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无限旅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的无限旅程- 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奴隶这个大问题之外,让李南忧心的还有种姓制度。

    根据多科特和瓦里斯等人展开的调查,帝国内部现在也自然的出现了数个阶层。

    首先第一阶层,就是岭南和中南半岛的百姓和长江以南地区的汉民。

    原本属于宋境广南西路、交趾、占城和大理地区的百姓,属于帝国的第一批居民,帝国各大集团军的士兵和将领开始的时候都出自这几个地方,所以他们具有我才是帝国子民的优越感。

    跟这些人同一层次的人就是长江以南,很早就被帝国攻占下来的宋境百姓,以汉民居多,他们跟帝国皇帝同宗同祖,也在国家向外扩张变强的时期,一直在全力支持着李南和这个帝国。

    第二个阶层就是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汉族百姓,他们加入帝国时间稍稍晚了一些,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还被迁徙到了其他地区,所以受到了第一阶层的歧视,但并不是很严重。

    第三和阶层是帝国新进攻占下黄河以北的所有地区的百姓,这些人目前刚刚开始融入帝国,黄河以南的帝国百姓都称他们为北方蛮子。

    第四阶层的就是经过劳工营的改造后,重新获得自由的那批人。

    他们开始的时候都是帝国的士兵,经过三年到五年在劳工营的劳动改造,获得了帝国的赦免,成为了本国的子民。

    就像坐过牢的犯罪分子一样,即便他们改邪归正了,出来之后还是会有人用有色的眼光看待他们,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高。

    最后一个阶层就是各国的移民和逃民。

    金国、原辽国、岛国、西夏、高丽、真腊帝国、吐蕃人都属于这个范畴,在帝国百姓的心目中,这些人就算在帝国境内居住,也还是外国人。

    华夏人包容性确实有,但身为中原大地主人、身为创造了无数伟大文明的他们来说,自身的高傲和对这些异国人的歧视也是发自内心的,很难让人想到在许多年之后,会有汉人崇洋媚外。

    这两个问题摆在了李南这个皇帝的面前,即便是有着众多可以借鉴来源的他,暂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来解决处理,所以只好召集了提利昂和所有的内政大臣来商讨此事。

    

第948章 战争带来的益处() 
帝国一天天的强大起来,版图地域越来越广,国民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需要处理。

    关于人口买卖一事,似乎只有帝国颁行相应的法律,并且强制执行才可以制止此事,可是这样做的阻力非常大,群臣都认为应该暂缓。

    而国内百姓自动形成阶层之事,大家倒是给出了不少的建议。

    鼓励各阶层通婚,可以慢慢的打破这种隐形的壁垒,让阶层这个概念在潜移默化中消失,缺点是需要很长时间,并且不好执行。

    从底层百姓中大量招募兵员,因为帝国自从建国之后,大力提升了军人的地位,所以家中有了一个为国作战的军人之后,整个家庭的地位都会随之上升,消除其他阶层的歧视。

    树立一些底层典型人物,利用报纸大肆宣传,让帝国百姓知道劳工营战俘为帝国所做的贡献,以及这些异国流民在本国内的困苦环境,激发百姓的同情心等等。

    而国防大臣鲁达,更是提出了一个可以快速实施的可行性办法,那就是发动战争。

    事情都有两面性,而战争也是如此。

    战争的坏处很多,例如对基础设施、经济、文明的巨大破坏;延缓社会进程;对敌我双方造成巨大的伤亡;使种族、国家间的仇恨种下根由,还可能造成大批无家可归的难民、留下荒芜土地等等。

    不过这些坏处对于帝国来说并不算事,因为目前帝国周边的这些国家,文明可以说是独特,但绝对算不上先进,而且这些国家中也没有太多可以损毁的基础设施和田地,急缺人口的帝国也不会放任难民饿死。

    而且战争对于帝国来说,好处就更多了。

    帝国的军备武器不断的更新换代,尤其是在战争时期进步飞速,可见战争确实有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

    强化公民素质:从爱国主义、斗争精神、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各方面锻炼民众

    战争可以让帝国国内的竞技受到巨大的刺激,无论是军工周边产业、还是战争中消耗的各项物资,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如果战争最后胜利,这种效应就有可能比较明显地显示出来。

    最重要的是战争可以强化国民的精神素质,从爱国主义、斗争精神、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各方面锻炼民众。

    除此之外,战争可以吸引国内民众的注意力,增加百姓的自豪感,如果稍加利用的话,那些在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也可以更迅速的获得百姓的认可和崇拜。

    相比于鼓励通婚等办法,鲁达的这个战争刺激法更现实高效一些,而且完全可以跟大量招募底层士兵的方式相结合。

    既然李南和大部分内阁大臣都认可了这个方案,那接下来就需要确定攻击的目标了。

    鲁达站起身来,走到悬挂在李南身后的那副巨大的地图面前,指向了帝国的最南端临近的国家………真腊帝国!

    “选择真腊帝国有很多好处。”

    鲁达为大家解释道:“真腊帝国当年国主御驾亲征,率领十七万战象军攻打山罗之战,其后国主战死,两位领军大将马拉托和哥丹威暗中投降,签订了山罗密约。

    这两位真腊将军回国之后,双双自立为王,将真腊帝国一分为二,时时互相攻伐,让真腊百姓生活的苦不堪言。

    正所谓鹬蚌相争,双方的实力都在不断消耗,百姓也对他们离心离德,所以参谋部认为征讨真腊帝国的计划,会变得非常轻松。”

    “我补充一点。”情报局局长瓦里斯说道:“我交战之前,可以将马拉托和哥丹威跟我国签署的山罗密约泄漏出去,让真腊百姓知道这两人的真面目,洗清帝国派人刺杀原真腊国主之事,估计会对这场战争的民心导向有所提升。”

    李南见到众臣对此事都表示同意,当即说道:“好!看来将真腊帝国收入帝国怀抱的时候已经到了。”

    “既然如此,那就各自下去准备。这次攻打真腊的士兵,尽量由加入了帝国的异国移民,获得自由的战俘和黄河以北的汉人组成,招募完成之后,直接带他们去交趾进行训练,这样就可以提前让他们熟悉热带的气候。”

    帝国的皇帝和内阁确定了此事之后,很快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就开始加速运转起来。

    如今的帝国各行业中,士兵的地位高于其他,其次才是农民、工人和商人。

    而且加入了帝国军队后的待遇非常优厚,除了平时的军饷之外,战时还有补贴,家属都会享有各方面的优待,受伤和死亡都有帝国提供的高额抚恤金等等。

    就因为这样,所以在其他国家还在强制征兵,在中华帝国内,当兵已经成为了一件让无数年轻人羡慕的职业了。

    这次的征兵令一出,无数人涌向了各地的报名处,而且数量最多的就是社会底层的那些人,因为他们自己也想通过当兵,来改善自己和家庭的地位,从而在帝国内骄傲自豪的生活。

    大量的合格的兵员被送往了交趾行省,而这支帝国新军团的统帅,李南钦点了潜力巨大的岳飞。

    就在征兵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皇宫寝殿之中充满着欢声笑语。

    看来这两个小公主都继承了父母好斗的天性,长大了不少的小丫头们骑在父亲的背上,在铺着厚厚地毯上奔驰着,她们不断的高声大笑,而站在一边的庞秋霞和扈冰则保护着女儿不掉下来,她们的俏脸上也满是笑容。

    李南的体力非常好,所以陪自己的女儿玩也不知道累,直到雌狐玛丽的身影出现在寝宫中,他才停了下来。

    “有急事?”扈冰问道。

    “是。”雌狐玛丽晃了晃手中的两份奏折,点了点头。

    庞秋霞来到李南的身边,将自己的宝贝女儿抱在怀中,对这不情愿离开马背的小丫头说道:“乖,你父皇要去做事了,快下来吧。”

    两个女儿都被各自的母亲抱走,李南接过奏折打开一看,原来是来自帝国情报局和军部的报告。

    :。。阅读网址:

    

第949章 意外的参军之人() 
这两份奏折来自不同的部门,但上奏的事情却差不多,都是关于这次全国士兵招募的事情。

    按理说招募士兵这样普通的事情,应该由军部独自处理解决,即便是遇到一些问题,也应该报到内阁大臣处,由提利昂来权衡利弊,不至于还惊动一国之君。

    不过凡事都有意外,而这次的事情诸多臣子还真不敢妄加处置,原因就在于来参军的一些人身份不同。

    就像李南跟内阁诸臣商量过的那样,本次征兵主要招募那些异国移民、获得自由的战俘和北方汉民,希望既由参军,改变这些不被帝国百姓认可之人的社会地位。

    军部在全国各地都设置了招募地点,而交趾这个帝国的根据地自然也不例外,很快一批在交趾等地生活的战俘就来报名了。

    这些人各个武艺精湛,有的还是文武双全,他们参军可以说是上上之选,而引起注意的就是他们的身份。

    当年明教起义军在方腊的率领下,汇聚了百万之众席卷大宋南部,就连初露锋芒的李南和他的镇南国,那时候也不想跟明教硬碰硬。

    其后宋国朝廷派遣童贯携西军精锐,联合张书夜等人的大军,开始剿杀明教。

    明教人数虽多却是乌合之众,面对大宋战斗力最强的西军将士,真的是屡战屡败,最后逃向了西川之地。

    恰恰就在此时,李南带兵在入川的要道白帝山、赤甲山和白盐山处堵住了明教大军。

    明教教众当时后有大宋数十万的追兵,前有镇南国大军堵截,可谓是走到了绝路之中。

    李南不想同室操戈,跟同是汉人的明教教众拼杀,所以承诺,只要方腊愿意率众投降,那自己就保方腊以及所有将领的性命。

    方腊最终选择了投降,而李南也信守诺言,不但饶了明教诸多首领的性命,还让他们带着家眷去交趾偏僻之地生活。

    如今好几年过去了,方腊以及他麾下的四天王八骠骑等人,都在交趾东海行省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可谓是过的安静平和。

    按理说败军之将,没有受死也就是李南对他们的仁慈和恩典,要是换做别的帝王,早就将之全部斩杀了。

    只不过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像方腊和他麾下的一些人并不喜欢这种平淡如水的生活,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就这样在这偏僻之地生活下去。

    当帝国招募士兵的消息传到交趾东海行省之后,方腊等人心动了。

    这次主要招募的就是异国移民和战俘,而方腊极其家属部众正符合第二个条件,所以就有了大批精英人士前往征兵处之事。

    帝国情报局一直都派人监视国内的不稳定人物,而方腊这位原明教教主自然是主要对象,因此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被送到了帝都长沙。

    方腊身份特殊,众臣无人敢处理此事,故而才奏到了李南面前。

    看罢了这份奏折后,李南傲然一笑。

    李南跟其他的帝王不同,由于有着后世纵观华夏历史的见识,眼界宽,懂得多,所以他的心胸也格外的宽阔。

    在华夏历史上,其实人数众多的汉人是最喜欢安定的民族,只要还能继续生活,他们就绝对不会叛乱。而每一次乱世,都是由于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所以才会铤而走险。

    当年方腊或许可以借着宋朝之乱起势,而现在帝国百姓安居乐业,他就算再有能耐,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想到这里,李南将奏折放在桌案之上,拿起御笔在上面批复道:“万千江河,终将东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命人将这两份奏折送出去后,李南坐在桌边考虑了一下,又给宗泽写了一封信。

    对于其他宋国的旧臣来说,宗泽自从来到帝国之后,可谓是颇受重用,一跃成为了帝国的交通大臣。

    这既是因为他自己能力所致,二来也是李南为了显示帝国不拘一格的用人态度。

    宗泽上次就有举荐岳飞之功,而皇帝李南对岳飞也非常重视,所以自从这件事在帝国内传扬开来之后,每日都有很多的故旧朋友来访,快要把宗府的门槛都踏烂了。

    这些故人的来意,宗泽自然知晓,可是他为人忠直,又是降臣,所以自此以后没有向李南推荐其他人选。

    今日看到方腊之事,李南突然想起两位故人来,这两人都是宋国少有的精英,既然明教之人都可从军为国效力,那任由他们二人闲置,也有些太过浪费了。

    最近北方各处道路都开始动工,一切工程都开始之后,宗泽也返回帝都家中休息。

    这日宗泽正在家品茗读书,猛然听得家中仆役来报,说到御林军皇帝的亲卫登门,不免有些惊讶。

    送来李南的亲笔信函之后,御林卫当即离开,而宗泽返回房中,打开了书信看了起来。

    宗泽的夫人闻听皇帝派人前来,也不免担忧,她赶紧来到书房,没想到却看到宗泽手中握着书信,正在沉思中。

    “老爷,皇帝派人来,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宗泽沉吟片刻口答道:“嗯,算是好事吧,不过也有坏处。”

    “哦?”宗夫人诧异问道:“老爷,此言和解啊?”

    扬了扬手中皇帝的亲笔书信,宗泽笑着说道:“陛下命我举荐两个宋国降臣,看来这两人即将平步青云,这算是好事。可如此一来,咱们家中恐怕就更不得安宁了,估计来求我帮忙举荐的人会更多了。”

    “呸!你个老东西,净吓唬我。”

    宗夫人佯怒指责道:“我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看来皇帝陛下还真是很看重你,这是给你增光呢,你还不领情!”

    说到这里,宗夫人不免好奇的问道:“皇帝到底看上了哪两个人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