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增援的物资都运进了敦煌城,缓解了敦煌的生活问题。
闲来无事,张郃跟马文禄天天腻歪在一起,看得出生米要做成熟饭了。
三个月后,天气转暖,姜盛的使者也到了敦煌,当然名义上是献帝派来的。
“拜马超为镇西将军,马铁为平狄将军,马岱为安夷将军……”封赏比徐晃承诺的都高了一级。
诏令上还为张郃和马文禄赐婚,这让敦煌城皆大欢喜。
按照姜盛的统一部署,马超留守武都,组建西北大营,目标是益州。
姜盛把野战军扩编,每个野战军扩充为六万人,辖三个旅,马家其他文臣武将都分散到各野战军担任中高级军官。
到现在为止,江北算是完成了统一,姜盛也已四十多岁了。
姜涵、姜睿也都慢慢大了,尤其是姜涵,已经成为一员小将!姜睿不喜武艺,独爱文艺,也算是成长起来了。
前些年,在青州居住的唐姬被刘芊一撮合,嫁给了赵云,她被姜盛救下之后就芳心暗许,只是姜盛从未有此想,等了姜盛这么多年,却等来了刘芊的大媒。
赵云也还不错了,人品、武艺都是一流,更是姜盛的结义兄弟,地位也是世人瞩目。
唐姬嫁给赵云之后生了一子,取名叫做赵统,也是个好勇斗狠的家伙,跟他爹一样,动不动就找姜睿比武,完全不管姜睿喜文厌武。
几年前,甄俨的妹子甄宓嫁给了徐晃,后来生了个儿子,取名徐盖,现在也咿呀学语了。
不知不觉,大家年纪都上来了,而全国统一大业才进行了不到一半。
不过战争的进程已经开始缩短,由大汉科学院研制的热兵器“火龙箭”问世,原理跟后世的火箭炮并无二致,只是“火龙箭”是用火药反推之力发射,发挥作用的是铁箭头,但威力已经非同小可。
几经实验之后,技术已经成熟,姜盛首先安排在襄阳战场使用。
第372章 迁都洛阳()
整个长江以北地区因为马腾势力的覆灭而实现了统一。
姜盛对大汉的大战略已经有了清晰的方案,对于官员任命也进行了调整,是时候跟大家通通气了。
撤销雍州,原雍州的北地郡划给并州,汉阳郡和武都郡划给长安校尉部,其余地盘并入凉州,拜夏侯兰为凉州牧。
护羌校尉高顺军与马超筹建的西北大营合并,组建西方基地,马超为主帅、高顺为副帅,负责西部作战。
划定九江、庐江、南阳为战备区,作为南征的大本营,姜盛亲任战备区司令官,曹操为战备区行政官,陈纪为战备区总后勤官。
重新洗牌各州州牧:幽州牧田豫、冀州牧审配、青州牧唐瑁、兖州牧陈宫、徐州牧满宠、豫州牧程昱、并州牧徐庶、凉州牧夏侯兰。
雒阳校尉部改为汉京校尉部,新建的雒阳城改名为洛阳城,定为大汉的京城,荀攸为汉京校尉。
改任李通为长安校尉。
朝廷方面三公九卿改为三省九部,即:律法行政省(简称法政省)、军队事务省(简称军务省)、工业财务省(简称工财省)。
按此官制,名义上皇帝为最高,晋王总揽全局,晋王以下为三省,每省设三部。
三省最高长官称丞相,为正一品官员,直属晋王领导。
法政省丞相为荀彧,负责全国人事、民政、礼仪、文化、教育、医药、人口、监察、律法等行政和民事事务,设人事部、法务部、民政部。
军务省丞相为荀攸,负责全国国防、作战、征兵、军备、训练等军事事务,设国防部、作战部、军备部。
工财省丞相为田丰,负责全国农业、水利、工业、商业、资源、税收、建筑、交通运输等经济类事务,设财务部、生产部、科研部。
每部设若干司局,具体负责专项事务。
三部之外还有直属晋王府的官员,包括贾诩、郭嘉、戏志才、甄俨、吕布、赵云等。
洛阳城按照最初的规划已经建设完毕,那些参与洛阳建设的工匠成为洛阳城的首批居民。
姜盛选了个黄道吉日,把大汉的中央枢纽搬到了洛阳。
军事科学院、军事学院也搬进了洛阳,原军事学院则改为北方基地。
各州搬迁移民、商人、科研教育人才、中央各部门官员及他们的家人成为洛阳城的主体居民。
大批的旅店、商铺等雨后春笋一般开设起来了,甄俨的家族生意抢先入驻、审家、陈家、荀家等世家大族也纷纷购买商铺。
新成立的财务部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洛阳一跃成为大汉第一大城,大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组建御林军,负责京城的防卫,分别在洛阳军事区东、西、南部署了三个军,合计十二万人,城中部署了四万城防军。
御林军总司令是姜盛,三个军分别是玄甲军(赵云)、虎豹军(吕布)、卫戍军(典韦)。
城防军司令是张绣,负责洛阳城门守卫、宫禁警卫巡逻、省部司局警卫、武装巡逻、洛阳城治安、消防等。
宫中和晋王府内部的安全警卫则由越女营负责。
组建十六个集团军,每军五万人。北方四个军、西方四个军,战备区八个军。
整个长江以北进入了空前的大发展,姜盛所控制的势力范围北至后世俄罗斯远东地区,东临大海,西至后世的新疆东部,南边与荆州、江东隔江相望。
搬进洛阳城后不久,军事科学院传来了好消息,姜盛所描述的“蒸汽机车”试验成功!
姜盛来自后世,知道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他其实不懂蒸汽机车的构造啥的,只是提了一些想法,没想到还真的搞出来了!
军事科学院组成了探险团队,结合甄俨情报网提供的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三条铁路线的规划:洛阳至昌黎、洛阳至长安、洛阳至琅琊。
洛阳经南阳至襄阳的路线也在规划中,因为襄阳没在姜盛掌握之中,只规划了洛阳至南阳的一段。
长安再往西就是秦岭地带,现在没有修隧道的能力,只好到长安为止。
姜盛集团在北方搞生产力革命的时候,刘备也没闲着。
刘琦为了争宠,自作主张去江陵看望刘表,诸葛亮算准刘琦必有大劫,加上曹操和孙权讲和,担心刘备走入绝路,就果断撤军,早早的就往襄阳方向去了。
张允政治头脑一般,没看出刘备的打算,就把刘备的兵马送到襄阳附近。
蔡瑁得知后大发雷霆,派人把张允的家眷拿了,逼迫张允把刘备的兵马送走,越远越好。
请神容易送神难,刘备的部队已经登陆,张允已经是无能为力了。
刘备这时候却派人送了信给蔡瑁,表明自己愿意归到蔡瑁麾下,改旗易帜,支持二公子刘琮接掌荆州。
蔡瑁不知真伪,提出让刘备入城面谈。
刘备心中恐惧,担心蔡瑁趁机拿了他,就向诸葛亮求教。
诸葛亮对刘备道:“蔡瑁无非就是看主公的诚意,现在我军兵力也不少,加上姜盛在对岸虎视眈眈,蔡瑁不敢冒险。主公尽管去,但须二将军同行。”
刘备想了想,觉得诸葛亮所说有道理,就回信给蔡瑁,约定了入城事宜。
蔡瑁起初的考虑也就是考验刘备,如果刘备真心归顺,肯定会来,否则就是假归顺。
刘备同意来,蔡瑁就信了八分。
刘备入城时,蔡瑁亲自到城门迎接,见刘备就带了关羽一人,很是意外,对刘备归顺一事再无怀疑。
时间不长,江陵方面传来消息,刘表长子刘琦路遇盗匪,不幸丢了性命。
蔡瑁以为是刘备那边动的手脚,特地邀请刘备吃宴,以表谢意,完全把刘备当成自己人了。
几天后,刘表因丧子之痛,病重不治,离开了人世。
长子已死,继承刘表大业的就只有次子刘琮了,荆州上下并无太大的波澜。
刘表在襄阳待了一辈子,死了就要落叶归根了,荆州的治所又迁回了襄阳。
蔡瑁、蒯越等荆州文武集体上表,表奏刘琮为荆州之主,这个东西本就是走走过场,谁知姜盛破天荒头一次否了这个!
第373章 操作荆州()
刘表治理荆州三年,根基雄厚,刘琮继承基业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姜盛的否决让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
献帝的诏书很快送到了荆州,绝口不提刘表的事,而是大张旗鼓的表扬了刘备皇叔奔走天下,救民于水火。
诏书中竟然拜刘备为荆州牧,并让姜盛让出本属于荆州的南阳郡。
这事不仅荆州一般人意外,刘备也很意外。
只有诸葛亮看出这是姜盛坐山观虎斗之计,诏书上令姜盛让南阳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这是姜盛借以洗脱嫌疑的借口而已。
诸葛亮把他的分析讲给刘备听,刘备道:“你我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可刘琮他们不理解啊!”
果不其然,蔡瑁很快就传令荆州军进入戒备状态,并再次邀请刘备到刘表府上叙话。
这次刘备说什么也不去了,诸葛亮决定亲自跑一趟,说明真相。
众人均劝诸葛亮不要以身犯险,诸葛亮笑道:“山人自有妙计,荆州众人难不倒我!”
大家见诸葛亮胸有成竹,也就不再劝阻。
诸葛亮就带着童子前往襄阳城,城门卫见过诸葛亮,一见他露面,立即带几名士兵把诸葛亮拿了,送到蔡瑁府上。
蔡夫人和刘琮正在蔡瑁府上研究对策,见诸葛亮被绑了过来,蔡夫人破口就骂:“枉我夫君一片好心,接纳刘备,没想到却是如此口蜜腹剑之人。”
诸葛亮“哈哈”一笑,便不再做任何反应。
蔡瑁斥道:“死到临头,亏你还能笑得出来!”
“我笑荆州上下竟无一个聪明之人,大祸将至,你们却不辨敌友!”
蒯良多少还能有点眼光,就对蔡夫人道:“夫人,孔明在这个时候进城来,必有内情,我们还是听一听吧。”
蔡家上下以及聚过来的荆州文武都静了下来,蒯良为诸葛亮松了绑。
诸葛亮侃侃而谈,表明刘备并无觊觎荆州之心,只求一安身之所,上表时刘备也签字了,不可能出尔反尔,这定是姜盛的诡计。
他向荆州承诺刘备会上表请辞,不管朝廷同意与否,刘备都会奉刘琮为主。
诸葛亮信誓旦旦,荆州上下却是半信半疑。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何况姜盛的谋臣团队也是一流的人才。
诸葛亮眼瞅着就要成功了,这时候却传了大事出来:张允被杀了,荆州水军的半数战船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现场留下的证据都是姜盛的!
荆州一众文武气愤填膺,纷纷声讨姜盛,决心要与姜盛决一死战。
但情报返回来,姜盛看起来根本就没有攻打荆州的意思,海军还在徐州东部海域,陆军更是忙于修建姜盛口中的“铁路”和“高速公路”。
而且姜盛已经按照献帝诏书的要求让出了南阳郡,部署在南阳的部队已经浩浩荡荡撤走了。
看这样子,姜盛要完成打荆州的战略部署至少要两个月以后,这时候杀张允烧战船,荆州两个月的时间就恢复的差不多了,姜盛这么做没理由的,反倒是刘备太有嫌疑了。
当初张允率水军把刘备军从庐江接回来,但蔡瑁要求张允把刘备送走,张允曾以武力逼迫刘备撤走,虽然最后刘备也没走,但有仇怨是肯定的,另一方面,诸葛亮一直在表示刘备不觊觎荆州,却在诸葛亮走后第二天夜里就发生这事,不由得荆州怀疑。
蒯良查看现场后发现了姜盛军中特有的标志旗号,他认为以姜盛的谨慎,绝不会留下这么多针对姜盛的证据,必定是刘备一伙栽赃嫁祸!
姜盛彻底让出了南阳,这也让荆州文武不再怀疑姜盛。
张允的心腹将领更是不忿,聚集到州牧府请战,黄忠就是其中一位。
现在荆州的军事是蔡瑁说了算,但城门卫黄忠却是张允的人,在这个时候蔡瑁和张允之间那点过节就不是什么事了。
蔡瑁答允对刘备开战,黄忠带步弓兵五万出战,刘备那边根本没有机会再去解释,就令关羽、张飞等将率军迎敌。
两军在襄阳外围展开了激战,姜盛却在战备区大营歌舞升平,曹操对姜盛道:“王爷如此大才,孟德败得不冤。”
姜盛道:“孟德你并非败在才能上,而是败在机遇上。”
曹操揣摩着姜盛这句话,多少有点明白了。
姜盛又道:“第一步我已经布了局,如果让你经略荆州下一步你会怎么做?”
曹操想了想,回道:“当然是助刘琮一臂之力。”
“为何?”
“刘备乃劲敌也,加上诸葛亮这个顶尖谋士,如果他拿了荆州,王爷要统一天下,恐怕要多费些工夫。而刘琮之流,如蝼蚁一般,若是他掌了荆州,王爷可高枕无忧了!”
“哈哈,所以我说孟德你不是败在才能上,就按你的想法办,回头把具体的方案拿给我审阅!”
曹操的分析,与姜盛所想并无二致,姜盛干脆就送个功劳给曹操。
荆州打得如火如荼,黄忠的部队损失惨重,虽然在单挑的时候,黄忠打平了关羽,但兵败如山倒,黄忠一军丢盔弃甲,狼狈后撤。
蔡瑁亲率水军增援,也没有扭转溃局,只得撤回襄阳城内。
关羽、张飞兵锋正盛,直接围了襄阳。
在刘琮难以支撑的紧要关头,姜盛发表了讨伐刘备的战斗檄文,说荆州的基业是刘表一手创立起来的,理应由刘琮继承,是刘备暗中操作,谋夺荆州的。
皇上被刘备所蒙蔽,下了如此诏书,实在令天下臣民寒心,为了顺应民意姜盛决定出兵援助刘琮。
战备区的一支水陆混编野战军,共计六万多人,水陆并进,去抄刘备的后路。
江夏的黄祖也起兵响应,虽然他是刘琦的人,但刘琦死了,他正要趁此机会向刘琮表忠心,所以作战很勇猛。
廖化、糜芳领军抵挡,却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