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伟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造伟大-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空出现十几个黑点,不一会儿,我军的战机飞临战场,十二架战斗机掩护六架俯冲轰炸机,编成菱形战斗队形呼啸着冲向敌人舰艇……

    桂永清在战前把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共军会出动空军。战机眨眼就到眼前,国民党官兵开始慌神了,各条军舰上几乎同时警报大作,凄厉的声音响成一片。这反而更加剧了人们的恐慌情绪。由于根本没有防空作战的准备,舰上顿时乱成一团,对葫芦岛的炮击也只能暂时停止。

    六架俯冲轰炸机首先发动进攻。飞行员一压机头,庞大的身躯慢慢调转,巨大的轰鸣伴随着尖利的啸声,从天而降。每架飞机各自锁定目标,俯冲下来,几艘吨位较大的驱逐舰首先遭到轰炸,几百磅的巨型炸弹脱离挂架,摇摇晃晃的扎下来。十几秒钟后,接连几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所有的声音一下子被盖住。水面一下子被炸起十几米高的水柱,国民党海军官兵吓得面色苍白,手忙脚乱的操纵着各种高射炮、速射炮拼命地对空射击,炮弹一片片洒向天空……

    战斗机也不甘示弱,除了两架留在空中警戒,其余的十架纷纷向敌舰发起猛烈的攻击。虽然没有重磅炸弹,但是二十三毫米机关炮打出密集的弹雨,像一条火链无情的抽打、蹂躏着敌舰。军舰上拼命射击的敌人被来自空中的火力打得弹片横飞、一片狼藉,死的伤的横七竖八,铺满了甲板,呼救声、惨叫声、哀嚎声把一条舰变成了人间地狱……

    桂永清两眼发呆的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知道如何是好。刚才还是敌人被动挨打,现在一下子变成了自己品尝这种滋味。旁边的人赶紧提醒他,还是抓紧撤吧,在这样下去,有可能全军覆灭。桂永清猛然醒悟过来,立即下令全体边打边撤。在耗尽了所有携带的弹药后,我军战机才挥挥翅膀,心满意足地返航。

    国民党舰队狼狈不堪的撤离战场,清点损失后,桂永清稍稍松了一口气。所有舰艇无一沉没,只是都受了些轻伤,并不影响战斗力。人员损失也不大,只有几百人。其实,产生这样的结局,主要原因并不是国民党舰队防御能力强,而是我空军技术太差。

    同海军一样,空军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训练不足,导致战斗经验严重缺乏。以此次战斗来说,十八架军机几乎打掉所有的弹药,但是命中率极低,特别是轰炸机,投下的重磅炸弹竟然没有一枚能够直接命中目标。这也是敌人没有一艘军舰沉没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对于初学乍练的菜鸟来说,也不能有过高的要求。毕竟经验这种东西不是言传身教就学来的,这需要长期实战的磨练。不管怎么说,这次战斗至少把敌人的强大舰队打退了,葫芦岛暂时渡过了一场严重的危机。

    老江对桂永清舰队的一再失利、无法完成既定任务异常恼火。但是他也知道,现在的共军确实今非昔比了,海空军的力量竟然在短短时间内强大的这个地步,不觉心里一阵阵发慌。冷静下来,战斗还要继续,绝不能就此认输。他紧急下令,调秦皇岛之空军部队迅速出动,支援海军战斗。

    接二连三的挫败,让桂永清有点心灰意冷,不过蒋介石的死命令,使他没有任何避战的理由。没有办法,还是要硬着头皮打下去!

    接连几天下来,双方在葫芦岛外海展开激烈的海空大战。国民党海军实力强大,解放军空军力量明显占据上风。广阔的海域里,各种炮弹上下纷飞,空对空、空对海、海对海、海对空、海对地进攻手段多种多样。

    爆炸声此起彼伏,战况异常激烈……为了压制敌人对葫芦岛的攻击,保持对敌人海军的强大压力,我空军官兵不顾疲劳、连续出击、轮番出动。所有战斗机、轰炸机以中队为单位,分批次轮流升空作战。一方面保证飞行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够对敌人形成强大的火力优势。

    一般情况下,我空军战斗机主要负责控制战区制空权,驱逐敌人的战斗机。尽管国民党空军在遭到巨大损失后,一时难以恢复元气,但是从关内调来的一部分战斗力量还是具有一定的威胁。而轰炸机主要针对敌人舰艇展开攻击,以阻挠敌人海军对陆上目标的的破坏。

    激烈的海空大战连续进行了三天,双方都有了较大的损失。国民党空军每天都要损失二、三架的战机,力量愈发衰弱,而我海军也接连损失几条舰船,致使整个舰队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只有靠空军和陆上火力苦苦支撑。

    这种局面,对国共双来说,都是最不愿看到的。战事旷日持久,不能尽快取得决定性胜利,对整个战局是极为不利的。林虎再下决心,紧急向军委提出自己的作战意图,中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结论,在目前情况下,林虎的想法是最佳的方案!

    渤海湾海空战每天都在继续,桂永清已经察觉到一个问题,共军战机虽多,但是却有一个致命弱点,攻击精度严重不够。几天来,俯冲轰炸机连续十几波次的攻击,投弹上百枚,但是仅仅炸伤两艘护卫舰而已,命中率极低。

    这说明共军飞行员技术太差。因此,桂永清一方面让各舰上的炮手继续以密集的火力对空射击,干扰我空军的轰炸。另一方面,以全部驱逐舰大胆向港口靠近,继续以猛烈火力打击岸上重要军事目标,为下一步的登陆做准备。

    面对敌人的新动向,我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继续以空中和陆上火力予以还击。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和轰战机挂满各种弹药紧急起飞,扑向战区,已经说不上这是一天来的第几波攻击了。虽然战况十分激烈,战斗间隔越来越短,但是空军飞行员还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每一次行动。

    战鹰很快到达位置,对这个战区已经不能再熟悉了。每名飞行员每天都要飞三到四架次。当然,国民党海军也早以习以为常,见飞机过来,各舰不慌不忙的对空展开射击。反正共军飞机也炸不准,没什么可怕的。

    随着“咚咚”的射击声,炮弹在空中绽开,好似朵朵鲜花。按照惯例,战斗机空中巡逻,轰战机俯冲攻击。庞大机身灵巧的躲闪着炮火,瞅准时机,一个大角度下压,飞机呼啸着俯冲下来。

    年轻的空军飞行员大都像腾冲那样,战斗热情极高,非常渴望在这场特殊的海空大战中建功立业,心情异常急迫。但是由于经验缺乏,一次次无功而返,感到特别焦急。而这种情绪又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然而,越是着急越是出错,一枚枚炸弹总是差之毫厘……

    (本章完)

第115章 首战锦州(六十四)() 
第一百一十九章首战锦州(六十五)

    弹药很快用尽,飞机只好返航,再次加油装弹接着攻击。国民党海军官兵看着飞走的战机,都松一口气,一脸不屑的哄笑着“共军这飞机真够厉害的!下蛋不少,开花的不多!”趁着轰炸间隙,敌人的大口径舰炮急速向葫芦岛开火,一批批炮弹飞越海面,结结实实的砸在目标上。

    几天来的连续轰击,已经对葫芦岛各种重要设施造成较大的破坏,人员伤亡也在不断加剧,必须尽快遏制敌人肆无忌惮的炮击!否则,葫芦岛危险!

    天空传来了轰鸣声,一个波次六架战机呼啸着飞过来。国民党官兵赶紧严阵以待,准备对空射击。现在他们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信心也越来越足。对付这些技术粗糙的飞行员,他们显得十分自信。

    六架俯冲轰炸机在空中两两编队,前后拉开一定距离,向国民党舰队猛扑过来。还是老一套。国民党海军官兵,不紧不慢的开始射击,炮弹一串串飞向空中。当然这对于速度极高的战机来说,威胁实在有限。轰炸机编队根本没有理睬这些不痛不痒的骚扰,一边急速盘旋,一边寻找合适的目标。

    一圈、两圈,突然各机编队忽的分散开来,对准各自选定目标,一头扎下来。时机、方位、角度选得恰到好处。飞机航速瞬间加速,机体与空气剧烈摩擦发出尖利的叫声,凶狠的向下俯冲,直冲目标扑去……

    有些经验的国民党海军老兵,立即意识到不好,大声发出警报。然而一切都太晚了,飞机冲破一道道并不严密的火力拦阻,迅速冲到最佳攻击位置。一颗重磅炸弹脱离挂架笔直的扎下来,不偏不倚正中一艘护卫舰,在船的锅炉处发生剧烈的爆炸。

    护卫舰立即失去动力,刚才还是不可一世的样子,转眼间面目全非,如同一条死鱼无奈的漂在水面上,动弹不了。船上的武器系统也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就在船上人员手忙脚乱地展开救援时,另一架轰炸机已经再次冲到眼前,一颗炸弹准确的投在弹药室。先是一声并不太大的爆炸声,间隔几秒,整个船体一下子被巨大的爆炸生生劈成两半,殉爆——这是舰艇最可怕的情况,船上残余人员根本来不及弃船逃生,就一同随舰沉没在一片茫茫海水中……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了,周围舰船眼睁睁看着这艘护卫舰不到三分钟就被击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好几天来,共军扔了那么多炸弹也没有炸沉一艘军舰,然而就在国民党官兵还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时。厄运接踵而至,另外两组编队也同时发起凶猛的攻击,重磅炸弹准确投在两艘军舰的要害部位,连续的巨大爆炸过后,又有一艘驱逐舰、一艘护卫舰葬身海底……

    完成任务的六架轰炸机升空编队准备返航,机舱中,飞行员摘下头盔,露出一头金黄的头发和一双蓝色的眼睛,互相竖起大拇指,以示庆祝。原来这一个中队的飞行员全部来自苏军。这是林虎想到的办法,鉴于我军飞行员的技术欠佳,为了扭转战局,也只能这样做了。苏军为此精心挑选王牌飞行员,并且直接驾机从苏联机场秘密转场到前线,为安全起见,他们都身着解放军制服。

    桂永清两眼发呆的看着眼前的情景,脑子里一片空白,三艘主力战舰不到十分钟全部。沉没,上面近五百海军官兵无一生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共军飞行员为什么突然间就如此厉害起来,是侥幸碰巧了还是另有隐情?桂永清感到脑子里一片乱糟糟,想不出个头绪,还是先撤吧,再这样打下去,损失只能更大。

    国民党舰队这次真的有点害怕了,竟一下子退出二百海里开外,才逐渐稳住阵脚。下一步怎办,桂永清也没了主意,只好据实向老江汇报。江大总统接到告急,也是大吃一惊。一下子损失三艘军舰,这可不是小事。不仅影响以后的战局发展、影响部队士气,还会让英美盟军对国民党军队的战力产生怀疑。

    他立即让人叫来戴笠,严令在最短的时间内,弄清葫共党空军隐藏的秘密,查清对手的底细。同时命令海军再次调集第二波增援舰队,两天内开赴战区。蒋介石绝不会轻易丢弃锦州。

    近来,已经从关内陆续调集大批运输机,集结于秦皇岛、唐山、天津一线十几个机场,准备从空中开辟一条新的运输线,以维系锦州十几万部队的作战所需。虽然他知道这样做可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毕竟,十几万军队一天所需的粮弹等物资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空投解决不了太多问题。但是老江还是坚持这样做,因为他心里明白,如果此时对锦州坐视不管,就等于告诉杜雨明放弃锦州了,那样锦州就会军心大乱。十几万党国精锐部队很快溃散,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结局。

    在老江的心里,已经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锦州恐怕凶多吉少了。从共军前所未有作战规模、不惜代价的持续攻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气势,可以看出共党一定要坚决拿下锦州。

    唉!今日之共军绝非往年八路、红军可比,自己在这一方面还是低估了对手的实力。想到这里,他就特别痛恨一个人——S,要不是苏联的鼎力援助,共党怎么会发展这样神速,现在这种被动局面也就不会发生。果真是“赤祸不除,国无宁日”,看来必须加大对美英等国的压力。一个中党已经够他受得了,再加上苏共这个庞然大物,岂是他国民党一家能够顶住的。

    不行!得想尽一切办法把美英拉进战争,至少也要把美国拖进来。那样才有战胜对手的希望!从历史来看,一战、二战都是由于美国的加入,才扭转了战争的走向。当然美国也从中受益匪浅,从一个二流国家一跃成为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最强大的国家。对于中国这潭浑水,想必也有趟一下的必要。毕竟美国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国家,在整个远东地区,没有比中国更有吸引力的了!

    对于眼下锦州的战局,老江心里有一个不能对任何人说的腹案:最好的结果当然是杜雨明能够坚持住。按照既定战略,先关内在关外。这一战略方针的关键点就是锦州。一旦锦州有失,整个战局将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恐怕所有计划都要从新考虑。那样的话,一统中华的愿望就要无限期搁置,未来最终结局就很难说了。

    鉴于目前的形势,又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首先要做出全力支援锦州的架势,让杜聿明及全体将士感觉到还有希望,坚持作战,把东北精锐共军死死拖住。能拖一月是一月,能坚持一天是一天。

    从整体情况来看,锦州再坚持两个月应该没问题。到那时,关内战局有可能会出现对己方较为有利的局面。真到了无法支撑的时候,锦州十几万军队的玉碎,即使不能把东北共军完全拖垮,至少也能把敌人拖瘦。

    尽管这样对忠心耿耿的杜雨明来说,可能是残酷无情的。但是老江不得不站在更高的角度考量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无不深谋远虑。最终功成名就者,谁有儿女情长!与中党的较量、博弈,是一盘无比巨大的棋局,作为统帅看重的是最终的结局。冲锋陷阵的棋子,该舍弃时就要义无反顾,绝不能因小失大!

    表面的文章该做足的一点都不能含糊,老江非常注意这一点。两天后,他秘密直飞秦皇岛。一方面督促空军的行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