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菲儿答道:“不一会儿会有一些侍卫带着和你年纪差不多大但已经病死的人来这边。到时候那些侍卫放一把火把他给烧了就行。等到了明日你的这道圣旨传出去后,别人只会以为是你在万分愧对天下的情况下自杀的,不会想太多。
哪怕是别人怀疑是少爷杀的你,他们也不敢说出来,最少目前他们是不敢说出来。陛下,离开皇宫后你打算去哪里?”
“去甘肃先帝那里吧,现在我除了去他那里外并没有其他去处。”汉平帝刘衎苦笑道:“想来天下人也不会想到我堂堂一个天子,居然连块属于自己的安家之地都没有。虽然我这个天子有名无实。
“好,这事我会替你办妥的。”寒菲儿点头应道。
汉平帝刘衎应声而起,换上了一身内侍太监衣衫,然后随同寒菲儿快速离开了寝宫。
他们两人刚走没多久,公孙策便领着数个侍卫来到了寝宫。并且跟随他们一起的,还有一个浑身冰冷僵硬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早已病死多时,现在被一个侍卫背着来到了这里。
公孙策领着人来到这里后快速令人对寝宫重新布置了一番,将圣旨放在了一个铁盒中。然后他才让人对着年轻人尸体放了一把火。
“传我的令,五分钟后让人来救火。救火的时候一定要确保这个年轻人已经被烧成了灰,并且要让救火的人第一时间把圣旨保护好。这事关乎到王大人的大计,千万不能有任何疏忽。”
“是,公孙大人。”侍卫应道。
公孙策点点头,趁着夜色也快步离开了这里。
剩余的那数个侍卫依旧待在寝宫,小心翼翼的看护着尸体被烧毁,控制着火势蔓延程度,避免失去控制。
当年轻人的尸体被烧毁了差不多的时候,侍卫们才让火势开始朝外蔓延,并退出了寝宫,传讯其他禁军前来救火。
天子寝宫忽然发生大火,内宫禁军随即被惊动,纷纷前来救火。
顿时之间,内宫一片大乱,太监和宫女呼天喊地乱成一团。
王莽站在武侯将军府屋顶瞭望皇宫方向,双眼露出了一丝笑意。
天子因愧对百姓和江山社稷从而自杀,王莽才好随之上位,并且还能留下一个弑君的污名,给后来者铺好大义道路。
王莽喃喃道:“自古生前身后事,万法不留名。当年女皇武则天改唐立周,功过自在,死后不题碑,任由后人评,而今我也。。。。”
第753章 新旧交替,改朝换代(6)()
到了第二天,皇宫再次发生火灾,,汉平帝刘衎在大火中身死之事传遍了整个皇都。
诸多还未离开皇都的群臣们顿时哗然,议论纷纷,惊慌失措,焦虑不安。
汉平帝刘衎死的太突然了,突然的令人根本想不到,来不及做各种应对安排。
他们都在怀疑这场火灾到底因何而起,为什么汉平帝刘衎会这时候死,其中缘由是什么?他们一致认为这绝对不是意外事件。
众人在猜测的时候,第一矛头指向了王莽,许多人都认为肯定是王莽下的毒手。
不过他们虽然怀疑是王莽干的,但却没有一个人说出来。
现在的王莽威压天下,权势惊天,那些怀疑王莽的人怕一个不好会惹得王莽动怒,从而引来抄家灭族大祸。
王莽对于群臣露出的不安和焦虑状态了然于胸,他联合霍江海、卫宫寒、大司农、钦天监等大臣一起对群臣下令,召开朝会磋商皇宫大变之事。
皇都未央宫,群臣再次齐聚,他们三三两两结成一个小团体在议论着。
王莽让人喊来了服侍汉平帝刘衎的近身太监,对着这个太监质问道:“昨夜到底是怎么回事?陛下寝宫为何会起大火?陛下的龙体现在何处?你们为何不及时将陛下救出来?”
内侍太监答道:“王大人请息怒,昨夜陛下忽然降下圣旨,不让咋家等人靠近半步,说是要静一静。咋家不敢抗旨不尊,于是离开了陛下寝宫。
当时大火突起,咋家等人第一时间前去救火,并且禁军也第一时间赶到。只是当时火势太大,禁军们完全没有办法压住火势,因此陛下的龙体在大火中也已经付之一炬。”
“混账!”王莽怒喝道:“你们乃陛下近侍,理当要照顾好陛下安危和起居,确保陛下龙体无忧。现在你们却如此粗心大意,从而导致陛下遭难,其罪当诛。”
太监不敢答话,诚惶诚恐。
堂下有一位大臣冷哼一声,站了出来。此人名叫李康,官居中山太守,是一方诸侯人物,内心偏向皇族正统,有心匡扶汉室,以前和八王爷刘平走的比较近。
自当先皇汉哀帝刘欣和王莽暗中联合诈死隐退后,八王爷不知其中缘故,于是便彻底放权退居幕后,不敢再在朝堂上发表意见,对所有政事不闻不问。
这次汉平帝刘衎和先帝刘欣一样毫无征兆的突然暴死,八王爷心中大怒,非常想出头查个究竟。
当然,他虽然很想查清具体缘由,但他却不敢,因为他也认为这事肯定是王莽干的,他不敢直接和王莽发生冲突,于是特地蛊惑了中山太守刘康站出来说话。
“你们事后在陛下寝宫可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吗?这次大火的缘由究竟是什么?”李康对着太监质问着。
太监答道:“回李大人话,当时火势太大,陛下寝宫大部分被烧毁。不过当时救火的禁军们在陛下的寝宫当中发现了一个盒子,那个盒子杂家认识,原本是装传国玉玺的。但是盒子里的玉玺不翼而飞,里面只有一道圣旨。”
“哦?传国玉玺不翼而飞?盒子里有一道圣旨?那道圣旨在哪里?”
“依旧在陛下寝宫,由众多禁军一起看守。”
“那你速速将那道圣旨取来让我等一观。”
“这。。。。”内侍太监迟疑了一下,把目光放在了王莽身上,想请王莽示下。
此刻王莽贵为群臣之首,权倾天下,完全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天子。这个太监不敢在没有得到王莽的许可下便彻底听从李康的要求去取圣旨。
王莽微微点头,示意太监可以去取圣旨。
太监得到王莽的首肯后这才急急忙忙离去,不敢耽搁片刻功夫。
中山抬手李康看到这个情况,他的眉头跳了又跳,甚感窝火和憋屈。
当太监走后,钦天监叹息道:“哎,天数,天数啊。这几日代表陛下的紫微星一直黯淡无光摇摇欲坠,现在陛下果真遭劫,由此可见天数使然。”
王莽道:“就算天数使然,但陛下贵为天子,我想即便是陛下气运偏弱,但也不应遭此大难,理当平和过渡才对。因此我估计这事必有蹊跷,这场大火肯定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
并且当年先帝就是在大火中遭劫,现在陛下又在大火中遭劫,两次情况如出一辙,若说其中没有原因,我第一个不信。
我怀疑宫中定然有其他不安好心之人安排了刺客隐藏,因此我建议当速速封锁皇宫所有出口,彻查皇宫所有宫女太监等人,务必要把每一个人的情况查个水落石出才好,要确保宫内不再有任何隐患和危险。”
霍江海皱眉道:“我看没那么容易吧?就算陛下是被人给故意加害的,但加害的人哪里还敢留在皇宫?此刻我们去查找,估计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用处了。”
“难道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吗?”王莽青筋暴跳,厉声大喝,似乎恼怒到了极点,宛如这事和他完全没有干系。
其他群臣看到王莽这副模样后情不自禁的狐疑了起来,猜测着是不是这事真的和王莽没有关系?是不是自己先前猜错了。
“王大人,事已至此,我们再恼怒也是无用。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要稳定军心民心。还有,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当速速重新推选一位新天子上位才是。”九卿大臣之一的廷尉大人张圣建议道。
“恩,张大人你所言不差。”王莽点头应道:“重立天子之事是得要抓紧办。好在陛下这事还未彻底传递出去,其他九州各郡的百姓和将士并不知道具体情况。陛下这事虽然发生的突然,但影响也不会很大。因此我认为等把陛下的事处理好了之后我们再来一起商议重立天子之事。”
张圣又问:“那以王大人您之高见,目前我们当推举谁当天子才好?”
他这个问题乃是故意而为,为的就是要堵住王莽的口。他怕王莽会借机称帝,刻意拿这个话来堵死王莽所有称帝的路。
只要王莽开口推举某一个皇族后裔当天子,那么也就意味着大汉皇族正统依旧存在,王莽还是没有机会当天子,大汉气运依旧延续不绝。
他这个问题一经抛出,中山太守刘康便也急忙附和,生怕错过了这个朝王莽发难的大好时机。
第754章 圣人有怒,大臣服软()
王莽两世为人,心思老辣独到,他一眼就看穿了张圣的险恶用心。
不过他虽然看出了张圣的险恶用心,但他还真不好回答张圣抛出的问题。
当约莫沉思了半响他摇头说道:“目前皇族嫡系后裔凋零稀少,若是贸然推举一人继承皇位,只怕也不妥当,我看这事还得和群臣一起商议才行,我一个人推举肯定不妥。况且我才来皇都没多久,对各位皇子的情况也不了解,因此更是不适合发表意见。”
张圣心中冷笑,继续追问道:“王大人您乃当世圣人,素来眼光独到,颇有远见。目前皇族后裔就那么几个,大多数您曾经也见过。我想您既然见过,那您肯定对他们有一个大致判断。
既然您有了一个大致判断,那何不先说来让诸位大臣听听?想必诸位大臣听过您的意见后便能够更好挑选皇位继承人呢?”
张圣这是打算无论如何也要王莽指出一个皇子来,然后等王莽说出这个人后他就立马附和赞同,尽量把这事弄成铁的事实,不给王莽任何退路。
李康道:“是啊是啊,王大人您身为当世圣人,若是您都看不准,那还有谁能够看得准?我看王大人您就不要谦虚了。”
王莽看到张圣和李康如此咄咄逼人,他的心里也有些窝火。
“张圣大人,李康大人,挑选天子之事乃是大事,岂能草草定断?莫非你们另有他念,想浑水摸鱼?”
王莽喝道:“你们说我乃当世圣人,眼光独到,这纯属胡言。在我麾下也有不少人叛变,若说我眼光独到,那么我麾下岂会有叛变之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挑选皇子之事定当要慎重再慎重,绝对不能草草了事。若是万一有个什么疏忽,天下百姓岂不是要再次遭受苦难?我虽然对大汉皇朝小有功劳,但这事我可不敢贸然开口胡言,如此也可避免因我之过使得百姓遭劫。”
公孙策看到张圣两人这般逼迫王莽,他的心里也十分的恼怒。
“张圣大人,眼下陛下遭难之事都尚未摸清楚头绪,你何谈重立天子之事?我看目前我们还是先把陛下的事搞清楚为好,免得乱了套。
还有,王大人身为群臣之首,总理朝纲,因此他更不能贸然开口推举某位皇子上位称帝,他须得避嫌,只有这样才算公平。倘若他率先开了口,那么其他群臣在摄于王大人的威势下迫于压力开口赞同,这样一来岂不是有失公平?”
“不错!”霍江海道:“张圣,你如此逼迫王大人是何居心?莫非你想借此事来陷害王大人吗?若是王大人开了这个口,那么天下百姓又会有什么想法呢?我想他们肯定会说王大人这是故意在推举自己的人上位,然后从中获取好处吧?
眼下天灾之事未平,陛下之事未曾查清,反贼姬家没有剿灭等等诸多大事没有处理,若是这时候王大人的名头受到一些打击,那么天下何以安稳?民心何以凝聚?现在你这般不识大体咄咄逼人,我不得不怀疑你是不是别有用心了。”
“你。。。。”
张圣听到霍江海这番论调后整个人被气得面色通红,额头青筋暴跳,双目露出杀人目光,恨不得立马就和霍江海干上一架。
先前在天灾未曾爆发之前、姬家也未曾出世之前,张圣是万万不敢在霍江海面前发怒,也不敢有任何不敬,因为那个时候的霍家是整个大汉皇朝最为顶级的三大世家之一,权利通天,势力庞大,兵多将广。
敢在霍家那个鼎盛时期对霍江海摆脸色的也就只有王家、卫家罢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霍家已经没落了,实力受到了极大折损。他们现在的整体军事实力也就堪堪和当初的二流世家差不多,还没有达到一流世家水平,更别说顶级世家了。
张圣的家族在这次天灾当中不知是何缘故居然没有受到什么重创,粮食也足够供应所部人马所需。并且由于他们是保皇派,所以他们先前也没有受到姬家和茺州一派豪杰打压。
因此他们的整体实力和先前差不了多少,实力依旧很强悍,是一流世家。若是这次没有王莽异军突起,他肯定要把先前三大顶级世家全部打压下去,从而取而代之。
现在霍江海在朝堂上这般指责他,他顿时就愤怒了起来,认为今日的霍江海已经不是昨日的霍江海,完全没有和他正面对话的资格。
他愤怒之后正要说些严厉的狠话,想落井下石嘲讽,但在这时王莽忽然干咳几声,并且狠狠瞪了他一眼,露出了满脸的威胁之态。
王莽这是在无声警告张圣,告诉他霍江海现在是我的人,你打狗也要看主人。若是你敢对霍江海有甚不满,敢在这里落他颜面,我不介意灭了你九族。
王莽在心底里其实也是比较看重霍家的,这不单单是他们现在处在合作状态,更是因为霍家毕竟是当初的顶级大世家,现在即便是因为受到姬家打压从而没落下去了,但是他们族内的人才依旧不少。
这就是所谓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道理,霍家曾经的底蕴摆在那里,现在他们虽然弱小,但是核心力量还是很强横。外部一时得势的势力不可能在瞬间就能全面超越。哪怕是从军事上超越了,但思想上和素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