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三江看着梅点点望向海面上停泊的十六艘宝船是满脸的欣喜,不竟想到了前几年,他自己南来北往之事,便说道:“不知梅经理带了那些货物?”
“有成衣,火柴,玻璃,水泥,钢筋,蜡烛,鲸油,中成药,卫生纸,罐头,咸鱼等物。”梅点点如数家珍的说道。
袁小英听梅点点此言,也是一脸开心的说道:“东夏货物皆奇货可居,刘公岛公司定会专他个盆满钵满的。”
“借妹妹吉言,果真如此,姐姐也可以向郑总经理有个交代。”
汪三江听后,看着码头前面停泊的一众船只,不无担心地说道:“货物自是好销,本院只怕这各家商号互相竞争,时间一长打乱了物价,更有甚者,依次充好,坏了东夏美器美物之名誉!”
“点点等南下之时,海关方面已经做了检验,此事还请汪院长放心。只是这万商云集于此,这货物的价格还需要汪院长给定下来才好。”梅点点也有些担心的说道。
汪三江听后,想着“虽说这价格乃是在市场经济之下自然形成的,然则刘公岛初次有了这般大规模的商业活动,这物价是得仔细斟酌一番才是。”便说道:“我等还是先登舟一览,再做商议吧!”
“汪院长这边请,袁秘书请!”
“梅经理请!”
“袁秘书请!”
三人互相谦让着往一艘宝船而去,一会儿就来到了宝船的甲板上,汪三江举目四望,只见码头上停泊了无数船只,非目力所能尽收眼底,密密麻麻而又错落有致。那一条条的飞剪船上,有无数水手正躺在甲板上仰望着蓝天白云。
袁小英登临送目,只见刘公岛上自旗顶山以下,满是人群。先不说那十方地产公司的大院内外攒动的人流,还有东夏银行刘公岛分行院内涌动的人海。光是那岛上遍开的工地上就是一番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了。
第291章 刘公岛(十三)()
汪三江与袁小英在甲板上眺望了一会儿,就随着梅点点进入了船舱,袁小英眼见这巨大的宝船,分为了上中下三层。每一层都堆积满了货物。这些宝船与那“三江号”不同,此船乃是货船,只有那船楼上才住人,而这三层船舱皆高有四五丈之高,堆积的货物如山一样高,好在船舱里布满了滑轮及梯子,水手们才能爬上船舱头顶,去看一看那装着货物的大木箱,才能通过滑轮将木箱堆积的这般高来。
汪三江不顾梅点点与袁小英的再三劝阻,从船舱里固定的悬梯上攀缘而上,来到了堆积在最高处的箱子前,撕开了一口箱子上张贴的,写着“十方集团,刘公岛公司封”的封条,将沉重的盖子翻了开来,只见里面码放着大块大块的平板玻璃,虽不似那个时空中的那般晶莹剔透,倒也算的上是上等玻璃了,数十块摞在一起,也散发着淡绿色的光泽。
汪三江看后,心中十分满意,后来又一一看过了许多货物,还不放心,然后又与袁小英暂别了梅点点,前往那些东夏商人的飞剪船上,查看货物成色。
汪三江与袁小英从一艘艘飞剪船上一一看后,才对袁小英说道:“向商人们发出请柬,就说东夏商务部晚上会在三江号上举办一个晚宴,邀请各地商人们前来一会,借机宣传刘公岛公司明日开业之事。”
袁小英听后便下去吩咐商务部随行人员,前去操办此事。而汪三江则向梅点点建议,让她今日下午便召集一众东夏前来刘公岛售卖货物的商人们,将这物价协调着统一一下。
看着谢点点听后,对着她侧身行礼,之后便笑着操办此事去了。汪三江一人则独自呆在甲板上,学者水手们的样子,躺在被烈日曝晒的滚烫的甲板上,去看那蓝蓝的天空,及天空上云卷云舒,在心中又将刘公岛之事仔细的梳理起来。
当一轮将圆而未圆的明月从东方的水天交接之处,升了起来之后,七八颗星星也在天边闪烁起来。虽然金乌早已西坠,西边的天空还被晚霞烧的通红。大海上暮色渐渐地笼罩了起来,月光洒在波涛之上,那晚归的渔民正摇着双桨向码头而来,一派的渔舟唱晚的情形。
汪三江与袁小英站在三江号的甲板上向四周眺望,不竟沉侵在了眼前美景当中。海风轻轻地拂面而来,汪三江矗立在船头,那一身的儒袍衣带飘飘。袁小英一头的乌发也被海风吹得飞舞,而她身后正好是那姗姗可爱的漫天云霞,更显得那一根根的秀发都像镶嵌了金色的边子一样,竟有了一股淡淡的仙气。
当漫天云霞消失的无影无踪之际,那圆圆的月亮已到了中天之上,洒下白白的月光,将三江号诺大的甲板映照的恍如白昼一样,又比白昼增添了几分朦胧的感觉。
此时十方集团刘公岛公司的经理梅点点,带着东夏商人及大明各地商贾从船尾陆续上来,与汪三江,袁小英二人一一见礼。
袁小英今夜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裙,尽显她青春气息,而梅点点下身穿着湖绿色的襦裙,上身着葱白色的苏绣比甲,显得绰约温婉,娴熟得体。二人脸上挂着鲜花绽放般地笑容,将一应来客在席间安排起来。
此时甲板上早已摆上了无数方桌,汪三江已经陪着各地藩王派来的大掌门前去就座。众人互相寒暄着落座,每张桌子坐着四个人。与汪三江同席的便是洛阳福王府派来的“大掌柜”牛满仓,还有东夏国伯力城赵氏集团的赵大东家赵三民。另外一个位置目前还空着,为此时还帮着袁小英招呼客人的梅点点留着。
汪三江一身儒袍,而牛满仓自是一身的苏绣长袍,带着六合统一帽了,那赵三明仍然一身西装革履的打扮,另外由于是汪三江亲自接见,所以他还特意的打了一条蓝色的领带,越发显得神采奕奕而精明强干了。
看着被邀请的三百二十人都已列坐在此,袁小英便吩咐上酒上菜。于是那些在三江号上服务的二八佳人们,便端着珍馐美食,琼浆玉液从船舱款款而来。
这些服务员们依汪三江的个人品味,皆一水的古典打扮,下身穿着桃红色襦裙,上身穿着粉色比甲,那高高的发髻上斜飞一支白玉簪子。此刻她们踏着轻柔的月色而来,配上白里透红的脸,恰似蟠桃大会上上的那些仙女一般,看的一应商贾无不点头连连。
在船尾一角摆着几张古琴,也有佳人抚琴在侧。奏着古曲《归去来兮》,让听者不竟遐想到月光姗姗,渔歌四起的景象,场中有人脱口吟诵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完,响穷彭蠡之滨。”
此时袁小英与梅点点二人这才向汪三江这边而来。梅点点作为东夏商家代表,坐到了汪三江左侧,她的对面便是福王府的牛满仓。
袁小英缓缓而来,坐到了与汪三江几人毗邻的一张桌子前,对面便是英国公府的老张。此刻正对着她笑。袁小英的左侧是山东德王府派来的“大掌柜”崔清河,右侧乃是晋王府派来的“大掌柜”关山岳。
袁小英刚刚坐下,就看见美食美酒摆了上来。她一劝着三人吃吃喝喝,一边往汪三江那席张望,便听到那牛满仓说道:“昨日东夏货物铺天盖地而来,令我等好不欣喜,只是我等舟小舱窄,难以携带呐!”
汪三江与梅点点听后还为来得及作答,就听那伯力赵氏集团的赵三明说道:“从淮安进入淮河,再溯游而上,在淮西进入黄河河道而直往洛阳,也通舟楫。牛大掌柜只需几艘大船,便可将货物沿路抛售,令赵某好不羡慕。”
那牛满仓听后,对着赵三明说道:“赵东家说的是。只是这猛橦巨舰极缺,不知这刘公岛上可有买的。”
梅点点听后,对着牛满仓捂着樱桃小口哑然失笑,说道:“牛大掌柜多在内河行船。这小一点的飞剪船多的是,只是还要牛大掌柜等上数月,我刘公岛公司方有一批待售船舶到来。”
此时汪三江打断了三人谈话,对牛满仓说道:“本院昨日向东夏两院去了书信,就此事说与东夏两院知道。想必一月之内,便有结果,牛大掌柜不必焦虑。”
第292章 刘公岛(十四)()
牛满仓听后很是激动,就连梅点点也是喜不自禁,绽放了一脸的花蕊,红的煞是好看。
袁小英正在倾听汪三江等人说话,就听见同席的老张说道:“袁秘书,不知这刘公岛公司及东夏商人带来了哪些货物?”
袁小英听后,连忙回过头来,对英国公府的老张说道:“凡东夏物品,多少都有些。”
同席的老张三人听后十分开心,就听见一声“请大家肃静”的声音传了过来,众人立即闭口寻声望去,只见一身儒袍的汪三江站了起来说道:“今夜月光如水,更有微风送爽。本院以至诚之心,相邀诸君共赏海上明月生,以叙友好互助之山高水长之谊。
前有各“大掌柜”远道而来,是为货物畅通天下而来。今有刘公岛公司及东夏大小上市公司,商号星夜而来,运来货物何止百万石。
本院见尔等双方,一者卖,一者买,何不趁此良辰美景,欢聚一堂之际,好好的洽谈一番呢?”
汪三江说道此处,见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他稍加停顿,又说道:“今夜高朋满座,请诸位满饮此杯,以襄盛会!”
汪三江言毕,端起杯中美酒一饮而尽,其余人等也都跟着一番豪饮。
袁小英见汪三江言说之后,会场上便进入了高潮,这些人放着面前珍馐美食不顾,转而互相谈起了生意来,与她同席的那英国公府的老张,山东德王府的崔清河,还有那松江口城的卢氏集团的卢忠明马上就拉开了话题。
袁小英听那老张率先说道:“卢东家此次南下,带着那些货物?”
“卢某此行,带有玻璃三船,蜡烛五船,各色罐头十二船。张大掌有兴趣?”
“只要货物好,张某来着不拒。”
听老张如此说来,那德王府的崔清河便抢着说道:“崔某也对这些货物很有兴趣,卢东家可不要偏袒英国公府而轻视德王呐!”
袁小英见同席的三人马上便进入了洽谈当中,便环顾左右,见一应方桌之上都是此等情形。而梅点点正指挥着三五十刘公岛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早已摆上的几十张条案上就座,与迅速围了上来的各地“大掌柜”们详谈起来。
汪三江见此次聚会达到了预期目的,便走到了船尾看着灯火辉煌的刘公岛,想着对岸山东豋莱二州之情形,对跟了过来的袁小英说道:“吩咐下去,待明日上午,那刘公岛地产公司的招标会议一结束,三江号便西去蓬莱,去拜访一下豋莱巡抚徐人龙。”
“好啊!如此便可登临蓬莱阁而远眺海上仙境了!”
汪三江看着满脸兴奋的袁小英说道:“那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乃是自然现象,光学现象,小英在永宁学院寒窗数载,还不知此中道理吗?”
“海上仙境多美好,那光学现象的解释太过无趣了。”袁小英听后说道。
汪三江与袁小英在月色之下一边看着四周的夜色,甲板上唾沫横飞的商贸洽谈,一边聊着那虚无缥缈的蓬莱仙境,及至午夜时分,才与众人寒暄着一一散去。
第二天,下起了绵绵细雨,整个刘公岛上雾气濛濛的,气温也变得凉爽了许多,刘公岛地产公司经过一日的开盘售卖,得了许多银两,按照计划今日召开了各种项目的招标会议。
这刘公岛地产公司的招标大会,由于项目众多,远比总督衙门召开的那次会议盛大的多,而十方集团第二建筑公司更是大放异彩,完全将整条东港路两侧的货栈及厂房建设工程包揽其中,又包下了半条西港路两侧的工程。
像那莫氏集团,赵氏集团,王氏集团也不比第一建筑公司逊色太多。而另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也是粉墨登场,从刘公岛建设的这口大锅中分了一杯羹。
汪三江与袁小英自是被地产公司经理谢茹璇邀请在主席台上坐着。会上汪三江四下寻找徐文远,刘天明等人的身影,就是没有踪迹。便想着几人或是已经南下舟山群岛了。
待这地产公司等招标大会结束之际,那濛濛细雨还在下着,而且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午后,雨势又愈发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好在大海上仍然一派的风平浪静。汪三江便命令一众水手起锚杨帆,向着蓬莱巡抚衙门出发了。
汪三江与袁小英站在船头,向撑着油纸伞的吴丽儿,谢茹璇,梅点点三人挥手作别。看着三人一行消失在茫茫雨幕之中时,这才回到了船楼之上,用餐休息。
夜里风急雨骤,海浪涛天。三江号一应船只在波涛之上起伏颠簸,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丑末寅初,汪三江夜半醒来,再无半分睡意。静静地坐在窗前,听那雨声。恍惚之间,又到了卯时初刻,见东方隐隐发白,这才推门而出,只见朝霞漫天,大海上雾气腾腾,不远处的陆地显得渺渺茫茫起来。
袁小英此刻也以盥洗完毕,一番打扮之后出了房门,就见经过一日一夜的雨水冲刷,那甲板上湿漉漉的,干干净净地,汪三江在船尾御风而立,好似眺望那东方的漫天云霞,海上日出。
用过了早点,那蓬莱沿岸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已是历历在望,负山控海,地势险峻的蓬莱水城已经跃然眼前。目力所及,能看见丹崖山山巅那高耸的蓬莱阁。
宝船进入水城之内,汪三江向上望去,只见丹崖山山巅的蓬莱阁绿树掩映,殿阁凌空而立,云烟缭绕,浮光耀金;外有古桐含笑,垂柳拂面;内有牌坊高耸,诗碑林立。
袁小英四下瞭望,只见通望处,逐设烽火。商船之抛锚停泊近岸者,不知其数。水城内设扶梯可供攀登,上设灯亭以为导航。
由于崇祯五年,孔有德叛乱之时,烧毁了水城内的闸门等设施,所以宝船能够长驱直入,而吓得两岸卫士奔走相告,不一会儿那丹崖山山巅的烽火也依次点了起来,形成了滚滚狼烟直上青天。
汪三江看后不竟暗暗发笑,命令宝船靠岸而抛锚扯帆,静待那豋来巡抚徐人龙到来。
这豋来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