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的逆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秀才的逆袭-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快快说出你的来意吧!”

    “是是是,督师大人,末将是奉大清豫亲王多铎王爷的命令,前来劝降的,这里有王爷给你的书信。”史可法作为节制江北所有军队的督师,江北四镇所有的军队都是他的属下,李遇春哪怕是降了清也不敢冒犯史可法的威严。当下里从怀中取出一枚卷轴,恭恭敬敬的举过头顶。

    史可法示意了一下,便有士兵用绳子吊了一竹筐下去,李遇春把卷轴放入框内,士兵便把竹筐拉上城头。

    史可法接过卷轴,打开看了一下,轻蔑的笑了起来。

    “李遇春,你难道不怕死吗?”史可法把玩着卷轴,冷冷的问道。

    “末将当然怕死,可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而且我来之前王爷说了,若是我被杀死,王爷会屠了整个扬州为我报仇!”李遇春抬起了头,满不在乎的说道。

    “王八蛋,敢威胁我们!”马应魁抢过身后亲兵的弓箭,就要往城下射去。

    “算了,人各有志,让他去吧!”史可法再次制止了马应魁。

    看着李遇春得意洋洋的跨上战马,策马就要离开,马应魁狠狠的把弓箭摔在地上。其他城头明军将领也都默默无言的看着城下的李遇春,一个个的不知道转动着什么心思。

    就在此时,“砰”的一声,一股白烟在城头冒起,再看那李遇春,摇晃了几下一头栽倒了马下。

    众人愕然望去,就见任思齐气定神闲的收起手中的短枪。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任思齐淡淡的道。

    任思齐这时对史可法很失望,李遇春身为大明的总兵,却带着手下投降了满清,把泗州拱手让给了敌人,现在又带着新主子的书信前来劝降。

    现在扬州城内已经人心惶惶了,史可法就不应该去看劝降信,而应该果断下令把李遇春射杀当场,以坚定诸将抗清之心。现在却说什么人各有志,竟然放任李遇春安然离去。若是背叛得不到惩罚的话,岂不是人人都会生出投敌之心!

    “督师没有下令,肃虏伯你怎敢擅自射杀?”史可法的幕僚何刚不悦的看着任思齐。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任思齐又重复了刚才的话。

    “你!”何刚还要继续训斥时,却被史可法拦住。

    “算了,肃虏伯做的对。只是这样一来恐怕清兵会立即攻城,大家恪守自己本分,都去吧。”

    任思齐军现在占了扬州兵力的一半,史可法不愿因为这点小事就斥责他。转过身来,神色萧瑟的走下了城楼。

    何刚狠狠的瞪了任思齐一眼,转生追随在史可法身后。在何刚这些文人看来,时事如此艰难,就是因为任思齐这样不懂规矩、不听调遣的军阀太多了。

    史可法既去,其他人也都跟着呼啦啦的下了城。副将马应魁临走时向任思齐咧嘴一笑,表示了对任思齐的赞赏。

    “肃虏伯,你做的对,老刘支持你。”总兵刘肇基是北门守将,并没有跟着众人离去,而是来到任思齐身边,拍着任思齐的肩膀安慰道。

    任思齐闻言微微一笑,指着城外仓皇逃走的李遇春部下道:“前些时日在铜陵时,我的一个属下把俘虏的左良玉几十名士兵杀光了。当时我军中也有人说什么杀俘不祥。

    现在看来是杀得人太少了,像这些乱臣贼子,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在历史上就是这些汉奸部队,转过头来对大明百姓挥起血淋淋的屠刀。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屠城,攻打城池、屠杀百姓最厉害的往往是这些汉奸部队,他们为虎作伥,充当了满人的急先锋!

    鬼子固然可恨,二鬼子才是最令人痛恶的,这一刻任思齐深深的理解了这句话。

    可是投降满清的明军实在太多,仅凭自己的力量能杀得过来吗?应该想法提升扬州军队的士气,阻止更多的部队投降才行。

    这一切都是史可法这个督师应该做的,可是现在看来史可法是根本指望不上,他要是有能力做到,南明也不会灭亡。

    你史可法既然不行,那就我来吧!(。)

第三百三十七章 查探敌情() 
既然射杀了使节,相信清兵会很快攻城。任思齐感谢了刘肇基的好意,返回了岱山军负责驻防的新城。

    前面说了,扬州城分旧城新城。其实两城是一体的,新城就是借用旧城的东城墙往东扩张修筑而成的。旧城里有扬州府衙,而江都县衙却在新城。所以旧城又称府城,而新城则称县城。

    岱山军驻防县城,江都知县陈邦杰慷慨的把县衙让了出来,作为肃虏伯的行辕,自己则到侧厅办公。

    在李彦直带着参谋司众人的努力下,岱山军士兵已经妥善的安置了下来。一万步兵分成三波轮流上城墙守城。五千水军则在水门外运河内侧扎营,有运河遮挡清兵无法直接攻击他们,而驻扎在城外又可以随时支援各方,并保护运河边众多的船只。

    对于扬州来说,运河就是一条与外界相通的重要渠道。因为满清骑兵太厉害,明军根本无法在陆上和清兵正衡,只有靠着水军的优势,牢牢的把运河掌控在自己手中,这才能进可攻退可守。历史上史可法就是全军龟缩在扬州城中,城外任凭清兵纵横,结果清兵在运河边收集了大量的船只,这才有了横渡长江,击败郑鸿魁江防船队的本钱。而郑鸿魁见清兵船多竟然不敢拼力作战,任由清兵渡过长江直下南京。

    因为整个新城都由岱山军独自防守,也不用担心友军的掣肘。

    任思齐当即下令,让水军副统领薛雨来派出大量的人手,乘坐小船沿河去查探敌情,他必须要了解清兵的动向。

    薛雨来是原福春号的老人,一直是茅十八的助手。茅十八被派到崇明岛,薛雨来便负责率领这五千水军。

    扬州地带山峦起伏,河流众多,清兵大营位于城西北方向斑竹园,哨探可以乘船沿着运河北上,然后驶入河流的岔道,借着丘陵地形的遮掩抵近探查清兵的动向。

    。。。。。。

    陈平是秀山岛的渔民,在岱山军第一次扩张的时候加入了岱山水军,因为技艺考核为一等,被任命为小旗。这次被派做哨探探查清兵的动向。

    带着手下的九名兄弟,划着一艘乌篷船,沿着运河向北划去。这样的哨船一次就派了二十艘之多,因为扬州周围河流实在太多,没有足够的哨船根本就没法探清楚附近的情形。

    十个士兵中有四个是桨手,负责轮流划船,战斗时则是盾牌手负责护卫船只的安全。另外四个是火枪手,剩下的两个就是陈平和另外一个伍长张翔,是长枪手,是厮杀时的主要力量。

    随着桨手的划动,哨船缓缓沿着运河北上,很快越过了扬州城,进入了旷野之中。

    即将发生的大战使得昔日繁忙的运河静悄悄的,举目望去,宽阔的河面上看不见一丝船影。

    哨船往北划了十多里后,顺着一条河岔往西花去。这条河岔比运河窄了许多,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小河北岸是连绵的丘陵,南面则分布着一块块的农田,站在船上往外看去,能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水稻,可是农田里却没农夫忙碌。

    在小河的一侧就有一座小村庄,远远的就看到大片的浓烟在村子上方升起,划近了后便看到村子里一片火光。不过却没有哭喊厮杀的声音。

    小船在村子旁靠了岸,伍长张翔带着两个士兵悄悄的进了村庄。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跑了出来。

    “村庄里没有活人,到处都是尸体!”张翔的脸色很难看。

    “真惨啊,那么小的孩子,被活活的摔死了,脑浆溅的满地都是。”二等兵吴六子强忍着呕吐描述着村中的惨状。

    “肯定是清兵干得,血液还未凝固,他们应该还没走远。”张翔总结道。

    “继续往前划吧。”陈平叹了口气,吩咐道。发生战争时,最受苦的就是百姓!

    两个桨手划着船桨,哨船继续前进。

    又往前走了二里多,前方突然出现了一座拱桥,横跨在小河两岸。拱桥两边是一条南北大路。大路的南面就是扬州,北面应该直通清兵的营地。

    “把船停在桥下,留两个人看船,其他人跟我上岸。”陈平吩咐道。

    哨船划到了拱桥之下,隐藏了起来。陈平等八人便上了岸,不敢走大道,在大道旁边的田野中蹒跚着前行。

    扬州古称广陵,意思就是附近多山陵,地势起伏,脱离大道行走的话很是难走。害怕被清兵发觉,八个人藏形匿迹,走的很慢。

    刚经过一片灌木丛时,就听到大道上响起一阵马蹄声,陈平抬头看去,就见从后方大道尘土飞扬,隐约有骑兵飞驰而来。几个人急忙俯身在草丛之中,偷偷抬头观看,没一会儿功夫就见到两匹战马沿着大道奔来,马上端坐着两名身穿铁甲头戴兜缨的骑士,战甲的样式和明军骑士无异,就是兜缨顶部有一根长长的铁针。

    因为战马奔驰的速度很快,看不清骑士的面貌。

    等战马奔到最近距离时,陈平听到有妇女的抽泣声,定睛看去却见两匹战马的桥鞍上都横放着一名女子,肯定是肆掠的大明妇女!

    陈平看的怒气勃发,却又不得不忍了下来。

    “说不定他们就是烧了刚才那个村子的清兵。”张翔道:“他们不肯能就这两个人,说不定大队人马在后面呢。咱们留在桥下的兄弟会不会有危险?”

    “应该不会,”陈平想了一下,道:“船只在桥下藏的很隐蔽,再说他们俩水性好的很,即使被发现了也能从河中逃走。咱们继续往前吧,说不定清军大营就在前面。”

    于是一行人继续前进,又走了三里多地,就见前方二里多出现一大片园林,隐隐有喧哗声从远方传来,那肯定就是清军营地了!

    再越过一片丛林,就见到前方陡然一空,一片连绵数里的大营出现在眼前。营地上方旗帜招展,无数的士兵从营门出进进出出。

    隐藏树林之中,陈平小心的观察着,从怀中掏出一张白纸和一截炭笔,低下头把观察到的情形画在了白纸上。(。)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夜袭() 
“这是派出的哨探探查的情报,我已经把他们画在了纸上。”李彦直取出一张白纸铺在桌子上,上面是弯弯曲曲的线条,却是一副扬州的地形图。

    “派出哨探的兄弟怎样?伤亡大不大?”任思齐没有直接去看地形图,而是先问起了哨探的伤亡。

    “派出了二十条哨船共两百兄弟,其中有一半的哨船遇到了四下劫掠的清兵,在作战中死伤了五十余人,有两条哨船没有回来,想必是落到了鞑子的手中。八旗兵的箭射的太准了,好在咱们兄弟是在船上,若是在陆地上遇到八旗兵的话,恐怕伤亡会更大。”李彦直黯然道。

    战争就是这样,一场涉及到数万人乃至数十万人的大战,往往伤亡最大的就是双方的探子。两支大军不会一下子就是开始厮杀,总会派出少量的探子相互探查对方的情报。

    任思齐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对伤亡士兵的抚恤岱山军自有制度,不需要事事都由任思齐这个主帅过问。

    低下头仔细的看着桌子上的地形图,任思齐寻思着,突然一拳砸在了地图上。

    “咱们应该主动出击,狠狠的挫一下清兵的锐气!”

    李彦直闻言就是一惊,岱山军只有一万多人,又都是步兵,主动攻击清兵怎么可能?

    “白天和清兵接战当然不行,可咱们可以晚上夜袭啊!”任思齐道。

    “可是伯爷,清兵可是在二十里外,以咱们的兵力即使夜袭也不可能击败十来万清兵,要是被清兵黏上的话,恐怕袭击的军队会非常危险。”以岱山的兵力守城尚且不足,李彦直不得不想法打消任思齐出击的想法。

    岱山军一直练习的都是长枪阵,讲究的是阵列而战。而夜袭的话军队的阵型根本无法展开,只能陷入和清兵的夜战。岱山军虽然训练了半年多的时间,可是和八旗兵这样的职业军人相比,士兵的个人素质相差很大。列阵而战的话,靠着严格训练练就的整齐队列,岱山军自然不惧怕任何军队。可是夜间乱战的话,恐怕岱山军的士兵根本不是八旗兵的对手,稍有不慎的话,出击的军队恐怕会全军覆没!

    “我岂能不知夜袭很危险,”任思齐叹道,“可是我不得不如此啊。”

    “扬州城内军队加上咱们岱山军也就两万多,而且除了咱们岱山军外,几乎所有的军队都士气低沉。要想守住扬州,就要先打一场胜仗,哪怕是一场小小的胜利。现在几乎在大部分明军的心中,都有八旗兵无敌的想法,这才有泗州李遇春的不战而降。随着战事的进展,以后投降的将领恐怕会有更多。如果清兵攻城之际,有扬州城内的将领投降,那后果会怎样?”

    后果会怎样?当然会很严重了,李彦直的脑海中一下子映现出这种场景,当岱山军正和清兵血战之时,忽然有城内的明军开门投降,清兵一拥而入。。。。。。

    “所以,咱们必须打上一仗,挫一下清兵的锐气,这样才能提升扬州军民的士气,如此扬州才有可能守住。”任思齐慨然道。

    “以咱们的兵力,白天去攻击二十里外的清军根本不可行,所以只有夜袭,这样既能给清兵以打击,又可以趁夜色脱离战场安全归来。”

    听了任思齐的话,李彦直不得不承认任思齐说得对。

    “那咱们要不要向史督师请示?”李彦直问道。毕竟史可法才是扬州城内最高长官,出兵攻打清兵这么大的事情,要是不知会一下史可法的话,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先不通知他,等二更时分咱们出兵以后,再派人向他报告。”想了一下,任思齐说道。

    从今天的接触来看,史可法根本没有守住扬州的信心。也许如今史可法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战死在扬州,如此也就对得起朝廷,也能成全他的名声!毕竟他是江北督师,扬州是他的驻地,若是不战而逃的话,史可法这一世的名声也就全毁了。

    也许自己把人心想的太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