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化不同于郑氏河内,距离港口才不过一二十里,汪三江有意前往一游,故而听阮福澜此言之后,笑呵呵的说道:“国公大人盛意拳拳,本院这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汪院长请!”阮福澜说道。
“国公大人请!”
袁小英看着汪三江与阮福澜已经并排而行,便命令一千水师官兵留守在三江号上,而另外两千多官兵在桑丘的带领下随行,商务部的三百多人自然也要随行。
阮福澜的随从,再加上东夏国人一起向西进发,显得阵势浩大,浩浩荡荡而又热闹无比。
阮福澜早就准备好了一头大象让汪三江乘坐,这头大象背上也驮着一顶富丽堂皇的轿子,袁小英看着新鲜,神情欢喜雀跃,在象奴的帮助下,二人顺利爬了上去。
汪三江与袁小英刚刚在轿子之中坐定,那大象便缓缓起身,袁小英只觉得轿子晃悠悠的抬高,从那些纱幔中望去,只见视野开阔,无数戴着大斗笠的农人正在驻足观看。
此时虽然已经是农历九月,但是安南顺化府地处热带,仍然是气候炎热,阳光直射而下,让人汗流浃背,但是轿子之中有着遮阳的纱幔,又处在空中有徐徐清风吹来,故而相当惬意舒服。
一行人在南北延伸的狭长平原上缓缓而行,不多时便来到顺化城外,汪三江与袁小英举目眺望,只见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池,建筑风格与大明类似,飞檐高耸,垫个林立,青色的城墙之上,城楼巍峨,城外也引来了香江之水,作为护城河如玉带一般的在城墙之外曲折蜿蜒。
袁小英看那城门高大,有不少兵丁的站岗,而戴着大斗笠的安南百姓来往不绝,看着这一行人服装怪异而又华丽,全都驻足观看。
及至到了城内,又见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满目,阮氏之富庶,可见一般。顺化城中也有驿站,到了此处,阮福澜便将汪三江一行悉数安排在了这里。
驿站虽然不大,但是汪三江夫妇及三百商务部的人员皆能住下,随行的官兵们便在院中搭建了凉席等物,也勉强算是能够住下。
之后阮福澜让汪三江一行稍作休息,待到晚上之后,再参加宫中晚宴,商议军国大事。
送走了阮福澜之后,汪三江与袁小英二人有意游览顺化风光,便乔装打扮,只带了数十个随从,便向那玉屏山而去。
从驿站里溜了出来,汪三江与袁小英及数十个随从穿上了安南服装,戴上了大斗笠,将脸颊完全遮住,于是那炽热的阳光便不再那么炎热了。
大街上行人来来往往,靠近城门的市场上,竟然有人售卖着大象,袁小英看着十分激动,汪三江自然愿意博取美人一笑,故而购买了一头大象,在随从的帮助下,袁小英率先跨了上去,汪三江也在她后面坐了上去。
大象缓缓起身,袁小英只感觉身体后仰,倒在了汪三江怀中,汪三江抱住美人纤细的腰肢,二人随着大象的步伐而不断的颠簸。
出了城门,跨过架在护城河上的大桥,汪三江与袁小英便骑行在了郁郁青青的田野上。
稻花正在开发,被清风吹拂,稻谷不断摇晃,恰似层层波浪,又传来了珍珍清香,稻田里蛙声一片,而高大的椰子数上,也有不知名的鸟儿在尽情歌唱。
汪三江与袁小英新婚不久,此刻又行走在风光旖旎的狭长平原上,心情愈加的舒畅,空气中传来大海的味道,而西边的山峦起伏不定,满目郁郁青青,长慢了野花的土路旁,不是有着小小的水塘,水塘里荷花绽放出红艳艳的花蕾,那荷叶出水很高,而且比大明江南各地大了不知多少。
第453章 安南风光()
一路上,又碰见了几个买水果的摊位,摆着各色水果,什么芒果,木瓜,椰青,牛油果,香蕉,藩荔枝,榴莲,菠萝蜜,奇异果,柠檬,荔枝,山竹,菠萝,红毛丹,大杨桃,西瓜甘蔗等等,琳琅满目,比比皆是。
汪三江与袁小英下了大象,吃了些菠萝蜜等物,又步行而去,一路上逗着大象,只见四处碧绿,林荫远近朦胧,小乔流水,古井情深,瓜蒲果园,处处皆趣味。
汪三江一行四处游荡,到了三四点的时候,便来到了玉屏山上,只见松涛阵阵,松香扑鼻,青松葱郁,充满了诗情画意。
玉屏山不高,山顶又极为平缓,汪三江与袁小英登临山顶,向西眺望,只见山峦起伏,无不郁郁青青,一山掩映着一山,层出不穷,不知又几多重。袁小英向南北眺望,只见千里沃野全是一万无际的稻田,夹杂着片片村落,笔直挺拔的树木环绕着小村,绿树青山,风景如化,让人情不自禁的沉醉其中。
汪三江举目东望,只见比天空还要湛蓝的大海清晰可见,倾耳仔细聆听,好似那浪涛声夹杂着阵阵松涛,隐隐可见。
从山中回来,又来到了天姆寺中,汪三江观寺院之中布置,乃是大乘佛教,而非小乘佛教,没有那些尖尖的金顶,有着汉地特色,什么天王殿,玉皇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阁,钟鼓楼,十王殿,大悲殿,药师殿等等全都雕梁画栋,飞檐高阁而又金碧辉煌。
寺中还有荷花潭一个,潭水清澈碧绿,开满了映日荷花,长满了接天莲叶,倒映着耸立在绿树丛中的亭台楼阁。
从天姆寺中出来,汪三江又袁小英又泛舟香江,只见江水之中,倒影着宫殿,楼台,亭阁,寺庙,城郭,花园,江上舟楫来往,更有画舫几艘,传来阵阵歌声,要不是那歌声乃是安南语言,而非吴侬软语,汪三江便恍惚来到了十里秦淮河中。
袁小英见安南风俗与大明几乎相同,就连吃饭也用筷子,不解的问道:“先生,这安南还是异国他乡吗?”
汪三江听后,笑着说道:“怎么还叫先生。”
袁小英听后面颊酡红,恰似荷花花蕊一般的动人,娇羞的说道:“晚上,小英愿意叫夫君,而白日还是称呼为先生的好。”
汪三江看着美人如花,与香江近岸处的荷花相互辉映,只感觉袁小英妩媚动人,不尽情不自禁,在袁小英光滑的鼻翼上用手指刮了一下,这才说道:“安南曾多次属于中华疆域,自秦代之际,便成为了中华领土。
安南得名于大唐在此地设了的安南都护府。一直到了五代十国之时,吴权割据安南脱离两广政权南汉,而大宋无力统一,于是安南便正式独立,作为中华藩国存在于世。
大明肇始,到了永乐大帝主政之际,收复了安南全境,成立了交趾布政使司,故而安南又回到了中华疆域。
大明宣宗之后,因杨士奇,杨荣等大臣进言,宣宗皇帝罢扯交趾布政使司,于是安南又脱离了大明管辖。
及至世宗嘉靖年间,安南之主莫登庸与大臣数十人,自缚于镇南关跪拜,将安南土地名册及户籍献于大明,世宗接受了莫登庸的请求,成立了安南都统使司。
神宗之后,大明内忧外患,从此一蹶不振,于是安南又开始自立起来。
安南与中华渊源颇深,所以风俗相同之处很多,不能一一口述。”
听汪三江娓娓道来,袁小英这次明白安南与中华渊源颇深,又与大明有着不可说清的恩怨,说道:“怪不得顺化也有紫禁城,又设午门,太和殿等建筑,又有太庙。”
汪三江听后,笑着说道:“这是那阮福澜生了自立之心,在那座所谓的紫禁城外,还仿照大明设有国子监,钦天监,礼部,吏部,户部,刑部,兵部,工部,以及统帅前后,左右,中五军的都统府。
此外阮福澜还模仿大明,建立文庙,而又开科取士。”
袁小英听后,看着远处的景色,说道:“安南文化氛围浓厚,加之山川秀丽,又比那些大城,真腊,东吁不同,其国人受圣人教化久矣。”
汪三江听后卖弄着说道:“天下有大大小小数百个国家,虽然语言有别,人种不同,但以文化差异来看,主要有几大文明。
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影响之下,朝鲜,日本,琉球,安南等国早就归于儒家文化的范围之内,此其一也。
印度文化也颇为久远,几千年以来,东吁,大城,真腊已经成为了印度教与佛教的文化范围之内,此其二也。
***教教规森严,形成了***文化,文化范围大体在中亚及西亚,向哈萨克汗国,奥斯曼土耳其等国皆是其文化范围,此其三也。
基督教文化在欧罗巴生根发芽,像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俄罗斯等国皆属于基督教文化,此其四也!”
汪三江在美人跟前尽情卖弄,但袁小英在永宁学院之时,接触过这样的知识,但她不想说破,装作初次听到一样,用一双柔荑紧托着脸颊认真的听汪三江娓娓道来,说道:“先生博学多才,令小英敬佩不已呐!”
汪三江被袁小英这一赞誉,于是愈加的如沐春风,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但是袁小英真心爱他,也就不觉得有丝毫的厌烦,反而如听仙月一般。
袁小英与汪三江一行游玩结束,回到驿站之后,已经是斜阳如血,映照在了雕梁画栋的顺义城中,而阮福澜又亲自前来迎接,汪三江,袁小英自然欣然前往。
宴会设在了“紫禁城”中太和殿内,汪三江与袁小英在阮福澜等人的陪同之下,穿过了午门,过了金水桥,便看到汉白玉台阶中间也有着盘龙图案,就连夕阳照耀下,金光灿灿的屋顶,也有着几条瓷质飞龙。
这紫禁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与大明紫禁城真的十分相似,只是规模小了许多,汪三江一行拾级而上,就进入了太和殿内,这才发现阮福澜还没有登基称帝,故而这小小的太和殿内也就没有摆上龙椅,而上摆着几张桌椅,铺着东夏国永宁城生产的大红地毯。
宾主落座之后,十多个穿着纱织长裙的女子便在乐器声中缓缓舞动,这些安南女子,饱受儒家文化熏陶,所以不同于中南半岛的其他地方的女子,又与大明各地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别有一番风味。
第454章 兜售军火(一)()
安南阮氏集团仿建的太和殿内歌舞升平,菜肴一一端了上来,众人一边看着殿内中央宫女们的歌舞,一边交头接耳的低声议论着。
对于汪三江一行造访阮氏安南一事,那阮福澜还以为东夏此举,有意联合诸国,一举歼灭倭寇而是南洋重新归于安宁,所以他虽然脸上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其实内心恨不得汪三江早点亮出底牌,好使他的猜测成为现实。
一曲舞罢,另一曲又悄然而起,第二批宫娥刚刚开始翩翩起舞,阮福澜便挥了挥手,于是舒缓的乐曲戛然而止,那些浓妆艳抹的宫娥全都退着走了出去,阮福澜开口说道:“这几年间,东夏迅速崛起,已经成为强盛如汉唐的国家,而那日本近水楼台先得月,购买了大量的东夏火器,从而德川幕府野心膨胀,不可一世,四处掳掠百姓,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好在汪院长莅临顺化,有意会盟天下诸侯,陈兵万里波涛,求歼灭如禽兽一般的倭寇,令本国公甚是喜悦,为了感念汪院长如此义举,让我们共同举杯,今日一醉方休。”
阮福澜说的很是煽情,此言过后,不但安南阮氏政要人人起身而立,端起酒杯,向汪三江致意,就连那些东夏国商务部的随行人员也都站起来了不少。
袁小英听到阮福澜此言之后,生生的为汪三江如何回话捏了一把汗,而汪三江仍然一脸的神态自若,站起身来,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掠过,在袁小英颇为紧张的脸上停顿了一笑,二人四目相对了一会儿之后,汪三江又把目光停在了阮福澜的脸上,带着些许歉意说道:“国公大人明鉴,东夏行的乃是上古三王之政,凡是要经过东夏诸君商议,两院批准,最后才有宁德长公主亲自裁定。
本院这次南下,只带着东夏两院关于维护南洋商贸的命令,而并无歼灭日本倭寇的任务。军国大事,本院不敢自专,还请国公大人及安南仁人志士谅解。”
听汪三江此言之后,袁小英脸上自然多云转晴,欣喜激动的望着汪三江,而阮福澜及安南众臣,也都望着汪三江,只不过那眼神自然与袁小英的欣喜不同,而是一脸的落寞并夹杂着些许愤怒。
阮福澜被汪三江此言完全给听呆了,这与他预料不同,东夏并没有收拾倭寇的意思,就在他不知如何开口之际,又听汪三江说道:“倭寇猖獗至此,本院竟然没有耳闻,这是本院之过。
眼下,东夏虽处处用兵,兵力捉襟见肘,与罗刹人及西域准格尔蒙古两面开展,又要防备辽东满清鞑子及漠南蒙古的骚扰,因此兵力不足,往往拆了西墙补东墙,着实不宜。
然倭寇猖獗若斯,本院定不能袖手旁观,北返之后,定然在东夏资政院大会上提及此事,并竭尽所能,促成征讨倭寇一事。”
阮福澜听后,怅然若失的说道:“倭寇之所以到处劫掠人口,皆仗着从东夏购买而来的火器,使得倭人船坚炮利。
既然东夏国几面作战,兵力不足,一时难以派来大军,一举歼灭东洋倭寇,何不也买些火器与我安南,如此以来,则安南定能护境安民。”
阮福澜之所以这么说,那是有着很大的野心的,阮氏集团到了阮福澜的手上,已经成为了在郑阮纷争中略处上风的地位,之所以能够迅速强大,那是因为阮福澜明白,阮氏集团是靠着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接触,得到了西洋火器而已。
而东夏火器强于西洋火器,阮福澜心想,只要得到了东夏火器,便能使得三军强盛,到时候挥兵北上,则郑氏集团便会土崩瓦解,阮氏摧枯拉朽,要不了几年便会统一安南全境,而他阮福澜便会君临数千里河山,成为真真的安南之主了。
汪三江听阮福澜之言,立刻便明白了阮福澜的心思。圣人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而阮福澜既然有所求,那就必然有所失,所以汪三江便定下了循序诱导之策,使得东夏国能在安南阮氏地盘上寻找到一块殖民地,大力发展掠夺式的贸易,一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