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信早就是喜出望外了,接近八成的概率治愈,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连三成、五成这样的概率他都想要放手一搏,更何况八成?
连考虑都不用考虑,赵信就说道:“八成的概率已经足够高了,先生请放手施为,就算是有个万一,某也绝不敢有半句怨言。”
华佗点点头,说道:“适才我帮你把脉,感觉你身体冰冷,你是不是经常感觉身上很痛,有的时候还会呕吐?而且很讨厌吹风?”
赵信连连点头:“正是如此,先生真是神了!”
华佗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继续说道:“伤寒亦分为许多种,你这症状,实际上是就是其中的‘太阳病’,当服‘麻黄汤’。”
说着,他便转头向周正吩咐道:“你且记好了,此汤当用麻黄去节共三两,桂枝二两,炙后甘草一两,去皮尖的杏仁七十枚,你先去抓药吧。”
华佗吩咐完毕之后,周正便像个打下手的童仆一般,急冲冲地抓药去了。
不多时,周正抓好了药,呈到华佗面前。
华佗点点头,嗯了一声道:“药不错,分量也不差,你抓药的本事还是不错的。”
周正大喜,仿佛得了天大的荣耀一般。
华佗又向他吩咐了几句,告诉了他“麻黄汤”的煎法,煎药的自然还是周正。
周正忙着去煎药,华佗趁着这个当口对赵信说道:“若是一般患‘太阳病’的病人,服用‘麻黄汤’也就行了,但你不太一样,你这个病拖延的时日太久,虽然周正他为你调养得不错,终究不如那些刚刚患病之人。为了防止有什么变化,我需要在你身边观察一段时日。”
赵信连忙说道:“如此,那便有劳先生了。”
韩变是个不占便宜就当吃亏的主,听华佗说将会留下来观察一段时间,他的心思就活动了起来。
像华佗、张仲景这种人,热衷的不是官场,也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医术。不管是为了医术的提高,还是为了医者的那一颗仁心,他们都肯定会四处行医,几乎不可能一直留在一处,为某个人服务。
他留不下华佗,他也不希望强留下华佗。
但是,像华佗这样的医术,如果自己不能好好利用一番,实在太过可惜。
如今是东汉末年,生存条件何等恶劣,哪怕他现在身居高位,吃喝不愁,却仍然会愁一样东西,医疗条件。
病魔可不会看你身份高低,说来就来,身边要是没两三个名医,还真是心里没底。
华佗留不下来,他的医术留下来一些,不也一样?
想到这里,韩变对华佗说道:“华神医,你觉得周医师这人如何?”
ps:这章算昨天的,当然,以前的欠更五章蜗壳记着的,等状态好了再还。
另外,鞠躬感谢书友“天空寺丶”的热情打赏
第二十二章 赵信的小心思()
韩变这句话没头没尾的,但华佗还是听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他深深地看了韩变一眼,说道:“他的本事已经很不错了,为人也算勤恳。”
“那么先生愿不愿意收下他为弟子?不求先生能传下衣钵,但求先生能多教他两手便可。”
华佗深深地望了韩变一眼,他虽然醉心于医术,却绝非不通人情世故,韩变对他提出这样的要求,既是想要让周正的医术得以提高,能更好地为他所用;同时,这又何尝不是表明了他不会强留华佗的态度?
华佗点点头,心中承了韩变这个情,道:“只要他本人愿意,能收到这样一个弟子,老夫也求之不得。”
等周正煎好药,韩变将此事说与周正听,周正哪里会拒绝?当即就准备好了拜师的礼仪,正式向华佗拜了师。
就这样,华佗一连数天时间,都留在常山,一边观察赵信的身体状况,一边带着周正,传授技艺。
华佗的医术果然非凡,四天之后,赵信所受风寒的症状,已经去得七七八八,只是毕竟沉疴已久,他的身体仍然非常虚弱。
据华佗所言,以赵信目前的状态,只需要再休养一段时间就行了。
原本按照华佗的打算,是确定赵信无碍之后便会离开,但看在收了徒的份上,他决定多带周正几天。
这一天,韩变突然得到消息,说赵信求见。
赵信一进来,就单膝跪地,对韩变拱手道:“活命之恩,信没齿难忘!”
韩变脸上洋溢着笑容,连忙去扶起赵信:“炳德(赵信的字)你何必如此?”
赵信有些赧然。
最初韩变见他之时,因为误会,闹得很不愉快。
误会解除之后,他却因为不认为自己的病治得好,而对怀有好意的韩变态度非常不好,还是韩变硬生生派人去“请”他到这里来治病的。
如今,他能够活命,固然是因为华佗的医术好,但华佗为何要给他治疗?还不是因为韩变的请求。
诚然,华佗作为神医,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如果知道他患了风寒,肯定是会治疗他的。
但是,没有韩变发布榜文,华佗会得到这个消息吗?
更不用说,他能坚持到华佗到来而病情不恶化,周正的调养功不可没。而周正,听从的是韩变的命令。
所以,赵信固然对华佗、周正十分感激,但他最感激的,还是非韩变莫属。
这世上有的人是那种升米恩,斗米仇的类型,对他有大恩的人,他反而会用仇恨来回报。
但这世上也不乏知恩图报之人。
赵信身为赵云的兄长,便是这种类型。
韩变对他有救命之恩,这种大恩大德,他能用什么回报?
毫不犹豫的,赵信拒绝了韩变的搀扶,固执地半跪在地上,坚定地说道:“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信愿为君牵马执鞭!”
牵马执鞭,毫无疑问,赵信已经表达了他效忠的意思。
韩变对赵信一直很欣赏,最开始是因为赵云的缘故,之后则是因为他的性格。
如今赵信准备投效他,他哪里会不答应?
更何况,赵信的能力并不差。
52的统率虽然显得太低,但他却有77的武力值以及铜色的长枪精通技能,除了潘凤之外,韩变身边还没有谁的武艺能超过他。
经常玩三国志一类游戏的玩家,通常都对武将有超乎寻常的收集癖。
只要不是自己本来就讨厌的武将,哪怕是一个属性、技能都很垃圾的武将,玩家都愿意将他招至麾下。
更不用说赵信的能力还不算垃圾了。
韩变还是深深地望了赵信一眼。
赵信表示效忠,除了报恩之外,未尝没有其他意思。
他的弟弟赵云,还在拜师学艺,如果知道他患病被救,以赵云的性格,肯定会报恩。
到时候,赵云未必便不会因为想要报恩,而给韩变效力。
如今赵信自己效忠了韩变,救命之恩就已经偿还了,赵云也就不必背负报恩的压力了。
韩变并未说破,也没有拒绝赵信的效忠。
打从一开始,他救治赵信,就没有挟恩求报的想法。
如果韩变以这件事为引子,用恩情硬要赵云加入,的确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赵云是何等的人物?
游戏里面喜欢将赵云设计成为一旦投靠,除了势力灭亡,否则绝不会被其他势力所用的“不会背叛”型的武将,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
韩变记得,赵云出场时,曾经说过,他本来是袁绍的手下,只是觉得袁绍成不了事,才转投的公孙瓒。
这不是说赵云不够忠诚,而是他的忠诚,也是分人的。
这就说明了,赵云并非是不会背叛,而是在他选定主公之后,才不会背叛。
像是荀彧这种出了名的忠贞之士,不一样是背弃了袁绍而选择的曹操?
所以,韩变是希望得到赵云的效忠,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效力。
救治赵信,仅仅是希望刷一刷跟云哥的好感度而已。
赵信效忠韩变,对韩变的计划没有一点坏的影响,总不至于赵信效忠了他,赵云就会对此不爽吧?
所以,对于赵信的小心思,韩变反而是乐得见此。
至于赵信的使用,韩变并不打算像郝昭、南宫飞、吕威璜这些人一样,派入军中。
一来赵信还没有完全康复,不能进行太剧烈的运动。
其二,就是赵信的统率实在太低,入军中的话,要么是当冲锋陷阵的猛将,要么就只能当一个屯长之流的中层军官。
前者太危险,后者太浪费他的一身武艺。
倒不如把他带在身边。
想来,赵信的忠诚度是不需要他怀疑的,当作护卫统率应该最合适。
而与此同时,距离县城不远的赵家村口,来了一个二十多岁,英气勃勃的年轻人,他牵着一匹黄色的骏马,另外一只手上拿着一柄长枪。
年轻人来到村口,心中轻轻一叹。
终于是回到了家乡!
叹息过后,年轻人便牵着马匹,向村里走去。
远远的看见一处民居,年轻人便忍不住高兴起来,大声地喊道:“兄长,我学艺归来了!”ps:鞠躬感谢书友“我为良人”和“风丿继昌”的热情打赏
第二十三章 赵云寻兄()
年轻人喊了好几声,却不见那处民居有什么动静。
奇怪了,难道大哥有事出门了?
年轻人心中好奇,往那处民居走去。
不多时,年轻人走到民居之前不远处。
这时,年轻人已经看清楚了,这间民居的房门,居然是大开着的。
年轻人心中顿时有了几分不详的预感,连忙拉着马,加快了自己的速度。
来到门口,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
“兄长!兄长!”
年轻人继续大声喊着,可是,没有得到回答。
找遍屋内屋外,都不见他大哥的身影。
这个时候,年轻人发现了一个细节。
屋内的摆设,不管是床铺还是案几,抑或是灶台,上面都已经蒙上了一层细细的浮灰。
年轻人已经意识到,他的兄长,恐怕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在家了。
只是,大哥若是出远门的话,为何不托人知会自己一声?为何家中大门都不关好?
种种疑惑,萦绕在年轻人心头。
突然,年轻人的眼睛一亮。
“对了,去问里正!”
如果说村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那这人定是里正无疑。
年轻人当即向里正家走去。
到了里正家门口,年轻人将马匹和长枪留下,大步流星地走了进去。
不多时,年轻人脸色铁青地走了出来,里正的话依然在他脑海里萦绕。
兄长他身怀恶疾,又突然失踪
失踪前一天,兄长见过的人是
年轻人猛地抬起头,望向了一个方向,随后飞身上马,提起长枪。
驾!
黄色骏马,在年轻人的驾驭下,飞快地往一个方向奔去。
许久之后,远远的,年轻人已经可以看到远处的城墙了。
年轻人顿时又加快了几分速度,终于来到了城门前。
年轻人抬起头看了城墙上方一眼,点点头,这里就是真定县城了!
城门口有郡兵把守,他们虽然不会禁止百姓出入,却也会盘查一番,尤其像年轻人这种,骑着马又还拿着能杀人的兵器的,更是盘查的重点。
年轻人到了城门口,早就被守城郡兵拦住。
其中一个门伯更是戒备地望着他,问道:“你是何地何人?来真定县所为何事?”
年轻人心中暗暗思量。
“兄长失踪之后,家中财物并无遗失,可以推断,绝非是有人见财起意,掳走兄长。最大的可能,还是有人冲着兄长本人去的,而兄长消失之前接触过的那几个人,嫌疑最大。”
虽然心中早就有了猜测,年轻人还是压下心中的焦急,对门伯说道:“我是来求见长史大人的。”
“你求见长史大人?长史大人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门伯当然知道长史是谁,他本身是潘凤军中的一个什长,清楚身为长史的韩变名义上只是长史,实际上却掌管了一个郡的军政大权。
这是何等的大人物,岂是随便一个谁,想见就能见到的?
年轻人耐起性子,对门伯说道:“我听闻家兄正在长史府上做客,所以想求见长史大人,顺便见见我家兄长。”
年轻人心中已经基本确定他兄长的下落,但没到万不得已,他不愿意和实际掌管常山的韩变撕破脸皮,所以还是用了一些比较客气的言辞。
门伯听了年轻人的话,倒是对他高看了几分。兄长能在长史府上做客,想必非常受长史大人的看重,不是自己能得罪的。
于是门伯放低了姿态,问道:“敢问尊驾高姓大名,贵兄长又是何人?”
赵云松了口气,说道:“在下名叫赵云,家兄名叫赵信。”
如今赵信刚刚向韩变效忠,韩变还没来得及给他委任事务,所以许多人都还不知道这个人。
但门伯依然是客客气气的,只是他需要确认赵云所说的话,于是向身旁的一个小卒吩咐道:“快去向长史大人汇报此事!”
在确认赵云所说事情属实之前,他是万万不敢将他放入城中的。
好在赵云也能理解,见有人去通报了,便在那里静静等待。
却说那小卒一路狂奔,只是这真定县城规模却也不小,哪里是他一下就能跑到的?
不多时,小卒已经是累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了,只能慢下来。
“对了,刚刚那人说他叫什么来着?算了,据实上报就行了。”小卒皱着眉想了一会儿,便将这个问题抛到脑后。
不多时,小卒就来到韩变通常都在的太守府。
经过通报,小卒在政厅中见到了韩变。
韩变正在处理公文,常山郡的公务,基本上是他还有耿武、闵纯处理。
当然,他处理政务的能力不如那二人,实际上大头都落在了那两人身上。
只是,剩下的一小部分政务,对韩变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