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无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归义无声-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公主继续微笑着轻声说道:“蒋伸,那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呢?”

    “那还用说,我跟裴大人、刘大人一起向陛下进言,无论如何不能让陛下着了尚恐热的道。”

    这时裴休再次担忧的说道:“即便我们劝阻了,但是不知道白相和令狐相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所以陛下究竟会不会听信我们一家之言可就不好说了。”

    裴休的这番话无疑又给了蒋伸和刘瑑当头一盆冷水,他们再次想起了之前朝堂上当众议论出兵河湟的往事。饶安公主和郑颢这时也不由得把眼光再次望向长公主,谁知长公主轻笑了一声后平静的说了句:“陛下一向圣明,所以你们不用担心陛下不能明辨是非。这事你们也不用太着急,一切就等朝议后再说吧。”

    等蒋伸和郑颢等人离开了之后,饶安公主才搀着长公主问道:“姑姑,你对父皇有信心吗?”

    长公主轻抚了一下她的脸庞柔声的反问道:“怎么,你是不相信你的父皇还是不相信姑姑的判断?”

    和义公主这时候焦急的说道:“姑姑,不到父皇做出圣断我和六妹谁的心都放不下。你也知道眼下符合婚嫁的公主只有我和六妹,我们两个可不愿意嫁给那个尚破奴。你别看他表面上礼貌有加,实则是个阴险狡诈、口蜜腹剑之徒。在河湟的时候他就想强娶我们中的一个,还说做了大唐皇帝的女婿这位子就能坐得稳了。”

    长公主边给花草浇水边笑着说道:“你们两个就放心吧,应该要相信你们的父皇。”

    得到姑姑的安慰后,两位公主忐忑的心情好了不少。闲来无事她们便喊上了张念豫和魏雪霏一起来到了染尘坊。但是当她们再次见到薛灵萱的时候却都大吃了一惊,一向身着红衣的薛灵萱这一天竟然穿着一袭的黑色。更让她们感到惊讶的是薛灵萱的脸色极其的苍白,几日不见眼睛似乎也深凹了进去,整个人看起来分外的憔悴。正当饶安公主上前抓住她的手想询问一下原因的时候,尚破奴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了她们的面前。

    面对着两位公主薛灵萱没有了往日的神采,她似乎连一句话都不想说。倒是尚破奴礼貌的行礼后微笑着说道:“破奴拜见两位公主。自从河湟一别,两位公主的绰约身姿便印在了破奴的心里。破奴一直祈求上天能够有机会再见两位公主一面,看来上天果然听到了我的祈求,这么快就给了我这么大的一个恩赐。”

    饶安公主绕着尚破奴走了一圈,然后才嘲讽似的说道:“尚三公子还是这么会说话啊,如果不是知道你的为人,说不定我还真会被你感动呢。”

    尚破奴忙躬身说道:“破奴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内心真实的想法,请公主切勿怀疑。此次破奴奉父帅之命前来长安求亲,实在是破奴已经受够了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生活,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如此以来,以后河湟、西域乃至整个青藏就与大唐成为了一家人,百姓们相互走动岂不是一件快事?”

    他的话很有感染力,至少和义公主就有些被说动了。她想到了远在鄯州的拓跋怀光,心想如果河湟真的与大唐和平相处,也许她就有机会再次见到拓跋怀光了。饶安公主则没有报任何的希望,她轻声的说了句“那我们就祝三公子如愿以偿了”后,便带着张念豫和魏雪霏一起走进了一间厅内。

    薛灵萱刚跟着走了进来,就被饶安公主握住手问道:“薛姐姐,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薛灵萱的眼神中露出了些许痛苦的神色,但嘴上她却平静的回道:“秋天要来了,可能是睹物思人所以最近身体不太好。不过公主不用担心,好好的调理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饶安公主心知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但她不愿意勉强别人,所以就把话题又引到了魏雪霏的身上:“雪霏,你觉得哪个尚破奴怎么样?”

    魏雪霏朗声答道:“俊美潇洒,风姿不凡。”

    “那对比你的令狐涣又如何呢?”和义公主趁机说道。

    魏雪霏的脸上瞬间就变了颜色,他羞涩的几欲想去抓住和义公主,这反而让其他人更加开心的大笑了起来。

    两日后的早朝,除了魏扶之外的所有朝中重臣均位列其中。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一天要讨论尚恐热派人前来求亲的事情,所以大家的脸上都显得很凝重。议完了各地的政务后,天子李忱终于把这个议题抛了出来,并让在场的重臣们各抒己见。蒋伸这次学了个乖没有第一个站出来,他想等等看白敏中和令狐绹的态度再定对策。朝中的其他大臣也都抱着相同的看法,所以一时间居然没有人站出来说话。尽管没人说话,但李忱似乎也并不着急。他静静的坐在龙椅上,与所有大臣一起等待着最关键那个人的态度。

    等不到别人说话,白敏中最终还是不得不第一个站了出来。他用目光扫了众臣一眼后大声的说道:“陛下,此前我们曾多次议过出兵河湟的利弊,可见只要出兵征讨,不论胜败都难免会对大唐产生不利的影响。可如今尚恐热主动派人前来求亲,声称只要陛下赐一位公主下嫁凉州则以后他就一切唯陛下马首是从。臣以为,如若能用一件喜事消弭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兵事,相比出兵河湟费钱费事,不斥为一个上上之选。”

    白敏中的话说完后,朝堂中的不少群臣纷纷低声议论了起来。可以听得出其中大部分人还是赞同他的主张,这让他的脸上不由得出现了些许得意之色。这时他悄悄的瞄向了蒋伸和裴休等人,他也知道这几人定会提出相反的意见。对此他早有准备,与上次一样,他再次提前与令狐绹通了个气,他相信令狐绹才会是自己取胜的最后的一个帮手。

    果不其然,蒋伸随后便站了出来,历陈了不能和亲的理由,并明确的点出了尚恐热的求亲政策不过是他的缓兵之计。看到蒋伸的话也引起了朝臣很大的反响,卢商、崔元式和韦琮先后站出来发表意见支持白敏中的观点。而裴休和刘瑑也毫不示弱的展开了反击,一时间朝堂中几位重臣口若悬河似的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此时的白敏中偷偷冲着令狐绹使了个眼色,令狐绹看到后果然站出了队列。白敏中见状心中大喜,他已经预感到自己即将再次取得朝堂争论的胜利。与之相随的,则是自己的位置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然后令狐绹出列后却开口说道:“陛下,究竟该不该同意尚恐热的求亲之情臣不敢专断。因为这不仅仅是国事,更牵涉到陛下的家事。不管陛下做出任何的抉择,臣都会誓死支持。”

    这番话说出来之后朝堂中的大臣们并没有特别的反应,大家已经习惯了他凡事都让皇上裁断的行为。但是李忱听完这番话却大受触动,因为令狐绹的话恰恰说中了他的心事。对于他来说,只要答应求亲就意味着必须要送一个心爱的公主出去。毕竟是送一个公主远赴千里之外,大臣们自然无所谓,但对于皇上来说就很是有所谓了。

    令狐绹看到了李忱的神情后大受鼓舞,于是便又按照自己的计划继续说道:“臣今日之所以站出来,是希望白相能够站出来澄清一个情况,他究竟与吐蕃尚恐热之间有何关联。众位大臣都知道白相之子白可久至今仍被金吾卫羁押,原因就是白可久牵涉到了吐蕃人对魏扶大人的行刺案中。而这次尚恐热之子尚破奴来到长安后,当晚即亲自带人携带重礼前往白相家拜会。这连续两件事情足以说明白相家与吐蕃人关系匪浅,对此不知道白相有何解释?”

    白敏中万万没有想到令狐绹突然在这个场合抛出了这样的话题,而面对着天子和朝中的诸多重臣他又不得不给予回应。但问题是白可久的事情他自己直到此时仍是一头雾水,而尚破奴初一到长安就来拜会他更跟他没有任何的关联。然而在此时的场合下他已经很难辩白的清,毕竟一系列的表象很容易让任何人一个人怀疑到他的头上。

    (本章完)

第91章() 
看着满朝大臣愤怒的表情,听着他们大声的质疑,白敏中突然感到有些晕眩。他挣扎着稳住了脚步,失魂落魄的低声说道:“陛下,臣教子无方以至于犬子至今身陷悬案受人怀疑。臣自知做事不利甘愿致仕返家,以后靠百亩薄田聊以为生,恳请陛下恩准。”

    听完这话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也都屏住了呼吸,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一天的朝会居然会走到这样的一个局面。但是他们都看出了一直紧紧跟随白敏中的令狐绹这一天算是彻底反水了,天子对两个当朝宰相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此时让每一个人都不敢轻易再发言。即便如此,白敏中内心中也不相信李忱会真的就此一脚踢开他。

    李忱没有让其他人再说话,他最后留下了一句“尚恐热求亲之事容朕思虑后再做决断”便径直离开了朝堂。白敏中这时候抬起头看了看令狐绹,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神情,有一些不确信也有一些一些愤怒。令狐绹看到他的眼神后颇有些紧张,但是很快他就重新恢复了神态,率先走出了朝堂。

    李忱离开朝堂后便在****贽的陪伴下登上了龙撵,****贽已经非常懂得这位主子的心思,于是没等他说话就令人直奔定安长公主的府上而去。李忱朴实爱民,这从他的出行队伍中就能反映出来。每次前往长公主府或者外出出巡,他都尽量的减少随行人员,并严令他们不得随意扰民。于是这次前往长公主府的护卫和随侍人员加起来也才二十多人。

    当他们一行人离开皇城右转之后不久,突然前方的街道上一辆运粮的马车停在了路中间。驾驶着马车的一个老汉似乎受了伤,坐在马车旁痛苦的呻吟着。李忱注意到后立刻让人上前去探看一下,还特意要求不能对老人无礼。随从来到老人的身旁发现他是扭伤了脚,李忱听到后便下了马车,在****贽的陪伴下向老人那里走去。

    即将接近老人的时候,老人突然从裤腿中抽出了一支匕首直接刺入到了随从的胸口。正在靠近的李忱看到这一幕被惊住了,一时间居然愣在了原地。还好****贽反应较快,他大声的喊道:“有刺客,护驾护驾。”

    这时李忱身后的护卫们立刻冲了上来将他围在了中间,几乎同时,道路两旁的坊墙内突然跃出了十余名手持长剑的蒙面黑衣人直奔着他而来。侍卫们立刻便与黑衣人短兵相接了起来,****贽这时也拔出了一柄剑来紧张兮兮的护住了李忱。黑衣人们力求速战速决,所以他们摆出了拼死一搏的态度疯狂进攻,侍卫们也没有任何的退路,他们也已经将生死置之了度外。

    一番交手下来几名黑衣人和几名侍卫就已经倒在了地上,剩下的几个人仍然交织着厮杀。****贽趁机拉着李忱逃离了街道,向皇城的方向狂奔而去。这时两个黑衣人挣脱了厮杀追向了他们,眼看着长剑就将触碰到李忱的后背。危急关头令狐滈突然骑着一匹马突然从街道的另一头冲了出来,来到李忱的身前他也没有停下来,而是直接撞向了两名黑衣人。两名黑衣人被疾驰而来的马撞得连翻了几个跟头后才在收住了脚,随后两人便捂着肚子痛苦的挣扎着离跑远了。

    令狐滈这时调转了马头来到了李忱的身旁,他下马后与****贽一起扶着李忱登上了马,然后两人便护卫着他快步离去。不一会儿金吾卫的大队人马才赶了过来,留下了一队人马保护李忱后,剩余的人便加入了围攻黑衣人的行列中去。很快剩余的几个黑衣人便被纷纷斩杀在了街道上,直到这时李忱仍然显得是惊魂未定。

    回到宫城后李忱愤怒的召来了左右金吾卫的大将军和京兆尹,对着他们一顿训斥。不一会儿定安长公主也在饶安公主的陪同下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看到长公主到来李忱才终于收住了怒气,他大致上讲述了一遍整个遇刺的过程,说到惊险之处长公主也不由得心惊胆战。

    饶安公主这时候看着身边的令狐滈说道:“令狐滈,没想到居然是你救了父皇,这次算你立了一个大功。”

    令狐滈非常平静的回道:“公主殿下,我们身为唐臣,自当为陛下尽忠。这次卑职也只是正好路过,这才给了陛下些许的帮助,请公主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长公主听完这话冲着令狐滈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却已经表明了她对于他的赞赏。

    李忱这时候也夸赞道:“令狐滈经过了上次出使河湟后果然成长了许多,以后朕的大唐还需要你多多努力。”

    令狐滈立即跪倒在地,言辞恳切的说道:“请陛下放心,臣令狐滈自当誓死守护陛下!”

    这时郑颢匆忙的走了进来,见到李忱后立刻跪倒请罪道:“父皇,都是儿臣办事不力,一直没能擒获吐蕃的刺客们,这才让父皇今日遇险。儿臣罪不可恕,请父皇立刻降罪与我。”

    李忱看了看郑颢,好一会儿后才问道:“刺客们都被杀了?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

    “父皇,儿臣仔细查验了所有的尸体,发现其中一人少了一只胳膊。想到上次企图刺杀魏侍郎的其中一人被斩断了一支胳膊,所以儿臣断定这拨人正是上次刺杀魏侍郎未果的人。没想到这次他们居然胆大包天到要行刺父皇,横尸街头也算是他们罪有应得了。”

    长公主这时候接话道:“不是还有两人逃跑了吗,有没有什么发现?”

    “姑姑,后来我亲自带人去追捕那两人,听路人说两人到了驿馆附近后便消失不见了?”

    “驿馆?”李忱下意识的问道,“是尚破奴他们所在的那个驿馆吗?”

    郑颢点了点头:“正是。”

    京兆尹这时忙抬头说道:“陛下,请准许臣立刻带人前往驿馆活捉尚破奴等人,这件事一定跟他们有关系。”

    李忱侧头看了看长公主,长公主想了想后低声说道:“陛下,虽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但这次吐蕃人是企图行刺你,这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所以,我看可以先把尚破奴等人控制起来,如若查实他的罪证则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