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水行周- 第1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龌蹉的流言就这么流传开来。

    寻常百姓听到这种流言,好奇心理作祟之下只会觉得刺激,首先欧阳询长得丑是事实,其父欧阳纥造反也是事实,所以,欧阳纥因为妻子被猿精奸污产子导致性情大变、以至于日后造反,难道不符合逻辑么?

    这种时候,说什么大同年间欧阳纥不满十岁,对于喜欢听鬼怪故事的百姓没有用。

    同理,大象二年初失踪了一段时间的西阳郡公夫人尉迟氏,被猴精强占以至于生下野种这种事,难道不让底层百姓津津乐道么?

    一说到高高在上的贵妇人被妖怪玩弄、产子,粗胚们自然来了兴趣,而许多人也许在传谣时并不知道,当年的西阳郡公夫人,就是如今的皇后。

    当流言广为人知,大家回过神来,知道西阳郡公夫人和当今皇后是同一人,那么,幕后主使的一个目的就达到了诋毁皇后和太子的声誉。

    而关于欧阳询身世的流言,不过是个引子,让大家知道猿精掳走女子使其怀孕产子有“先例”,然后引出关于皇后遭遇的流言。

    这种流言传出来,必然受到粗胚们的关注,在他们看来官府的解释就是掩饰,那么当流言四处扩散,对于皇后和太子的名誉是很严重的损害。

    不过,只靠流言,就能达到废后、废太子的目的么?

    当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怀疑的种子只要在皇帝心中种下,随着时间流逝,条件合适的时候,必然会发芽,然后长大。

    譬如,西汉的巫蛊之祸,那年汉武帝刘彻将近花甲,太子刘据接近不惑之年,小人江充从中作梗,使得父子相猜,最后逼反太子。

    曾被汉武帝宠爱的卫皇后自尽,而太子在逃亡过程中走投无路自尽。

    事后,回过神的汉武帝欲哭无泪,杀光了所有与太子之死有关的嫌疑人,筑思子台,怀念自己苦心培养起来的接班人。

    但这又有什么用?妻儿都死了!

    那么,数百年后,皇帝宇文温会不会疑心生暗鬼,被人加以利用、暗中引导,逼反自己苦心培养的太子宇文维城、逼死自己曾经宠爱无限的皇后尉迟炽繁?

    这大概就是幕后主使希望看到的一幕,而造成夫妻隔阂、父子相猜的种子,就是这个流言。

    宇文温知道自己有多疑的毛病,一些臣子们大概也能看出来,那么,针对这个“性格特点”量身定制的流言,首先能够“提醒”他,妻子失踪期间。

    于是,当妻子年老色衰,宠爱不再时,当年旧事涌上心头,他对皇后的厌恶会快速增加。

    加上太子渐渐长大,步入壮年,却距离即位遥遥无期,那么,父子之情迟早蜕变为权力之争的水火不容,于是,猜忌之心就有了。

    不得不说,这种流言就是在利用人性弱点皇帝是孤家寡人,甚至连皇后、太子都必须提防。

    宇文温如今年富力强,搞不好还能活许多年,那么,当太子渐渐步入壮年,基于权力斗争的本质,太子就成了他必须重点提防的一个人。

    从动机和能力来说,皇后在宫里,完全可以为了儿子(太子),来个里应外合,让“老不死”的赶紧嗝屁,以便太子提前上位。

    多疑的“老不死”,会渐渐对皇后和太子起疑,那么先前流言埋下的种子,在这个时候就会发芽,让“老不死”厌恶皇后,连带着怀疑太子。

    最后,事态失控。

    被人如此算计,宇文温哪里能不气得差点爆血管,但对方有一点破绽,那就是尉迟炽繁失踪一事,宇文温根本就是幕后主使,所以,不存在怀疑妻子的问题。

    面对这个动机极其阴毒的流言,宇文温不敢掉以轻心,然而他不能傻乎乎的公开辟谣,不然天下百姓反倒会觉得奇怪

    你这么大张旗鼓的解释做什么?心虚?莫非皇后当年真被猴精玩过?

    那么太子果然是野种?!

    这种事情,可是有“前车之鉴”,那就是清代的雍正皇帝为了辟谣,尤其是澄清自己得位不正的谣言,特意写了《大义觉迷录》,刊行天下。

    他的本意是要辟谣,结果这么一搞,本来各地百姓都没听过继位谣言,到后来纷纷传起谣言来。

    如此南辕北辙的事情,到了雍正之子乾隆皇帝继位,实在看不下去,把自己老爹所写的《大义觉迷录》列为,尽数焚毁。

    在天下人看来,雍正此举,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最好证明。

    宇文温可不会犯这种错误,所以,绝不会掉进幕后主使设的圈套。

    想着想着,他披着衣服起身,将尉迟炽繁身上被子扯好,自己转到外间,点起蜡烛,开始奋笔疾书。

    。

第三百八十章 传奇() 
下午,长安一隅,一座寻常的私第内,备战科举的李密正在做计算题,该题要求计算在一条河流上搭建石桥所需工料,“已知数”不少,要求解的“未知数”也不少。

    他其实已经算得结果,但为了确保拿“满分”,特地验算一遍,确认无误后,从旁拿出一本小册子,按着题目编号翻到所在页码,开始对答案。

    对了一遍,他的计算结果全对,而答案里给出的三种计算过程,其中一个和自己的计算过程一样。

    该题满分,李密松了口气,将试题集和答案放好,起身舒展筋骨,随后走到书房外,看着花草树木,渐渐入神。

    秋天就要到了,乡试即将举行,到了明年二月,长安就会举办会试,他作为前一届乡试的举人,这次可以直接进入会试,若还是不能突破,下一次再考就要参加乡试。

    届时参考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想要进入会试的难度就越来越大。

    毕竟,他所在的考区是“关中考区”,本来竞争就激烈,加上第一次科举成功举办的强烈刺激,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进入科举这个战场中去。

    想着想着,李密握紧双拳,斗志又多了几分。

    说到学问,他对自己有信心,自上一次科举考试结束以来,他经过三年的刻苦用功、做了无数习题,此次会试,明算科不会再是软肋

    所以,此次考试一定会金榜题名!

    李密的家世大有来头,曾祖父为魏国(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弼,他家原本是周国权贵家族,但他父亲当年为隋将,在与周军交战时战死,所以事后清算时,虽然李密和母亲逃过满门抄斩或流放边疆的厄运,境遇却一落千丈。

    父亲的蒲山公爵位,传给年幼的李密没几年就被取消,李家家产大多被官府收缴,孤儿寡母全靠叔伯长辈接济,李密才度过了惶惶不安的童年。

    家境剧变,昔日富贵之家破败,加上背负着逆贼遗属的恶名,族亲大多避而远之,即便有长辈相助,但能提供的帮助也不多。

    母子俩无力承担众多开支,家中仆人及部曲都渐渐离散,为了节省开支,母子俩搬出官宦人家聚居之处,搬到平民聚集的里坊住下。

    但即便家境再困难,母亲一直供养李密读书,只盼儿子守得云开见月明,熬到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待得母亲以及几位相善的长辈相继去世,李密虽有众多族亲,却形同孤身一人,因为没有人提携,所以没有丝毫入仕的希望,没有前途可言。

    昔日八柱国的后代,窘迫到去书坊校书为生,李密不甘心,却不知道出路在何方。

    直到科举的出现,才让不甘平庸的李密看到了希望,他自幼读书,有信心靠学问参加考试得功名,结果没怎么学算术。

    于是皇朝第一次科举,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举人的李密,因为明算科扯后腿,在会试败下阵来,没能进入殿试。

    成为举人的李密,生活境遇有了明显改善,而这次科举,对他触动很大:状元郎卢楚居然是个口吃,其境遇和自己差不多,却依旧能靠考试上榜、中选、做官,自己没道理不努力。

    于是这三年来李密一直都在刻苦用功,谢绝大部分应酬,一心一意备考,定要殿试中选,金榜题名。

    踏入仕途,向上爬,博得高官厚禄,锦衣玉食!

    让往日那些狗眼看人低的混蛋,一个个舔着脸上来阿谀奉承!

    想到这里,李密长舒一口气,转回书房,喝了一杯茶提神,继续温习功课。

    他年幼丧父,饱尝人情冷暖,如今即将到而立之年却没有一官半职,好不容易有了出路,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所以即便会试要将近半年后才开始,李密也不敢松懈。

    这三年来,李密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全都买了习题集、学术期刊,尽可能多练多看,尤其看期刊,防的就是考试时有曾经出现在期刊里的加分题、自己却不会做。

    他发誓,此次考试,绝不能如上次那般,因为明算科拉低总分,结果最后只差一名就能入殿试。

    “郎主”

    门口处出现的书僮低声说话,李密随后转过头看去:“何事?”

    “郎主,求学社新出的书,小的已经买回来了”

    书僮提着篮子走进书房,将篮子中的书籍一一拿出来,这些新书还散发着油墨香味,李密拿在手中翻看,十分满意:“不错,不错。”

    身形单薄的书僮见郎主满意,自己也笑逐颜开,他家境贫苦,兄弟又多,耶娘养不活那么多人,他自己只能自谋生路,给人帮佣混口饭吃。

    这口饭可不好吃,伺候人的活做不好,若做不好,饭是别想吃的,巴掌、拳头、鞭子倒是管够。

    好不容易碰上了一个脾气还不错的郎主,他可不想丢了饭碗,毕竟自己当初大字不识一个,郎主居然还教他读书写字,不然也没办法整理书籍、去书社买书。

    书僮见着李密将书放在一边,又要开始做习题,赶紧提醒:“郎主,小的按郎主吩咐,将刚好出版的传奇也买了一本回来。”

    传奇,是一种中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既可以看,也可以听说书人说,世间不分良贱都很喜欢这种题材的小说。

    李密闻言眼睛一亮,抬头问:“嗯?是《华生探案异闻录》系列么?出新书了?”

    《华生探案异闻录》系列故事,有《无头将军》和最新的《南中虫谷》,李密都已经看过,并且常放卧榻,有空就翻看一二。

    在他看来,这两本“传奇”类故事,确实写得好。

    不知作者究竟是何方人士,能想出如此精彩的故事并用文笔表现出来,别的不说,那遍布悬棺的峡谷,只是看文字描述,就能让人仿佛亲临其境,被那诡异的情景震撼得后背发凉。

    李密很喜欢看《华生探案异闻录》系列故事,若有最新的故事出来,那是一定要买的。

    书僮却摇摇头:“不是不是《华生探案异闻录》系列,是单独的故事,郎主请看”

    听得书僮这么说,李密在几本书中翻了翻,翻到一本书,拿在手中看,看清楚封面和书名后愣住了:“这这是什么故事?”

第三百八十一章 我() 
夜,月光透过重重树枝,映照在窗户纸上,留下无数张牙舞爪,房间里,烛光忽明忽暗,正在挑灯夜读的李密,忽然觉得身上发冷。

    明明是炎热的夜晚,明明外面风不大,明明通风的窗户并未对着自己,怎么就觉得发冷了?

    李密看看四周,没发现什么可疑影子在门口或者窗边一闪而过,却终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某个角落盯着他。

    这种感觉很不好,他从来没有这么疑神疑鬼过。

    旁边,书僮正伏案打盹,房外,院门旁小房子里,有一个看门的老仆值夜,外带两条看门狗,既然外面没动静,那就说明一切正常。

    李密稳了稳思绪,收回目光,继续看书。

    这是一本“传奇”,写作手法很特别,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李密读过很多故事,从没见过这种写法,他觉得敢这样写书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天才。

    反正不像是正常人。

    翻开书页,他渐渐变成了“我”。

    我,是一名离开军营归乡探亲的武人,但另有一重身份,是“石塔西”的探员,奉命前往故乡,调查一起奇异的案件。

    我乘坐火轮船,即将抵达家乡,却在头一晚,于夜航的火轮船上,目睹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之后

    我,回到了自幼生活的家乡,洒扫完双亲的坟墓,随后开始拜访亲友,其中包括当年常在一起玩的卢五郎,对方有事需要帮忙。

    那是一个阴郁的下午,我站在熟悉的一座小院面前,这是卢五郎的家,从三十年前开始就是,所以,我如同当年一般,喊了一声,推开柴门走进去。

    在问候了卢太婆(卢五郎祖母)、卢阿叔(卢五郎父亲)以及卢五郎及其妻子后,我第一次见到了卢五郎的儿子、那个生吃活鱼的顽童卢小满。

    一个寻常百姓家庭孩童应当拥有的衣着打扮,以一种理所当然,但又有些不对劲的方式出现在他的身上,到底哪里不对劲,我说不上来。

    作为叔叔,我拿出了准备好的棒棒糖,这是在城里最好糖果铺买的招牌糖果,一枚两文钱,有碗面大,带着漂亮螺纹,想来小侄子会很高兴。

    卢小满接过棒棒糖,笑眯眯的吃起来,我正要逗逗他,他却毫无征兆举起棒棒糖向地上摔去,随后发出令人战栗的哭叫。

    哭叫声是如此的刺耳,让我产生了怪异的错觉,仿佛我所处的地方并非鸡犬相闻的街坊,而是一个囚禁疯子的牢房。

    尽管嫂子(卢五郎之妻)赶紧扯过孩子,搂在怀中不住安慰,而卢五郎歉意的跟我解释,说孩子不懂事,请我莫要见怪,但我还是注意到卢小满的些许异样。

    卢小满的样子——他的面色苍白、仿佛没有血色,虽然只是个孩子,但举手投足之间却让我想到了一种动物,那就是猴子。

    对,猴子,穿着衣裳,努力在扮作人的猴子。

    这个印象在我脑海深处挥之不去,以至于隐约觉得,似乎卢小满正偷偷的观察我。

    在卢家吃过便饭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