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世杰赶紧将豪格绑了起来,再看石为经却是一动也不动,阮世杰以为他就这么挂了。赶紧用拇指掐着石为经的人中,一会儿,石为经咳咳咳地咳嗽了起来,东夏士兵们高兴地跳跃起来,高声大叫:“中堂大人威武,中堂大人威武!”
石为经听见士兵们的呐喊,从地上一骨碌爬了起来,看了一眼被阮世杰五花大绑的豪格,学着杨布威的样子,大声地喊道:“华夏威武!兄弟们威武!”
这时候,暮色四合,光线暗淡了下了,战场上大明军人们,割着鞑子首级,有的已经挂的满腰都是,但还在仔细寻找。
石为经早就听说割上一个鞑子首级,朝廷便会奖赏大笔的白银。在辽东的关宁军那里,还偷偷摸摸地交易起来,明码实价,童叟无欺,今日一看果不其然。
石为经大惊之余,让阮世杰将一脸晦气,如丧考妣的豪格押了下去,并极力寻找每一个东夏士兵的尸身,想着战事结束之后,再带回东夏好生安葬。
就在这时候,卢象升与高起潜走了过来。高起潜曾受过李存真不少好处,此时对着石为经嘿嘿地笑着说道:“石先生前番擒获阿巴泰,今日又生擒豪格,大功于朝廷,必会使龙颜大悦,将会高官厚禄重赏啊!”
石为经听后,在心里说道,我才不会在乎什么高官厚禄呢,不过是为了宁德公主罢了。今日一战损失了这么多的东夏精锐,不知如何向他们的家人交代呢,便向高起潜与卢象升行礼说道:“学生见过高公,见过卢总督!”
卢象升见他作战勇猛,今日立下了头功,十分敬佩,对着石为经长揖一下说道:“学生卢象升见过石先生,先生今日力挫东掳气焰,亲临战场厮杀,令学生敬佩不已,请受学生一拜!”
石为经对卢象升也是十分敬佩,上前将他扶起,说道:“卢总督不必如此,今日大战,学生擒获豪格,乃是三军用命,学生不过侥幸而已!”
此时孙承宗已经大开高阳城南门,让大军进内休息。但这些战士总是放着鞑子首级不放,在鲜血满地,尸体横陈的旷野上东翻西番。
三人看着眼前情景,边说边走。石为经看见天雄军们在分割马肉,说道:“还是卢总督想的周到啊,这些马肉便可作为大军粮食,营养丰富呐!”
卢象升听后苦笑不已,但无奈高起潜就在旁边,不好明言,说道:“如今已经到了隆冬时节,这些马肉也存的住,因此作为军粮极好!”
高起潜也跟着说道:“这些鞑子兵器,弓箭也是守城利器,都要收集,也为皇爷省下不少军用呐!”
石为经与听后违心地说道:“高公此言在理,一片拳拳报国之心,令学生汗颜!高公能这般体会陛下的难处,实乃国之干成,朝廷栋梁啊!”
卢象升听后对此嗤之以鼻,要不是石为经今日作战勇猛,他恐怕要痛骂一顿了。
就在这时,三人已经行至南门之下,孙承宗远远地迎接三人。老远就是一个长揖,说道:“卢总督与燧人兄今日杀敌保国,立下赫赫不世之功,谨受学生一拜!”
第171章 多尔衮的如意算盘()
孙承宗这般说来,对高起潜一字不提。高起潜听后,脸色极为难看,但他知道这位七十六岁的孙承宗乃是天启,崇祯二帝的老师,就连曾经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他都不放在眼中,何况他高起潜区区一个监军呢。
卢象升与石为经赶紧上前将孙承宗抚了起来。卢象升说道:“老大人为四朝元老,谋划了宁锦防线,才是建奴不能轻易南下。就连先奴酋也是殒命于宁远城下,无力回天,学生当不得老大人一拜!”
石为经也说道:“学生能有今日之功,皆是老大人耳提面命,谋划之功,学生岂敢独居!”
高起潜也上前说道:“老大人为两朝帝师,德高望重,我等为君分忧,不过分内之事,老大人不可如此!”
孙承宗听见高起潜这般说话,狠狠地盯着他说:“高监军手握重兵,为何先是隔岸观火,只让建斗兄与地厮杀,是为何故?”
高起潜不敢再看孙承宗的眼睛,低着头,半天才用极为低的声音说道:“建奴势大,皇爷曾吩咐奴才不可浪战!所以奴才不敢轻易发兵,只怕精锐尽失,无法向皇爷交代!”
孙承宗听后“哼”地一声,说道:“你高监军畏敌不前,何必再找托词,以后如果也是这般畏敌不前,我定要参你一本!”
高起潜听孙承宗要参他,他知道孙承宗的奏折在皇上眼里的分量之重,吓得赶紧跪了下来,说道:老大人息怒!奴才再不敢如此贻误军机了!”
孙承宗没有理会高起潜,一手拉着卢象升,一手拉着石为经朝城内走去。回到房间,石为经累的不行,倒头就睡。这一睡就到了子时初刻,直觉腹中饥饿,急忙让亲兵为他寻找食物。
就在亲兵为石为经端来一盘马肉,石为经正吃得满口流油地时候,亲兵来报,说高起潜前来拜会。
石为经腹谤一声,这死太监,这个时候干什么来了。但也不敢怠慢,亲自将高起潜迎接了进来,让他在红木桌子前坐下,对亲兵说道:“上茶!”
高起潜喝着茶,说道:“咱家与鸿胪寺少卿李大人多有来往,也听得石先生的一些往事。”
石为经听后才知,高起潜来访是看着李存真的面子而来的,便说客气一下说道:“留璞兄也多次向学生提到高公,但学生俗务缠身,还未到府上拜会!请高公赎罪!”
高起潜听后尖声尖气地“嘿嘿”笑了三声,说道:“都是自家弟兄,学生何必见怪!”
“弟兄!”石为经听后腹谤到“爷爷怎么会有一个不男不女的弟兄”,但脸上却堆着笑容,说道:“礼数要紧,学生一到京师,便前往府中拜会!”
“先生不要客气,咱家听说将军钟情于宁德公主,不知传言可是真的!”
石为经听后,这才想到这个死太监也是朱由检跟前的红人。若是这个死太监在朱由检面前说上几句好话,说不定也能起上作用,便说道:“此事还要高公成全!”
“先生虽然与宁德公主两情相悦,但要想比翼双飞,却很难办呐!”
石为经听后赶紧从行李中拿出一颗足球大小的夜明珠,说道:“此事还要拜托高公在陛下面前美言一二。”
高起潜看着熠熠生辉的夜明珠,那双眼散发出来地光芒丝毫不比夜明珠的光芒少,说道:“好说好说!”
虽然高起潜只是前来敲诈敲诈,但石为经却恭敬地将他迎接进来,又恭敬地送了出去,心里想着多一个人说话总不是坏事,将面前的马肉饕餮一番,就躺倒床上,想着宁德公主朱徽婧甜蜜地进入了梦乡。
东掳伪睿亲王多尔衮率领六万铁骑火速驰援高阳。日夜马不停蹄,当天晚上大军行至半路,遇到了正蓝旗的几个残兵,一番询问之后,这些浑身是血的士兵说,正蓝旗全军覆没,他们亲眼看见肃亲王豪格被生擒。
多尔衮听后一面惊骇不已,一面又欣喜万分,惊骇的是明军何时变的这么强大,愣是让四万铁骑全军覆没,以至于主帅豪格被禽。
不知明兵用了何等妙计,这令熟读《三国演义》地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在想着豪格往往鲁莽不知兵法,也许是他轻敌冒进,中了卢象升的奸计!
欣喜的是大清皇帝黄台吉的大阿哥豪格已经阵亡,这对不过而立之年的多尔衮来说,继承皇位又多了一成胜算。如果自己在这高阳城下尽歼灭明军精锐,则立下不世之功,届时黄台吉驾崩之后,还有谁能与他争锋!
多尔衮想着想着便让大军下马休息,埋锅做饭,一个时辰之后挥师高阳城下,直捣黄龙。
冬日的夜空格外的安静,就连群星也是那么璀璨。多尔衮望着漫天繁星,又想到听说明朝三边总督洪承畴与陕西巡抚孙传庭率领的勤王大军已经到了陕西娘子关一带,要不了多久就会兵临城下,他必须要在陕西兵马未到之前攻破高阳城。
连日的奔波令鞑子们倒头就睡,几个掳掠的百姓趁机逃跑。多尔衮大喝一声,鞑子兵们从睡梦中惊醒,冲上前去,手起刀落已是人头滚地。
多尔衮又想着如果不歼灭陕西兵马,那么大明还有陕西六万兵马,再加上宁锦防线上的几万关宁铁骑。大清入主中原之时,难免还会有几场恶战,到时候不知道会有那个王爷贝勒与他分功劳,倒不如把岳托在山东一带的十万兵马也一并调来,保证让大明再无可战之士。待他与岳托一起消灭明朝大军之后,说不定还能北上北京,再把祖大寿的三万关宁铁斩杀殆尽。到时候那些不堪一击地京师三大营如何能守住北京城呢。而岳托那是根本不可能与他争夺汗位的。因为岳托的父亲代善虽然拥有两黄旗旗主的地位,看似兵强马壮,实力雄厚。但代善当年与父汗(努尔哈赤)的妃子有那苟且之事,而且被父汗亲自撞见。
那时候自己三兄弟还小,也记得父汗大怒,向各位王爷宣布了代善子孙不得继承大位的旨意。
多尔衮想到这里,从衣襟中拿出烟斗,装了满满一锅烟丝,从烧的正旺地篝火中拿出一根树枝,放在烟斗上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
就在吞云吐雾之际,多尔衮又想到当年父汗驾崩之时,有意让自己继承汗位。甚至父汗都把八旗归属部署完成了重新部署,将父汗统领的两黄旗交给了他与哥哥阿济格,弟弟多铎三兄弟统帅。
第172章 资政院的如意算盘()
但无奈那时候自己三兄弟太过年幼,被黄台吉抢走了汗位军权,又让母亲乌拉那拉氏阿巴泰给父汗殉葬。
多尔衮想着想着,一烟锅烟丝已经抽完,他将烟斗在鞋底磕了磕,起身对着两个亲兵说道:“你们立即前往岳托贝勒大营,就说本王要在高阳城下与明军下一盘大棋,一战而定乾坤!”
他说着说着又怕亲兵们笨嘴笨舌地说不明白,就从行李中拿出笔墨纸砚,给岳托写了一份书信,交给两个亲兵,这才放心。
看着两个亲兵打马而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多尔衮这才回过头来,在篝火旁边坐了下来,再次装上满满一袋烟丝,抽的是烟雾缭绕,飘飘欲仙
。
这时候他又仔细地思考了一下肃亲王豪格全军覆没之事,想着想着他猛地抬起头来,自言自语地说道:“这是里合外围,中心开花之计啊,果然歹毒!”
多尔衮想着想着就觉得这根本就不是卢象升的打法。卢象升虽是两榜进士,但打起仗了就像狼群一样,一味地猛冲猛杀,很少用计,作战方式倒与豪格,阿济格,已经作古的莽古尔泰相似。
明军在高阳城下出现了这种打法,分明是有高人指点,根本就不是豪格说的那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究竟是什么人在高阳城下呢,多尔衮在心中把明朝官员细细地想了个遍,自言自语地说道:“能够想到这中心开花之计的可能是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孙承宗。”
对了就这几个人了,多尔衮想着根据细作来报,洪承畴,孙传庭还在娘子关一带,而杨嗣昌正在北京城中。
对了就是孙承宗,一定是孙承宗,也只有孙承宗了,这个老匹夫一手创建了宁锦防线,让我大清数代人望着一座座关隘无法突破,就连父汗也在宁远城下升了天了。
这个老匹夫已经告老还乡,这高阳便是他的桑梓之地,一定是他了。
多尔衮想着孙承宗虽然想出了这“里合外围,中心开花”地妙计,但无奈明军人数不够。而他多尔衮便以其人之道还致其人之身。
到时候先把高阳城团团围住,再等待洪承畴,孙传庭大军到来,一旦洪承畴,孙传庭把本王这些人马包围之后,岳托贝勒地十万大军便也到了。届时再把洪承畴,孙传庭包围在里面,这才真的是“里合外围,中心开花”地妙计呐!
多尔衮想到这里,便让将士纷纷跃马,向高阳城而去。骏马狂奔,飞沙漫天,十分地呛人,后续地辎重部队及掳掠地百姓被呛的连连咳嗽不止。
十一月运河已经封冻,从海参崴南下中原,表面上是前来勤王,实则是趁机大量移民而来地杨布威一行只能从距离济南府最近的莱州湾铁门关登陆。
这次移民人员阵容豪华强大,不但有杨布威率领的一万东夏骑兵,还有张小顺的一千多艘银民船队,婉娜拉的一百艘风帆战舰,就连民政部尚书柳如是也来到了齐鲁大地。
此时黄河还在夺淮入海,莱州湾是大清河,小清河地出海口。莱州湾与海参崴一样,沿海岸线有几里路的海面结着厚厚的冰。
杨布威一行在海水与冰面相接的地方抛锚停船,将最前面不太结实的冰块用铁棍敲碎。这才乘着从大海船上放下来的小船登上了冰面,沿着大清河河岸,经过利津,蒲台,青城,济阳向济南府而去。
柳如是带着民政部的人员自登岸以后便沿大清河河谷支上了熬粥的大锅。每隔十里便设一个赈灾点,每个赈灾点都有一百口巨大的铁锅,熬着插上筷子不倒的稠粥。一直向济南府延伸,长长地补给线一直从莱州湾铁门关延伸,难民从大清河一路吃着向莱州湾而去,到了铁门关后,愿意移民东夏的便登上移民船队,坐满十艘飞剪船后便抛锚起航,穿过济州岛附近的海峡向海参崴而去,大约半个月飞剪船便能打一个来回。
杨布威已经帅军前行,柳如是在一万公安人员的掩护下,一边维持赈灾线上的治安,一面将补给线向济南府拓展。
利津,青城,济阳一带虽然还未遭到战火的焚烧,但如今大明北方大地上哪里没有被饥饿折磨地不成样子的难民呢。
听说东夏国在大清河河谷摆上了好多熬粥的大锅。难民们便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移民司的工作人员便立即忙碌了起来。
这一日,柳如是沿大清河河谷在济阳与济南之间的路上而行,前来查看哪里作为赈灾点合适一些。
冬日地阳光洒在大清河两岸,灰白色地大地白茫茫地,只有大清河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