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大宋-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体格强健如牛,张林是认可的,但夜御十女是什么鬼,到底哪个王八蛋传出去的。

    当张林把这个锦衣卫打探回来的民间谣传当故事讲给李师师听的时候,正跪在床榻上为男人品箫吹管的女人笑得咯咯咯出声,乐不可支,花枝乱颤。

    以至于大喇喇站在床褥上享受的张某人,不得不伸手按住李师师的云鬓,让她认真点服侍。

    女人双膝跪曲,双手扶着男人的后腰臀部位,施展精湛的技艺,间或抱怨道:“臣妾吃不下呢,嘴都麻了。”

    “”

    欢好后,苗儿委屈地为两位主子清理战场,收拾完后便弱弱地告声退下,回到偏房候着。

    已经荣升为嫔妃的李师师春风得意,如今只盼着皇上能多宠幸她,趁着年轻生个孩儿,这一辈子也就踏实了。

    她目光柔柔地望着倚躺在床头软垫上陷入沉思中的皇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男人就养成了这个习惯,从喜欢在激情后安静地想一些心思。

    天子主宰着万万人的性命,要考虑的事情当然多了,何况是较为勤政的元武陛下呢。

    目前让张林最为棘手的问题不是战争,而是如何进一步发展国内的经济,如何把他的资本理念灌注到汉家民族的血液经络里。

    随着南宋朝廷的投降,国内人口接近一亿之数,多吗?分散到这么大的国土上其实一点儿也不多。

    很多地方都缺人手……缺少廉价的劳动力。因为他张某人的一意孤行,导致国内人均收入水平以超过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增强,坏处也体现出苗头了,那就是商人们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抱怨人工成本太高,赚的没有开国之前多了。

    不怕横向比,就怕纵向比啊,人均生活水平这玩意是体谅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在正常情况下是刚硬……只升不降的。若是下降,那社会也就开始动荡了。

    商业发展的速度缓慢了,又是在国家大力投资的背景下,目前依稀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苗头……主要是棉布、丝绸等布货和粮食。

    所以内阁已经开始制定政策,准备把酿造蒸馏酒的项目开放到民间,借以消耗部分粮食。同时,把粮食磨成粉库存在封闭的木桶中以延长保质期。按照一年两季的耕作周期,勉强能消化掉面粉。

    这是很搞笑的事情,然而确是真实的,在两田法和一系列农政政策刺激下,粮食的确是供过于需了……在现有的耕地面积下,一亿人口不足以消化掉粮食产量。

    第二个头疼问题就是人均生活水平增涨过快后,导致愿意基层劳动力跟不上商业发展。何谓基层劳动力?就是愿意从事矿山,铁坊、码头搬运、水力建设、工程道路建设等基础项目的男性劳动力。

    这部分劳动力不需要太高的文化,因此只有少数的汉人愿意去干,大多数汉人宁愿在家种田间或干点小工补贴家用就能过上不错的日子,何必去基层项目中累死累活呢?

    不论是商人还是朝廷雇佣汉人去干活,都是负担极大,对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十分渴望。

    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哪里来?当然是犯了重罪法的罪犯和战俘了,所以问题推到了军部的头上,那就是尽快发动战争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劳动力需求。

    再一个问题,则是沿海地带商业发展太快,粮价不涨,导致田地开始出现空置现象。许多百姓开始种植经济作物,比如果树、蔬菜、苜蓿之类,甚至一部分由农民转变的商人宁愿把田空着也不愿意卖掉……因为他们找不到人来种,雇佣别人来种实在不划算。

    在这次巡察回来后,农政总署就开始修改土地法:即有主的田地荒废一年年则由当地官署强制回收为官田,给与一定的补偿金。并且商务总署鼓励小资产商人们去当农场主,从当地官署手里买连成一片的官田进行粮食生产……但这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

    没人愿意在粮价不涨,粮食过剩的情况下还去种田。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如何消化粮食和人口上。

    财政总署在这个需要战争才能解决的问题基础上,只得作出银务署降息的政策,民间储存利息从1。4%降到1。25%,配合1。28%的国债发行把民间资金一收一放地运作。

    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啊。

第477章 金夏灭辽() 
三月底四月初,军机署从北地传回消息:金国联合西夏国开始对西京道阴山一带的辽国军队用兵了。

    这两个国家挑在开春时分迫不及待地对辽人下手,印证了国防参谋部的结论,金国的经济撑不住了。

    趁着中原汉族的农耕使节,金国哪怕是战马过冬脱了膘也不惜发动战争,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今岁秋季到来前解决掉腹部之敌的辽人,联合西夏国一起封锁西京道的关内之地。

    尽管军部一致性认为就算金国和西夏国合并也挡不住蚕食推进战术,但为了更大的伤亡,还是毅然决然地出兵帮助辽人,给金、西夏制造一些麻烦。

    西部军区最高统帅少将军长种师道在三月份接收了第一批从“安利市…太原郡”安太铁道上运送来的五千数单火枪兵单兵装备后,对战争的信心涨到了顶峰。

    国家如此地支持西军,有如此强大的战备物资,何惧金夏联手?

    把新式装备换装后,火枪兵的战力以倍数增强…火枪不但改用纸筒弹药,更在枪管两侧增加了减震木柄设计,提高了一倍射速,又加强了射击精度和使用安全性。

    西部军区六万余人在去岁年初的常备军服役后增加到了八万余人,且中部军区的近卫军三万余人已在路上,另外军部将在六月份调遣东南军区六万余人(大部分为新军)北上。

    北部燕云的东北集团军有八万余人,临近汉中一带的西南常规军有十二万余人(驻防在川蜀、秦凤行省和吐蕃部族边境的新军和收编的南宋禁军)。

    也就是说,到今岁秋收之前,汇聚在西部吐蕃西夏国边境,西北西京道一带,燕云中京道的军队将达到接近四十万人规模。这还不包括盘踞在渤海、辽东湾一带的五万海军。

    这是大战,历朝历代都罕见的举国大战,能参与到这样的国战中,真是有志军人毕生难求的梦想。

    唯一可惜的,就是这四十万军队中的骑军数量太少了,加在一起才七万人。

    而且这七万骑军中只有三万人分配到了前线充当侦察、刺探、扫尾追击等兵种,另外四万骑军被元武陛下安排在大名府集训,不知道在训什么新战术,或许是又有什么骑兵新装备出来了。

    反观金国,拥有骑军接近二十万人,步卒六十万…主要是契丹族、奚族、部分蒙古族等仆从军。而西夏国也号称拥有骑军十五万,步卒三十万。

    当然,这些“号称”多半是掺水的,实际上兵力只有百分之六七十上下。不过就这般算法,金、夏两国合兵也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机动性极强的骑军是碾压中国帝国的。

    对统帅们来说,打仗其实跟人数没有决定性关系,只要拳头够硬,一拳重创敌人就能决定战略性战争的胜负。

    原辽国西京道,完颜宗翰亲率七万骑军,五万步卒号称二十万大军,从东北往西南方向,前往阴山一带征讨耶律延禧的十万大军。

    西夏国主李乾顺已是任命他的弟弟晋王李察哥领兵十万从南往北夹击耶律延禧。

    在两国大军夹击下,盘踞在阴山以南武州一带的耶律延禧根本无从抵抗,短短五日间就被完颜宗翰破城,只能率领残部逃亡云内州。

    可惜这支还残存着四五万人的大军在逃至榆林一带妄图穿过往西沙漠时,迎头撞在西夏晋王李察哥的先锋大军面前,本就士气低落的耶律延禧仓皇率部抵挡党项人的进攻,一面分出数千亲兵掩护着他向西逃窜。

    东胜州的耶律大石念着唇亡齿寒的同族之情,前来迎救可惜迟了一步,和李察哥的先锋军硬拼一场后只得收拢耶律延禧的残部,撤军回托克托城。

    后面追赶的完颜宗翰率兵与李察哥合兵一处后,分出大将大将完颜昌率部两万向西追击而去,其余十万大军同西夏七万大军号称三十万进攻龟缩在托克托城的耶律大石。

    此时西退道路已被堵死,从北逃更不可能,耶律大石在坚持了三天后只得往东南方向接近中华国边境的宁边州撤军。中途被金军副帅完颜蒲家奴的三万骑军在夜间破袭,伤亡惨重,撤至宁边府时已不足四万余人。

    好在中华帝国的西部军区中校旅长吴阶领一万三千余人的混编旅及时支援,作为侧翼堵截在准格尔旗一带,金夏联军未敢深入追击,就地驻扎在金肃军大城池里虎视眈眈。

    这个消息传到京师杭州郡的时候是五月十号,军扎内容里,种师道已是抽调中校混编旅旅长种师中、王童(虎威军骑军出身)、少校混编营营长刘琦、刘光世,共计领军四万余人前往府州支援。

    驻扎在西京道大同府的耶律宗弼八万人马也蠢蠢欲动,东北集团军刘忠、罗开泰、厉天佑三部混编营一万五千余人从燕云行省进入蔚州一带威胁大同府东部。

    杨文广兵分两路,主力扎在河内行省的应州一带巍然不动,牢牢盯住完颜宗弼西进南下的举动。分出张有钱(出身虎威军)领一个混编旅一万三千余人支援朔州以西的偏关,距离宁边州紧挨着五十里地扎营结寨。

    此时,聚集在西京道上的四国兵马规模已达到四十四万数目,其中金国完颜宗翰十万、大同府的完颜宗弼八万兵马,西夏李察哥兵马七万(号称十万)。中华帝国在府州一带兵马为六万,朔州一带为两万、应州一带四万、蔚州一带为东北集团军和部分西部集团军的两万兵马。

    而这场大战中心的火药桶,则是撤军驻扎在宁边州的耶律大石所部六万人马。

    金夏要灭掉辽军余孽,彻底清除腹部之痒,中华帝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陈兵在耶律大石大军的西南边和东边为侧翼和后援。

    这个情况下,辽国皇族耶律延禧生死不知,而耶律大石是眼下绝不能出事的,就算他死,也得死在全面开战之后,不能死的毫无价值。

    只是金国动作太快了,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中华帝国前线战备物资还需要至少两个月的时间用来囤积,尤其是东南军区六万余人还未开拔呢。南宋朝廷中整顿出来的一万骑军和四万大军还未完成加急集训。

    在这个时候全线开打,对中华帝国而言,不是最完美的时机。当然,这个季节也绝不是金国和西夏骑军发挥完美战力的最佳时机。

    总之,对双方都不是开战的好时机。

第478章 河套交火() 
种师道在军扎里虽然知道不是最佳开战时机,但是依仗战备还算比较充分的优势,提出对金夏联军主动展开进攻的建议。

    聚集在东胜州的西夏联军将近十八万人,一天得吃掉多少粮草?这个时候若是主动耗损他们的军械弹药,可以进一步加大他们联军的后勤压力。

    只要府州一带的西路大军依据城池而守,十一个炮兵连接近两百五十门的各式大小火炮和超过十个基数的弹药储备,绝对能让金夏联军吃足苦头。

    一旦金夏联军退走,西路大军便能和河内行省驻扎在偏关的两万大军夹击耶律大石,任他插翅也难飞,谁叫他自个儿飞进笼子里求庇护?

    当然,若是耶律大石识时务,最好是主动投降归顺。但要说放走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宁边州的地理位置也较为尴尬,东部后背是黄河以及朔州的偏关,南侧是府州的火山军州和丰州,这几个地方目前控制在中华帝国手中。北侧是黄河,是天然的防御。西侧,也就是前方,是金肃军,被金夏联军控制在手。

    就仿佛一个大口袋,被金夏联军追杀的慌不择路的耶律大石一头钻进来,妄图利用汉人军队威胁金夏联军不敢进来……事实上,他的目的成功了。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金夏联军会做出如何选择,是连着中原帝国和辽军一起打,还是撤军。反正长期就地驻扎是不可能的,二十万大军的粮草可不是小数字。

    就在种师道把军报发回京师军部的数日后,不待军部回札,他就亲到前线指挥,命准格尔旗的混编营五千兵马向前推进,在两军交接的十里地外挖战壕,修简易工事,主动挑衅金夏联军。

    完颜宗翰和李察哥如何能咽的下这口气,当即调派火炮上前线进行阻扰。这还了得,吴阶亦是把混编营的炮连四十门野战小口径火炮拉出来跟敌军对轰。

    不比不知道,完颜宗翰也是见识到了弟弟完颜宗弼在军扎回信中为何大倒苦水了。草原之神在上,为什么汉人的火炮可以比他们多打出接近一百余步的距离,而且射速快了几乎一倍?

    在短短的半个时辰的对轰后,完颜宗翰不得不把损失将近三分之一的炮兵撤回来,反观敌人的火炮阵地,损失还不到他们的五分之一。

    汉人炮多枪多弹药多,己方远远不如,这么互损下去如何吃得消?

    炮战打不过,那推进就没希望,除非拿人命往里填,把敌人火炮射程的一千步距离用血肉铺出来。在一百步的距离上还得遭受敌人火枪兵的排射,在铺一条血路后,跟汉人盾枪和战车阵短兵交接。

    这么打法,无异于自杀。

    辽人早就有“汉人列阵不可敌”的说法,以前还没火枪火炮呢,现在更是打不过汉人的混编兵阵了,更何况敌人此刻背后还靠着城池。

    除非在原野上对战,完颜宗翰有信心采用优势骑军迂回袭扰、包围切割,从背后和两翼破开汉人的混编战阵。

    只可惜汉人不会那么傻了现在,耳边听着汉人士兵在千步外的战壕后面欢呼笑声叫声,完颜宗翰感到了莫大的讽刺,军中士气大跌。

    见金军吃了小亏,李察哥也自然不会犯蠢地再去跟汉人讨教讨教,识趣地保持沉默,并建议撤军。

    挖战壕打?

    开什么玩笑,本来己方就是依仗骑军的机动性来增加胜算,挖战壕对拼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