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伟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造伟大-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的战斗力,虽说现在我军基层连队的火力也非常强悍,但是毕竟和联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既然敌人如此傲慢轻视,就先让敌人吃点苦头。

    果不其然,联军第一次攻击,在我军轻武器精准射击下,死伤一片,迅速溃败。第二次虽然加大了火力强度,但是由于没有判断准我军真实的阵地位置,再次无功而返,死伤更加惨重。这一次,本来并不想动用炮火,但是看到敌人队形密集,正是大量杀敌的好机会,江兆龙果断命令布置后方的迫击炮打了一轮急速射。

    轻轻松松打退敌人两次进攻,将兆龙并没有大意,趁敌人暂时停顿,赶紧带领所有战士撤离前沿,这也是战前早就设计好的。敌人指挥官再笨,两次失利后也该明白过味来,前沿再待下去肯定不安全了,必须见好就收。

    江兆龙把部队悄悄运动到山顶,此时的山顶阵地已是面目全非,大片的泥土被掀翻,早前郁郁葱葱的茂密植被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光秃秃的残枝败叶和一片焦黑,再就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弹坑,让人触目惊心。可见,敌人刚才的炮火该有多么猛烈。

    江兆龙命令大家赶紧整修阵地,虽然原来修筑的工事已经不堪再用,但是遍地的弹坑可以加以利用,稍加改造就可以成为一个简单的掩体。战士们不用嘱咐,立马忙碌起来。

    山下的联军先头部队指挥官好不容易等来了命令,却是上级一顿劈头盖脸的斥责:共军正规部队根本就不在这里,即使有也是小股部队,立即发动进攻,三个小时内拿下敌人阵地,打开前进通道。

    联军指挥官没有办法,只好再次组织进攻。还是老一套,炮火准备,飞机轰炸,这一次,联军把所有火力统统洒在距离山头阵地五六十米的地方,两次进攻失利,联军彻底弄明白,原来敌人并不在山头而是在前面布防,一通炮火足足轰击了一个小时,整个小山岭完全笼罩在烟雾中。

    联军一次出动了一个加强连,二百多人,并加强掩护火力,除了轻重机枪,小口径迫击炮伴随步兵前进,随时展开火力打击,同时四辆坦克掩护进攻,十辆装甲车在山脚一字排开,用车顶的大口径机关炮做直接支援。这一次做足了准备,准备一举拿下。

    联军的一切行动都在江兆龙的注视下,看来敌人这一次的攻击力度明显超过以前,应该早做些准备了。联军士兵这一次再也不敢大意,压低身姿呈散开队形,一部分人跟在四两坦克后面,其他人小心翼翼的攻击前进,同时各种轻重火力猛烈射击,掩护行动。

    密集的枪弹一轮轮覆盖了山头前沿阵地,可以设想,如果我军不能及时撤退,不仅伤亡巨大也很难在这样的火力下坚持,阵地丢失是迟早的事。山顶处的战士们看到这种情景不禁暗暗佩服自己的营长,要不是判断准确,不知有多少人已经血洒疆场了,虽说大家并不怕牺牲,但如果无谓的牺牲就是没有价值的。

    几百个联军士兵分散开,铺满了整个山坡,气势上非常吓人,满山遍野都是人头躜动,好像有千军万马似的。联军不声不响低头冲锋,只有隆隆的枪炮声和坦克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响彻整个战区。攻击者不费吹灰之力占领防守者的前沿阵地,但是这里却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段段破烂不堪的战壕和遍地的子弹壳。

    联军士兵一时不知所措,脑袋里产生老大的问号,敌人到哪里去了?吓跑了还是躲起来了?这里距山头还有一段距离,山上也是静悄悄,没有一点敌人的踪迹。联军指挥官犹豫起来,既然已经攻到这里,那就索性拿下山头,这样即使不能消灭敌人也能让大部队就能顺利经过,怎么说也算完成了上级的任务。

    短暂修整后,联军准备一鼓作气攻上山顶,此时一个难题摆在面前。进攻山头按说应该先进行炮火准备,虽然刚才已经进行了两轮打击,但现在说不定敌人就在上面,这种可能是有的。一路仰攻,地形实在不利,没有必要的火力打击,显然不符合作战条例。

    但是,另一个问题来了,这里距离山头实在太近,弄不好就会产生误伤。如果上面没有人,一通炮火下来,敌人一个没打到,反而导致己方遭到伤亡,这可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不要说下面的官兵不干就是上峰也会严厉责怪。

    联军指挥官衡量半天,最终决定不再火力准备,直接发起进攻。促使联军指挥官作出这样的决定主要由两个理由,一是即使敌人已经占据山顶阵地,刚才的战斗可以判断出敌人火力不强,最多就是轻重机枪和小口径迫击炮这样的装备,凭着坦克、装甲车的火力完全可以压制。二是,共军指挥官应该也没有想到联军会打破常规,不经火力准备就直接进攻,这也算出其不意,五六十米的距离,只要冲上去就是胜利。

    一声令下,几百联军士兵开始向山顶冲锋,似乎胜利就在眼前,仅仅几十米的距离,虽说是山地仰攻,需要费些时间,即使这样,对于人高马大、训练有素的联军士兵来说,五分钟足够了。

    (本章完)

第369章 两线作战(八)() 
    第三百七十七章两线作战(八)

    算来算去,联军还是太相信自己的火力优势,认为火力还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是联军上下普遍的认识也是一种惯性思维。刚刚开始行动的联军攻击部队,再一次为他们的这种认识和思维付出惨重的代价。一声枪响,一名混杂在队形中的联军指挥员应声倒地,接着枪声大作,子弹、手榴弹雨点般倾泻下来,仰身冲锋刚刚提起速度的联军队伍立时被打个人仰马翻,冲在最前面,脱离坦克保护的几十个士兵首先被打倒,死的、没死的一律翻滚下来。

    其他人倒是反应机敏,赶紧躲在坦克车后或就地趴下,躲避弹雨。坦克驾驶员异常愤怒,不顾密密匝匝射来的弹雨,仗着厚实的装甲保护,不顾一切发起冲击。坦克的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一股黑烟从车体后面猛然喷出,笨重的车体突然向前冲去,履带卷起阵阵泥土,同时坦克炮调整角度,猛烈射击,发泄着自己的怒火。

    此时,山脚的装甲车也不断用小口径速射炮进行火力打击,山头火力明显被压制。联军趁机再次攻击,距离山头越来越近。突然从山顶射出四道火龙直扑正在拼命爬坡的坦克,巨响过后,三辆坦克已经熊熊燃烧起来,坦克里的乘员带着满身的火焰惨叫着爬出来,跌跌撞撞的倒下打滚,试图扑灭身上的火。

    情况的突然变化,让联军士兵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敌人竟然还装备了这么厉害的反装甲武器,只是谁也没看到敌人到底使用了什么武器,防护坚固的坦克就一下子被打着了。剩下的一辆坦克见势不妙,直接倒车,仓惶逃窜,这么近的距离简直就是活靶子。

    坦克兵最清楚,别看平时看起来,坦克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样子,其实也有致命之处,顶端、底盘、履带还有后部发动机位置,都是极易被攻破的地方,一旦被反装甲武器击中,基本就等于报废了,趴窝算是幸运的,一旦燃起火,就彻底算是完蛋了。

    这样一来,进攻的步兵就一下子失去了掩护,山顶的火力再次凶猛起来。不仅步兵轻武器持续发扬着炙盛火力,迫击炮也加入了轰击,几颗炮弹直接飞向山脚,砸向正在拼命射击的装甲车。装甲车本身防护能力并不强,一般的子弹能对付,炮弹是万万不能的,接连有两辆车被击中,吓得其它车辆赶紧四散奔逃。

    失去火力掩护的步兵再次遭到无情的杀戮,地形不利,对手火力又这样强悍,短短几十米的距离却成了联军士兵无法逾越的天堑,尽管兵力占优,火力强大此时也是枉然。狭小的地带,任你本事再大也难以施展。每一个分钟都有人中弹倒下,尸体、残骸遍布山坡,惨不忍睹。

    大部分攻击者只能把身体紧紧缩成一团,扎进弹坑、草丛以求自保。此时,空中出现了几架飞机,轮番向山头倾泻火力,致命的弹雨终于减弱了许多,但是联军进攻的勇气也已经所剩不多,只能撤退。

    山顶阵地再次遭到地空联合火力的蹂躏,部队也出现了较大的伤亡,江兆龙的一个排仅剩下一个班,其他人非死即伤。江兆龙也受了轻伤,左臂被弹片划开一个大口子,好在没有大碍。但是无论如何,这一战战果丰硕。毙伤敌人六十多,还抓获一名俘虏,当然最大的战果就是击毁坦克三辆。

    刚才战斗中大发神威反坦克武器就是德国在二战后期研制的“铁拳”。这件反坦克利器在国民党军中少量准备,在济南战役中曾经出现过,对我军的装甲部队造成一定威胁。战后,我军意识到未来反装甲作战的重要性,就向苏联提出要求,希望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反坦克器材。

    苏联在二战后期,也得到了不少“铁拳”,后来苏联军工部门对它进行了仔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增加战斗部的装药量,提高破甲厚度,进行技术改进提高有效杀伤范围,并且把这种经过重新改造、定型的武器称之为“手套”,倒是非常符合它的外形。

    对于苏联这样的重工业大国来说,研制这样的武器不算太难。所以顺理成章的进入解放军服役,虽然数量有限,但是威力极大,经过测试,现役各国所有主战坦克,无论从哪个部位只要被“手套”命中,基本就失去了战斗力。

    今天的战斗再次验证了“手套”的巨大威力,美军谢尔曼正面最厚重的装甲部位,直接被击穿,从而导致整辆车燃起大火,乘员则很难有逃生的机会。至于抓到的俘虏纯属意外之举。战斗结束,美军撤退匆忙,一名美国大兵竟然没有听到信号,面对围上来打扫战场的我军战士,非常乖巧的举起了双手。和我军战士瘦小的身形相比,俘虏显得高一头也更加魁梧,但是却成了阶下囚。看得出俘虏非常紧张,嘴里还一个劲的叽里呱啦的说着什么,当然谁也听不明白。

    不过最终通过手势,也基本弄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是不要杀了他。江兆龙对这个俘虏非常感兴趣,如果审问一下,说不定会有大的收获,但是语言不通,没有任何办法。江兆龙赶紧派专人把俘虏送往团部,这个俘虏太重要了,将来一定有大作用。如果让他还留在阵地上,实在是太危险。江兆龙想的非常细致,这也是他一贯的风格。战斗到此,已是下午时分,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江兆龙盘算着,敌人不会就此罢手,一定还会再次进攻。

    山头阵地不能丢失,必须死守。但是敌人火力如此强大,如何在作战中减少伤亡就是一个大问题。江兆龙此时响起了在华北的“四二八”高地战,那一场大战,面对新一军强大火力、兵力,我军以一个加强连的兵力顽强阻击,坚持五个昼夜,最终让敌人寸步难进。眼下的情形非常相似。

    江兆龙立即开始重新部署:原有的一个排已经伤亡太大,撤回二线休整,再调上一个排负责防守任务。江兆龙并不放心,坚持留在阵地上亲自指挥。所有二线部队预备阵地立即修筑工事,做好防备准备,万一一线顶不住,二线就要坚决守住,至少要坚持一段时间。

    (本章完)

第370章 两线作战(九)() 
    第三百七十八章两线作战(九)

    山头阵地的防守,江兆龙作了精心的安排:前沿工事不必修筑的多么坚固,因为即使再坚固也抗不住敌人轰炸,除非坚固的钢筋水泥,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主要做好散兵坑就行,这样简单又省力,被炸掉了也不可惜。对散兵坑的挖掘,江兆龙强调了具体细节,不要太大但间隔距离要大些。深度要适当,能藏住身体就行,每个人至少要挖掘至少两个。

    敌人进攻前,阵地上只留一个观察小组,大部分人撤离主阵地,等敌人炮火准备结束再上去。同时,武器弹药要做到少摆多屯,一线阵地上不要储存太多,防止被敌人的凶猛火力所毁,这些细节江兆龙格外注意,看起来都是小事,却是关系战斗胜败的关键。作为一名基层指挥员,靠近最前线也最有发言权,那些东西是华而不实的,哪些是最实用的,指挥员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才能在具体部署上有的放矢。

    路胜已经得到了前线最详细的战报,对江兆龙的指挥能力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以一个连的兵力阻击敌人一个营,还要冒着敌人空地猛烈火力,打成现在这个样子非常不容易,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原本他认为,江兆龙的一个连能顶住敌人最多两个攻击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毕竟联军火力太强。

    可是现在,仅动用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就取得打退敌人三次攻击的效果,实在难得。尽管对接下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路胜还是派出了一支援军,王海川带一个排携带足够弹药参加战斗。对送来的俘虏也非常重视,立即派人向师部转送。

    时间到了下午三点钟,联军终于再次准备开始进攻。这一次,联军再次补强了进攻火力,坦克不敢在参加攻击了,但是加强了一个一零五榴弹炮兵连,四门重炮,再加上原有的火力配置,为了拿下这么一个小小的山头,联军已经是下了血本。

    攻击之前,照例是火力准备,没有办法,美国人就是相信火力的力量,已经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没有火力消灭不了的敌人,如果达不到目的,只能说火力还不够。这一次,联军发了狠,大炮、飞机轮番上场,一轮接一轮,惊天动地地轰炸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从前沿到山顶,再从山顶到前沿,只要认为有可能隐藏敌人的地方统统进行轰炸,这场大轰炸,直接的后果就是整个山岭一多半的植被被彻底掀翻,露出黑乎乎的土地,山顶更是被削低了几十公分。

    上山、山下的敌对双方无不瞪大眼睛看着这场让人窒息的“钢铁盛宴”。炮火停歇,硝烟散尽,整个山岭再一次被修改了模样,即便是当地人恐怕也认不出来了,这就是战争的巨大魔力。联军士兵开始行动,这一次终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