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春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孺子春秋-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声音十分的宏大,整齐,利落。

    吕荼把飞熊缨盔重新戴上,三十万将士方才收好武器,闭口,眼光灼灼的看着城门楼上的吕荼。

    吕荼把铜制大喇叭调了调高度,然后大喝一声:“阅兵开始。”

    声音一落,城门下的左右六侑在公明仪的指挥下又开始了演奏音乐,那些精挑细选的唱诗团也纷纷随着音乐的起伏唱了起来。

    临淄大营,泗上大营,东海大营,镇北大营,虎贲大营,细柳大营,越骑大营,骠骑大营,骁果大营,车骑大营,长水大营,射声大营,羽林大营,玄甲大营,乞活大营,背嵬大营,陷阵大营,战狼大营,神武大营,红巾大营。

    兵甲林立,气概威武,他们在各自主将的带领下,依着次序陆续走入场内,接受吕荼的检阅。

    看着一支支雄赳赳气昂昂的军队从城门前经过,那些前来观礼的使节和使者们,纷纷沉默。

    少正卯更是咬着牙,不能自已,他身边的驼背小童看出自家夫子的焦虑恐惧,他上去拉住夫子的大手给以安慰,嘴角漏出不以为意的笑道:“夫子,你看,这是好事!”

    少正卯闻言,神情一动,顺着自家弟子的目光所看的地方,见各国的使者使节们皆是同样布满了恐惧之色,他顿时明白了自家弟子的意思,他看着那个还自以为是的吕荼,眼光中充满了可怜的冷笑。

    王诩作为魏氏使者,他第一次完全见识到了齐国真正的实力,这让他呼吸非常的急促,灵魂深受冲击,他以前觉得,齐国大军虽强,但只要给他十万大军,给他全部的军队指挥权,他就能灭掉齐国,可是如今看来是如此的荒唐可笑。

    自己与孙武作战,自己可以在六成以上先下手出其不意打的他孙武溃不成军,可是若是二十大营都由孙武调遣,像是洪水一样慢慢向前推进,自己又如何有胜的打算呢?

    更何况,齐国有帅才的将领中,可不是只有一个孙武!

    他不自由的把目光看向了华周,范蠡,最后目光落到了亮眼甲胄的吕荼身上。

    这个男人才是自己真正的对手,幼时就瞄准的对手!

    “那吕荼是齐人,你们是晋国人,齐晋有血仇,你们怎么可以崇外贬内呢?”

    “我王诩发誓,总有一天会让你们看到,让世人看到,我王诩比那个肉食者吕荼强百倍,千倍!”

    昔日的誓言就在耳边,回现,王诩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我王诩是个骄傲的男人,绝对不允许丧失完成誓言的勇气。

    越国文种脸色不是很好,他的大鼻子似乎能看到鼻翼处的颤抖,他和郑国的邓析相视一眼,似乎打成了共识。

    卫国太孙辄燕国太子姬桓吴国伯嚭也是心气沉重,眉头紧锁,不知在想什么。

    楚国沈诸梁却是嘴角闪出了意料之中的韵笑:吕荼小儿啊小儿,我大楚这次要多谢你的好功自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场列国围剿你的大世篇章就要到来了,哈哈,夫子,你在天上好好看着弟子,看着弟子如何把齐国搞死,看看弟子如何让大楚的旗帜插遍天下?

    此刻沈诸梁脸色显得无比的狰狞。

    中山国,宋国等国的使节使者们却是低头不语,只有陈蔡二国的太子们,似乎是二货,并没有发现齐国会对自家的威胁,个个如同在自己母国一样,挥手致意城下过来的兵士。

    秦国太子赵夷,却是时不时的拿出笔记录自己感悟出来的东西,他要把这些天在齐国所见所闻所感悟的东西整理成策,待将来回国后,和自家大好好研究一下,看看是否也能在秦国推行此政。

    大军城上检阅完毕,吕荼便带着将军们,和三府之长,乘着兵车出了城门。

第568章 举世盛典(绅士)() 
吕荼乘着最大的驷马之车,头前行路,左右是护持自己骑着战马的大将孙武和太尉华周,身后是乘着二马之车的国相伍子胥,御史中丞蒲余候,大宗吕青,三人之后便是乘着兵车的左右镇军将军,范蠡和仲由,最后便是四猛将军,公孙接,古冶子,田开疆,国范四人。

    一行人从红巾大营检阅,最后到临淄大营,所到之处大营,吕荼皆举剑高呼:“大齐勇士,天下无敌!”

    孙武和华周见闻举剑带头嘶声回应:“誓死效忠君上”。

    然后所在大营,则各自主将的带领下也是大声应和:“誓死效忠君上”。

    看着城下三十万大军那热血迷之崇拜的神情,老孔丘的脸色阴沉的似水,因为他似乎看到了可怕的战争一场场的到来,无数的人死在了战场上,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

    想到恐惧处,他不由的咳嗽起来,颜回见状赶忙轻抚其背,孔丘气喘喘吁吁道:“回啊,这里不需要咱们了,咱们回历下吧?”

    颜回点头。

    老季扎看到城下意气风发的吕荼,他一张皱纹的脸更加皱纹了,他看着身边满脸躺漾在幸福里的藤玉,悠悠叹息一声,这一声里有无数的悲哀与难受,他拄着拐棍也跟随着老孔丘慢慢走下了城去。

    不少看到未来残酷的人,不忍残酷的人,也纷纷默默下了城门,跟随着孔丘离去。

    左相御鞅和右相计然见状并没有阻止。

    吕荼和他的兵车检阅大队们,最终返回到了城池,不一会儿,吕荼着一身诸侯装,又乘着兵车行了过来,他行到城门下那处临时搭建的高台上。

    然后走了上去,看着尉将以上军职的将领们形成的方阵,开始了演讲。

    演讲的内容先是高度赞扬他们做出的贡献,然后又故意的挑出几个特别的尉将说出他们的事迹,令全军上下学习他们,以他们为榜样。

    最后就是给二十大营主将正式授印和授旗。

    把这搞定后,接下来就是尉将们的奖赏与授勋。

    对于尉将的奖赏多是财物,如卜商被赐了一千大齐银元和封地五十亩。

    授勋多是提拔军职和爵位,如籍秦赐予下大夫之爵。

    吕荼把尉将们的战功一一报了出来,然后开始一一走上前在他们的脖颈上授予巨大的奖章。

    奖章有的是铜制,有的是银制,有的是金制,奖章上分别刻着他们的名字和功绩。

    除此之外,吕荼还赐予了他们荣誉之剑,剑上刻有吕荼的亲笔撰文。

    这些三十万大军的上层将领们得到吕荼如此的礼遇,无不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

    此刻若有人敢对吕荼有一丝不轨,可以这么说,他们会第一时间内上前砍了那人,不管那人是谁!

    近乎五百的尉将大阵,吕荼把这些奖赏和授勋做完后,着实累的不轻,不过他没有因此而疲惫,反而精神矍铄的异常。

    接下来就是那些军士下层如什长,伍长,或者战功卓越的士兵们的奖赏了。

    对于这些人,吕荼的封赏一开口,顿时整个军队欢呼声一片,可是城上的不少观礼的人却是傻了,惊呆了!

    原来吕荼给这些人的奖赏是,把自己的公田全部租给有功的兵士们作为永业田,而他们只需每年要给吕荼三十之一的税便可,其他的全部归他们所有,而且怕他们忙种不过来还赐予他们相应的奴隶数量。

    这奴隶自然是吕荼让钟离春这些年私下大量购买的。

    “疯了!这吕荼小儿真是疯了!”沈诸梁第一个念头是这。

    韩不信,王诩还有赵无恤也是惊讶,谁人不知公族的力量来源于自己实际掌握的封地,一旦削弱就意味着公族力量的削弱,难道吕荼想步晋国的后尘吗?

    作为晋国的外族子弟,他们是深有体会。

    可是为什么齐国的公族们没有反对,还有那些智达的齐国上层大夫们,他们为什么也没有反对?

    他们真的看不懂了。

    三十万大军,在大阅兵之后进行了大裁兵,只剩下常规作战的四万人,即每一大营各保留两千人,其他的全都返回故里,封地,永业田上。

    对于那些退伍的军官,吕荼赐予了特殊的爵位,称之为绅。

    绅是辅佐乡老治理地方的人,有权举荐乡老,有权处理族内事物,其家中子弟有权为官。

    譬如某退伍什长,他拥有这个爵位后,可得永业田十五亩,可拥有一仆,五浪,十奴,其子弟优秀者经过当地城令举荐可为官,若非绅之阶层极其以上,不可为官,只能为吏。

    这些人绅的标志是,吕荼所赠与的绅士之剑。

    至于退伍的非军官军士,吕荼也没有遗忘他们,赐予上士爵位,可直见当地令,当地令在选拔吏属的时候也应该以他们为先。

    当然这些爵位也是行“推恩令”的,人在,爵位在,人亡爵位可继承一代,便自然废除,除非又有新功。

    吕荼为什么大力推动绅士阶层的诞生,原因是绅士阶层是历朝历代中最相对稳定的阶层,也是最坚定的阶层,一旦这一阶层在华夏扎下了根,是任何外来武力都胁迫不了的,泯灭不了的。

    而这长远的讲是为了推行基层儒家文化铺垫阶级基础,短的讲是为了抗衡尾大不掉的贵族力量。

    三十万大军,个个兴奋激动的口呼万岁,方才结束最后的乐典。

    翌日,吕荼的第一个大早朝。

    临淄宫殿内,阳光红彤彤的照耀在殿内,此时殿内站满了人。

    国相伍子胥,御史中丞蒲余候,大宗吕青站于白玉陛下,接着陛下之后低一个台阶是太尉,大将,左右相,乌兰台按,最后是两大长龙各部各司各将。

    吕荼很满意,齐国的领导班子这算是正式成立见面了,他挥手,众人便落了座。

    伍子胥作为吕荼陛下之臣,长大夫之首,他率先站了起来,躬身持着玉笏禀报了这些天来的国家大事,以及国相府的处理方案。

第569章 吕荼训政(上)() 
吕荼点头,这些大事其实都不算是什么大事,无非是地方上遇到的一些困难,譬如沿海出现了风灾,又譬如眼瞅着秋收了,人手不够,希望朝堂能施以援手相助等。

    伍子胥的处决还是十分公正有效的,吕荼很是满意。

    文事结束,掌管武事的太尉华周和大将孙武手持象笏接着站了出来,说了遣散退伍兵和各大营调离各地的计划与安排,吕荼一一照准了。

    接着御史府,蒲余候也禀报了自己的计划,打算在一年内派兰台和乌台按首巡按全国,对中央和各地的官员进行考核,吕荼也是照准,并让国相府配合。

    伍子胥站了出来应诺。

    大宗吕青也是禀报了公田和公田上奴隶的事,并一一讲了如何把那些公田分配到退伍的绅士手中。

    吕荼知道此事是个大事,不敢怠慢,命右相计然和御史府乌台按尹铎亲自出马和大宗府共同携手解决此事。

    三人站出齐声接令。

    吕荼看着大事基本处理完毕,便站了起来,他一手持如意,一手指着自己先前所跪座的国君之位的地方道:

    “寡人的父亲,先考景公,曾经对寡人说,荼儿,这个位置不好坐啊!”

    “那时寡人小,根本不懂,寡人问先考:这个位置有什么不好坐的,它上面又没有针尖麦芒,坐了就坐了”

    “先考拍着寡人的头笑道:这个位置看着没有针尖麦芒,可是坐着却是天下间最不舒服的”

    “寡人那时真的不懂,以为先考就是在骗寡人”

    “可是今天,当寡人坐在上面,看着殿中的你们时,寡人明白了”

    “这不仅是一个位置,更是一个掌握齐国命运,掌握生生黎明命运的权利!”

    “你们的位置更是如此,你们或是某司或是某部某按台甚至是某将作大监”

    “你们用权错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毁了一片人,寡人要是错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毁了整个齐国!”吕荼的语气很重,他手中的那个大玉如意狠狠指着殿中群臣。

    “君上!”众人神情大动,无不扭身对着吕荼持笏低头纳拜。

    吕荼看着他们低着头颅手或持玉笏或持象笏,从陛下慢慢往殿下走,边走边道:“有人劝寡人行无为之术,靠着朝堂的无为,让黎民自己休养生息,这样朝堂不乱伸手,就不会犯错,士人们就会得到最大的福利”

    “可是这个论断被寡人否定了,因为寡人看过无为之术的悲哀”

    “寡人依稀记得第一次伐楚之战时,寡人作为盟军的使者出使郯国,看到一生奉行无为的老郯子凄惨模样”

    “寡人从那刻起就知道无为之术在这个大争之世只有死路”

    “这不是无为之术错了,而是它错在了这个天下动乱的时代!”

    “做出决定可能会错,但不作出决定就不可能永远是对。”吕荼话语再次沉重。

    “寡人游览诸侯国一十三年,从大河到大江,从齐鲁大地到秦晋荒原,从草野中原到沼泽雨林,所见民生之多艰,林林总总,令人嘬舌瞠目”

    殿中众人皆是沉默的听着,他们多少知道吕荼辗转七十二国所遇之事。

    “可是寡人总结了导致民生多艰的无非是两个灾难”言罢,吕荼伸出一个手指来。

    “第一个灾难,是天地山川给我们的灾难”

    “海上来的飓风,暴雨,洪水,旱魃,雪灾,地震,害虫,瘟疫……等等”

    “这些灾难我们难以制止他们的发生,可是我们却可以把这些灾难发生后的事情,把士人所遭受的伤害降到最小”

    “寡人和巫祝,和一些名望耆老,这些年来研究天地之象,又参考了大量的古籍,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

    说到这吕荼心情无比的失落与难过,众臣听的一颗心都急跳到嗓子眼了。

    他们纷纷揣测难道会有凶事发生?

    他们的揣测是对的,只听得吕荼道:“再接下来的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天下将进入一个可怕的天灾期,干旱,洪水,雪灾,台风,食日,地震,将会一一降临天下”。

    此话一落,整个殿中皆是轰然。

    四府臣属也是窃窃私语,若此事若为真,那无疑是对天下士人的一场巨大危机。

    伍子胥眉头紧皱,他是楚人,深受鬼神文化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