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水行周- 第10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突厥毗邻周国并、朔之地,突利可汗本想来个“就近”,但怕到了周国被“咔嚓”,于是向西而去,要投奔达头可汗。

    逃亡之路走到一半,却听闻达头可汗已经和都蓝可汗联盟,走投无路的突利可汗在“老朋友”长孙晟的建议下,一咬牙跑到周国境内,寻求庇护。

    坐镇晋阳指挥军队作战的宇文温,大张旗鼓招待这位落难可汗,给予对方高规格的接待,虽然不至于谄媚,但也隆重至极,给足了突利可汗面子。

    大小筵席不断,各种新式烹饪技术做出来的佳肴,每次都不带重样的,各种美酒,各种吃喝玩乐都是如此。

    即便是皮演戏表演,旁白和台词用的都是突厥语,可谓体贴之至。

    宇文温还让忙着转运大军粮草的太子作陪,父子俩陪着突利可汗父子一起喝酒,算是提前培养下一代的“友谊”。

    在旁人看来,天子如此隆重接待突利可汗,若不是没有适婚的公主或宗室女,早就要来一场和亲。

    但宇文温可不是这么想,即便他真有待嫁的女儿或者宗室女,也不会搞和亲。

    和亲是这个时代司空见惯的政治、外交手段,不一定代表着屈辱,但宇文温始终过不了心里的那一道关,他不是有道德洁癖,而是觉得自己还未窘迫到如此地步。

    周国国力日盛,兵强马壮,靠“送女”才得以维持的短暂和平,还不如不要。

    宇文温这么卖力表演。。。。招待突利可汗,当然有所图,他想乘着都蓝可汗、达头可汗兵败如山倒的好机会,扶植突利可汗,以此挑动突厥内乱。

    扶持傀儡分裂敌国,这种手法古今中外各国都屡试不爽,宇文温能想到这点,他不认为突利可汗会不明白。

    正常来说,没有人愿意做傀儡,只是突利可汗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看上去人畜无害,但宇文温可不会掉以轻心。

    扶持傀儡,一不留神就会养虎为患,反受其害。

    历史上的无数例子已经证明了这点,所以宇文温心中一直不断提醒着自己,千万要小心。

    如果不是别无选择,他不会这么做,但以这个时代的现状来看,也只能如此行事。

    酒过数巡,宇文温再次举杯,笑眯眯的看着突利可汗,祝曰:“为了两国交好,来个一饮而尽!”

    “咔嚓、咔嚓。。。”

    躺在榻上醒酒的宇文温,手里拿着一把没装填的转轮手枪,他不停扣动着扳机,让转轮手枪的击锤不停动作着,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这声音很枯燥,但在宇文温听来很悦耳。

    他还是没能“发明”出雷汞,这意味着不会有底火,更别说真正意义上的子弹,那么纯粹的黑火药转轮手枪是无法推广的。

    这种很“原始”的转轮手枪,哑火率高,装填麻烦,操作不当还容易爆炸、走火,能做到三成三的发射率,宇文温觉得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他不惜花费血本给精锐骑兵配备这种武器,就是想增加周军作战时的胜算。

    转轮手枪的杀伤距离不过二十步,射程比不上骑弓,但在骑兵混战时有奇效,善骑射的突厥兵。其娴熟的马上作战技巧及个人勇武在转轮手枪面前变成了摆设。

    按照实际战果来看,转轮手枪的表现不错。

    就是太贵。

    想到这里,宇文温叹了口气,把转轮手枪放好,坐起身,看看一旁的座钟。

    时间差不多到了,宇文温起身,换下沾着些许酒气的衣物,换上一身干爽的便服,然后洗了把脸。

    下午四点整,太子宇文维城、皇子宇文维翰、宇文维宁入见。

    此次宇文温带着全家来晋阳,一来是“旅游”,二来是让儿子们有锻炼的机会,如今宇文维城仨兄弟负责督办粮草转运等事宜,忙得不可开交。

    功课时间到,化身“教授”的宇文温,开始向“学生”提问:“为父出的题目,你们想来已经做好了,现在,太子先说,先说结论。”

    “是,父亲。”太子宇文维城答道,随后坐直身子,开始回答:“父亲,打仗太贵了。”

    “以官军如此规模对突厥作战,用不了几年,国库就要空了。”

第六十四章 买椟还珠() 
俗话说得好,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皇太子宇文维城平日里见着国库充盈,只道大周国力雄厚,如今亲自督办粮草转运事宜,才真正见识到了何为“花钱如流水”。

    大军在前线作战,每日都要消耗大量粮草,而为了将粮草输送到前线,又要动员大量民夫、马匹运粮,这些人和马同样要消耗大量粮草。

    从关中长安启运的粮草,经蒲坂过黄河然后一路北上,经晋阳入朔州,一千余里路程结束后,出发时的十斛粮食,只剩一斛左右送到前线将士的手中。

    如此高的运输成本,让宇文维城想象中的充盈国库实际上并不充盈。

    而如此大规模的对草原地区用兵,虽然看上去让人振奋不已,实际上不可能每年如此,否则财政会破产。

    打仗很贵,这是宇文维城的结论,而依据,是他这段时间督办粮草转运时记下的各种“数据”,一想到大军每日即便不动都要消耗大量粮草,年轻的皇太子心疼得连觉都睡不安稳。

    此次督办粮草转运事宜的人不止皇太子宇文维城,皇子宇文维翰、宇文维宁也参与其中,他们是真的认识到维持前线大军作战所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见着儿子们知道当家不易,宇文温很高兴,因为这道题他是出给三个儿子的,但他不仅想让儿子们知道“柴米油盐贵”,更想让对方知道,到底什么才贵。

    “有一个成语,唤作‘买椟还珠’,这成语比喻的是取舍不当,父亲想让你们知道的是,比起每日消耗的粮草来,军队才是最贵的!”

    宇文温看着三个儿子,语重心长的说道:“粮草没了,次年就有,可一支大军没了,恐怕数年都凑不出来!”

    “决不能为了省钱,就逼着前线将领速战速决,这样做的后果,基本上就是速败!”

    “一支军队,要想具备强大的战斗力,需要多年时间积累经验,要是全军覆没,未必还能有第二支这样的军队。”

    “同样是一万人,一万新兵和一万老兵,战斗力天差地别,一支百战强兵,比起粮草来,贵到不知哪里去了。”

    “军队没了,国家的基础动摇,外敌蠢蠢欲动不说,内患也随之而来,所以,那句话说得好。”宇文温顿了顿,继续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大军一动,消耗粮草无数,所以在动兵时得想清楚,而一旦开始打仗,就不要为了省钱想着速胜,因为打仗不是儿戏。”

    “一国之君,不可怒而兴兵,一军之将,也不能怒而出击,”

    打仗不是儿戏,宇文温要让儿子们知道如何正确取舍,知道军队才是根本,而粮草虽然重要,却不能买椟还珠,不要因为后勤压力太大,逼迫前方将领速战速决。

    他有很多儿子,但皇位只有一个,无论是谁日后成了皇帝,遇到战事不一定需要御驾亲征,但坐镇后方时,很容易被巨大的后勤压力吓到。

    宇文温就怕儿子如崇祯帝那样,为了省粮草,届时就逼前线将领速战速决,结果把大军葬送掉。

    明末的崇祯帝,面对风雨飘摇的江山,坐不住了,逼洪承畴决战,大败,填进去一支大军;逼孙传庭出战,大败,填进去最后一支大军。

    军队没了,人心就散了,就算手里有粮草又有什么用?

    军队是皇权的基础,为了省钱把军队葬送掉了,这不是买椟还珠是什么?

    正所谓越想省钱就越省不了钱,崇祯帝朱由检是因为兄长朱由校意外去世而当了皇帝,继位前没有受过正经的“职业培训”,所以宇文温认为这位格局太小,一股小家子气。

    因为后勤压力大,所以为了省钱,崇祯逼前线将领速战,最后葬送军队,国破家亡。

    宇文温不可能用明末的例子来教育儿子,但他要让儿子们都接受“职业培训”,日后无论是谁当了皇帝,都不要“重蹈覆辙”。

    “粮草不济,尚可节衣缩食,省一些出来运到前线,可军队若是完了,你要从何处省出一支能打的军队来?”

    “不能脑子发热就轻易让大军出击,结果出击之后又心疼粮草消耗,于是逼着将领速胜,这样多半会坏事,你们以后都要记着!”

    见着儿子们点头称是,宇文温看向宇文维翰:“第一个问题结束,第二个问题。。。。大郎说说,你的答案是什么?”

    去年作为观军容使外出“公干”大半年的宇文维翰,见识多了不少,闻言立刻回答:“父亲,草原的威胁自古不断,却又无法根治,孩儿的想法是,既然草原各部桀骜不驯,畏威而不怀德,不如全都杀光!”

    听得儿子杀气腾腾的话,宇文温反问:“杀光?你杀得光么?即便你今年杀空了草原,过几年就有别处部落到草原定居,杀得完么?”

    “父亲,那就再杀!”宇文维翰语气坚决,“每年派出军队到草原,只要见人就杀,杀多几次,就不会有人了!”

    “人家又不是傻瓜,知道你不怀好意,听到风声就跑了,等你的军队撤军,又跑回来放羊,如之奈何?”

    “那我们就在水草丰盛的地方守株待兔,可以先把草原上各处主要水源地都查探清楚,然后军队每年都不定期出击,到这些地方转一圈,把那些部落全都斩草除根,有多少,杀多少。”

    见着庶长子“杀伐果断”,宇文温不知该高兴还是生气,草原的问题如果真这么好解决,历朝历代何以如此头痛。

    他看着儿子,问:“你的军队有马,那些部落也有马,你来了,人家打不过就走,你走了,人家又回来了,你出兵一次,耗费大量粮草,人家在草原上本来就是逐水草而居,没什么成本,长此以往,你熬得住?“

    “再说,草原上行军极易迷路,人都被你杀绝了,哪来的向导带路?”

    宇文维翰见着父亲不停反问,极力争辩:“父亲说过的,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与其耗费人力物力修长城,还不如每年派兵出击,犁庭扫穴,不让草原上的势力有聚集力量的机会。”

    “你看,问题不就来了?”宇文温随后说道,“你把草原上的部落当猪羊,搞无差别屠杀,那就不会有人给你当耳目,没有耳目传递消息,你又如何知道草原上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草原各部的生活方式、语言与中原大有不同,你要做到‘知彼’,方能采取针对性的活动,而无差别大屠杀搞无人区,一时半会是痛快了,往后呢?”

    “你要搞无人区,可以,问题是根本就做不到,人家打不过可以骑着马跑,就像这次的乞伏泊之战,都蓝可汗被三支官军夹击,败得一塌涂地,依旧骑马跑了。”

    “还有那达头可汗,同样兵败如山倒,同样一溜烟跑了,你想杀人,也得追得上才行!”

    宇文维翰闻言语塞,他实在想不出还有别的办法来解决草原问题,草原上的霸主一个接着一个出现,仿佛永远没有尽头。

    见着儿子抓耳挠腮的模样,宇文温笑道:“这个问题,即便是父亲都无法给出正确答案,所以你不要急,但有一点你说得没错,那就是要主动出击,不能消极防守。”

    “打仗很贵,主动出击,消耗无数钱粮,但实际上防守更贵,修长城要钱,完善整条防线更是费钱。“

    “从幽燕到河西,三、四千里长的防线,到处都要驻军,修葺堡寨,加固城防,如此一来需要花费的钱粮,比起维持几只精锐不定期出塞犁庭扫穴所需费用贵多了!”

    “维持几只精锐不定期出击,花的钱若是十文,搞全面防御、处处设防所要花费的钱,很可能是一百文!你们要省钱,也得省到实处!”

    说着说着,宇文温开始敲书案:“当家要精打细算,这个道理没错,但省钱要省到实处,不要弄出买椟还珠的笑话来。”

    

第六十五章 活塞运动() 
翌日上午,晋阳城内军器监,宇文温带着突利可汗参观,他要让突利可汗亲眼看看,一领做工精良的铠甲是如何在“流水线”上制作完成的。

    明亮的铁水流出炼铁炉,在降温槽里成形,变成通红的长铁条。

    这样的长铁条,被水力驱动的锻床锻造为尺寸一致的扁铁条,然后被闸刀切割成一个个尺寸相同的长方形铁块。

    每个铁块被大铁锤不断敲击(冷锻),厚度变薄但韧度增加,再用专用钻孔机给甲叶同时钻出六个孔眼,然后打磨光滑,如此一来,有了一枚枚合格的冷锻甲叶。

    工匠将一枚枚甲叶用皮绳串在长条形的厚布条上,形成一个个长形的甲叶条。

    再将尺寸不一的甲叶条缀在“母衣”上,于是一领铠甲就完成了。

    母衣实际上就是窄袖外衣,有布制、皮制,布是厚厚的帆布,十分耐磨,皮是鞣制的牛皮或羊皮,具体用什么材料制作母衣,视情况而定。

    制作这样一领铠甲需要数百甲叶,若是按“传统工艺”来制作,需要花费十余日时间。

    而现在,在军器监里实行“分工协作”,甲叶、皮绳、甲叶条、母衣制作都分为不同的工序,由不同的工匠承担,然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组装”,如此一来,制作速度加快了许多。

    最耗时的甲叶制作,因为引入了水力驱动机械,节省了大量时间。

    铠甲制作是这样如此,兜鍪亦是如此,而武器的制作,效率同样提升许多。

    以常见的环首刀为例,“量产型”环首刀,是水力锻造出尺寸统一的刀条,然后统一用水力磨机开刃,用水力钻机给刀茎打孔以便安装刀柄,省时省力。

    引入水力机械的晋阳军器监,在日常状态下,每月能够制作“量产型”札甲三百领,“量产型”环首刀一千柄。

    如果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