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心有大抱负,也不敢真正的放手一战。因为此时此刻的胡亥,心头没有半点底气。
……
“浩荡中华八万里,如今朕却是举步维艰!”
……
胡亥手中长笔拿在手里,半响迟迟没有落笔。由于心头犹豫不决,不得不就此搁笔。
转头凝望着粼粼水面的日光,胡亥不禁由衷一叹。
从中原大地当下局势来看,西楚国之所以虎虎生气对天下势如破竹,全然是西楚霸王项羽杀出来的个人威势。
如今的项羽可谓是一人可逆天下大势,正是最巅峰之际。
而且辽东王刘季,蛰伏辽东三郡,兵仙韩信,萧何等人汇集,可谓是人才济济。大势已成,只等待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唯独大秦帝国,失去山东土地,退守关中。对天下之势,纵然有千言万语,却也无可奈何。
大势已去,终究是过去了!
特别是大秦帝国当下却少一班拥有远见卓识的军政谋划大才。如今的大秦帝国之中,真正能够称得上大才的也就寥寥无几。
如王贲、子婴、尉缭、顿弱、言和等等,都可以说是一等一的大才,但是胡亥心下却都很是清楚。
若是自己不能居中完美统御,哪怕是尉缭等人有任何的长策大略都难以化作惊雷闪电。
当然,天下人对于胡亥的用人之能一直都是质疑的,毕竟浩荡一时的大秦帝国的天空下,始皇帝建立的盖世伟业。
硬生生被自己短短两年的时间,弄得乌烟瘴气,支离破碎。
但是,天下对秦帝胡亥从来未有正面的评判,依旧大体停留在大秦二世三年之前的评判点上。
用人不当,不善纳谋臣之策,重用权相赵高,指鹿为马,致使大秦帝国分崩离析,如此而已。。。
二世祖,这便是天下人对于胡亥的评价!
对于这样的评价,胡亥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胡亥并不在意,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只要大秦帝国能够兼并天下,只要他能够再一次成为中原九州的唯一主人,到时候所有关于他不好的言论,都将消失殆尽。
历史就像是一个年芳十八的小姑娘,任人随便打扮,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也许接下来对中原之上大战的掌控,将会是最为考验朕的时候——!”沉吟了片刻,胡亥幽幽一叹。
他心里清楚,想要统一天下,就必须有强大的全局洞察之能,以及对于大秦帝国东出方略决断之能。
以及对当下局势中充满诡谲气息的军争变局的那种独有的直觉与敏感。
胡亥明白这是天生的,后天培训不出来。
端坐在帝案上,胡亥有一丝莫名。他不清楚这种几乎只能用天赋之才去解释的直觉、敏感与判断力,他到底有没有。
因为从一开始,他表现出来的只有错失。根本就没有一丝身为一国皇帝的雄才大略,纵然他诛杀了赵高,让大秦帝国避免灭亡。
然则,胡亥比任何人都清楚,之所以如此,不过是他对于历史大势的提前知晓而带来的强大力量。
若是这种对于历史大势掌控,有一天消失,胡亥不清楚自己能否掌控全局,纵然他有超越所有人的见识,也未必能够步步为营。
远则不论,单就东出之策这一点而言,秦帝胡亥犹豫了两天,依旧是没有任何结论。
这是军争大局,决策者必须要是基于一种清晰的直觉与敏锐的辨识,才能将尉缭子婴等人说服。
对于此,胡亥心头并没有把握。
因为不管是尉缭还是子婴,都是一等一的老枭,在目下的大秦帝国之中威望极高。不说服尉缭子婴等人,胡亥的决定根本生不了效。
这是胡亥的悲哀,也是大秦帝国的悲哀,同样的也是这个时代的不幸,亦是大秦帝国臣子的不幸。
东出一事都关涉复杂,都有着至少两三种选择,可胡亥心头隐约有些纠结,有些不安。
一时间,胡亥想到始皇帝,若是始皇在此刻,又会如何决断。
胡亥念头翻滚,他清楚他与始皇帝在骨子里其实是一样的人。那便是对于权力有着发自骨子里的痴迷。
中原大地之上,因为姬周八百年影响,形成了久远的王道传统。
人们更喜欢将圣王明君看成那种垂拱而治的人物,更喜欢将大德之行看做有为君王的标尺。
某种意义上,人们不要求君王有才,而只要求君王柔弱有德。同样的到了大秦帝国时代,也是如此。
胡亥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他才能从皇十八子登基称帝,因为赵高与李斯需要自己。
而只有大争之世,天下方对强势君王有了激切的渴求。而始皇帝结束了一个大争之世,如今也该轮到了他了。
没有那一个儿子不渴望成为父亲,特别是父辈极其耀眼的更是如此。
那怕胡亥穿越而来,但是他对于始皇帝的敬畏发自内心深处,也清楚自己的几斤几两。
正因为各种原因,胡亥心中对于比肩始皇帝的念头无比强烈。与千古一帝比肩,虽然艰难险阻许多。
但是这一条道路,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未知,也让秦帝胡亥产生了一种久违的激动。
这是他矢志席卷中原的原因,也是他在艰难之时诛杀赵高,不惜一切代价率军南下的原因。
第260章 帝国绝不能失去信仰(第二更)()
对于至高皇权的迷恋,对于绝对皇权的渴望。哪怕是胡亥清楚相对皇权更利于中原大地稳定也没有一丝心动。
因为胡亥明白,利弊不可能完全分离。相对皇权,虽然能够更容易取得天下,却不利于统治。
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一道策略,辽东王刘季可以推行,但是身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法家的代言人,始皇帝的后裔。
秦帝胡亥绝对不能放弃始皇帝的绝对皇权,因为这是一种继承。
若是放弃绝对皇权,势必会让大秦帝国的森严法治壁垒受到最严重的冲击,毕竟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如此格局,必然会让秦法基础破坏。
而秦法是大秦帝国的根基,一旦根基出现了问题。就算是有千丈高楼,也会顷刻间崩塌。
对于这一点,胡亥从一开始就有所警惕。某种意义上,始皇帝一生并没有绝对的专制。
而是在统一六国之后,放弃了大秦帝国坚守百年有余的绝对法治,坚强一生的秦始皇对山东士大夫暴露出了好感。
大秦帝国设置了七十二博士,权力巨大。这一举动,打破了法家制衡大秦帝国朝堂的局面。
虽则如此,诸子百家等山东士子,依旧野心勃勃贪得无厌。他们不想只是一个博士,他们想要与法家平分天下,甚至于将法家赶出大秦帝国,从而主导朝廷……
而正是因为这种几乎等同于土匪的行径、彻底的惹怒了始皇帝。胡亥记得一清二楚,挑战了始皇帝的底线,报复自然是极其犀利的。
于是,李斯请始皇帝下令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
当初还年幼的胡亥,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曾经问起过始皇帝,胡亥还记得始皇帝当初复杂的目光。
“秦统天下用法治,然法治亦苛。天下统一之后,中原皆秦地,秦法虽好缺不利于千秋万代。”
“故而朕只有设立七十二博士,向山东士子示好。只是诸子百家野心太大,意图把控朝廷,无奈之下朕只有采用李斯之策,荡平诸子百家。”
“不如此,大秦帝国永无安生之时——!”
……
正因为如此,始皇帝与山东士子之间关系破裂了,焚书坑儒,只是始皇帝暴怒之后的报复,也是诸子百家咎由自取。
毕竟面对一个一统中原六国,文治武功天下第一的皇帝,决裂就等于报复等同于杀戮。
无数儒家以及其他士子的鲜血与尸体,让山东士子清楚了始皇帝的果决,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仇恨。
胡亥对于未来有着轻易的洞察,他清楚秦法的高深之处。更加明白,法治才是大道。
正因为如此,胡亥才不会重蹈覆辙。他绝对不会重走始皇帝的老路,既然已经与山东士子决裂,那就不共戴天。
没有儒家,没有其他诸子百家,大秦帝国还有法家,甚至于结合未来的见识胡亥都可以创立一家。
正因为如此,胡亥并不在意诸子百家的态度。
因为他清楚诸子百家,与其他人士子都是可以代替的。只要大秦帝国能够再一次席卷天下,到时候他必然会大力发展教育。
发明造纸术,发明印刷术,建立学校,不论是军政人才都可以有大秦帝国的学校培养而出。
如此一来,山东士子的依靠将会如同一张废纸。若是不能为我所有,胡亥不介意扫进历史的垃圾箱中。
正因为,秦帝胡亥对于诸子百家等山东士子,有着绝对的把握才会视之不见。而且当今天下大乱,中原大地之上的牛鬼蛇神纷纷跑了出来。
如此一来,庞大到席卷整个中原的战争,必然会对诸子百家产生巨大的创伤。战争的爆发,意味着六国遗族与诸子百家的没落。
历史上六国遗族与诸子百家大功告成,大秦帝国骤然坠落。犹如一刻璀璨的流星,一下子划破天际。
但是这一次有了他的出现,诸子百家与山东士子的没落已经注定。真正让胡亥有着担忧的是硬实力之间的碰触。
……
“陛下,到了用饭时间了……”中车府令韩谈从廊下走进,对胡亥深深一躬。
随着韩谈的声音响起,将漫无边际的飘摇思绪扯断了。胡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做了几次深深的吐纳,又回到了书案前。
“端进来——”
方才一番思绪神游,胡亥心头有了一丝想法。此刻胡亥一时间分外坦然,胃口自是大好,感觉到了饿意。
“是!”点头答应一声,韩谈将已经热了五次的汤饼端了进来。
片刻之后,一鼎汤饼用尽,胡亥向韩谈摆了摆手,这才走出了书房。连续一天时间,跪坐的膝盖酸疼。
活动了一下手脚,胡亥走在前边,韩谈跟在后面落后一小步。
暮色时分,胡亥停在湖中的石亭之中,望着夜空:“韩谈,你说朕真的能够收复失地,重走始皇之路么?”
闻言,韩谈心头一震。他从来没有见过胡亥如此凝重,甚至于有着哀伤。特别是大秦帝国偏安一隅以来,胡亥一直都是斗志昂扬的姿态。
仿佛就是一个战神,一个无所不能之辈。
“陛下一定能够收复失地,重建大秦帝国——”韩谈的话掷地有声,神色更是凝重无比。
他心里清楚,秦帝胡亥此刻心中没有底气,面临着战争越来越近,自然是有些急躁不安。
念头翻滚,韩谈见胡亥精神气色显然好了许多,方才微微一笑:“陛下,至于重走始皇路,又有何不可——”
韩谈清楚,在这个时候只能给于胡亥力量。大秦帝国正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在这个时候,作为大秦帝国的顶梁柱,胡亥绝不能倒。
因为一旦胡亥倒下,大秦帝国朝野上下,必然会失去了信仰。
第259章 四月中旬大朝会(第一更)()
大秦帝国不能失去信仰!
这一点,韩谈深知,在孝公时代秦以商君卫鞅为信仰,每一任国君都是大秦国人的信仰。
曾经始皇帝为大秦帝国的信仰,如今胡亥凝聚大秦上下军心民心,是为大秦帝国新的信仰。
因为始皇帝的嫡系血脉只剩下了胡亥,目下大秦帝国只有秦二世胡亥才能唤醒老秦人心头的热血。
除此之外,任何人都不行!
……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转瞬之间便是四月中旬了,胡亥部署已久的咸阳大朝会如期举行了。
……
咸阳宫中。
……
“臣等拜见陛下!”这个时候言和,王贲,尉缭等人都到了咸阳宫正殿之上“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帝座之上,胡亥目光炯炯。望着底下群臣一摆手“诸卿各自入座,长案之上有米酒可充饥润喉。”
一时间,大臣将军们感奋不已,大朝会竟是这种以前所未有的开场。
这意味着今日的大朝会,必将会是一次长时间的讨论。毕竟秦帝胡亥连米酒都准备好了,自然不会容易。
“是——”三公九卿等,答应一声纷纷入座。
中车府令韩谈长声念诵,道“天下皆反山东乱,一统大业一片苍茫,今日会首六爵,以定收复失土之决心——”
这一刻,胡亥心头平静如水,在韩谈话音落点之后霍然起身。他举起了帝案上的大爵凝声,道。
“好!决心当立!今日此酒,为决心酒!不仅是朕的决心,也是诸卿的决心。等到大秦帝国席卷天下,朕与诸卿当再饮铸秦酒!”
说到这里,胡亥环视一周,一字一顿,道“来,我等君臣连干六爵——!”
见胡亥举爵,参与这一次朝会的群臣们从座案前刷的一声整肃起立,宏阔的大殿哄然荡出一声炸雷“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一刻,胡亥一阵爽朗大笑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来,第一爵!”说罢举爵一饮而尽,将空爵置在案上,随及又举起了第二只大爵。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是秦军将士的号子,更是老秦人一路走来,走过太多艰难险阻,最后一步一步登上高点的原因。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这句号子凝聚了老秦人无数的血泪,正是因为如此,这句话才如此容易的激起老秦人的愤怒。
他曾经不止一次的用这句话来激励军心臣心,今日在大殿之上再一次听到这句话,带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