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汉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姜汉风云-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府中安排了二十名玄甲武士和二十名越女营女兵负责日常的防卫,又把从世家大户中“抢掠”的女婢调到公主府中听用。

    童琳、张婉蓉、张婉莹获准自由出入公主府,这也是姜盛特意安排的,一来照顾,二来也是培养她们的姐妹感情。而因为刘芊不喜刘辨的缘故,唐姬不便与刘芊见面,所以刘芊并不知道这位弟妹也在姜盛府中。

    姜盛安顿好刘芊之后刚刚离开公主府,李儒就来拜见了。

    “文优兄,不知有何见教啊?”

    “在下不才,正在为将军筹办大婚呢,只是不知将军和公主的八字,所以——”

    “文优兄美意,我心领了,大婚之事还是不麻烦你了。”

    “这是董公的意思,看书我只是遵命而行,将军就不要推辞了。”

    “实不相瞒,在下还没想好怎样处理公主与我那三位的关系,我那三位也是最小的那位举行过婚礼,另两位还没有成礼,若是先娶了公主,再娶她们,就有些离经叛道了,所以我考虑了一下,想先娶了这两位进门,然后再迎娶公主。”

    “原来如此,不知可定好了娶亲的吉日?”

    “定于来年正月初六,至于迎娶公主嘛,我打算在来年三月间挑个良辰吉日,到时候还要请董公及诸位同僚光临。”

    “原来是这样啊,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操心了。告辞!”

    且说董卓以献帝名义下了多道诏书,先后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而董卓的人却没有担任显赫职位的,董卓这是不想引起天下臣民的诟病。

    过了些日子,董卓召集三品以上官员参加朝会,又不知道要玩什么花样。(。)

第二百零五章 董卓乱政(一十五)() 
愛♂去÷小?說→網,。

    董卓已经彻底掌控了朝政,他觉得还不过瘾,又琢磨出新花样了,群臣不敢不从董卓的召集,于是都聚到宫中参加朝会。

    各公卿例行报告了所负责的事务,献帝只是倾听,并不发言,姜盛对他的隐忍暗赞,若是给他机会,说不定能当个好皇帝。

    杂事说完之后,董卓的正事开始宣布了。现在的黄门侍郎又恢复为郎官担任,但小黄门、中黄门等则由新招入宫的宦官担任。

    小黄门宣道:“进太尉董卓为相国,朕恩许董卓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钦此!”

    群臣装作没听见,这都是董卓自己安排好的,大家也就是知道一下而已,反正董卓怎么做,他们也干涉不了,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十二月的时候,董卓又矫诏宣布人事变更,以黄琬为太尉,杨彪为司徒、荀爽为司空、王允为尚书令。

    董卓乱政的程度已经到了顶端,河东郡早已销声匿迹的黄巾余孽又死灰复燃,公然声称诛董卓,董卓派牛辅率军剿贼,连日来未建寸功,进入了相持阶段。

    各地诸侯也都开始募集兵勇,积蓄力量,暗中谋划对付董卓。姜盛密令乐安的审配、于禁、夏侯兰、杨凤储备物资、勤加练兵,又令褚燕从草原上组建万骑,南下冀州山区待命,田豫被姜盛派往冀州协助褚燕训练军队。【愛↑去△小↓說△網。ai qu 】

    姜盛谋划完毕后就开始筹备娶童琳和张婉蓉的大婚事宜,不管怎样,自己应该给她们两人正式的名分了。

    午后的时候,王允的家丁送来了请帖,说后天是尚书令王允的寿诞,恭请姜盛参加寿宴。姜盛和王允都是假意支持董卓,忍辱负重的,所以私交关系很好,既然是王允的寿宴,当然要参加的。

    由于王允帮着董卓办了不少事,所以董卓把王允当成亲信了,所以对王允邀请多位文臣武将参加寿宴的事也没放在心上。

    宴席如期举行,姜盛被王允尊为上宾,开始的时候还在推辞,但王允邀请的官员中姜盛官职最高,也该做上宾之位。

    王允收下了姜盛的贺礼,然后暗中让姜盛派人守住门户,防止董卓派人入内,姜盛明白了王允的意思,这次恐怕是要密谋对付董卓。

    王允的寿宴正式开席,丰富的菜品美酒被送了上来,王允举碗首先致辞,说是感谢大家捧场等等。【愛↑去△小↓說△網。ai qu 】

    虽然朝局上董卓一手遮天,但王允的这些故旧好友都没遇到什么大的麻烦,最多也就是贬官而已,王允这也是家宴,所以都很放得开,他们虽然不认同王允的某些做法,但考虑到友情,也都来为王允祝寿。

    而也有很多得到邀请的人没有到场,因为王允的很多行为让他们很是鄙视,他们不知道王允是为了取得董卓的信任,不得不做些违背原则的事,王允也不介怀,他本来就是忍辱负重的嘛。

    酒过三巡之后,王允突然扔掉酒樽,大哭起来。

    众人大为不解,问道:“今日是王大人寿辰之喜,为何如此痛哭?”连忙都来劝导,王允痛哭一阵后,这才擦了擦泪,道:“今日并非老夫寿宴。早就想与众位一叙,担心董卓疑忌,所以诈称寿宴。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当年高祖皇帝诛秦灭楚,才得天下;谁想传至今日,竟要丧于董卓之手。每念及此,老夫痛不欲生啊!”

    众人见王允当着姜盛的面说这些话,都看向姜盛的反应,他们以为姜盛是董卓的铁杆支持者,没想到姜盛跟王允一样,都是假意支持董卓,而另有所图。

    王允道:“想那董卓,兵锋所指,无人敢当,就算是姜将军之能,也难当其锋,无奈之下,我与姜将军只能表面上支持董卓,取得他的信任,而实际上是忍辱负重,以待良机。现在董卓飞扬跋扈,祸乱朝纲,我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作恶,心中委屈谁人能知啊?”

    众人听了王允之言,都是心中不解,王允的做法尚且理解,而姜盛纵兵抢掠的做法就不单是忍辱负重的问题了,但有人站出来为姜盛说话,那人道:“姜将军以劫掠为幌子,不惜与董卓部将兵戎相见,而只为了保护世家大户,现在雒阳百姓只需在大门上刻一个大大的‘姜’字,就可以免祸,姜将军仁德,实令我等钦佩。”

    这时门外进来一美貌女子,捧了酒壶来斟酒,众人皆受王允感染,暗自垂泪,都没有留意这名女子,而姜盛却看到了,姜盛认识的女子中,就算刘芊、唐姬之美,在这名女子面前,也大为逊色。

    王允对那名美貌女子道:“此间不用你来斟酒,回房去吧。没有我的允许,不得来此。”

    那名美女道了个万福,步态盈盈地走了出去,关门时蓦然回首,留给姜盛一个微笑,难道她是传说中的貂蝉?

    姜盛见众人都是掩面哭泣,心中鄙夷,这些文官们就知道哭,什么事都做不了。

    这时候,被董卓拜为骁骑校尉的曹操却拍手大笑道:“满朝公卿,夜里哭到天亮,天亮哭到天黑,这样能把董卓哭死吗?”

    王允怒道:“你的祖宗也都是食汉禄的,。. )你不思报国,还好意思笑?”

    曹操正色道:“我笑并不是为别的,而是笑众位公卿,想杀董卓却无一计,我曹操不才,愿砍董卓首级悬于都门之上,以谢天下!”

    王允一听,连忙避席问道:“孟德可有良策?”

    曹操道:“我与大人及姜将军一样,屈身以事董卓,乃是为了取得董卓信任,现在董卓以我为亲信,所以我可以自由出入相府。听说王大人收藏一把七星宝刀,若是借我入相府杀董卓,虽死无憾。”

    王允喜道:“孟德果然有心,天下幸甚!”

    姜盛道:“孟德不可轻动,董卓气数未尽,若是勉力为之,必为其所害,还请三思啊!”

    曹操笑道:“姜将军有勇有谋,却独独少了一份胆气。我既已言明,自当为之。”说完即沥酒设誓,王允这才取了宝刀交给曹操,曹操把刀藏于袍中,拜别而去。(。),。

第二百零六章 姜盛反董(一)() 
姜盛也考虑过刺杀董卓,但每次见董卓时都有吕布在侧,不敢轻动,而精于刺杀的越女营早已被董卓知晓,一旦失败,董卓第一个就会消灭姜盛,所以不到最后也不能用。既然曹操不听劝阻,那就要只能看曹操能否成功了。

    第二天的时候,曹操故意拖延时间,日上三竿了才带着七星宝刀来到董卓府上,董坐在榻上,吕布侍立在侧。

    董卓见曹操到来,就问道:“孟德今日怎么来得迟了?”

    曹操道:“坐骑体弱不行,所以来得迟了。”

    “哈哈——孟德也会被畜生所累,正好西凉进献一批良马,奉先哪,你去挑一匹赠与孟德。”

    吕布得令而去,曹操心中暗喜,今日你董卓该当一死。

    曹操手握刀柄,满手心都是汗,几次尝试都没敢拔刀,董卓虎背熊腰,曹操掂量了掂量自己的力量,恐怕不是董卓的对手。

    董卓本是个大胖子,不宜久坐,于是就侧身而卧,面向里面,曹操心说,这回定要斩董贼。

    于是轻轻拔出刀来,正要劈砍,董卓却从铜镜中看到了曹操的动作,连忙转身问道:“孟德意欲何为?”

    这时吕布已经牵着马到了门外,曹操听得吕布动静,知道不会成功,于是连忙跪倒,把刀举过头顶,惶恐道:“属下有宝刀一口,特来献与丞相。”

    董卓接过七星宝刀,反复欣赏,点了点头,赞道:“果然是口宝刀啊!奉先,替我收好了!”

    曹操就解下刀鞘递给吕布,不觉后背已是冷汗淋漓。

    董卓见吕布已经挑好了一匹马,就引曹操出门看马,曹操见此马膘肥体壮,连忙拜谢,“谢丞相赏赐!我想试骑一下,不知可否?”

    “此马已经赏赐给你,你试骑一下也好。”董卓把鞍辔交与曹操。

    曹操牵着马出了相府,然后翻身上马,加鞭奔跑,出城往东南而去。

    吕布对董卓道:“刚才我回来的时候,见曹操拔刀欲刺义父,却被识破,所以解释说献刀。”

    “我也很是怀疑。

    ”

    这时李儒正好到此,董卓就把刚才的事说了,李儒道:“曹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现在派人去召他过来,若是他不疑而即来,则是献刀;若是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他审问。”

    “嗯,姑且试他一试,来人,去请曹操来此议事。”董卓令人去召曹操。

    过不多时,消息反馈回来,曹操根本没有回寓所,而是从东门出城去了,据城门卫兵所言,曹操说是丞相有紧急公事让他去办。

    李儒道:“曹操做贼心虚,之前必是行刺无疑。”

    董卓怒道:“我如此重用他,他却反过来想杀我。”

    “主公,曹操行刺肯定有同谋之人,只要抓住他,一审便知。”

    董卓令李儒拟制悬赏文书,即日向各郡县散发:若有擒获曹操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而曹操借着骏马,昼夜兼程,逃回了陈留老家,然后散尽家财招兵买马,意图起兵反董。

    且说曹操刺杀失败后,董卓更加谨慎,身边亲卫增加了十人,又召吕布昼夜陪伴,他重用的袁绍、伍孚、曹操都反他,他都不敢相信人了,又考虑到姜盛只是支持,却不投靠,董卓都生了疑心病,唯恐姜盛也反他,姜盛比袁绍、伍孚、曹操更具威胁,因为姜盛拥有四千忠心耿耿的玄甲骑兵。

    董卓担心袁绍起兵,就派人让冀州牧韩馥严密监视袁绍的动向,袁绍觉得时机不到,也只得暗中操作,不敢公开招兵买马,天下群雄,只有鲍信已经打出了起兵讨董的旗号,已汇聚了万余兵马。

    腊月底的时候,东郡太守桥瑁假传三公书信,号召天下英雄起兵讨伐董卓,袁术在鲁阳起兵,孙坚在长沙起兵,曹操在陈留起兵,鲍信在泰山兴兵。

    韩馥见到桥瑁的书信后迟疑不定,不知道该支持董卓还是支持袁绍,部下纷纷劝他,起兵乃是为朝廷,并非支持董卓或者袁绍,韩馥这才下了决心,传信给袁绍,支持袁绍起兵。

    袁绍遂以渤海郡为根据地,举兵造反,天下响应。

    甄俨安插在董卓府中的眼线传出消息,说董卓已经开始对姜盛有所猜忌,姜盛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暗中部署越女营刺杀董卓,另一方面密令于禁、张郃率乐安两万兵马西进雒阳,褚燕率一万骑兵出冀州,南下支援。

    由于关东群雄仍然是各自为战,还没有具体结盟讨董,姜盛此时势单力孤,还不能让董卓有所怀疑,于是就广发喜帖,要为童琳和张婉蓉举行大婚之礼。

    董卓也收到了喜帖,暗自怀疑,就问计于李儒。

    李儒道:“姜盛的家眷故旧都在京城,若是图谋不轨,早已秘密转移了,而现在公主还在姜盛的亲兵保护下在城中游览。再者,举行大婚之事也是一个月前就定好的,主公多虑了。”

    吕布道:“不管姜盛是否谋反,我们都要小心应对,义父若是出席,孩儿当为贴身护卫。”

    姜盛为了稳住董卓,就大张旗鼓地筹办大婚之礼,因为童琳和张婉蓉早已是姜盛的人,( )也就免去了迎亲这一环节,却在大街小巷贴满了“喜”字,门前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董卓为了笼络姜盛,决定亲自参加姜盛的大婚之礼,于是带了数十亲兵,在吕布护送下出了相府,启程往姜盛的右将军府而去。

    董卓离开相府一段距离之后,就见相府外散步的两名女子翻身上墙,潜入了相府,这正是姜盛派出的越女营刺客。

    吕布护送着董卓行至半路,却见一名探子惊慌而至。

    “丞相!大事不妙!姜盛旧部于禁、张郃正率军两万往京城而来,按着行军速度分析,现在距京城已不足百里。”

    “啊?姜盛也反了?速速回府,李儒,快!快去召集兵马,把那姜盛拿下!”

    李儒得令,就让董卓家仆分头去通知徐荣、李傕、樊稠各部,率军围杀右将军府及玄甲骑兵大营。这其中一名家仆就是甄俨安插在董卓府中的眼线,此时已经顾不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