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三军大权一人在握,在大秦帝国的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过。在孝公之时,卫鞅任大良造,掌控军政大权。
再就是秦昭襄王之时,武安君白起掌控三军。他胡亥清楚他不是孝公,王贲也不是商鞅。
如果将三军大权赐下,这样做会带来何等后果?胡亥第一次感到吃不准。但是,不这样做,后果则只有一个,那就是通武候王贲离心离德。
长平之战后的武安君白起,这便是君臣离心离德的最佳榜样。胡亥心里清楚,眼下大秦帝国远不如昭襄王时。
……
念头闪烁,胡亥清楚没有抗衡项羽的大将,也会让九原大军失去信心,在民心军心天尽失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向灭亡。
这是胡亥绝对不愿走的一条路。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古人的典训。前者有可能带来的动乱风险与亡国灭顶的灾难相比,自然要冒前一个风险,而避免后一个灾难。
王贲敢于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目下,他需要知道的是得到自己任命!一念之间,他想到了太多。
“林峰,通武候有何思谋?”默然良久,胡亥猛然问。
林峰也一直在沉默,他自然清楚通武候此举,根本就是在胡亥心头拔刺。三军节制大权,太重了。
见到胡亥问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臣不清楚通武候图谋,不过通武候之谋,应当在密件中禀明陛下才对。”
“呼……”
胡亥微笑点头,沉默了一会儿,便提起铜管大笔在羊皮纸上一阵疾书,写完之后,详细看了一遍。
确认无误后盖上铜印,卷起装入铜管封好,递给林峰道:“林峰,立即送去给通武候。”
“臣遵命。”林峰接过铜管,转身疾步而去。
胡亥目光一闪:“告诉通武候,定秦剑在手,便可节制三军将士!”
……
胡亥清楚,现在他只能相信王贲。与此同时,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当初韩信请封假齐王时,刘季的心情。
功高盖主,不得不封。
心中念头闪烁,胡亥清楚王贲是为了应付接下来的天下大乱。而他的担忧,完全来自于心头的不安全感。
毕竟乱世之中,有兵者王!胡亥作为后世人,经历了人心险恶的年代,更加不可能信任一个人。
而且通武候王贲这样做,从另外一个方面讲,王贲如此做,也是在心底里不信任他。
生怕他在继续犯浑,才会提前要三军节制大权。大秦帝国君臣,缺乏最基础的信任。
两个人的信任需要长时间的磨合,通武候王贲与胡亥见面不过数次,自然谈不上信任不信任,他们之间的维系完全是因为大秦帝国。
“王贲!”
轻言一句,胡亥望着函谷关方向:“朕就赌一把,又何妨!”
……
旬日之后,林峰快马加鞭,一路飞驰数百里已经赶到了函谷关。
此刻的王贲正在帅府后院的书房中翻看着从各地汇集而来的中原各国实力对比,见林峰风尘仆仆地走进。
王贲放下手中的竹简,惊讶一笑,道:“正想召你,你就来了。先坐。”转身吩咐:“通知下去,立即上茶上饭。”
从林峰风尘仆仆的模样上,以及额头上的汗水,王贲就清楚林峰必然是马不停蹄,顾不上休息。
来到函谷关中,必然是没有吃喝,立即赶来了帅府之中。
“是!”卫士点头离开!
这一刻,林峰根本顾得不喝水,也未及擦汗便从怀中皮袋掏出铜管:“通武候,这是陛下的书简。”
接过来,王贲接过打开,瞬间两行大字扑入眼中:
“通武候吾卿:王翦将军曾为大秦帝国柱石,将军之能天下有目共睹。朕远在咸阳,不知兵事。山东乱象已现,项羽北上已成定局。”
“五万新军与十一月便已开进桃林高地,大军所需粮草皆已安排妥当,定秦剑在手,大秦帝国三军皆由将军节制。二世五年三月。”
看完之后,王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随手将羊皮纸递给林峰。林峰一看,兴奋地说:“陛下明察,如此一来,通武候可无后顾之忧了。”
闻言,王贲淡淡笑,道:“后顾之忧何尝没有,只是被暂时压下了!”这时卫士捧进茶饭摆好:“禀通武候,茶饭好了!”
王贲一摆手:“林峰用饭,老夫思谋一下接下来的策略!”
“是!”点头答应一声,坐了下去。
饿急了的林峰也不顾及王贲,安然落座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看了一眼狼吞虎咽的林峰,王贲的脸色变了,脸上的从容镇定一下子变成了凝重与无奈。
他自然清楚节制三军大权,意味着什么。这一刻,他对于胡亥的魄力,感觉到了一丝震惊。
举国之兵交于一人,肩负国家兴盛衰败。如此的信任与支持,让王贲心暖的同时,他也清楚胡亥对他的忌惮。
年过四十,经历了太多的事情。通武候王贲不再是当初少年,曾经的一切不解与心结全部解开了。
这一刻,他才算是明白了老父亲伐楚之战时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要求。一切要求,只是为了明志。
当年王翦虽不算功高震主,却也不是寻常之辈。六十万大军,举国之力交给一个人,始皇帝必然担忧。
当年历史一如断断续续的画面,出现在王贲的脑海中,让他心里产生了一丝恐惧,他清楚他与王翦更为危险。
? ?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
?
????
本章完
第242章 还差两个人(第一更)()
铮铮之言,在每一个人的耳边响起,纵使骄傲如大|日也不得不承认,秦军将士悍勇无双。
当日在武关下,在峣关之外,秦二世胡亥的疯狂与悍勇吓坏了众人。
谁也没有想到一无是处的秦二世,在危机关头,能够踏上战场,与大秦帝国军队一同厮杀。
这便是老秦人的无畏,隐藏在嬴氏一族长达六百多年以来的铁血奋争的精神,这就像是一种传承。
这一刻,就算是最为骁勇善战的樊哙的沉默了,当日那一战中,他是辽东军的主将,甚至于秦二世胡亥交手过。
就是在那一天,他才清楚以前他们遇到的秦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那支百战百胜的虎狼之师。
从那一天起,他对于秦军充满了敬畏。也时刻都在渴望,与精锐秦军一战,并且战而胜之。
打败比自己更强的对手,这才是武人的真正秉性。有时候武将厮杀,并不仅仅为了胜利,有的人是为了超脱。
兵家一道犹如武艺之道,只有不断与强者交手,才能恒强。
大殿之上,一片安静。上至辽东王刘季,下到殿前卫士都沉默着不言语。
默然良久,周勃骤然变色,道:“王上,山东大乱之象已显,项王的对手,不仅仅只有一个齐王田荣!”
“代王陈余,赵王赵歇,凡是这一次参与了的人,项王都不会放过。这意味着这一场战争,必然会席卷整个齐鲁燕赵大地。”
“如此一来,项王想要一举荡平房反叛者,就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旦项王拖在齐地,我军便可以进兵燕国。”
……
周勃本来最近就很恼火,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手底下的士卒大量的逃亡,原本十万众,此刻却只有七万之数。
他清楚若是再不想办法,辽东王就不需要参与争霸了,自己直接将自己淘汰了。
这是一个极度璀璨的乱世,有兵者王之。如果失去了立足的根基,他们根本无力震慑辽东世家与贵族。
周勃是辽东军中第一人,他一开口,顿时就引起哄嗡一片议论。
毕竟在这个乱世之中,手中有兵权的人,话语权往往比文官重。特别是周勃用兵才能,堪称辽东军第一人,自然是更加非同凡响。
一时间,大殿之上一片哗然,文武群臣心怀担忧,正在大殿之上侃侃而谈,娓娓道来。
众人哄嗡中,刘季苦涩一笑。他知道,辽东军中的危急情况,只是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这个时候大军至关重要,但是士卒思乡情切,更为他立下汗马功劳,根本没有理由也不能阻拦。
朝臣们越是如此,越说明群臣心头没有解决的办法。刘季清楚,今日朝会这只是最后一场掩人耳目的博戏罢了,无关大局。
刘季心思已定,一摆手:“将军所言极是,只是以战养战,未必就会是一件好事,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只是头戴王冠,又身处高位,其他人看不出刘季的神色变化,没人了解他的心思。
“王上,诸位同僚——”萧何站起身来,神色复杂凝重。他不理不睬其他人的沉默,径自高声诉说:“项王北上齐地,与我辽东甚远,有数千里之遥。”
“不仅有齐国相隔,更有燕国阻拦。辽东想要东入中原,与天下人逐鹿,眼下最该注意的不是项王,而是燕王臧荼。”
不待刘季开口,曹参抢出班外,愤然高声道:“项羽乃窃国之大盗,杀义帝害之元凶,祸乱中原之首恶,更是我军统一天下之大敌!”
“要不项羽仗大军之势,王上又岂会被封于辽东三郡,如此贫瘠之地,故而,臣以为项羽才是大敌!”
“哈哈……”
一阵哈哈大笑,王座之上的刘季从座中霍然站起,环视一周,道:“两位爱卿所言各有千秋,项羽确实乃大敌!”
“目下以我之强,不足以抗衡,只有扩充自身才能壮大自己。在这一点上,左相所言极是,中原与我辽东尚有齐鲁大地与燕赵大地相隔!”
刘季的话十分中肯,他没有偏向,也没有阐述什么,只是简简单单的将两个人的担忧剥离开来。
就这样一下子赤裸裸的出现在了群臣面前,让人直视!血淋淋的现实,让曹参一下子哑口无言。
因为只有辽东强盛,才能席卷天下,据九鼎而成天下主!
“王上明鉴!”萧何肃然一躬,道:“目下楚军三十余万,可战之军二十万,大势所趋。剑指天下,无人能拦!”
“大秦帝国偏安关中一隅,秦二世胡亥下罪己诏,颁布求贤令,恢复商鞅法,废除始皇之后的严刑峻法。”
“变革轰然,其必然会训练新军,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楚有九郡,富甲天下。秦有八郡,八百里秦川,巴蜀之地皆天然粮仓。”
“这意味着西楚霸王项羽纵横天下,没有太大的后顾之忧。而秦国休养生息数年,必然会实力大增。”
说到这里,萧何神色微微一变:“从长远考虑,秦二世胡亥,西楚霸王项羽乃我辽东大敌!”
“三国之间迟早都会有碰撞,此乃天数。但是目下燕国,才是我辽东大敌!”萧何眼中有一丝忧虑:“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人人不畏死。”
“甚至于能够举国皆兵,举族血战。燕国扼住了我军进入中原的门户。无论如何,我国与燕国唯有一战。”
……
萧何虽然是一个丞相之才,但对于当下中原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局势,也有一定的见解。
远比曹参等一杆子武将,要有见识的多。甚至于此刻的辽东王刘季,也未必能够与萧何相比。
萧何清楚,当下辽东三郡有一个政治嗅觉敏锐的国君,有一个丞相,有一群能征善战的武将。
但是辽东三郡还差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能够与西楚霸王项羽,通武候王贲一战的无敌统帅。
以及一如楚军师范增,大秦帝国太尉尉缭一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绝世智者。
本章完
第241章 念念不忘张子房()
不管在任何时代,人才永远是最强大的武器。特别是在受士战天下风气影响的后战国时代,更是如此。
一个人足以改变一场战争,一个名士皆国皆求。纵然是一国之君,面对盖世之才也只能平等对待。
这便是极度自由,璀璨的春秋战国的遗留。不论是无视所有人的西楚霸王项羽,还是曾经帝临天下的秦二世胡亥。
面对尉缭,范增这样的盖世大才,终归是会放低姿态。因为这样的大才,一个足以强大一国。
有志于皇帝之业的野心家,自然是对名士越发重视。正因为如此,名士的地位水涨船高。
这是一个定律,毕竟在这个士战天下的岁月。一个真正的大才,拥有毁天灭地的能力,他们翻云覆雨左右一国兴衰。
只是明君强臣,往往都是可遇不可求。因为在这个乱世中,诸王着眼中原江山,明君强臣之间除了那同心同德的默契,还的有携手相扶的大业。
只有众志成城,两个人的目标惊人的一致,才能成就君臣典范。历史上,最惊人的明君强臣,就是商鞅与秦孝公。
……
萧何心底里清楚,名士毕生追求的是盖世的功业,而不是惊人权力。功业完成之后,能够从容而退,才算是顶天立地之名士。
但是纵观辽东三郡,根本就没有一个可造之材。只有跟随辽东王刘季北上的人,才有大才。
萧何目光闪烁,他对于一个人有很大的好感。他认为韩信拥有盖世之才,十有八九是刘季渴求已久的大才。
只是刘季对于他的劝谏,置若罔闻。
如今秦楚皆变,天下大势骤然大变,让萧何感到了独木难支。张良未来,辽东三郡全部的压力,几乎全部压在了他的身上。
正因为如此,他迫不及待的希望,辽东王求贤。
只有强大如同张良一般的存在,才能缓解当下辽东三郡的窘迫,为辽东三郡在这乱世之中指明方向。
而这个时候人心离散,军心惶惶,跟随刘季北上的人都在苦不堪言之中逃亡了,如今成了一个大问题。
只是辽东王刘季并不在意,这让萧何心头有一丝苦闷,他总感觉最近一段时间刘季变化有些大。
那些席卷天下的雄心壮志,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那些席卷天下的张狂之言,就像是早已经消散在风中。
……
“萧何,莫不是张子房忘记了曾经的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