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霸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秦霸世-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想到这里,李必决定对秦帝胡亥劝说。他相信这个时候的秦二世胡亥,有着绝对的判断力。

    “陛下,以目下情势,臣以为河南国有三弱,大秦有三强,可出河东一战彻底收复三川郡。”

    见到李必如此自信,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沉声,道:“河南国有那三弱,大秦又有那三强?”

    闻言,李必对着胡亥深深一躬,道:“其一,河南国朝野沮丧颓废,丧失斗志。河南国立国太迟没有坚固的根基,如此之国可胜不可败。”

    “砥柱一败后,不思自省,申阳国小民弱,绝无死战之念,这样的国家灭起来并不难,甚至于可以说是翻手可定。”

    “经过这一败,河南国精兵尽失,大将阵亡,河南国刚刚聚集的国势骤然溃散,举国又陷于低迷,短期内绝不能恢复。”

    “相比之下,大秦帝国虽偏安一隅,但经过砥柱一战,军心民心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此时正是士气高昂,举国上下立志雪耻复仇。”

    “大军更是求战心切,民气斗志大大强于河南国。”

    “其二,河南国宫廷**,任人唯亲。河南王志大才疏,只能为一武将而不能成国君,偏又刚愎自用。”

    “大战一起,河南国朝廷必相互掣肘,力不能聚。相比之下,我大秦帝国虽偏安一隅却是举国同心,君臣无猜,将士用命。”

    “其三,整个河南国守军虽可凑集十万之多,但多为地方守军,且都是新兵没有上过战场,战力可想而知。”

    “河南王申阳虽曾为赵国将军,但目下河南国之中只有五万精锐,大战若起,就算是申阳亲自上战场又如何!”

    “相比之下,我新军精锐战力极强,大秦朝野更是上下合力,如此一来,必可以大胜。”

    听到这里,胡亥点点头,对着李必笑了笑,道:“此三策不错。”接着却又没有后续,只是沉吟着却不再说话。

    李必一看胡亥这样,就清楚十有**是泡汤了。只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他不愿意错过。

    沉吟了片刻,李必站起身来对胡亥深深一躬,道:“更重要的还是时机,目下,陛下大胜龙且,一举击溃十五万联军,正是河南国势弱之际。”

    “一旦我大军南下,河南国必仓促应对。就算是河南国有西楚作为后盾,但是仓促之间,西楚霸王项羽滞留齐地不归。”

    “西楚大将龙且战死,必然会项羽不归,西楚绝不敢轻举妄动。如此一来,我军完全有能力拿下河南国,甚至于一举攻破殷国。”

    “再加上,我军突袭作战,胜算极大。”

    说到这里,李必为了确保秦帝胡亥出兵,沉吟了片刻,道:“只要我军拿下三川郡,就算是项羽亲至,战争也能够爆发在三川郡之外。”

    “一来我军有了回旋的余地,二来得到三川郡,我大秦帝国战略纵深增加,如此一来,拿下三川郡对于大秦帝国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必的一番话打动了秦帝胡亥,他不得不承认李必所言极是,只是他对于李必拥有这样的见识极为惊讶。

    “李郡守,家在何处?”胡亥轻轻叹息一声,显然,他对于李必的身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因为他清楚,在这个时代若不是家学渊源,亦或者,不是出自诸子百家,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如此惊人的见识。

    闻言,李必肃然一惊。他自然是清楚胡亥已经起了疑心,只不过他李家对于大秦帝国忠心耿耿,但也没有担忧之处。

    一念至此,李必深深一躬,道:“禀陛下,臣家在陇西……”

    ??猜猜看,李必的祖上是谁?

    本章完

第307章 朕不缺耕种的国人百姓,但缺守卫大秦,率军东出的大将() 
“陛下,臣家在陇西!”

    ……

    短短的一句话,只有不到七个字。然而这七个字,却像一道雷霆一般,在胡亥的心头炸裂。

    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在始皇一朝之时,有一个意气奋发的年轻武将,那个敢言二十万大军灭楚的虎将。

    当年的李信是何等的意气奋发,与通武候王贲,蒙恬等人同为大秦帝国青壮派,一时间,风头无量。

    而且始皇帝对于李信,极为偏爱。可以是,李信之才不下于王贲,蒙恬。

    只是自从伐楚兵败之后,李信便失去了踪迹。但是胡亥却清楚,李信的族人一直生活在陇西一带。

    一想到这里,李必的才华横溢,也就有了解释之处。

    一念至此,胡亥沉声,道:“不知李信将军是李郡守的什么人?”

    闻言,李必对着胡亥深深一躬:“禀陛下,乃臣家父!”

    “哈哈……”

    大笑一声,秦帝胡亥拍了拍李必的肩头,欣喜,道:“怪不得李郡守如此才华,原来是家学渊源。”

    “敢问李郡守,家父如今何处?”胡亥心头有自己的想法,大秦帝国实在太缺乏人才了,李信是一个大才。

    胡亥了解李信,也仅仅比通武候王贲年长一岁罢了。有李信出山,他更容易放心大秦帝国的安危。

    在大秦帝国东出长策中,胡亥在心中有一定的计较。因为他需要刷威望,东出统帅必须要由他来担任。

    至少短时间内,他皇位稳定之前,必须要他亲自率军东出。

    而通武候王贲,必须要坐镇函谷关与武关防线,守好大秦帝国的门户。至于咸阳城,目前有太尉尉缭在,应该出不了事。

    故而,唯一让他忧心的便是九原。

    九原虽有十万北地大军,乃大秦帝国真正的精锐,在始皇帝时代,经历过铁血厮杀的大军。

    但是蒙恬自杀,通武候王贲南下,如今的九原郡,空有十万大军镇压,却没有名将驻守,这毫无疑问是极其危险的。

    这一刻,有了李信的消息,胡亥眼睛一下子便亮了。有这样一员老将,镇守九原,下一次他就不会如此被动了。

    迎着胡亥的目光,李必,道:“禀陛下,家父闲赋在家,以耕耘为乐!”

    “哈哈,朕的将军,岂能以耕种为乐!”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道:“这不是浪费才华么!”

    胡亥瞥了一眼李必,一摆手,道:“准备笔墨,朕要给老将军写一份信!”

    “是!”

    闻言,李必大喜。他清楚自己父亲的盖世才华,看到在家中以耕种为乐,李必心头不舒服。

    他清楚父亲并不快乐,因为他也是一员武将。对于武将而言,不能上战场,就是一种煎熬。

    特别是李信对于大秦帝国感情深厚,看到帝国支离破碎,这种心疼与煎熬双重的压抑,将会是沉重的。

    他清楚,父亲一定渴望登上战场,为帝国效力。

    铺开竹简,李必将手中的蒙恬笔递给胡亥,然后立于一旁,静静的等候着。胡亥接过长笔,蘸了蘸墨,一气呵成。

    竹简之上,有一行字:朕不缺耕种地的百姓国人,但缺守卫大秦,率军东出的大将。大秦二世皇帝五年六月,嬴胡亥。

    等到墨迹干了,胡亥方才将竹简卷起来,扎好。递给李必,道:“将他托人送到李信将军手中,就言朕与大秦需要他。”

    “臣代家父谢过陛下!”这一刻,李必眼眶湿润了,对着胡亥深深拜下。

    他自然清楚这是,大秦帝国虽然缺乏武将,却并非非李信不可。而且秦帝胡亥礼节之重,不亚于拜将。

    如此看重他们父子,李必心头生出了为大秦帝国赴死的决心。因为有这样的皇帝,大秦帝国一定会大兴于世。

    “李郡守,谁堪统帅?”胡亥轻轻叹息一声,可以他最大的心事就在这里:“太尉坐镇咸阳,镇压老秦故土不能轻离,通武候坐镇函谷关与武关一带,守大秦门户更不能轻出。”

    “如今朕能用的将领,寥寥无几。大秦帝国之中,将才难求也。”

    闻言,李必微笑,道:“陛下,臣自将兵,夺取三川郡。”

    胡亥惊讶地看了一眼李必,一时沉默不语,他自然从知道李必乃李信之子,就清楚李必是知兵的。

    倘若是不知兵,也不可能提出一系列的意见。李家一如蒙氏,同样都是以武传家,家中子嗣知兵才是根本。

    见到胡亥沉默,李必深深一躬,道:“陛下,臣之兵学,尚强于为政。如今乱世,正是臣的用武之际。”

    对于此,胡亥并没有半点惊讶,因为李信之长在于兵学,而不是治国。一念至此,忍不住笑,道:“李郡守之兵学,尚强于理政?”

    “正是。”李必认真,道,“家父因材施教,以为臣有兵学赋,让臣下学兵。臣七年学完,自请转修法家治国之学。”

    “嗯嗯。”

    点零头,胡亥并不以为李必所言虚假。他清楚在这样的武将世家,若是兵学没有学够,绝对不会让族人学习其他。

    而且老秦人修行治国之策,皆学法家。故而,对于李必他转修法家治国之学,并不意外。

    在大秦帝国之中,除了法学之外,精通其他学派,不可能登上庙堂之郑学习法家,是老秦饶首选。

    “朕相信李郡守!”点零头,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道:“若是李郡守率军南下,只是河东郡如何?”

    闻言,李必眉头大皱了起来。他心里清楚,秦帝胡亥考虑的没有错。河东郡的重要性,不下于三川郡。

    而他是被秦帝胡亥调来,担任河东郡守的人选。而他出兵南下,河东郡这一烂摊子,将会无人收拾。

    一时间,李必也沉默了。因为一时半会之间,他想不到妥善的解决之法。

    默然良久,李必豁然醒悟,连连拍案,大笑不止:“陛下,臣想到一个人,足以担任河东郡守!其有丞相之才!”

    ……

    闻言,胡亥一惊。深知李必不是虚言之人,顿时大喜过望。

    本章完

第308章 郎帆() 
听及李必的话,胡亥心头大喜。他清楚老秦人好斗,勇于战斗。武将辈出,却极少有治国理政的大才。

    这一点从大秦帝国的历史上,就可以看出来。从秦国到大秦帝国,漫长的六百载岁月中,无论是百里奚,还是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

    几乎可见的每一个叫的上名字的文官,都是山东士子。由此可见,老秦人对于文化的缺失。

    当大秦帝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以来,始皇帝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向诸子百家低头,诸子百家却贪得无厌。

    ……

    胡亥心头清楚,这便是大秦帝国一直以来只要无衣不要蒹葭的国策导致的,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改变。

    从一开始,他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如今李必告诉他,有一个治国理政大才,胡亥自然是狂喜。

    甚至于远比得到一员大将,更为欢喜。因为胡亥清楚的知道,左相子婴的治国理政才能并不高,只不过他无人可用。

    故而,只能以子婴来充当丞相,开府理政。如今李必有一个大才举荐,自然是引起了胡亥的兴趣。

    胡亥对于李必虽不怎么了解,但是他相信老秦人绝不是虚言之人,一想到这里,顿时大喜过望。

    毕竟,这是士战天下时代。惊才艳艳的名相名将皆天下奇才,往往是得其一便可成大业。

    吴王阖闾得孙武、齐桓公得管仲、魏文侯得李悝、魏武侯得吴起、齐威王得孙膑、秦孝公得商鞅,皆成一时大业。

    如今天下名士,尽入山东反秦势力之中,成了大秦帝国的死敌。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老秦人的治国理政大才,自然是引得秦帝胡亥向往。

    项羽得范增,天下大半归属于西楚已经证明。胡亥从来不会否认一个大才,对于天下大势的影响。

    倘若大秦帝国没有太尉尉缭,通武候王贲,典客顿弱,左相子婴等人,他不可能支撑到这个时候。

    士战天下!

    这个时代,正是士子对于天下大势影响最为重要的时候。在这个时代,名士能够与一国之君同高。

    一念至此,胡亥,道:“不知此人是何人,比之李郡守如何?”

    闻言,李必便清楚秦帝胡亥心动了。连忙朝着胡亥深深一躬,道:“禀陛下,此人也是名门之后,清水候郎举之嫡子郎帆。”

    “郎帆?”

    呢喃了一句,胡亥眼底掠过一抹凝重:“郎姓出自费伯,源于周天子。这一点,朕倒是清楚。”

    这一刻,胡亥是欣喜万分的。他知道这个郎举,因为他清楚的记着一件事,那便是先帝十八年,郎举率军伐赵。

    当时王翦率上地大军,郎举率灞上大军兵出井陉;与此同时杨端和率河内大军,分由南北夹击邯郸。

    赵王迁派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仍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

    十月,王翦、郎举率大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

    真正让胡亥对郎举其人有了解,是因为蒙恬,王贲,李信,皆是他的好友。只要是了解蒙恬,王贲,李信三人,就会清楚能够与他们为友之人,绝非等闲之辈。

    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没有大致相差不多才能得人,根本玩不到一块。在中原这个诡异的地方,圈子文化一直都存在。

    不是一个圈子的人,根本融不进去。郎举能够与大秦帝国三大青壮派成为好友,足以证明他的不凡。

    念头翻滚,胡亥一时间对于这个郎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能够得到李必如此推崇备至,自然是有不凡之处。

    一念至此,胡亥紧紧盯着李必,道:“这个郎帆虽为名门之后,家学渊源,但朕不知其有何能,大秦帝国危在旦夕,也不见其前来效力!”

    李必微微一笑,解释,道:“郎帆此子,自是有报国之心。只不过清水候老来得子,不愿他早日踏上战场。”

    “二来,清水候故去,郎帆以周礼守孝三年,今年正是期满之时。”

    说到这里,李必:“至于郎帆才学,此子在临洮,本就有神童之名。兵学之强不下于臣,至于法家,更是登峰造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