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道去,终究是政治属性不达标。
这跟智商无关,而是做人还得玲珑八面啊!
“老将军,投降吧!”杨爽再自大,也没有赦免老头儿罪名的权利,因此心中升起万分可惜。
“投降?”宇文忻抹了把白色胡须上流落的晶体,“老夫征战一生,何曾败过?”
“宇文忻,朕······”杨坚扫向战场,看着遍地伤残,还有静等命令的双方将士,“朕,给你留个后!”
“谢圣上隆恩啊!!!”
原本杵镗而站的老头儿忽然嚎啕大哭,“尔等,降了吧!”
话音刚落,骤然抬起手中巨镗刺向杨爽。
叮!
杨爽巨盾相迎,下意识挥动战刀。
噗!
一颗带着赤红火焰的白发头颅,冲天而起。
PS:以后连更,首发三章,第四章应该在10点左右。
第173章 想点活计 四更()
无论在哪个年代,造反的后果都是极其凄惨。
击杀宇文忻后,获得一枚战意将魂,但杨爽毫无喜意。
按照影视所想,这投降的八千余叛军,连同其家人,估计不是被砍死在渭水河边,便是被活埋。
这可是近万条人命啊!
想想北道口外遍地的黑色足球,杨爽心神就有些颤抖。
杀突厥,他不难受,但杀同胞,他有点难以接受。
这不是圣母婊,而是经过数百年战乱,中原大地还有多少个一万人?!
站在粉红色的渭水河边,杨爽止住想要给他披上披风的杨阿五,转身走向杨坚。
前些日子突厥又有异动,长孙晟已经前往北域。
没了翻译官,他只能用半生不熟的突厥语交谈。
至于刚刚战场上的交流,也都是声音极小,再说,注意到胎记的杨坚,或许对他的身份早已心知肚明。
“启禀圣上,末将以为·····”
“杨爱卿啊!”皇帝陛下抬手扶起单膝跪地的杨爽,拉着其手叹息道,“朕正有事要与你相商。”
“圣上尽管吩咐。”
“这近万人,也如同宇文忻一般,被梁士彦那老贼迷了心智。谋反,自然是大逆不道,按律当斩,但朕不忍心呐!”
“圣上想?”
“西域辽阔,人口稀少!不如,将他们以及妻儿,徒刑三千里,移居西域吧!至于后续安排,有你和鹅王在,朕放心!”
“圣上英明!”杨爽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拍了个马屁。
很快,知晓不用被灭族的叛军,纷纷扬声高呼,更大的一波马屁袭来。
可如此一来,许多叛军将领便被孤立。
杨坚能饶过普通兵卒,并不代表能饶过他们,身为皇帝,他需要出口气,更需要给战死的将士、百姓有个交代。
由此可见,不久的将来,大兴城外的某片大地,必将赤红如染。
杨爽管不了那么多,人,既然犯错,就要勇于承担后果。
并且,他也想出口气!
五百刀盾兵几乎战死三分之一,有的进入灰色空间成了精锐,也有的永远就这么长眠此地。
史大他们各个带伤,领着包扎好伤口的手下收敛尸体,区分武器衣甲。
定彦平伤势不重,似乎早就知晓杨爽做了大都督,急匆匆跑来打了个招呼。
虽然俩兄弟许久不见,但在如此萧索的战场中相遇,心中却没那么欣喜。
“恭喜大哥晋升大都督之位!”
“改日到大营痛饮一番!”
“是,大哥!”
损失战马的罗艺,自然没有心情跟杨爽打招呼,甚至无视了他这个大都督,拄着银枪走向骁果军集结的地方。
杨爽眼睛一眯,若是将魂真杀了秦琼他老子,作为······这种关系,貌似在老家应该称之为‘连桥’。
作为连桥的罗艺,十有八九会报仇。
提前杀了他?
可罗艺的岳父,那个胖子似乎并不比老黑差。
杨爽纠结了。
中原的善后工作,远比西域麻烦。
马贼无家无室,死了也就一堆黄土。
但中原不同。
原本应该祭祖的一家之主,就这么永远的去了,带给妻儿还有老父老母的悲痛可想而知。
不多时,西大营援军抵达战场,而尾随来的百姓,也匍匐在刚刚漏出绿芽的大地上。
穿着麻衣的妇女,抱着光脚的娃儿,拼命的摇摆无头,又或者乱箭穿身的尸体。
白发苍苍的老人,趴在断腿,又或者断脚的儿子身上,卖力呼喊各种小名。
一时间,哀鸿遍野,哭叫连天。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杨爽不是感性之人,但在此刻,也黯然神伤。
“不好了,周氏跳河了!”
“快,快救上来!!!”
“阿郎走了,我可怎么活啊!他,他连个孩子都没留下!”
经过之前杨阿五闹的笑话,杨爽已经明白周氏是什么意思。
古代女人地位低下,无名,甚至无姓。
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踏进父家的那一刻,便会改为丈夫姓氏。
比如杨阿五嫁给的是王奉孝,今后便以王氏自称。
跳进渭水河的周氏,最终被两名禁卫救上河岸。
然而,这个并不算漂亮的农家妇女,却面带绝望,猛地一头撞向河边粗壮的杨柳树,幸亏禁卫身手矫健,在半路拦截下来。
“志节坚贞!”
身负创伤十余处,杨坚却没有休息,而是带着禁卫安抚过百姓和伤兵,方才来到杨爽身旁。
“呼!”
杨爽心有压抑,想做点什么,却不知从何做起。
给钱?
一个妇人,如果没有生计,能活多久?
要知道,均田制里,男丁才有永业田,而女人,只有二十亩露田。
二十亩露田,没了男丁,难以耕种,最重要的是,种田就需要服徭役。
封建社会,没了男人,堪比天塌了!
杨爽看向杨坚。
他知晓更好的制度,但在这个年代无异于王莽搞新朝。
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或许还能依靠另一部分人压制,若是触动所有人利益,天下离大乱也不远了。
“朕,要做的还有很多!”杨坚脸色也不好看,招来张须陀,吩咐道:“宫里缺少几个洗衣服的侍者,唤她,还有那几名妇人,一同去吧!”
“是,陛下!”
杨爽摇头,如此做,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这一刻,他脑子里乱七八糟,努力回想着,小时候农村老家盛行的赚钱物品。
虽然对科技时代来说,它们都属于老掉牙,但在这个年代却是神器。
“圣上,咱们还是先回大营吧!”
为了避免再度遇袭,皇帝一家老小显然不准备立刻返回大兴城,而河对岸的临时大营,便成了行宫。
打扫完战场,等百姓登记好死者名录,并带上尸体嚎啕大哭着远去,天色也已大暗。
杨爽吩咐史大,给杨坚等人送去几份羊肉泡馍,还有手抓饼,便拿起纸张写写画画起来。
给妇女活计,织布自然是首要。
黄道婆需要七百年方能出现,而珍妮机更是需要等到十八世纪。
他现在想要做的,便是这两件物品!
不,还有妈妈纳的千层底,以及瓷器、炒茶、造纸!
丝绸之路畅通,也该为大隋赚点外汇了。
不过,在做这些之前,他还要估算一下对市场的冲击力。
饭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若是织布机大量造出来,布匹价格是下降还是上升?
生丝、丝麻价格又会如何?
要知道,种植或养殖这些原材料的仍旧是普通百姓。
“麻蛋,好累!”
估算半天,杨爽猛然丢掉炭笔,决定先搞千层底!
因为千层底的原材料最为简单。
先在木板上刷上浆糊,然后铺上破布,继续刷浆糊,再均匀覆盖上丝麻,第三次刷浆糊,再铺一层破布,便成了小时候经常见到的‘袼褙’。
将袼褙按照鞋样裁剪,然后用绳均匀·····
“我擦,没有棉线啊!并且,谁能告诉我,顶针的那玩意叫什么?对了,钢针貌似也没法做!”
第174章 杨阿五遇险()
被钢针和棉线难住的杨爽,可谓是头痛至极。
若是想搞出千层底,似乎必须先普及棉花种植,然后再改良冶炼技术。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并且,他只能决定西域农业,无法左右中原举措。
看着远处蹦蹦跳跳,踏着木屐跑来的杨阿五,杨爽只感到脑袋瓜子疼。
后世人只知晓岛国有木屐,却不知道这物事是中国人发明的,流行于汉,盛行于南北朝。
当然,现在它不是人字拖,而是以帛作为鞋面,称为帛屐。
若是以牛皮作为鞋面,则是称为牛皮屐。
军队中采用平底木屐,钉上四颗铁钉,再用耐磨毡布为鞋面,可谓是简易战靴。
也有以草绳绑缚,当做登山之用,称为谢公屐。
说白了,就是戏班子里用的简易版。
既然无法制作棉绳还有钢针,鞋子似乎暂时不用考虑了。
随后,杨爽的脑路再次回转到织布机这个大物件上。
在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没有出来之前,丝绸的来路似乎只有蚕。
而粗布,因为没有棉,自然无法制作。
并且,能织花的织锦机,远比普通织布机更复杂。
蚕丝产量少,机器制作复杂。
“嘶·····这特么有点高难度啊!”
“小叔!”
忽然,跑过来的杨阿五俏皮一笑,将半截清洗干净的竹笋递到某人嘴边。
杨爽嘴角抽搐,脑仁似乎也隐隐作痛了。
这可是小侄女啊,整天如此勾搭自己,搞?还是不搞?
麻蛋,这娘们要是到了深夜还不离开,坚决给她破瓜!
脑子里乱糟糟的杨爽有点儿激动。
“咦?小叔,这是什么?”杨阿五好奇看向千层底的图纸。
“我的大宝贝!”杨爽咬了口竹笋,不错,嘎嘣脆。
“好熟悉啊,怎么跟草鞋底似的。”杨阿五想了想,瞄了眼杨爽,拿起不顺手的炭笔刻画几下,好奇说道:“如果叠加起来,再用铁针和细麻绳串联起来,想必比木头地更加舒服吧?”
“咦?”杨爽脑中灵光一闪。
如果用细麻绳纳鞋底,似乎很可行啊!
虽然如此一来,密度不如棉绳纳的鞋底,耐久度有所降低,但也比木屐穿着舒服!
最最重要的是,鞋底再厚,能厚到哪里去?相对木屐来说,美观、大方,还能秀出花样!
并且,针眼密度降低,制作的速度反而会提升。
“太棒了!”杨爽捏了捏杨阿五的脸蛋,急匆匆跑出营帐,准备熬制糯米。
想到前世的浆糊多以面粉和大米汤为主,为了成功率,他暂时还不敢用粟米。
熬浆糊又叫打浆糊,需要不停搅动,煮出来的汁液方才粘稠。
于是,杨爽喊来了史大。
傍晚,跟杨阿五躺在河边讲鬼故事的杨爽,被一声惊喜莫名的大叫惊醒。
“钟馗,阿巴,吕小布快来,大哥发明的这玩意太特么好吃了!”
“???”杨爽迷迷糊糊爬起,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弯,我特么又发明了什么?还这么好吃?
“卧槽!”
骤然想起打的浆糊,杨爽怒骂一声,急匆匆跑了回去。
裱袼褙很简单,但需要时间,当忙完实验用的两张,月亮已经高高挂起。
杨爽令史大拿去凉干,又坐在帐篷里写写画画,开始勾勒可以制作麻衣的织布机。
杨阿五的话,给他打开另一扇窗户,既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就另起炉灶搞点别的。
将生产力低下的丝麻制品,发扬光大!
“啊!!!救命啊!!!”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忽然传来熟悉的尖叫声。
“嗯?”
杨爽箭步冲了出去。
是杨阿五!
由于皇帝入住,大营里戒备森严,惨叫响起一刹那,无数火把亮起,将大营照若白昼。
“救命!唔……”
“快救公主!”
当杨爽来到渭水河边,只见禁卫们争先恐后跳进水里,拼命抓住仅露出河面的一双细小臂膀。
但是,哪怕七八个汉子手拉手硬拖,也无法将瘦弱的杨阿五拖出来。
杨爽心中一惊,水里有巨蟒?
他蓦然想起楼兰鬼使死后,不知去向的那条独眼巨蛇。
那东西向来记仇,难道追来了?
“放箭!射公主两侧,全力射!”
未等他下水,禁卫中年龄比较大的伍长脸若寒冰,爆喝一声抬枪扎入水中。
咕噜咕噜……
一连串气泡冒出,人事不省的杨阿五也被飞快拖了上来。
其脚上那双小巧可爱的帛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粉嫩脚脖上黢黑发紫的两个手掌印。
不是蟒蛇,是水猴子?!
但水猴子是爪子,而杨阿五脚腕上明明是人的手掌!
杨爽头皮发麻,麻蛋,西域没遇到幺蛾子,难道来中原却碰上了?
顾不得多想,连忙令阿巴上前救治。
被惊动的杨义臣匆匆跑来,伍长上前汇报,“大人,发现水鬼!”
“撤离河岸,严防警惕!”
杨义臣皱眉,但看到昏迷不醒的杨阿五,倒也信了七八成,“大都督,之前可曾遇到?”
杨爽摇头,霸王卸甲瞬间用出,摸起一柄横刀咬在口,纵身跳进渭水河。
水鬼,可信,但不能全信。
前世当兵那阵听老班长说过,但忌讳莫深,这是破四旧带来的后果。
他只知道老班长千叮万嘱,有尸体的深水千万不能下!
当时他怀疑水里有巨蟒,或者食人鱼,但后来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看法。
高达4945米的卡拉尔山老林里有片水库,某个连队野炊时,有名洗澡的战士,忽然被莫名事物拖进深水,十几名战士都无法将其拽会,还是连长用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