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道- 第4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潦窍朐趺葱蘧驮趺葱蕖

    而接过计划书一看,大宋要修的路竟然是一条横跨高丽半岛的路,具体线路就是从西京西南边的南浦沿大同江抵达西京,在一路向东北到达元山,这高丽人就不干了。

    先说南浦此时不过是小小的渔村,好像都没有三百的人口,而西京虽然称之为京,但因为这些高丽与女真人的战争时不时将战火给烧过来,使得这座城池的民生几经凋敝,如今的总人口还没有五万,而西京再往东北走,沿途不但没有城池,便是市镇都没有,只有一些小山村,而元山的规模比南浦还要小,户籍上记载当地只有二百出头的人口。

    所以高丽人认为,修这么一条路完全没有价值!

    更何况,计划书上明确写明了,这条路称之为“宋丽友谊路”,由大宋派出工匠并提供三十万贯钱财来修建,但大宋的工匠将由大宋的军队看管和负责安全,而高丽需要付出的是三万名雇工民夫,当然工钱和食宿由大宋负责。

    也即是说,大宋不但拍了工匠来,自然也要派了军队来,还要对高丽的民夫包了食宿给了工钱,这就万万不能答应了。

    很快,高丽方面派了一个叫做尹宗夷的大臣渡海来河北更黄杰商谈具体事项,这个尹宗夷瞧着差不多该是五十多岁的年纪,仪态瞧着还好,一口语调略有些怪异的汴梁话也听着还好,不过他找黄杰商量的事项听着就搞笑了。

    尹宗夷上来就说:“我王睿智,自然查知天朝修建此路的用意,乃是与女真人有关。只是天朝欲修此路,有些章程我朝不能接受!”

    黄杰倒也耐着性子,便也问他:“却不知是那些章程?”

    尹宗夷道:“不瞒郡王,我高丽民贱,天朝欲用我高丽民役,能够包了食宿便已经是大大恩典,岂有支付薪酬的道理。我王的意思,希望天朝将欲支付与民役的钱财交付我朝,我朝可多派些民役帮助修路就是!”

    黄杰听来顿时哑然失笑,搞半天这高丽不能接受的居然是这个事情,想了想便也问道:“本王不错去过高丽,也不知高丽风物如何,尹判事不妨与本王说道说道。”

    这尹宗夷的官职,乃是什么左仆射并户部判事(尚书),算起来也是高丽大官了,听得黄杰这般来问,便也打开了话匣子夸夸其谈来,大致简略说了一番高丽的风物,待到黄杰来问这高丽的百姓一月能赚几多银钱时,尹宗夷略为思考了一下,便称开京的百姓一个月随便能赚个五六贯钱财,便是乡野之中的百姓也至少能赚三、四贯。

    黄杰一听,便也笑道:“原来与此,看来大宋所给的每日五十文的工钱确实有些低了,这样……本王知会下去,工钱便加到每日一百文便好!”

    这话说来,尹宗夷当时脸就绿了!

    什么开京的百姓一个月能赚五六贯,这尹宗夷自然是吹了牛,根据外派到高丽的传教士发挥的消息,此时的高丽百姓生活极苦,便是开京城中的普通百姓,一个月能赚一贯钱也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人了。而乡野百姓甚至极少能积攒钱币,劳作所得大多以物易物换成了食物果腹。

    因此也就不难看出,高丽朝廷真正为难的问题,就是这次修路大宋给出的民夫雇工薪酬可是高达每日五十文宋钱,这可就要了高丽朝廷的钦命了。

    而尹宗夷这次来的真正目的,就是希望大宋把这笔雇工的钱交给高丽朝廷,然后再由高丽朝廷发放给民夫,至于最终那些民夫手里能捞着多少,也就与大宋不相干了。

    说起来,高丽朝廷想得出这么丢人的事情,也真不怪他们。

    就最近几十年来,高丽一直跟北部的女真部落曷懒甸打着局部战争。大宋大观元年(1107年),当时的高丽王睿宗王俣(俣音YU,“鬼怪”里的王黎不用说该是谐音)任命将军尹瓘、吴延宠为正副元帅,率17万大军,由陆地、水面分五路对曷懒甸发动全面进击。是役虽然斩女真军6000余人,俘虏1000余人,攻破村庄130余座,但高丽军的损伤超乎你的想想…………伤四万、阵亡两万,还走失了一万多。

    后来高丽睿宗王俣挂了之后,外戚李资谦拥立睿宗之子王楷为王,当时王楷仅十四岁,加上意志不坚定且天性柔和,朝政均为王之外祖父李资谦及其党羽拓俊京所把持。而李资谦为图继续巩固自身地位,复将三女与四女进献为王楷之后妃,结党营私,安插亲族与部属担任朝中内外要职,并以权位之便乘机诬陷忠良,铲除异己。

    甚至李资唆使党羽与其奴婢夺人财务,占人土地,引发民情愤慨,民间里巷间流传“十八子(李)将王”,李资谦闻之,遂益生妄想之心,企图谋篡王位。李资谦成为幕后实质上握有权力的统治者,日益作威作福,由于行事过度专擅,致使朝臣义愤填膺,甚至引起王楷的厌恶。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八二章 【宋丽友谊路】() 
到了王楷四年,也既是如今大宋的道兴元年(1126年)时,王楷的近臣金灿、安甫麟暗中窥知王楷厌恶李资谦的擅权,于是伙同上将军崔卓、吴卓等人密议,在半夜引兵入宫诛杀李资谦的党羽拓俊京之子拓纯与其弟拓俊臣。

    拓俊京得到急报后,连忙也引兵入宫将房屋付之一炬,大火延烧至内殿,王楷紧急徒步逃至后苑避难,才得以逃过一劫。后来王楷甚至准备下令让位与李资谦以结束纷乱,近臣连忙上谏阻止,王楷这才作罢。

    于是李资谦派遣党羽到各地捕杀安甫麟等数十名朝中要员,将王楷软禁在寝所,并先后数次进毒药企图杀害王楷,幸好每次都为王妃用奇智所救。不久后,李资谦与拓俊京之间因为双方各自奴婢间的争执而产生嫌隙,两人关系因此日渐恶化。

    此时,得到王楷密旨的内医崔思全前往说服拓俊京,拓俊京遂痛悔前非,并决心效忠王室。于是,拓俊京奉仁宗之命拘捕李资谦,并将之流配至今之灵光,李资谦数个月后病死于流配地;李资谦的党羽也均被流配至远地,李资谦嫁与王楷之二女也遭到罢黜,但因救急有功,所以仍然特别得到丰厚的赏赐。

    另一方面,拓俊京在勤王有功后,却仗着功勋而日益嚣张跋扈,王楷五年(1127年),被流配至高丽岩堕岛。

    而如今,高丽国内因为刚刚平定外戚李资谦和拓俊京之乱,正趋于平静,可百姓的生活,却因为这连续时间内的内忧外患正趋于不断的恶化。由于这个时期高丽王朝还处于完全的内贸经济,并未通过陆运和海上商贸与周边国家进行经济交流,所以经济的单一性使得整个社会架构的承受力十分的脆弱,如果真的任由大宋跑来修路,并且开出了一天五十文钱高工资,恐怕用不了多久高丽的老百姓就要民变了。

    便也说黄杰耐着性子听这个尹宗夷吹牛,足足让他说了小半个时辰之后,也才没了兴趣,便也故意问了一句道:“尹判事,却不知你家中在开京有些什么产业?”

    尹宗夷倒也谦虚,便也道:“家中世代耕读,并无什么产业,只有千亩祖田,佃与百姓收租。”

    黄杰便也笑着问道:“那尹判事可知道何为‘水陆一体化养殖技术’?”

    尹宗夷当即傻眼,待听得黄杰将这“水陆一体化养殖技术”说了个大概后,差点被惊得合不拢腿……呃!应该是合不上嘴!

    最终,黄杰干脆便也派人将他送去河间府的金玉会会员家中的农庄里打了一个转,结果回来后尹宗夷不单是合不上嘴,也根本合不拢腿,瞧他面红耳赤,满目金光样儿,只怕黄杰一点头,他就要扑上来抱着大腿喊请爸爸了。

    然后,黄杰倒也开诚布公的告诉他,大宋此举不过是效仿“悬金移木”,并不会对高丽朝野造成什么妨害,如果尹宗夷回去促成了此事,那么这“水陆一体化养殖技术”倒也可以跟他好好研究研究。

    不用说,尹宗夷得了如此交代,当即头也不回的屁颠屁颠跑回了高丽,愣是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说服了高丽王,完全同意大宋的全部修路计划。而又过了半月不到,尹宗夷便也领着高丽朝中的尹氏、崔氏、高氏、金氏再次屁颠屁颠的跑到了河北来考察取经,最后黄杰便也以超低的价格将“水陆一体化养殖技术”引进去了高丽。

    话说回来,虽然这一日五十文钱的薪酬在大宋看起来虽然不算什么,但对于明确知道如今高丽物价如何的黄杰,却依旧还是开出这等高薪,却并不是因为黄杰财大气粗或是傻,自然还有一层更深的用意在里面。

    虽然黄杰一早就在跟种师道谋划过“驻韩宋军”这个事情,可由于后续事态发展太过出人意料,以至于至今都尚未得以实施。

    当初,大宋在澶渊之盟前后,不得不收起继承盛唐光荣的雄心,放下“天朝大国”的架子,小心翼翼地维护宋辽之间的和平成果。

    在这种情况下,宋朝基本上放弃了宋初对高丽强化控制的政策,并有意识地疏远高丽,对高丽推行一种“不干涉”的外交政策。即发展大宋与高丽的关系要首先以不损害宋辽关系为前提,既不介入辽国与高丽之间的战争冲突,又对高丽来使热情款待,极尽优礼。

    如此一来,既维护了宋辽之间的安定和平,又为日后发展与高丽关系留有余地,展示了成熟的外交技巧,可渐渐也疏离的高丽对大宋依赖和好感。

    一直到赵佶时代的“联丽制辽”策略被提出,大宋对高丽的关注也才渐渐加强。

    只是,就如今而言,高丽的百姓对大宋的观感,往往都是“传说中的宋国”这么一个概念,而想要把高丽绑上大宋的战车一道对抗金国,这高丽的百姓都搞不定的话,又如何让高丽的朝廷死心塌地跟大宋一条道走到黑呢?

    所以,经过仔细的考虑之后,黄杰决定将之前与高丽协商所获得的大同江北面的义州和仁州海康(也即是仁川港)两块飞地驻军,以及白翎岛的建设无限期延后,却把修路和从高丽大批量引进雇工的计划大幅度的提高了优先等级。

    在派出黄州建设一千五百工匠和御车、神武各五千人作为修路部队进入高丽的同时,黄杰也发动金玉会的会员开始扩建各地的农工商业设施,以备大量接收来自高丽的廉价劳动力。

    当然了,黄杰并不是准备搞什么血汗工厂或者血汗农场,以如今大宋普遍至少一个壮劳动力每月最少两三贯钱的薪资标准来计,高丽的劳动力当真是太便宜了,平均一个月只要包吃包住再能给个一贯钱,就能让高丽人美上了天。

    所以,这条路算起来还当真是“宋丽友谊路”,而黄杰还当真是准备拿钱砸出个新高丽来。

    不过,也在这时,张邦昌和李邦彦却从会宁府又发来了新消息来,说是赵佶父子在得知朝中如今是郑太后垂帘听政,赵福金为监国长帝姬后,居然又整出幺蛾子,竟然弄出一付什么密诏叫张李二人派信使送回了东京。

    而东京的郑太后和赵福金二人在看了密诏后竟然也不淡定了,居然下旨急诏黄杰回京。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八三章 【秦桧来了】() 
有关诏黄杰回京一事,一开始群臣都是拒绝的。

    但随着事情越来越大,最终还是李纲出面说服了众臣,派了个张邦昌留在中枢的左司谏前往河北传召黄杰,这个人虽然与黄杰不曾见过,但黄杰却是对他久仰大名,此人便是秦桧了。

    对于秦桧突然找上门来,黄杰自然也是很意外,不过听着秦桧朝着一口带着苏吴口音的汴梁官话,带着满脸的仰慕来拜见自己,黄杰不由还是对他生出了浓厚的兴趣。

    有关秦桧的生平,黄杰早就叫人打听了清楚,这秦桧本是元祐五年(1090年),生于黄州江边舟中,先居住在常州,后徒居江宁,遂为江宁人。其父秦敏学,做过玉山县令、静江府古县(今广西永福县)县令。

    这秦桧早年做过私塾教师,靠微薄的学费度日,他对自己的生活处境很不满意,曾作诗说“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政和五年(1115年),二十五岁的秦桧进士及第,补为密州教授,接着又考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

    至于他在近些年表现,倒也有可圈点之处。

    如在道兴元年(1126年)初,秦桧上奏,认为对南犯的金军“不宜示怯,以自处削”。后金军包围京师汴京(今开封),派使索求三镇,秦桧又上书言兵机四事:召百官详细讨论、加强守备、将金使安置城外、最多割燕山一路之地。

    不过,对于秦桧的建议,赵桓未予答复,仅是任命秦桧为职方员外郎,不久改为干当公事,隶属张邦昌辖下,秦桧认为此职专为割地求和,有违自己的主张,曾三上奏折请求辞职。

    到了后来,他随张邦昌等一行出使金营谈判,使节团的随员因为在席间当面拿金国的长公主被黄杰拐带南下的事情来说笑,当面嘲笑宗望看不住自己的妹妹,结果被宗望杀了个一干二净,只有他和张邦昌两人被宗望给留了下来。

    后来还听说,宗望在逼迫张邦昌不得之下,便拿他当了“杀鸡儆猴”的“鸡”,弄得他死去活来,后来还是黄杰千里驰援北上勤王之后,宗望在送还假“赵福金”的同时,也把他们两人当成赠品给一道送还了。

    之后,秦桧便也受了张邦昌的重用,官职慢慢升迁,如今也是官居四品的门下省中官。这门下省的属官有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以及给事中等,而已如今秦桧不过四十岁的年纪就能任职左司谏一职,当真是前途无量了。

    也说此时,有关郑太后和赵福金不敢决策之事,黄杰早已通过安插在两人身边的女夜鹰知道了原委,也不过就是赵佶、赵桓父子哪怕落得在会宁府坐井观天的下场了也不愿消停,硬是弄出了一个“衣带诏”来,不过对于自己送上门来的秦桧,他的兴趣却是大过了什么破“衣带诏”,待他耐着性子听秦桧将前来传诏的原委说完之后,便也笑吟吟来问道:“本王上次驰援东京时,听闻秦司谏跟随在张相左右,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