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道-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行笑道:“却也不慢了,九月十五事发,消息二十五便传到了苏州,本月初三俺就收到了邸报,方旗主在睦州公门自然也有耳目。”

    又道:“说来这天道盟,的确之前是不曾听过。传言他等的口号,乃是天理昭彰,道法自然,替天行道,悄无声息的就做下了这般大事。俺还打探到消息,说是他们劫下花石纲后,就地在光州便发散了所劫来的数万贯钱财,当真叫人不得不敬佩啊!”

    王寅听了,眼中神色也是发亮,问道:“这发散钱财之事果然是真?近些日子送那花石在途,缺了不少消息,道上传言,这天道盟的人发散了十万贯钱财之多。”

    吴行摇头道:“据光州传来的消息,这钱财的确是散发了,但绝没有十万贯,估高一点也就三五万贯的样子,却也不少了。”

    王寅点点头,便道:“来吴县的路上,俺与令下的弟兄商议,想要效仿这天道盟的做法,干下一件大事,吴令主以为如何?”

    吴行道:“你要俺打探此番转运苏州的消息,俺就知道王兄弟有此心意,不过俺有几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王寅忙叉手道:“还请吴令主点拨一二。”

    吴行抚须沉吟道:“周凤虽是应奉局制使,但其官声甚好,又是专职在太湖沿岸合买水石,并未做下什么天怒人怨之事,其一也!此次转运,花石无算,这押运的钱财也非压榨百姓所得,而是吴县府库周转的库平银钱,且一路上还要支用民伕吃住用度,劫之不祥,其二也!我等教众虽然庞杂,精通武艺者却不多,再说如今教务艰难,历任光明使皆训导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万万不可因一时小不忍而乱了大谋,此其三也!”

    王寅听后,眉头紧锁,前后思虑了约有半盏茶的时间,这才起身做教中礼节道:“多谢吴令主点拨,的确是王寅想得差了。”

    吴令主便伸手要王寅坐了,瞧着眼前的汉子笑道:“比起王令主,俺身在公门,自然见闻多些。如今沿湖各地,倒也没有多少人恶了应奉造作两局的官差,盖因本地虽然盛产太湖石,但民风彪悍,不易欺压,再说干石水石也是依湖产出,官家使钱合买便得,无需巧取豪夺。王令主若想行事,不妨跟着周凤走一遭苏州,若能使他为王弟兄在苏州谋一个作匠的差事,可坐地细细打探花石纲转运之事,暗中抽调人手,轻易不做,要做便做下一番大事,王弟兄以为如何?”

    王寅想来,拍手道:“这办法好,不做便罢,要做便要做下一番大事。”

    这之后,吴行又与王寅聊了许多有关应奉造作两局的事故,都是些公门内部流传的消息,也让刚从乡里出来的王寅开了眼界。原来这两局一开始并非就是蛮横搜刮,而是拿着真金白银搜购百姓手中的花石奇木,虽然价格方面有些出入,倒也还算公道。可是几年过去,百姓手中的花石奇木再多也空了,便又安排了专门司职的制使来太湖各县组织人手打捞发掘太湖石,至于各地欺压乡邻、巧取豪夺的应奉局官差,实际上多数都是近两年招募的白做(临聘人员),凭着身上的狗皮做下了许多恶事,这才让应奉造作两局的名声臭了。

    所以,看事既要知道来龙,也得明白去脉。就比如说,为何这次天道盟在光州做下了大事,淮南各地都是一片褒奖之声,是因为天道盟劫取的这批花石纲,就是由应奉局的恶官差在蕲州等地搜刮豪夺得来,其中还弄得好些百姓家破人亡,家财散尽,因此当地的民愤民怨极大,换言之也就是等于有了舆论基础。

    而王寅想要效仿,就不能简单的囫囵吞枣,粗暴的随便去打劫花石纲。

    再有,便是这应奉局的由来,应奉局虽然是蔡京所设,但实际后台可是大宋官家。如今苏州应奉局和杭州造作局的管事朱勔与其父朱冲,原先只不过是苏州的一介小贾,是因蔡京过苏州时,献上了一名绝色官妓而抱上了大腿。

    这朱家父子虽是小贾,可对花石奇木的研究却是颇高,其时正好赵官家也对花石来了兴致,又得了道人进言,称:“京城东北隅,地协堪舆,倘形势加以少高,当有多男之祥。”

    当时赵官家子嗣不旺,于是就选石筑山,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每筑成一山,便有皇子降生,往复几次,赵官家这才命人设计了艮岳,然后这两年才开始增派了两局的人手,大力搜集花石奇木,为即将建造的艮岳备材。

    这其中苏州的应奉局专门负责组织花石纲,走运河送往汴梁,而杭州的造作局则负责将收来的花石奇木经行制备、选材、分拣和加工,各有司职不同。应奉局中有官身的正式差人也不过百人,白做却有近千,而造作局里的作匠也有千人之多,却是并不负责派人外出收集花石。

    这王寅虽然如今是明教之中的小小令主,可出身是个石匠,虽然因为刻写碑文的需要学过几年文书,但见识如何能与身为押司的吴行可比,这番谈话下来自然是受益良多。

    两人一直谈论到四更时分这才罢了,吴行安排让人伺候王寅留宿,便自回了自家,却不就寝,而是去了书房将一页信笺取出来仔细又读了一道,便在烛上点了。

    铺纸续墨,动笔写了一封书信,将方才与王寅说的话,精减之后罗列其中,最后在封皮面上写了睦州清溪方腊收。

    ****

    今日一更,这两日咳嗽,血痰,容俺歇息几日,也存些稿,看看再冲一波!

第一百三四章 【变数】() 
翌日一早,王寅便去了吴县城头将一众同乡都聚集了起来,赶在辰时中回到了驻地。

    之后便是埋头干活,王寅身为石匠的缘故,倒也能找准这花石的重心和支撑点,当天下午便安安稳稳将趸船上的巨型花石搬运到了特制的车上,活儿干得很是漂亮,随后自然随着队伍往苏州行去。

    从吴县往苏州去,道路虽然不远只有八十余里,可要运载如此巨大的花石平安抵达,难度可就不是用趸船拖拽那么简单了。第二日一早启程后,虽然找来八头健牛拖拽,可还是需要近百人牵了索子拖拽和控制平衡,遇见道路不平的还要停下来重新铺路,一日劳顿不过才走了十五里。

    所以,这不过八十余里的路程,算上装车耗费的一日,又足足走了九日才到苏州城的西门外,然后就被城门给难住了,便停在城外等待。

    应奉局中对这块巨型花石也是头疼,便快马去杭州请了几个朝奉来,可几个造作局的朝奉仔细瞧看后都觉得这花石大而无当,整体瞧来不堪一用,若是肢解开来到也能制作成好几块不错的散件。这些局中的朝奉可不是朝廷的官员,而是朱勔父子特意找来的花石专家,所以他们的意见自然受到了重视,于是应奉局的几个管事商议了好几日后,便觉得还是将这花石转运杭州造作局,由造作局来负责设计和改解。

    而且这花石也太过巨大,还走不了运河,只能是从陆路运往杭州,因此吴县的民伕还不允解散。

    这一来二去,又是十余日的延展,倒也让王寅等人白赚了许多力苦钱。并且这期间在苏州城里,王寅也得到了两个消息,其一就是朱勔父子如今既不在苏州也不在杭州,极有可能随蔡京去了汴梁,至于去汴梁做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其二就是,十月中的时候,天道盟的好汉居然在蕲州露了脸,这一次据说又是好几万贯钱财的发散,甚至还跟蕲春县的公人干了一架,听得王寅和他令下的明教兄弟们个个都是热血沸腾,可王寅倒是将吴行与他解说的道理细细与兄弟们分说了,便只能隐忍。

    然而,任谁也没想到,变数却来得如此之快。

    这一日,已经是十一月初二,那周制使早早便来了城外民伕们住的车店,便宣布道:“局中有了定议,要将这枚大花石送去杭州作解,俺想着用熟不用生的道理,还请众人再与俺走上一遭。”

    这话一说出来,除了王寅等人早有心理准备外,许多民伕都瞪了眼,一个老汉便大着胆子上前叉手道:“周制使,按说也轮不到俺多口,只是如今已经是冬月,花石又巨大难行,还走不了运河。如今这从吴县到苏州便走了十来日。再从苏州走陆路去杭州,怕没有两三个月如何能达,不若容了俺等先回家过年,来年开春再与制使运送花石,如何?”

    周制使听了,便也点头承认要将这巨大花石运去杭州,没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估计不成,可他也道:“眼瞧这时近年关,俺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只是此事干系重大,走与不走,却不是俺做的了主。如若不然,俺与众人打个商量,大伙儿帮忙先将这花石上路,路上俺再沿途招募人手,到了腊月初十,便放你等还家过年可好?反正只要花石上了路,走快走慢,何时走到杭州,便是俺来做主了,也不叫俺难做!”

    众人听了一想,也觉得是个道理,便也答应了下来,跟着王寅来的乡亲见王寅并不做声,也就没有出声。

    初三一早,众人便又启程,送了花石上路。

    然而,才走了不过三日,离了苏州也不过三十余里的样子,却是来了几十个应奉局官差追上队伍,领头的年轻制使上来一棍就打掉了周制使的官帽,道一句周贵你的事发了,便用四十斤的大枷将他拿了去,并且周制使手下的十几名差役也都一根索子捆上押回了苏州,而后这趾高气扬的年轻制使便喝令众人加快赶路,一定要在腊月三十之前抵达杭州。

    这苏州与杭州相聚也不过五百里前后,按说每日要都能走上十五里,一个月时日倒也足够。但实际上,因为花石太过巨大,便是官道也有许多路段无法行走,需要使人铺路填埋,沿途若是遇到路旁人家或许还要设法改道,路上要是碰上溪流小涧还得设法搭建便桥,所以这一日能走上十余里,还是因为才出苏州的缘故,要在腊月三十之前抵达杭州便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这里要说一句,古代的道路分为御道、驰道、驿道、官道和县道,御道最宽有九个车道约六丈至九丈宽(18米至27米),当时的车宽约在六尺左右,而官道不过是两车道的夯土路,宽不过一丈二尺(3。6米),县道更是只能一车通行。

    而他们将要运送的这块硕大无比的花石,全长差不多十仞(周制八尺,汉七尺,宋继汉尺,宋尺一尺约合三十一厘米,既一仞约2。1米),宽两仞三尺(约5米),运载的特制大车轴宽三仞(6。3米),长十一仞,又无转向轮,负载又高,如何能走得快?

    如此一说,民伕自然不干了,一个应奉局专门管车的老作匠便只能出面与这年轻的制使分说,哪知他还没说完就被一鞭抽在门面上,生生将这老作匠抽晕了过去,只听他道:“尔等都与俺听好了,俺朱荣接了当今相爷的令谕,定要在腊月三十之前将这花石送到杭州,尔等若怠慢误了行程,便莫道俺的快刀不利!”

    随着这朱荣一声喝骂,与他同来的十几个官差便也都喝骂着拔出朴刀便驱赶起民伕启运花石,众人见他势大便也忍了。哪知到了夜晚,这朱荣竟然没有使人去购买粮菜柴草,队伍停下之后无法生火造饭,众人思来想去只能又推举了一个老作匠去讨要,朱荣这才让了官差前去购买,等到粮菜柴草买来时,已经是二更时分了。

    更让人气炸的是,这菜是发臭的酱菜也就不说了,粮食竟然是夹杂着谷糠的陈粮,更不见一点油腥,民伕们咬着牙造饭吃了,王寅倒是一面吃着,一面瞧着围坐火堆正在喝酒吃肉放肆大笑的朱荣,脸上露出了浓浓的笑意。

第一百三五章 【杀官】() 
一连三日,队伍在朱荣的逼迫之下倒也走了将近四十里,只是伙食越来越差,也为难了这掌管伙食的官差,每日里都是东奔西跑的找来些便宜实惠的陈粮和发臭的酱菜,换了一般人还做不好这活儿。

    这一日,又是二更时分方才造好了饭食,王寅端着个破碗便蹲在车旁搭建的窝棚边上,一面吃着碗里的陈粮饭盖酱菜,一面冷眼瞧着朱荣等人围着火堆吃酒,不多久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乡伙端着碗蹭了过来,便用乡里的土话道:“寅哥儿,都叫俺打听好了,周贵遭祸便是跟这大花石有关,俺听来这朱荣就是那什么朱勔的亲族侄,便想要独吞了这大花石的功劳,便使人攀咬周贵,污他假公济私,贪墨了筹措花石的钱财。”

    王寅扒了两口饭,便问:“这朱荣名声如何?”

    小乡伙想了想,挠头道:“俺听那与他相熟的官差,与人说他是什么执裤子弟,五谷都不分。俺等吃的这般糟食,那管粮菜的差人报与他说是五贯钱一石,他也容了。”

    “执裤子弟?”王寅的文化水平也是不高,自然听不出有什么不对,只是觉得这词新奇,不过倒也没将这放在心上,便道:“明日要过五里溪,却叫弟兄们今夜都吃饱了。”

    小乡伙点头道:“俺理会的!”

    便也起身端着碗倒出窜走,将王寅的吩咐交代了下去,王寅倒是一边扒着饭,一面暗自揣测这。如今他们的队伍,组要由吴县民伕一百六十三人、苏州民伕一百五十五人和应奉局作匠、车工伙头三十三人组成,算上押车的官差二十五人,总共也是四百多人的庞大队伍。

    按说这样的队伍本不会齐心,只是这几日朱荣胡乱指挥,又克扣大家伙食,众人心里都多多少少埋藏了怨气,倒让王寅瞧出了一丝机会来。

    第二日一早,队伍照常上路,由于这一段的官道因为出了苏州五十里外,已经是多年不曾修葺,再说向来这杭州造作局和苏州应奉局直接发往汴梁的花石又多走运河,因此本来算着午前就该抵达的五里溪,直到下午的未时末才瞧见,掌车的老作匠仔细上前探查了差不多有十余丈宽的溪水,便向朱荣回禀道:“朱制使,如今虽然枯水,可溪中乱石林立,轻易跋涉不得,还是只能按照老办法,使人伐木搭建便桥。”

    朱荣却指着官道前方一座搭建在溪上的木桥道:“呱噪!不是有桥,还需搭建什么便桥?”

    老作匠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