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汉唐宋,一直以来的脉络都相对清晰,或许有所波折,可是一直都没有大规模的倒退,文明和科技,都是缓慢的稳步的发展,一直都站在世界巅峰。
可是在宋之后,却有两个倒退,一个是元朝,一个是清朝。
元朝的屠杀政策,让整个元朝只是占据中原百多年,就不得不退守漠北,重新回到了他们起家的草原,到了明朝时期,继承送的传统的时候,就有了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不过,好在明王朝还是延续下来。
可是到了清朝,300年的历史之下,最终让中国沉沦,1840年鸦片战争,抛开战列舰和火炮不说的,单纯那个时代,排枪枪毙时代的英军,他们的火枪的射程,大概是在100米到150米之间,绝对还没有超脱弓箭的范畴。
不说神臂弓,床弩这样的大杀器,就算是普通的强弓,灵活运用,在射程上面,也不至于处于绝对的劣势,跟不用说是火枪。
在明朝的时候,各种火枪数十种之多的,甚至还有比较精确的火统和连发火统,这些到了清末的时候,全部都成为了笨重火绳枪和鸟统。
一个慢的只能发射一发,然后拿着刀上去,另外一个,也就只能打鸟了。
文明的断层,对于文明时代是一个悲哀,跟农耕相对和平发展的种田文明相比,游牧民族,本就是在不停的厮杀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他们身材相对健壮,同时经验丰富,只要有一个胜出者的,就会对中原产生巨大的威胁。
中原冒出一个雄主,就会战端他们手掌,让他们衰落,可是正好逢上中原低谷的时候,那将会是一个灭顶之灾。
可是游牧民族的管用战术,面对着棱堡,他们的优势,将会不复存在的。
别说是棱堡这样,一比多的兑换,就算是一比一的比例的,农耕文明也能够把游牧民族耗死,跟被说棱堡这样可能用1000个人,对抗10万人,如果10万人,不计代价的攻击的话,说不定,1000个人,甚至能够把10万人杀的三四成。
这样的交换,已经不是一比一了,是1比数十,这简直是改变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利器,他或许没有长城那么的伟大,可是投入更少,而且防御的节点更多,防御更加的稳定。
长城对于农耕民族,是一个保护,也是一个限制,有了长城,防备了游牧民族的攻击,却也禁锢了中原的扩张,长城对于内外,都是一个阻碍,可是棱堡不一样,他不依托地利,可以灵活的运用,防守可以,隐藏兵力进攻和反击,同样的可以。
中国历史上面,一直都寇边的各种游牧民族,他们是在争斗之中活下来的胜利者,有些人生下来就在马背上,厮杀几十年的时间,才激怒到中原,体格武勇,甚至是牺牲精神,都是上上之选,只要是族内的青壮汉子,几乎可以是人人皆兵,拉出去留可以成军。
他们有这样那样强大的地方,可是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是无一例外,人口较少。
草原的环境,哪怕是更大面积的土地,也承担不起更多的人口,西夏才几百万人口,辽国也差不多,如果不是占据了燕云十六州,想要接近千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后来崛起,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的时候,占据了甚至比辽国现在土地更大庞大的草原,也不过是划分了九十五个千户所,也就是说,九万伍仟户。
草原上,养活一个孩子不容易,一般的户,都是三四口人,最多也不过六七口,甚至因为征战,损失的也多,就算户均5人,人口也就是在五百万上下,后面满清,人就更少了,核心的满足也就是二三十万人,这也是满清一直都崇尚蒙满一家,如果没有这个作为基石,满清的人太少了。
能够一比一的消耗,这些游牧民族,根本就不是农耕民族的对手,只要不是连年战乱,中原的王朝,都是在几千万人口。
不过事实已经证明的,城墙和城市,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牵扯到了人口和军队数量,就如同明朝对付满清平辽的方法,那是不断的铸造城市,如果说明朝的财政状况,如同北宋一样健康的话,满清早就被围死了。
明朝没有那么的有钱,加上从上到下贪腐成风,3000万的平辽费,可能出了京城,就要少掉三成,中间再加上层层的盘剥,真正能够运用的辽东的,就十不存一,缝缝补补的修建起来的堡垒,一旦被满清围困,当弹尽粮绝之后,等待他们的就是没顶之灾。
还有一个历史的可惜,如果当时,西班牙人传入的不是红衣大炮,而是棱堡的话,说不定,历史也会改变,可惜历史没有如果,甚至毫不客气的说,红衣大炮,西班牙方阵和棱堡,都有可能进入到中国,好大喜功的朝臣,更喜欢红衣大炮而已,再加上水泥这种东西,缺少了原产地中海的火山灰,他们要怎么造。
棱堡不一样,驻扎少,投入少,700士兵,每年的投入,可能也不超过1万贯,200个之下,也不过是200万贯,对于北宋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还包含了本身应该支出的军费。
有了对棱堡的全面的认识,狄青对于接下来的战争,已经有心理准备了的,只要在接下来,禁军更换的过程之中,在整个河北的边关,兴建的最少150个各种各样的棱堡,然后在这些地方驻扎10万人,这些驻扎的人员,不用禁军,厢军都可以,以他们为重点,然后再配合一点民团,就可以把整个北方的防线彻底的防御好。
一个非常可怕防线,10万人就可以把北方几十万人守卫的防线,守卫的固若金汤,然后他就可以抽调出足够的军队,进行军事行动,一个被北宋寄予了很多年的行动,收复燕云十六州。
第四百四十三章 将军野望()
棱堡的强大,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来,普通的将军,只会把眼光放在了棱堡本身,狄青和这些将军,他们都是整个北宋的佼佼者,他们从这个棱堡效用上面,看到了背后的东西的,关系到未来战争格局的东西。
枢密院中,贾朝昌或许没有点明,可是底下的交流之中,几乎绝大部分的将军,都明白了贾朝昌的目的,那就是在河北,对辽国发起一场进攻。
在感觉到了贾朝昌的大胆的同时,这些将军们,也是跃跃欲试的,就算是最稳重的狄青,也跟贾朝昌谈下的条件,也简单的谈过了,他会在棱堡的基础上面,做出未来战争计划。
在最开始的想法之中,这个计划,伸缩度很大,在枢密使的强烈要求之下,在边境寻找一个机会,挑衅一下,借助着长弓的可怕,取得一两场的胜利,如果有机会,更进一步的话,就更进一步,没有的话,也就退回来。
这是一个很灵活,就算是进入到辽国境内150里,也是进入,不分草原还是城市,甚至只是彰显来意的,也足以解决问题,哪怕贾朝昌有什么不满意,也没办法,他必须要为手下的士兵负责,他不会无休无止的投入进去,冒着失败的风险。
长弓进入到北宋禁军,禁军拥有了跟西夏和辽国的重骑兵正面的对抗的时候的,也只是对抗而已,不会如同之前的步人甲那么的弱,可是也只对抗,并不存在压倒性的优势,最多是互有攻守的。
或许在辽国不了解之下,会给予辽军一定的压力,甚至取得一些战场上面的胜利,子啊一些关键的地方,出其不意,给辽国一击,也不是不可能。
看中间的战果,如果真的能够占便宜,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扩大战果,可是如果一旦相持或者不利的程度,他也不会盲目的进攻。
可是要依靠这个,彻底的打败辽国,甚至攻占辽国的一些重要的都城,那是几乎不可能的。
可是,有了棱堡,那么一切都不一样了。
有人会说了,棱堡这么一个纯粹的防御性的武器,会对进攻产生好处么?
表面上看,还真的不可以,棱堡是防御武器,只要对方不来攻击,那么他就不会产生效果,可是他的存在,却可以改变原来的防守方法,也就是说,使用了棱堡之后,这样更加稳固。
这就意味着,用更少的人,就可以守为主这些防线,那就意味着可以解放出更多的军队。
之前,狄青立足的就是他们这些被召集到枢密院将军,差不多就是这些人,最多就是10万左右的禁军,这中间,可能大部分都是在最初的时候参与战争之中,然后继续攻击的,可能只有三四万人,他们要的应对辽国随时都可能带来的压力。
现在,有了棱堡这么一个可怕防御性的武器,这些禁军,不但不用停留下来继续防守,还可以把原来负责边境的守军,调动一部分过来。
河北前线,是北宋最重要的防御体系,这部分驻军非常的庞大。
以往生怕驻扎少了,被辽国攻击过来,哪怕在西北局势最为危机的时候,都很少调动河北的驻军,或者是调集了,就迅速的补充。
现在,以棱堡的防御强度,原来驻扎1个军的地方,现在能够驻扎一个营,也就不错了,这就可以节约出8成的部队。
8成的部队,对于一个军不多,可是针对整个河北防线来说的,就非常可怕了,三四十万的禁军,能够节约多少,哪怕这些节约下来的部分,不会彻底的离开,最少也是15万左右。
数量不代表一切,可是北宋在仁宗时候,河北禁军,可是非常训练有素的,之前狄青没有多少信心,就是因为带领着三四万人,面对着辽国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孤军深入,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可是现在,说不定一下子调动了30万军队,这可是整个北宋军队的接近4成,这么强悍的军队,还有长弓这么一个划时代的武器,肯定可以更进一步。
不要小看了北宋的战斗力,很多人觉得,历史上,北宋一支都比较悲催,被辽国敲诈,被西夏袭扰,几乎都是在被动挨打的状态。
可是你看北宋的作战,有几次,动用了20万以上的军队的。
西夏的立国三战,韩琦最耻辱的哪一个好水川之战,明确有数据的是的10400人和4500人,前者是在粮绝人乏的最不利的状态之下,被优势的西夏10万大军包围,也激战一天,这才最终失败。
后面的4500人,是救兵,他也算赶到了,可是最终数量太少,撞上了西夏的主力也惨败,只剩下一千多人逃回来。
如果这个救兵不是4500人,而是4。5万,甚至是14。5万的时候,会是什么一个结果,真的要是4。5万的时候,这些禁军,就算是跟西夏的10万大军正面对抗,也不会落到下风。
如果是14。5万的话,那就更不用说了,用内部1万多人作为阻击,外面包围,说不定,一场聚歼战就会打响。
可惜,在三国之中,辽国一直都拉偏架,只要北宋向西夏动手,他们就不会闲着,要么给北宋施加压力,要么要好处的,让北宋在河北的驻军,一直都不敢大的动作,这才是让西北捉襟见肘的原因之一。
不然的话,以北宋的国力,真的咬咬牙的话,未必不能支持20万的禁军,走上西北战场,20万全副武装的禁军,只要有足够的粮食支持,西夏根本就不是敌手的。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现在,更加幸福的事情降临到头上了,原来,狄青只是准备,只是稍稍试探一下,把战争控制在摩擦的程度,也算是回报了贾朝昌。
可是现在,有了长弓增加攻击力,有棱堡增加防护力,不论胜败,都是固若金汤的这样,动用的余地非常的大。
3万人禁军是一个使用方案,30万人,就是另外一个的,哪怕这些节约下来的禁军,不会投入到对辽国的战争之中,也会非常可怕,只要有10万禁军,还是经过了长弓化改造的禁军,走上北方战场,带来的破坏力,绝对是完全不一样的。
燕云十六州,这是一个梦魔,是整个赵宋皇族,从太祖太宗过来,每一个人都想要收回这么一个地方,这是每一个皇帝的希望,也是所有的武将心中的想法。
如果狄青对于燕云十六州一点想法都没有,他不会推动着来到这里,到这里看看,就是想要把所有的可能都掌握到手中,以更好的发挥效果。
这么一个困扰赵宋数十年,几代皇帝的一个诱惑之地,对于文官来说,他或许要表现出操守,或者是个人的抱负,未必会按照着皇帝的意思来。
可是武将必须要按照朝廷的方针来,皇帝的意志,将会是武将的方针。
几代皇帝都没有实现的愿望,哪怕无法全取燕云十六州,只要在燕云十六州这个地方,取得一点点的突破,哪怕只是拿下一个州,对于整个朝廷震动的,对于一个武将来说,就是无上的荣光,就算是心思沉稳狄青,也无法拒绝这个引诱,
一个将军,最希望的就是立下战功,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将军的悲惨,狄青也是如此,看到韩琦在西北那么的热火朝天的,说不羡慕,那是骗人的,现在,有一个最少八九成胜利的机会,为什么不去做。
兵者凶也,在战场上,所有的时机稍纵即逝,很少有这么稳定的胜利的机会,就算是曾经的冠军侯,在当年出塞作战的时候,也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他不会想到,羽林卫的战斗力,几乎把匈奴给打残了。
摆在面前的胜利,可能是一种假象,比如说,苻坚的那一次失败,无论如何,各方面的人员,都远在对方之上,却意外的败了。
可是现在,长弓对抗野战,棱堡防护,最不济,也就是出外作战那些军队,出现一点问题,不会影响到北宋国内的稳定,还有一个攻城的利器,只要能够打到城市的旁边,对于的攻克这个城市,那是十拿九稳了。
战争之中,最难的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一个是的攻城,一个是的防守,剩下的,只是野战。
这就把所有的变数都降低到了最低,就算是曾经的步人甲时代,单纯在固定战场上面的野战,北宋也不会比辽国差,唯一的差别就是机动性,一旦大战开始,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