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副榜举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副榜举人-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稍作规划,杨轩有了注意。

    杨轩决定存心殿、昭明殿与后花园为家眷生活场所。

    承运殿两侧房间作为护卫团住所,以进行护卫与增加人气。

    承运殿、端礼殿作为日常办公场所。

    承运殿左侧则是长史司,右侧则是参谋司,端礼殿两侧则为秘书处,以襄理政务。

    众人看到杨轩如此,也只得点头同意。

    回到昭明殿,还没等长子杨文、次子杨武前来请安,杨轩感到颇为疲惫,一下跌倒在太师椅上。

    朱淑颖大惊,正准备去找郎中,杨轩摇摇头,叹息道:“郡主,你不知道我太累了,真他妈的太累了啊。前面是万丈深渊,后面没有退路,我真的太累了啊”。

    朱淑颖摸了摸额头,问道:“子修,你,你别吓我哦,贱妾知道错了,你,你如果有什么不好的,贱妾与武儿怎么办?”

    从丫鬟手中接过水杯,喝了两口,慢慢恢复常态,重新坐会太师椅之后,拉了拉朱淑颍的小手说道:“郡主,幸苦了,实在太难为你了。

    想朝廷见你当道,公然搞出一个真假圣旨事件,强压我吞下如此苦果,将士们也是实在太气氛了,如此方闹出拥立这种事情。”

    朱淑颍笑了笑,身体向对方靠了靠说道:“夫君,拥立就拥立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当日先帝驾崩天下无主,父王以藩王之尊监国,最后一些官僚无理取闹,致使城都防卫松懈,贱妾一家阖门近万人遇害。

    夫君,既然将士们诚心拥立,哪有什么好担心的啊。”

    内心一喜,杨轩面带忧郁道:“郡主,为夫担心的你与那一干蜀藩宗亲不明白为夫一番苦心,误会为夫了啊。”

    朱淑颍理了理头发说道:“夫君,你多心了。女婿亦为半子,甲申之祸后,我阖家近万人遇害,兄弟姐妹尽失。

    别的不说,即便在民间女婿继承岳父家业的也理所当然,即便父王在世,听到夫君被立为蜀王,也会非常高兴的。”

    杨轩内心大喜,在其肩膀上亲亲拍了几下,以示亲昵,然后说道:“郡主,你能如此识大体,实乃为夫之福啊,你那些蜀藩宗亲,他们不会没什么意见吧?”

    朱淑颍收拾笑容,转头看着男人说道:“夫君,甲申之乱后,残留的蜀藩宗亲不过四五十余人而已,人多心杂,反对的当然也有。

    德阳王最先也有点想不通,二叔(富顺王)多番劝诫,他们方才应允。”

    感到内心实在多疑,自己被拥立为蜀王,人情世故,即便一般老百姓也会认为王后当郡主莫属,世子当武儿莫属。

    当日拥立之时为安抚众人,杨轩也如此宣布,在那之后虽然没有什么像样的典礼,大概大家认为事急从权而已。

    想到这里,一再询问王后、王妃礼服是否准备妥当,相当于正式承认当日许诺。

    在获得旧日蜀藩宗亲支持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获得辖下官员将领支持。

    进城那天,四钏巡抚吴兆元、布政使严锡命等人率领一干官僚前来迎接,本来就是一种变相承认,现在只是需要另一种承认而已。

    这天早上七点,CD)府大小官员00多人来到承运殿议事,算是正式承认杨轩蜀王的身份。

    大明王朝除了规定每天早朝礼仪之外,更规定地方官员需要定时参拜在地藩王。

    就拿大明的早朝说起吧,每天凌晨5点钟前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

    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

    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为了开早朝,很多官员更是要穿过半个北京城,如此很多早上点钟起床,如此风雨无阻,简直比囚犯还不如。

    听大家描述,杨轩感叹这个比地主家的长工还不如啊,地主家长工也要等到天亮之后才会上工啊。

    再说了很多低品官员住得太远,那更是苦不堪言啊。

    对早朝制度,万历帝时张居正曾经改为,6,9上早朝,如此方稍稍减轻官员负担。

    古代讲究以礼治国,不要说朝廷早朝,就是地方官员定时觐见在地藩王,也一点不敢马虎。

    在明朝中叶,地方藩王成为一个个高级囚徒被囚禁在王宫之中,即便如此,地方官员也需要定时觐见藩王,禀报地方大事。

    与那些没有实权的地方藩王不同,杨轩手握重兵,主要官吏都为自己任命,在地方上说一不二,与土皇帝无二。

    现在回到王城,第一次觐见,大家一点也不敢马虎。

    这天早上,在CD)的七品以上文官100余人,五品(游击)以上武官100余人早早的来到蜀王府正门前面。

    让大家惊讶的在蜀王府正门旁边放了一个大明灯漏

    在古代中国钟表经历了殷商日晷———春秋漏壶———东汉浑天仪———唐朝水运浑仪———北宋水运仪像台———元朝的大明殿灯漏和五轮沙漏,可以说大明灯漏代表中国计时的一个最高水平。

    这大明灯漏由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创制,利用水流原理,漏斗里面的水通过龙嘴里面流出,漏斗里面的龙珠随着水位变化而反应时间变化,而达到计时作用。大明灯漏最大的妙处在与每个一刻钟可以自动报警,以提醒人民。

    过去在很多城市交通枢纽部分都建有钟楼,以达到提醒民众的作用。

    现在看到昔日蜀王府承运门,今日蜀王大门外竟然摆着一个钟表,大家都惊异不已,很多人更是感到啧啧称奇。

    当时间到到达6点0后,正门徐徐打开,众人鱼贯而入,按照品阶高低站好位置之后,看到杨轩来到承运殿前安坐之后,大家纷纷向蜀王叩头请安。

    看到数百人向自己跪下,杨轩内心感到受宠若惊,起身搭理之后,让大家坐下。

第339章 百司属官() 
    在古代官阶到了一定品位的是可以坐而论道,在北宋的时候赵匡胤不但让大家带上厚重的帽子,以避免交头接耳,而且还取消了高级官位座位的特权。

    如此到了后世,只有皇帝、王爷恩典,这些大臣才可以坐下论道。

    但这次让大家惊讶的是在大殿之上竟然摆了左右两边各摆了两排太师椅,两张椅子之间放有茶几。

    四钏巡抚吴兆元显得颇为迟疑,长揖到地道:“王爷,我等知道你是迫不得已才在众臣推举之下成为王爷。

    王爷也不可妄自菲薄,更不能辜负大家的心意,到时候东征匡复江南之地,如此也不枉众人一番美意啊。”

    杨轩呵呵笑道:“吴巡抚误会本王意思了,我近日读书,有一词不解,特的请教大家,大家都听说拜将拜相,大家说说,什么才叫拜将拜相呢?”

    吴兆元进士出身,博闻强记,现在听问起,稍作沉思侃侃而谈:“王爷,史记上有明确记载,当日汉高祖拜韩信为将,汉王先斋净七日,以示诚心,然后令人筑高台,组织一个很大仪式,施以大礼三请韩信为将,授予韩信全权,如此方有拜将之说。

    在秦汉时期,拜相时皇帝也要施以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

    在朝廷上,宰相有时甚至与皇帝一起接受百官的叩拜。皇帝如果在街上遇见宰相,双方需要下车相互施礼;宰相生病时,皇帝应该到相府探视等等;

    隋唐时代,宰相的身份没有那么尊贵了,但是仍然可以面对面地坐在皇帝面前,品着香茗,商讨政事,轻松而且从容,于是有“坐而论道”一说;”

    杨轩呵呵一笑,看着众人道:“哦,原来古代宰相,古代大将军地位如此崇高。

    吴巡抚,既然如此,为何在我大明有宰辅之权的内阁大学士需要跪着伺候皇帝呢?”

    众人大惊,钱邦芑几欲发作,旁边的严锡命接过话茬子道:“王爷,在北宋时期,赵匡胤看到宰相们坐在他面前,借口眼睛昏花,让几个宰相将奏折递上来,而在这当口,内侍们趁机撤掉了宰相们的椅子,从此,宰相们就只能站着侍候了。

    到本朝定制,宰相必须跪着伺候皇帝。在发生胡惟庸谋反之事后,我朝只有内阁首辅,而没有宰相啊。”

    听严锡命如此描述,众人更是感觉暗自惊奇不已。”

    杨轩接过话茬子,对众人说道:“还是孟子说得好啊,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若真的遇到贤明君王,真的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啊。”

    钱邦芑劝诫道:“王爷,只因身边小人做崇,如此才会如此懈怠王爷啊。

    王爷,假以时日,我想当今皇帝一定会明白王爷苦心的啊。”

    杨轩点了点头,说道:“是啊,都监军言之有理啊。

    各位,大家既然拥戴在下为蜀王,那么就听我的规矩。

    在义勇军辖地,大家都需按照周礼,除非犯事之徒,四品以上大员见了本公不需要跪在地上,只需要弯身拱手行礼即可。

    七品以上官员见了本王,需要长揖到地即可,没有必要跪下啊。

    其他官员,普通民众见了本王,只需要三拜即可,也就说作长揖到地即可。”

    钱邦芑摇头道:“王爷,此事万万不可啊,大家拜见王爷当然需要施大礼啊”。

    杨轩呵呵一笑道:“都监军,这已经是大礼啊。

    如今东征在即,为了我们华夏民族不要再遭到鞑子入侵,我们大家应该相互视其为手足,而不是视其为犬马,土芥啊,大家说是不是?”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称是。

    看着众人,杨轩继续说道:“各位,大家也知道皇帝有皇帝的早朝,依照昔日王府的做法,王爷处理政务也有自己的早课。

    王府早课时间为每天早上五点,时间实在太早了,听说昔日在朝廷有的官员为了上早朝早上点多就起床,穿过大半个北京城,如此方上早朝。

    过去大家为了参加蜀王府早课也是起得非常早,大家想过没有,每次早朝满满一堂几百人,在上面看的眼花缭乱,不但看不清楚,而且有的根本没有必要。

    过去皇帝有早朝,在张居正的时候改为三六九早朝,王爷理事有早会。

    各位,我只是如同黔国公那样是一个异姓王爷,现在虽然镇守一方,早课就可以从简吧。

    从今以后,除了大的庆典、每旬第一天之外,或者需要讨论所司事务特的邀请之外,四品以下官员按照过去习惯到所在衙门上班,不需要参加早课”。

    而四品以上官员,或者特邀官员需要在天亮后一个时辰到王府议事,具体时间为冬天为早上8点半,夏天为七点半。

    而王府属吏需要提前半个时辰,趁着这半个时辰,大家可以先处理一下本司事务,或者可以做好讨论事务的各种准备工作。

    大家也看到了,我这里有一西洋钟,我让洋人从西洋购买来的,能够精确到一刻钟。”

    钱邦芑等人吃惊的看着杨轩,显得颇为迟疑,过去随军,过去一起工作,都知道杨轩简直是一个工作狂。

    每天早上天没有亮就起床了,每天晚上更是议事到深夜,怎么今天完全给人一种懈怠的感觉呢?

    看杨轩这份胸有成足,再加上刚才旁征博引引出古代宰相可以坐于皇帝、王爷樽前,大家也不敢多加询问,大家按照摆好的座位落座。

    众人议定座次,四钏巡抚吴兆元、都监军钱邦芑、布政使严锡命、按察使陈计长、高级参议吴养狐、王祥等三品以上文官,二品以上武官坐在前面太师椅上,而其他文官武将则分列后排。

    如今义勇军已经控制云贵川三省全部,陕甘湖广一部,将来不论北伐东征,都需要集中所有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杨轩决定建立百官属司,以“皇帝圣旨,蜀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

    自义勇军建立以来,杨轩改变过去组织结构,州县由过去三班六房改为吏、财、民(唐朝讳李世民的名字,改为户)、学、礼、兵、司法、交通、公安、办公等十房一室。

    与州县稍稍不同,每个州府有分设御史,省里设立按察使,负责地方案件审理与官员弹劾。

    现在回到城都,正式称王之后,杨轩决定建立百官属司,以统筹三省事务。

    委任四钏巡抚吴兆元为王府左长史,贵州巡抚刘长麟为王府右长史,以襄助处理政务。

    委任前贵州巡抚范邝为吏政司长史

    委任王府经历司任纂为办公室总管

    委任云楠布政使范文光为财政司长史

    委任水军总兵,四川交通司陈怀西为交通司长史

    委任情报司司长潘梦科兼任公安司长史

    委任四川工务司司长宋士意兼任工商司长史

    委任四川学政徐孔徒兼任学政司长史

    。。。。。

    以襄助处理三省政务

    委任四川布政使严锡命为四钏巡抚

    委任贵州布政使江鼎镇为贵州巡抚

    云楠布政使詹天颜为四钏布政使

    贵阳知府周正兼任贵州按察使

    除了对衙门进行改革之外,军中设立参谋司,由王府高级参议吴养狐主持,下设参谋处,后勤处、训练处等。

    委任钱邦芑为都监军,四钏按察使陈计长为副都监军。

    。。。。

    面对如此巨变,钱邦芑连连反对道:“王爷,我朝施行三省六部制度,县衙、府衙、布政使衙门都有六部对应的机构。

    杨轩呵呵一笑道:“钱都监军,我想当救世宰相,只要对民众有利的,都要执行啊。

    钱长史,此言大谬,谁说地方是三班六房,大家都曾在地方为官多年当知道除了传统的六房之外,各地还有收发房、帐房、招房,库房,各地更有专门的驿丞,如此可见大明祖制并不是所谓的三班六房而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