,并且敲锣打鼓,向己方示警。
这个烽燧所处的山峰十分陡峭,上下不易,所以在山头驻守是个辛苦的活,粮食和水都得靠人慢慢运上来。
山顶有树木,虽然不高,但很茂密,士兵们在山顶搭起一个简易的烽火台,然后在树木间扯起绳索、搭起帐篷,当做避雨、起居之处。
若是要出恭,自然是来到山边峭壁旁,腰间捆着绳索,蹲在木台边,对着外面“方便”。
因为在山上放哨很辛苦,所以士兵们轮流上山蹲守,眼见着期限就要到了,即将有新一批人上来,哨兵们颇为期待。
旭日东升,山间浓雾渐渐消散,哨兵们所在山峰,南方数百步外,一座宛若天柱的孤峰现出身形,那孤峰比烽燧所在山峰略高一些,四面陡峭,只有猴子才能爬上去。
所以即便主帅曾经考虑在其上设哨,最后还是放弃了。
哨兵们看着那熟悉的孤峰,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飞鸟在山间飞翔,独独不落在那孤峰上。
孤峰上有小树林,往日多有飞鸟栖息,怎么近几日就。。。。
却见那孤峰上火光闪烁,与此同时有雷鸣声响起。
“轰、轰、轰!”
哨兵们所在山头发生爆炸,猝不及防的高句丽士兵们被火光、浓烟包围,烽火台和支离破碎,草木的残肢枝乱飞。
没过多久那孤峰上又有火光闪烁、夹杂着雷鸣声,使得哨兵们所在的山头再次被爆炸覆盖。
只是片刻功夫,哨兵们伤亡惨重,而这一突发事件也引得山下堡寨守军沸腾起来。
许多人抬头望去,却见那孤峰上又有火光闪烁,随后这些火光腾空而起,拉着长长的烟雾,在半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落在己方山顶烽燧上。
特制的火箭,拖着长长的绳索,跨越数百步距离,落到了被炮火“清洗”过的烽燧所在山顶上,弹体着地后滚动着往下滑,其上上弹出来的钩子,很快勾中树枝、树干、石缝。
随着末尾的绳索收紧,弹体上的钩子紧紧勾住任何可以勾住的物体。
一道道长长的绳索连接了两座山峰,绳索于孤峰那头相对略高,不一会各条绳索猛地一绷,片刻后便有大麻袋沿着绳索滑过来。
这是一些用滑轮吊着的大麻袋,底部有重物,使其从高处往低处滑,最后撞在烽燧所在的山头,发出“嘭嘭”的闷响。
看样子麻袋虽然大,里面却填着许多蓬松的物体,每一条长绳索上都滑过来数个大麻袋,聚在末端。
侥幸未死的哨兵们正要上前,却见绳索那一头居然有人滑过来。
这些人身着黑色衣服,脸上有着狰狞的蓝色图案,腰间绑着细绳,细绳一头是挂在长绳索上的滑轮,以极快的速度撞向这边,撞在那软绵绵的麻袋上却未见大碍。
原来这些麻袋是做缓冲之用,而沿着绳索滑过来的人,毫无疑问是周兵。
哨兵们想要上前将绳索砍断,却被滑索而来的周兵们用“六响子”一一解决,他们动作麻利的登上山头,解开腰间安全带,用随身携带的工具加固绳索的“锚点”。
不一会,又有人从那孤峰出发,依靠滑索抵达这处山头,不一会就有数十人之多。
其动作之快,出乎高句丽一方意料之外,许多往山头烽燧爬的士兵,连半山腰都没爬到。
借助滑索而来的周兵,很快就完全控制山顶并开始布置防御,居高临下攻击下方正在爬山的高句丽士兵,不一会,有被拆解的火炮部件自索道运抵。
几门轻炮随后架设在山顶,周兵操作这些火炮居高临下射击山谷里的高句丽堡寨。
这种从天而降的进攻,高句丽一方根本就无法防御。
他们修筑的堡寨,要对付的敌人都是沿着山路而来,没人想到当敌人真的来了以后,走的居然是“天路”。
没有人会想到,周军会有匪夷所思的手段,在两座陡峭山峰之间搭建索道,然后以此运送士兵、运送武器,占据高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