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天子-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是采取监督的手段,一环扣一环,相互之间,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甚至作为这其中看似弱势群体的灾民一方,在发现不对之后,如何将情报直接传递给朝廷等等。

    当然,管理只是一个方面,这个时候,刘协最大的要求还是能够稳,稳住灾民,不至于出现千里无人,路有饿殍的惨状。

    “另外,户籍方面,尽快落实,就以长安为例,给本就属于长安的子民百姓发放一个身份证明之类的东西,可以证明他们曾经在长安居住,然后在重建长安的过程中,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先盖起一部分民房,在这些拥有长安户籍的人之中,选择一部分对重建工作有着比较优秀贡献的人口入住,然后再依次往外推,总之,肯干,愿意多干的人,最后获得的好处也最大,好吃懒做或者不愿意干活的,朝廷会给一些果腹的粮食,不会太好,但也不会让他们饿死,朝廷不养闲人,眼下更没有多余的粮食去养他们。”

    仍旧一片杂乱的道路上,刘协走走停停,一边与周围的百官大臣讲述着赈灾方面的一些细节,同时一道道命令发下去,控制着这座城池一步步稳定,趋于正轨。

    “新建的房舍,要请专门的人才去专门规划设计一番,若是下次再有这种事情,也不至于出现如此大片的伤亡。”

    “还有在舆论上,要做到掌控,这场天灾,并非大汉气数已尽,而是考验朕这个天子,是否有能力重新振兴我大汉朝天下,是否能够肩负得起这个重任。”

    随着刘协不断讲述着以工代赈的一些具体方案,人员调配还有相互监督,一开始,还会有人询问两句,但到了最后,却是一群人默默地跟着刘协一边走路,一边凝神细听。

    刘协所说的东西,并没有脱离这个时代的樊笼,但却加了一些人容易理解却又确实有效的东西,哪怕是杨彪、钟繇这些博学古今的人物,此刻在刘协面前,也感觉自己像个学生。

    至于听到最后关于舆论方面的宣传问题时,众人的目光也变得渐渐诡异起来。

    毕竟天威难测,刘协这般向自己有利的方向解释天意,多少让人觉得不敬天地。

    “朕乃天子。”看着众人诡异的目光,刘协理所当然的道:“朕也并未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上天突发此祸,何解”

    “陛下所言甚是。”杨彪等人不知道该如何来表达此刻自己的心情,说得好有道理,我竟然无言以对。

    虽然有些自夸之嫌,但此时此刻,刘协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必须在其他诸侯给自己歪楼之前,在舆论上,将楼给带起来,否则自己不管做的再好,若让百姓认为是天要亡我大汉,那刘协这个皇帝,也不用混了。

    “另外命人严密监察,若有擅自散播不利于朝廷言论者,无论是谁,立即抓捕,割舌,然后劳役到死!”刘协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十分冷酷,令周围众人突然间,感觉本就寒冷的天气似乎又冷了几分。

    上午的时间,基本上就在这走走停停之中渡过,气氛显得有些静谧却并不沉重,除了一些舆论方面的事情之外,大多数时候,刘协还是在对当下该如何赈灾与群臣商讨。

    群臣包括杨彪这些学富五车的老臣,此刻对于刘协言语之中所说出来的方案,已经没有太多惊讶,剩下的也只是敬佩了,也许,这世上真的有生而知之的人吧。

    杨修手中的空白竹笺已经换了六卷,此刻却仿佛不知疲惫一般记录着,刘协今天所说的东西,看似简单,但却是将自大禹治水以来,防治灾情的条例逐一梳理,最终统筹成为一部足矣列入史册的经典赈灾案例。

    此刻杨修,对于刘协已经是打心眼儿里敬佩。

    “除此之外,工作效率也该想办法提升一些。”刘协指着远处热火朝天的工地,此刻话题已经从单纯的赈灾延伸到如何更好的将劳动力发挥出来的问题。

    “你看那匠人,先要将木材打磨成型,然后再搭建房屋。”刘协指着一名木匠道。

    “这”杨彪等人不解道:“一直便是如此。”

    “但效率太低。”刘协摇摇头道:“朕记得先秦时期有过记载,秦朝以军功制来刺激工匠。”

    看了一眼众人变色的表情,刘协知道这种事情,暂时还不能真的完全去效仿,这等于是给了工匠一条晋升的途径,打破士人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撼动了士人的统治地位。

    “不必完全效仿先秦,但有些事情,却可以取来一用,比如说先秦的分工方式,将所需要木材的规格定下来,交给其他人去做,毕竟这其中技术含量不是太高,就算是普通人,做上几天,效率未必就比这些工匠差多少,但这样一来,工匠的能力就可以完全释放出来,将其他人打磨出来的木材、砖瓦直接拿来搭建房屋。”

    “不止是房屋可以如此来加快搭建效率,其他事情也一样,比如这收拾废墟,让人专门负责将飞起的砖瓦装车,这种事情,妇孺老人也可以做,然后由青壮去将这些废料推出城外处理,或者让这些力量不大的妇孺去甄别一些还能够使用的材料,然后由青壮运往需要的地方。”

    “但有一点,就是规矩,就如昨日朝堂之上,与那胡王所说的一般,无规矩不成方圆,长安兵力足够,能够迅速恢复规矩,但其他郡县则不然,这套条陈,要尽快发往各郡县,督促各级官吏尽快执行,虎贲卫、郡县将士辅助,必须尽快恢复地方秩序,以工代赈,也可以减少流民一齐向长安汇聚。”

    “记住,此等非常时期,朕绝不容许有朝廷官员借机敛财或是罔顾百姓性命,一经发现,立斩无赦,虎贲卫要尽快在各县城组织起来,监督方面,也要尽快落实,但有阻碍者,立斩,这个时候,莫要与朕谈什么情面,朕要为朕治下这些子民负责,更要给他们谋得一线生机和希望,朕不希望朕的子民在朕的治理下,还要活在绝望之中,诸卿可能明白”

    “陛下仁义,臣等必然不负陛下。”一众臣子连忙躬身道。

    刘协是否再跟他们开玩笑,这已经无需去验证了,这位陛下虽然年幼,可要想诓骗可不容易,而且手段也向来是雷厉风行,若真有人在这个时候趁机做出什么事情被刘协给逮到,他们毫不怀疑刘协是否会立刻动手砍人。

    “暂时就这些,将这些东西尽快成册,发往各地。”刘协看向杨修手中足足八卷的逐渐,沉声道:“长安要立刻执行,将效率提升起来。”

    “谨遵陛下旨意!”一群大臣连忙拱手道。

    “发往各地的诏书,也要尽快送到诸侯手中。”刘协沉声道。

    虽然不抱太大期望,但总会有些真正的忠臣或是需要朝廷大义的人愿意卖朝廷这个情面的。

    一群朝臣被刘协打发下去做事,正行走间,却见韩德匆匆策马赶来,飞快的来到刘协身边,翻身下马,向刘协一礼。

    “发生了何事”刘协皱眉看向韩德道,记得没错的话,韩德应该是跟着徐晃去四方巡查了,这个时候回来,莫不是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此刻刘协真心不想再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了。

    “陛下,末将昨日在武关一带,遇到两支粮队,分别来自荆州和蜀中,听说是奉了荆州刺史刘表以及益州刺史刘焉之命,前来拜贺陛下重掌朝堂的。”韩德躬身道。

    “哦!”刘协目光一亮,这应该算是这几天以来,听到最好的消息了,自己这两个算是邻居的本家,此次动作倒是不慢,而且来的正是时候,当即追问道:“可知送来多少粮草”

    “回陛下,荆州刺史刘表送来粮草二十万石,至于益州刺史”说道刘焉,韩德嘴角抽搐了几下。

    “如何”刘协疑惑的看着韩德纠结的表情。

    “是,益州刺史刘焉,送来了粮草五千石以及蜀锦十匹。”

    ,

第一百三十章 洞察() 
这是把我当成要饭的了!

    听到韩德的回答,再加上刘表送来的二十万石粮草的对比,刘协面色有些冷,但也不好发作。

    “五千石,也好,聊胜于无!”刘协脸上看不出什么喜怒来,穿越这么久,作为一个皇帝,刘协受的气可不少,不过蜀中刘氏一支,在心里已经被他拉近了黑名单,迟早要找机会将这个本家收拾一番才行。

    “此事有几人知晓”刘协询问道。

    “粮队刚刚过了武关,应该还无太多人知晓,不过那荆州队伍中,有两人自称是受陛下指名下诏招来的,末将特意赶回来禀报。”韩德躬身道。

    “哦”刘协闻言,目光不禁一亮,记得他当时是下诏请刘表将黄忠与魏延二人割爱,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这位皇叔会如此果断大气,不但送来了二十万石粮草,更将两名大将一并打包给送来。

    “你通知徐晃,将那荆州送来的二十万石就地囤积在上雒,派部队严密看管,暂时不必拉回长安,只将刘焉送来的那五千石粮草以及蜀锦带回来便可,还有那两员荆州武将,也一并带过来。”刘协沉思片刻之后,低声道。

    “喏!”虽然不解,但作为武将,韩德需要做的就是绝对服从刘协这个皇帝的命令,至于其他的,他不懂,更不想多管。

    看着韩德匆匆离去的背影,刘协转过头,看着忙碌的城池,心中却有些腻歪,外人坑也就算了,刘焉作为自己的同宗,就算不帮自己,但也用不着来恶心自己吧

    狠狠地将胸中一口浊气吐出去,刘协开始思索如何利用刘表送来的二十万石粮草,看起来挺多,但如果真的放到如今的关中来说,还是有些不足,刘协在思索如何将这二十万石粮草变成两百万石。

    关中的存粮,目前还足够应付眼下的局面,不过就算是以工代赈的方式,能够将粮草换成实际的劳动力,但却不会让粮草变多,不过关中大灾之后,刘协思忖着应该会有人过来发灾难财才对,到时候,他便要将这二十万石粮草变成两百万石,若真有这么多粮草的话,靠着以工代赈的方式,应该足够支撑到来年秋收。

    只是不知道其他诸侯,有几家愿意对关中进行支援,若是如刘表这样慷慨的诸侯再来几路,刘协也不用再为粮草的事情发愁了。

    打消了对于诸侯抱有的幻想,刘协转头继续在城中游走,杨修等人暂时也被他派去做各种事情,毕竟现在最不缺的是人手,但最缺的也是人手,能够真正站在管理阶层,并能让刘协如臂指使的人不多,自己这四个侍读,目前来看,至少执行能力上,还是被刘协认可的。

    眼看着天色临近正午,杨彪没让杨修回宫去当差,毕竟现在陛下也不在宫中,一个上午的时间,都是在城池中各处走动,偶尔会指点一下管理人怎样去做,但却很少去插手,至少在这点上,真的难能可贵,外行带领内行不可怕,就怕这外行太过自以为是,去胡乱插手,那再好的方案都会被搅乱。

    以工代赈,这计策说来新颖,但仔细想来,却是颇为有效,可以极大程度的去加快长安城的重建工作,不过真正让杨彪惊讶的,还是刘协提出来的一整套管理方案,虽然只是草创,有许多地方还需要认真校对推敲一番,但这番环环相扣的监察管理制度,看似增加了人力,但杨彪为官多年,宦海浮沉,怎能看不出这套方案一出,实际上却是最大可能的避免了在赈灾途中,层层克扣的状况。

    若以往赈灾粮款拨下来,最终能够落到灾民手中的顶多只有五成的话,那刘协这番运作,就算因为加大了人力物力的需求,但实际上最终落在灾民手中的粮款反而更高,甚至可能超过八成。

    从杨修手中接过竹笺,再次仔细的看了一番之后,杨彪久久不语,陛下的成长,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想过以刘协在此前表现出来的魄力来看,这一关虽然艰难,但未必不能保留几分元气,但就算是杨彪对刘协有信心,却也没有想到刘协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这么详细的赈灾方案,而且这套方案一旦推行开来,此番灾难,不但不会成为掀翻汉室江山的灾难,反而可能是令汉室重新崛起的一个最大契机。

    “德祖”摸索着竹笺,良久,杨彪才缓缓睁开眼睛,看向自己的爱子,脸上带着几分疲惫道:“你入宫跟随陛下,也有段时间了。”

    “已近两月。”杨修恭敬地道:“父亲为何有此一问”

    “两月,时间过得,还真快。”杨彪看着手中的竹笺,扭头看向杨修道:“你觉得此册还有陛下,如何”

    “陛下虽然年少,却颇有古之明君气魄,若是以往,孩儿不敢肯定,但这几日见陛下所为,无论谋略、能力,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假以时日,必为千古明君。”杨修脸上浮现出一抹铿锵之色,有些兴奋地将刘协之前用一枚五铢钱换来价值百倍的玉簪之事说了一遍。

    他此刻对刘协已经足够敬佩,是以说话时,那股浓浓的钦佩之意,即便不用去刻意感受也能够感觉得出来。

    “原来还有这回事,看来陛下于商道,也有独到的见解。”杨彪目光复杂的看着面露崇拜之色的儿子,声音有些苦涩。

    不知不觉间,陛下已经将自己这个心高气傲的儿子,都已经折服了吗

    只是陛下,您这般做,又将我士人置于何地

    若说之前的募将令是为了自保,杨彪虽然看出了其中的道道,但还是选择沉默的话,如今,随着刘协的政令不断发出,他却很难再沉默下去了。

    旁人也许看不出什么,但杨彪眼光何等老辣,刘协之前虽然并未多说,更多的是在向群臣阐述如何赈灾,如何提升效率,而且对于以军功来鼓励工匠的方式,虽然说并不准备真的效仿先秦以军功来鼓励工匠,但杨彪又不是傻子,怎看不出刘协既然如此娴熟的将这些东西搬出来,想必平日里下了不少功课。

    若非有此心,身为一国之君,何必对这小道如此上心

    再听杨修之前所言,杨彪才恍然惊觉,刘协不止重视工农,甚至连商业都非常重视,但观刘协掌权以来,虽然每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