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一六三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误入一六三七-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徽婧见这些“二八佳人”上身穿着紧身的蓝黑色“西装”,里面是洁白的“衬衣”,在胸口处扎着粉红色的“蝴蝶结”,下身穿着的紧身“西裤”,显得高挑而又纤细,大多扎着马尾辫,显得精明而又干练。这些“二八佳人”容貌姣好,也不知道永宁学院是怎么招收而来的。

    此时离十点钟还很早,二人不想此时就去寻找周召南。所以就流连忘返地四处闲逛起来。

    朱徽婧与孙承宗从“永宁师范教学楼”与“永宁高级中学教学楼”中间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而去,见东面是一排排的楼房,也都挂着牌子。朱徽婧放眼望去,只见上面写着“若兰公寓”,“若蕙公寓”,“桃夭公寓”,“静女公寓”等字样。

    朱徽婧与孙承宗二人带着诸多的疑问信马由缰的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永宁学院内,一路欣赏着学院内的风光与学子们晨读的风采。不知不觉中又转到了“永宁师范教学楼”的北边。

    在这里朱徽婧又看见了三座大楼,面前亦有一个“广场”,与“永宁师范学校教学楼”前面的“广场”一般模样。在一块巨大的手头上刻着“蓓蕾广场”几个大字。

    “蓓蕾广场”的东侧大楼挂着“永宁初级中学教学楼”的牌子。西侧大楼挂着“永宁小学教学楼”的牌子。北面大楼挂着“图书馆”的牌子。

    朱徽婧放眼望去只见这个广场内的学子们年龄要比前院内的那些“二八佳人”小上三四岁。小的有男有女,而大一点的仍然以女子居多。这些学子们穿着与“育英广场”上的学子不同,全为红白相间的宽松衣服,不过裤子是裤子,上衣是上衣很是分明。

    朱徽婧与孙承宗二人看过了这些蓬头稚子认真读书的样子后,又向北而行,便又有一个“广场”进入了眼帘。

    仍然放着一块巨石,刻着“格物致知广场”几个大字。朱徽婧看后对孙承宗说道:“老大人,这个“广场”之名字,可否出自阳明先生的那段往事?”

    孙承宗听后说道:“格物致知,正是阳明先生心学宗旨,公主殿下博学。”

    朱徽婧听后微微点头,举目四望。只见正北的大楼挂着“实验楼”的牌子,西侧大楼挂着“音乐楼”的牌子,而东侧大楼是“美术楼”。

    “格物致知”广场上的学子们或引吭高歌,或抚琴弄萧,或挥毫泼墨。朱徽婧与孙承宗一一看过,继续往北而去。发现北面再无去处,有一段青砖大墙矗立在面前,只好往西而去。

    朱徽婧与孙承宗西行了千五百步,就见好一洼清水跃然眼前。绿波荡漾,水里有金鱼在嬉戏,堤岸上遍植垂柳,此刻已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光景。三三两两的“二八佳人”发出郎朗的读书声,十分好听,好一个幽雅之处。

    二人沿着湖畔而行,一边看着湖心矗立的小山,寻找登山之路,一边四处张望。不知不觉陶醉其中而心旷神怡起来。

    行至正南侧,就见曲曲折折的堤岸上也有一块大石头,刻着“洗研湖”三字。此处有一座铁索软桥直通湖心。

    二人走上了软桥,大约百二十步就到了假山下。假山修造了青石阶梯,朱徽婧与孙承宗拾级而上,只见小路两侧花木一片清翠,石阶曲折蜿蜒,登到山巅之时,孙承宗已经微微出汗。

    朱徽婧看见最高处有一亭子直插蓝天,小跑着进入了亭子,举目四望,只见诺大的永宁城内精致尽收眼底,纵横交错的大道两侧皆遍布高楼大厦,其间散布民居,密密麻麻而又错落有致。

    正南方黑龙江如黑色的长布一样穿城而过,江面上帆影晃动,那是百舸在争流。江南遍布厂房,逶迤向西而去。

    朱徽婧登临送目后又将目光收了回来,看见“洗研湖”的正南侧有一巨大的场地,边上有万木逢春。场地前面亦有一座大楼,上面几个鎏金大字很是显眼,便是“体育馆”几个大字。此楼全用那“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别具风格,蔚为大观。

    孙承宗看着八角亭子上的匾额,上书“浩然亭”三个大字,匾额底色为红色,而阴刻着的欧体大字却是翠绿色的,更显文雅之气。

    当朱徽婧与孙承宗二人正在鸟瞰永宁城与永宁学院的景色之时,只听见几声尖锐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那声音穿透了极强,听着十分清晰。

    朱徽婧正想着这是什么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之时,就见永宁学院内人影晃动,那些“二八佳人”们纷纷将书籍放在地上,就一路奔跑着向“洗研湖”前面的“场地”涌来。

    一时之间,原本静怡的学院变得熙熙攘攘起来,大约半刻钟的样子,数千学子们便在那巨大的场地上站起了整齐的队列。孙承宗也曾在军中生活数十年之久,但这些学子们站成的队列整齐的让他吃惊不小。

    朱徽婧与孙承宗从五十多米的假山上俯瞰而视,只见整齐的队列横着看是一条直线,纵着看,斜着看都是一条笔直的线。

    俄尔,那响亮尖锐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朱徽婧只见队列逐渐跑了起来,形成了内外两个大大的圈子。那些“二八佳人”跑在外圈,而那些“蓬头稚子”跑在内圈。

    学子们步伐十分整齐,发出啪啪啪地脚步声,随着那尖锐响亮的声音有节奏的响起,数千学子齐声高喊:“一二三四!”

    周召南正在跟着学生们上早操,当他向北跑步的时候,忽热抬头就看见“洗研湖”里的“东泰山”上的“浩然亭”附近有人影晃动。

    周召南开始还以为是又有学什们逃避早操,偷偷地躲到了上面。后来仔细一看,只见其中一人衣袂飘飘,遥看其举止,便知此时朱徽婧无疑。而另一人步履蹒跚,穿着黑色长袍,不是孙承宗还有谁。

    周召南想着必是这朱徽婧与孙承宗提前到了。便跑步向“洗研湖”而去,朱徽婧也发现了周召南的身影,正在向北而来,笑呵呵地对孙承宗说道:“老大人,看来咱们是私自游玩不成了,你看!”朱徽婧说着伸着了胳膊,用食指指着正在吊桥上走着的周召南。

第241章 永宁学院半日游(二)() 
孙承宗年事已高,所以眼力也不是很好,他手搭莲蓬的循着朱徽婧纤纤玉指望去,只见有一人已经在登山,对朱徽婧说道:“那是周院长?”

    朱徽婧留恋的往四周眺望着,说道:“周院长马上就到了,看来只好听他摆布这此游览了?”

    孙承宗说道:“无妨,听他介绍介绍也好,反而了解的快一些。”

    就在朱徽婧与孙承宗说话间,周召南已经登上了“东泰山”,远远地拱手作揖,笑着说道:“公主殿下,孙老大人,学生这厢有礼了。”

    朱徽婧与孙承宗也满脸笑容的迎了上去,寒暄了一阵。周召南说道:“殿下与高阳伯莅临永宁学院,实乃永宁学院的大事一件,为何不告知学生,也好让学生为二位带一带路,说一说这学院内的布局。”

    “周院长与我们约定的时间乃是十点钟,而学生与公主却来得早了一些。又想着周院长日理万机,不敢提前前来叨扰。又见这永宁学院内的湖光山色,房舍与学子皆很奇异,便漫步其间游玩游玩。”孙承宗打着哈哈说道。

    朱徽婧也笑呵呵的说道:“这假山之巅,可是永宁城的最高点。站在这里永宁学院内的一切都历历在望,就请周院长在这里为我与孙老大人介绍介绍。”

    周召南听后想着朱徽婧之言也不无道理,便说道:“那学生就先将永宁学院的布局为殿下与老大人道来。”

    周召南用手臂在朝着前方指指点点,说道:“永宁学院的布局基本上分为三部分。东边是生活区,中间是教学区,西边是活动区。请看,东边那一排排的三层小楼便是生活区,有十多个学生公寓,还有几个餐厅。”

    朱徽婧朝着周召南手指指着的方向望去,只见花木丛中,果然有十几座木质大楼点缀其间,房前屋后也有一块块的水泥空地。

    “公主殿下,老大人请看中间的三进院落一样布局的是教学区。第一进院落为“永宁中等师范学校”,“永宁师范学校”,“永宁高中”的教学区域。”

    朱徽婧知道那是“育英广场”之所在,此刻在这假山上远远看去,仍然显得大气磅礴,屋角翼然。

    周召南见二人已然知道那里,又指着第二进院落说道:“第二进院落为“永宁初中”及“永宁小学”的教学区域,还有图书馆也在那里。”

    朱徽婧听后说道:“此便是那“蓓蕾广场”了吗?”

    “真是,公主博闻强记,好让学生羡慕!”周召南说着又指着第三进院落说道:“此为第三进院落,一些音律之事及丹青书法皆在此处教授学生。而一些科学实验也在此研究。而永宁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些专业实训全部安排在了各个工厂里。”

    朱徽婧知道周召南说的是那“格物致知广场”里的情况,她对着音律,书画清楚,而对什么科学很是糊涂,简直是问所未闻,还有那什么实验,实训的很是糊涂。正要发问,就听孙承宗说道:“学生敢问周院长,何为科学?”

    周召南听后才知自己失言了,跟古人谈的那门子科学,而他自己本为汉语言文学专业,那能解释的了这科学二字。便胡乱地解释道:“科学便是格物致知之学。”

    孙承宗听后“恍然大悟”,笑着说道:“那这科学也是儒学一脉了。”

    周召南听后也被孙承宗弄得糊涂了,便又说道:“科学也就是墨翟之学。”

    孙承宗听后又迷茫起来,刚才还是“恍然大悟”,此刻却是一脑袋的浆糊,对周召南说道:“心学乃是儒家一脉,而墨翟乃是墨家鼻祖,而这科学与这两家都有关?”

    “非也,非也!这科学乃是。。。。。。乃是。。。。。。”周召南想要解释科学二字,却发现对古人根本无从说起,搜肠刮肚地说道:“其实这研究科学之人,古已有之,比如汉之张衡,唐之僧一行,宋之梦溪先生,元之郭守敬,本朝的徐光启大人,还有宋应星。”

    周召南如此说来,令孙承宗醍醐灌顶,古人已经远去,而徐光启曾与他同朝为官,孙承宗当然清楚徐光启的学问,还知道徐光启的弟子孙元化。但不幸二人均已故去,孙承宗不免惋惜起来,又听这周召南说大明还有一位做这“科学”学问之人,乃是什么宋应星,便暗暗记在了心里,对周召南说道:“学生谢过周院长为学生解惑。”

    周召南说了什么,连他自己都不明白,见孙承宗却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便指着假山的南侧,说道:“公主,老大人请看,此处便为活动区,靠南的一侧为操场与体育馆,北侧便是这洗研湖与脚下的“东泰山。”

    朱徽婧没有把刚才孙承宗与周召南的对话听进去一句,但此刻听周召南说起这“洗砚湖”与“东泰山”之时却抖起了机灵。

    朱徽婧望着山下的一洼清水说道:“这洗砚二字,可否出自书圣王羲之洗砚往事,以劝学子们用心于学业。”

    周召南听后说道:“公主睿智,确实如此。”

    听周召南这般说来,朱徽婧又满面春风的说道:“那这“东泰山”可是出自“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句,用以提醒学子们当要志存高远而又心怀天下!”

    这两处地名煞费了周召南的一番苦心,就连周召南那秀才出身的老泰山徐文远都不知出自何处,而朱徽婧却一语道破,令周召南汗颜不已,说道:“殿下博览群书,学生佩服佩服!”

    朱徽婧听后脸颊微微酡红,说道:“本宫只是一时猜中而已,周院长为这一湖一山取如此嘉名,用心良苦,怪不得永宁学院兴建不过几年,便有桃李满东夏了。”

    孙承宗听着二人谈话,插嘴说道:“永宁学院桃李甲天下,但学生有一迷惑之处,不知当讲不当讲?”

    “老大人但说无妨。”

    “学生见永宁学院男子少而女子多,不知这是为何?”

    周召南听后明白了孙承宗的意思,也知道就这也还是孙承宗客气。周召南想着孙承宗的意思肯定是,东夏国不但女人抛头露面,而且还读书做官,有违天道。

    周召南笑着坦然地为孙承宗解释道:“东夏初建,人才匮乏。而若从孩童教育起,非得十年难见其效。而大明江南各地多青楼烟花女子,她们识文断字正好可以因材施教,早日毕业而用命于国事。”

    孙承宗听后用手抚摸着胡须,双眼望着前方说道:“原来如此,这下学生终于明白了。世人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看来东夏却是伯乐常有而千里马很难觅得,想必在诸君的治理下,东夏国再无一人倚门击剑高唱“长侠归来乎”矣!”

第242章 永宁学院半日游(三)() 
周召南听孙承宗之言不是很明白,正在寻思当中,就听见朱徽婧说道:“东夏国行的上古三王之政,人尽其才,地尽其利。使东夏不荒废寸土,不让一位贤士在野而蹉跎光阴。”

    周召南听朱徽婧之言后,连忙谦虚不已,说道:“殿下谬赞矣,东夏行如此之政也是不得而为之。即使圣天子在朝,山野也有隐士,东夏岂能真的做到人尽其才呢。”

    周召南说道这里,忽然又想起一事对朱徽婧说道:“陪嫁殿下的七千多宫女大多识文断字,可不可以让她们进入永宁学院深造一番,然后再为东夏建功立业呢?”

    这些宫女名为陪嫁,其实是朱由检觉得大内宫女太监太多,趁此机会打发了事的。朱徽婧心下也明白朱由检的心思,一者大内太监与宫女虽经数次裁撤,但仍然有十万之众。那些太监还能干些苦力,而宫女实在无用,所以打发了部分。二者,东夏人口不足,这七千人的陪嫁也能显显朱徽婧大明公主的排场。

    朱徽婧见这七千宫女果然派上了用场,很是开心,欢喜雀跃的说道:“这些宫女一直寄居在永宁饭店也不是长久之事,而东夏倡导凡事亲力亲为。本宫也就入乡随俗,只留下寄居在鹿鸣苑的三百人足矣!其他人等周院长如此安排,那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