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便连夜乘小船去访戴。船行一夜到了戴家门口,王子猷却不肯上岸,又原路返回。他的这个举动让旁人大惑不解,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这个故事说明,王子猷此行的目的不是访戴,而是尽兴。尽什么兴?尽赏雪之兴。探春的帖子说:“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直接把自己比作远离尘俗的隐士,希望加入者都有王子猷的雅兴和情怀。当然,结社不是为隐而隐,而是为“棹雪”。“棹雪”谐音“昭雪”,也就是“清白”的意思。为谁的清白呢?自然是为主人公的清白,为历史的清白,为皇位的清白,也为后人的清白。所以“昭雪”既是结社人的信念,也是结社人的目的。所谓“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就是“昭雪”的另一种说法,作者把它放在《红楼梦曲十二支》中的《收尾曲》中,说明这部作品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敦敏和张宜泉的诗词中,对作者的隐居生活有明确的反映,敦诚的《访曹雪芹不值》说:
野浦冻云深,柴扉晚烟薄。山村不见人,夕阳寒欲落。
这首诗把山野之人的生活写得平凡朴实,神秘洒脱,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诗人留在“野浦冻云”深处的背影,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隐士的风采,一个出家人不畏艰险的信念。
张宜泉的《题芹溪居士》诗说:
爱将笔墨逞风流,庐结西郊别样幽。门外山川供绘画,堂前花鸟入吟讴。羹调未羡青莲宠,苑召难忘立本羞。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
“结庐西郊”指在西郊以诗会友,结庐而居。在这里“曹雪芹”已经不是单独的个体,他是诗社的代称,在他的背后有一帮人,一帮志同道合,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人。“曹”在古汉语里是“一群”或“一帮”的意思,所以“曹雪芹”三个字也是作者的统称。(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98章 、《红楼梦》成书之谜(5)()
这首诗的意思是:芹溪居士并不羡慕李白因诗才而受到皇帝的宠爱,也没有忘记阎立本用自己的画笔在众目睽睽之下俯首侍奉皇帝的难堪,他只想将自己的才华寄情于山水,寄情于大自然,且不受任何“官俗国体”的束缚。“借问古来谁得似,野心应被白云留”,这两句充分体现了这些隐者,这些居士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鲜明个性。这首诗的言外之意是:“芹溪居士”的作品,事关朝廷,事关时世,但绝对与阿谀奉承无关,绝对与歌功颂德无关,绝对与fenshi太平无关。
2、诗社的性质
在《红楼梦》里,诗人把他们的隐居地,或者说结社场所比作仙门,把他们自己比作仙人。《咏白海棠》诗所用的第一韵脚“门”,指的就是这个地方。“斜阳寒草带重门”、“珍重芳姿昼掩门”、“秋容浅谈映重门”、“半卷湘帘半掩门”。这个“门”与贾府之门相对应,与大观园、稻香村之门相呼应,它指的正是诗人的隐居之地,也指的是《红楼梦》的创作之地。这个“门”通往哪里呢?史湘云的两首压卷海棠诗道出了实情,她说:“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蘅芷阶通萝薛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这两句话说出了这个“门”通往“都门”,通往“萝薛门”的真相。“都门”指的是皇宫,“萝薛门”指的是薛宝钗的居所“衡芜苑”。为什么是通往这两个“门”呢?
因为,“都门”是天下的中心,是朝廷的代称;“蘅芜苑”则是“闺阁”、“椒房”和“龙床”的所在地,与天香楼的性质完全相同。这就说明,隐居地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更不意味着不问时世,只埋头于自己的小天地孤芳自赏。无论是“都门”还是“箩薛门”都是天下最热闹的地方,是仕途之人最关注的最高舞台。“都门”也就是此书开篇所说的“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箩薛门”即蘅芜苑,它坐落于“都门”之内,其芳香怡人的特点,透着椒房的性质,透着“花气笼人是酒香”的韵味。它的芳香来自花草,出于天然,没有丝毫人工雕凿的痕迹,就连贾政都被这里的香气所打动,禁不住赞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这就是元春的居所。
宝玉的《蘅芷清芬》,将这个地方与他的“梦”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让其天香楼的性质得到体现。他说:
蘅芜满净苑,萝薛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不难看出,洁净、芬芳、春意盎然是蘅芜苑的最大特色,将宝玉的“幽梦”牢牢锁定在了这里。所谓“眼前春色梦中人”,说的就是这个地方。所以,“蘅芜苑”正是“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由此可见,诗社虽然身处江湖之远,但它却是心系朝廷,心系皇权,心系国家之安危,所以它的“门”与庙堂之“门”直接相通,与权力的中心直接相通。在大观园的布局中,稻香村和蘅芜苑只一桥之隔,如此设计体现的正是这个寓意。这就是诗社的性质,这个性质决定了它的活动内容,也决定了它的活动范围。
那么,其“莲社之雄才”、“东山之雅会”的风采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它是通过“藕香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反映出来的。藕香榭是诗社活动的主要场所,史湘云做东的第一社就开这里。作者对这个地方的描述刻意突出了其“隐”和“雅”的特点,其目的不言自明。书中说:
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又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
它四面环水的布局,营造出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让人不禁想起宝玉梦中的“太虚幻境”。这个地方与“太虚幻境”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是女儿国,不同的地方在于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一个是“幻境”,一个是真实的存在,二者形成了天和地的呼应。所谓“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说的就是大观园既有庙堂的富丽堂皇,又有山野的浪漫气息;既有威严的皇家风范,又有古朴的隐逸之风;既有高高在上的圣神,又有身在江湖的豪放,而“藕香榭”正是后者的代表。
通往藕香榭的路不止一条,有明路,也有暗道,但只有经过与它“暗接”的那座竹桥,才可能步入这洞天福地。“竹”是“史”的象征,而“桥”代表“沟通”,阿凤搀扶贾母过桥的画面,体现的正是“史”才能与之相通的寓意。所谓“明修暗渡”,藕香榭的设计正是这一创作理念的形象表达。
一踏进藕香榭,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简洁古朴的陈设,风雅别致的环境一洗奢华之气,尽显超凡脱俗的韵味。竹案茶几,风炉杯箸,以及用于品茶的“茶筅茶盂”,件件透着“真名士自风流”的高雅,诗人的品味也尽在其中。水的中央有一个亭子,柱子上写着:“芙蓉影破归兰浆,菱藕香深写竹桥”。这副字是对“藕香榭”自然环境的概括,它用芙蓉、菱藕、兰舟、竹桥这四样东西,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幅美丽画卷:青莲碧水,荷花映日,渔舟唱晚,竹桥似虹,菱藕飘香。再配以亭子中的竹案、风炉、茶具,这个地方真可谓是人间仙境了。这不正是“莲社之雄才”、“东山之雅会”应有的风采吗?这不正是“芹溪居士”应有的居所吗?(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99章 、《红楼梦》成书之谜(6)()
莲花是佛性的象征,纯洁而又神圣。“藕香榭”的称谓,除了表明诗人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外,更体现了他们的作品具有大爱无边,慈悲为怀的佛性特征。这个亦隐亦佛,纯洁美好的世界,实际上就是僧道的居所——“蓬莱若水”之仙境,也是《红楼梦》的诞生地——稻香村。“藕香”谐音“偶香”,隐含与“天香”相匹配、相偶合的意思。“菱藕”又与“真偶”相通,因为香菱是“真”的代表,她的判词“根并荷花一径香”,表明“菱”和“藕”是一回事。因此,“藕香榭”是“真偶”之家,也是其败落之后的立足之地。
大观园儿女在“藕香榭”弄水戏鱼,逗鸥看花,衔觞赋诗,盘桓于大自然之中,身心两忘,怡然自得。他们“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唯以山水花草为乐。可以说,劫后余生的“花袭人”就是在这个世外桃源梅开二度,完成了其“有始有终”的心愿。对她而言,这里真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福地”。
宋人周濂溪在《爱莲说》一文中说:“菊,花之隐逸者也”,这就说明菊花是隐士的象征,而菊花诗首先在藕香榭唱响,其寓意不言自明。如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诗社的一切活动都与藕香榭有关。比如,有着“琉璃世界”美称的“芦雪庵”,和有着“晶宫鲛室”之誉的“凹晶馆”,都与“藕香榭”直接相通,给人的感觉它们就是“藕香榭”得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的设计恰恰说明,诗社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真偶”的主题展开,都是在隐秘的状态下进行的。事实上,诗社和诗翁分别是隐居地和隐士的代名词,或者就是创作之地和作者的代名词。所以,读者要想进入仙家之门,就必须先进入藕香榭,进入史家的“真如福地”。
3、《红楼梦》的创作形式
诗社本身给我们传递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这个信息就是《红楼梦》的创作是以结社的方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人单独完成的,而是由一个多人组成的写作班子共同完成的。探春在结社帖子中说得很明白:“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这等于是直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作者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写作班子。
在“贾宝玉路谒北静王”一回中,北静王对贾政说过这样一段话:
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
这段话很重要,它向我们透露了以下两个重要信息:
第一,北静王的“寒第”经常聚集着众多的“海上众名士”和各路“高人”,这个现象让我们隐约看到了“莲社之雄才”、“东山之雅会”的影子。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主人公为了完成这部作品,选择了出家归隐,否则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寒第”显然与“家”相对应,前者是归隐之后的家,后者则是带有皇家色彩的“家”。北静王认为宝玉在“家”没法用功,因为无法摆脱“老太夫人、夫人辈”的影响,有“树大招风”之嫌。所以,建议他到“寒第”与“高人”“谈会谈会”,这样他的“学问”方能有所长进。所谓“学问”,指的就是如何完成这部历史传奇,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北静王口中的“海上众名士”,笔者认为,指的应该是皇家以外,在朝廷没有任何官职,与其也没有任何瓜葛的名人学者。
第二,这部作品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各路名士、高人集思广益的结果。看得出,这些经常聚集在北静王“寒第”“谈会”的名士高人,不仅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不受“官俗国体”的束缚,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了一起。正是他们的积极参与,成就了这部惊世骇俗的不朽之作;正是他们的辛勤耕耘,铸就了这块历史的丰碑。可惜的是,他们的名字没有留下来,只有“曹雪芹”或“林如海”作为他们的统称。“林如海”是“学海文林”的意思,作者以此暗示参与者皆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有识之士,都是世间难得人才。无论是“曹雪芹”还是“林如海”,所体现都是集体智慧的寓意。
上述两点与探春结社贴的内容相呼应,相吻合,从而印证了书的创作是在结社的状态下进行的,是在多人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可以说,《红楼梦》能够顺利问世,正是得益于这两点。尽管这些名士、高人没有留下姓名让我们感到遗憾,但他们却留下了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断定,诗社是在十四阿哥胤祯的主持下成立的。为了完成这部作品,他不惜放弃荣华富贵,出家归隐,在北京的西山一带隐姓埋名结庐而居。他凭借自己的背景和声望,“远招近揖,投辖攀辕”,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名士和高人在这里“竖词坛”、“开吟社”,用他们的知识,用他们的能力,用他们的才华,用他们的智慧,完成了自己“问世传奇”的心愿,也创造了中国文坛的一大奇迹。
这么多人参与其中,那么在创作过程中,他们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呢?根据各方面的信息来看,这个写作班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创作骨干,他们自始自终参与其中,经历了作品的策划、创作、修改、编撰和问世的全过程。这个时间有多长呢?至少也有十年,甚至十五年,二十年都有可能。这部分人很可能来自皇族,说不定还是胤祯的同辈。另一部分是应邀前来的“海上”名士、高人,他们只参与某一部分或某一个方面的工作,时间不一,或长或短,视情而定。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他们不为名不为利,除了辛勤付出以外,还要冒巨大的政治风险,所以他们没有留下名字。(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100章 、《红楼梦》成书之谜(7)()
既然创作班子由“骨干”和“应邀”两部分组成,那么他们分别有多少人呢?笔者认为,创作骨干有四个,根据有三:
第一,诗社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宝玉、黛玉、宝钗、探春四人为中坚分子,而李纨、迎春和惜春三人只是办事人员,主要负责出题限韵、誊录监场等工作,并不要求一定要作,但前者是一定要作的。这就说明,诗社有四个骨干力量,在创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