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备的日常- 第5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以知之?

    岂不闻春秋时,越王勾践,十年休养生息,十年厉兵秣马,一战灭吴,缔成霸业。二十年称霸足矣。区区五千万钱,何须十年?

    言之有理。

    “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如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后世称龙门,龙门石窟便位于此。时下尚无。

    伊阙山,蜃楼。

    便有一青衫公子,木屐斗笠,翩然而至。

    “公子所为何来?”便有无语童子,举板书相问。

    青衫公子笑答:“为求洛阳二顷田。”

    童子面面相觑,又板书问道:“悬楼峭壁,临崖而居。别无寸土,何来二顷?”

    青衫公子又笑:“家中之事,尔等黄口孺子如何能知。速去见家翁。有无良田,一问便知。”

    童子不敢怠慢,又书曰:“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扶风宋奇,宋元异。”

    “公子稍候。”童子这便乘天梯,升顶阁通报。

    须臾,天梯落下。童子举板:“公子请移步。”

    青衫公子,欣然步入天梯,直升顶阁,与秦太仓相见。秦太仓曾掌蟾宫折桂馆。与宋公子多有交往。先前,宋奇为赎回宋皇后,不惜盗掘梁冀金山。只可惜棋差一招。被蓟王刘备捷足先登,豪掷一亿,赎宋皇后回。今宋氏已身怀六甲,为昭阳贵人。蓟王,染翰操觚,磨砻浸灌,极尽宠溺之能事。

    “‘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此乃先秦苏季子明言。宋公子此来,不为求田,只为学苏秦,佩六国印耳。”秦太仓书于座前。

    青衫公子起身行礼:“如秦公所言。元异,奉右国令之命,南下豫州,收服汝南黄巾,代为打理五县,为王上所用。”

    “右国令之事,老朽亦略有耳闻。天下奇士,大忠似奸。直令人钦佩不已。不瞒公子,右丞已有交待。言,若右国令遣人来此,当有求必应。音犹在耳,公子已翩然而至。”

    “右丞足智多谋,不在右国令之下。”宋奇叹道。

    秦太仓一语破天机:“二贤联手,共施连环。”

    “原来如此。”更一语惊醒梦中人。

    贾诩得《子钱集簿》,知不其侯欠债未还。遂出奇计,赚来五县治权。心知右国令必窥之,于是六百里传回国中,此乃抛砖引玉之“上环”。右国令会其意,于是欣然出手,命宋奇赶来相助,便是“下环”。时人皆知,贾诩惯用连环。却无人知晓,右国令亦精于此计。

    二人琴瑟和鸣,伯牙绝弦。真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能得二人辅佐,真乃刘备之幸。

    秦太仓从座下,取一漆木长匣:“内中有五县令印各一,留白敕令十卷,及通关传符数枚。从此刻起,公子已是五县之令。为五位长公主取食。”

    “事不宜迟,元异告辞。”宋公子起身拜别。

    “后会有期。”秦太仓手书相送。

    目送宋奇乘天梯下楼。秦太仓忽一声叹息。

    翩翩浊世佳公子,奈何此生却步右国令后尘。

    

1。92 家贼难防() 
五位长公主汤邑,长社、益阳、阳安、颍阴、阳翟。除益阳县,属荆州长沙郡外。长社、阳安、颍阴、阳翟四县,皆位于豫州境内。长社、颍阴、阳翟,三县隶属颍川郡。阳安一县,则属汝南郡。

    豫州刺史部,下辖颍川郡、汝南郡二郡,梁国、沛国、陈国、鲁国四国,县九十又七。

    颍川郡,先秦始置,以颍水得名。县一十七。“阳乾山,颍水所出,东至下蔡入淮。过郡三,行千五百里。”

    汝南郡,高祖始置,以汝水得名。县三十七。“高陵山,汝水出,东南至新蔡入淮。过郡四,行千三百四十里。”

    颍川、汝南二郡,乃天下大郡。

    桓帝又择其中大县,封女、妹,为汤沐邑。亦是人之常情。

    也正因人口众多,农商发达。亦是豫州黄巾,盘踞之地。“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还有诸如吴霸、吴桓各部,纵横江淮,往来荆扬。汝南黄巾,老幼妇孺,不下数十万人众。

    如蝗虫过境,乃至五县主,绝享食俸。寄身洛阳,入不敷出,生活日渐拮据。缕缕入宫哭诉,反令先帝及董太后不厌其烦。唯有向子钱家举债度日。

    在商言商。先帝见有利可图,于是指使张让、赵忠,暗通洛阳子钱家。将卖官鬻爵所得巨款,放与洛阳宗亲贵戚,牟取暴利。重利盘剥之下,不其侯首当其冲,难以偿还。才有如今之事。

    黄巾复起,盘踞周遭,荼毒愈烈。

    颍川、汝南二郡,世家豪强,唯有结墙自保。乃至整个豫州大地,坞堡林立,沟壑纵横。

    坞堡又称坞壁。始于秦而兴于汉。本是边疆地域修筑的防御工事。然随内忧外患,遂转入大汉腹地。此与汉家衰落、秩序混乱及地方“宗贼”兴起,互为表里。

    早在新莽末年,天下大乱时,地方豪族便纷纷筑坞自保。终汉一朝,流民毒瘤,始终未能解决。先帝以来,天灾**,接而连三,乃至流民暴增。更加黄巾逆乱,诸方黄巾“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汉廷为应对黄巾逆贼,“大赦天下党人,还诸徙者”,鼓励四方豪强,修筑坞壁,招募私兵部曲,共御黄巾。豪右大姓,因而有恃无恐。时至今日,地方豪强,已拥有大量佃户、奴仆、部曲、私兵。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或联合官兵,围剿黄巾;或转与黄巾勾结,攻掠县城。成为“宗贼”。

    复起后的黄巾余部,裹挟流民,亦是举族同行。“群辈相随,军无辎重,唯以钞掠为资。“

    宗贼与蛾贼,遂成豫州大患。并迅速向江南蔓延。

    “凡聚众据险者,因欲久支岁月及给养能自足之故,必择险阻而又可以耕种及有水泉之地。其具备二者之地,必为山顶平原,及溪涧水源之地。”利用山险,建立据点,方能有效保全自己。

    官兵唯有据守县城。不仅需提防黄巾蛾贼,还需谨防地方宗贼。然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蛾贼呼啸山林,不时下山抄掠。宗贼抱团结社,阴奉阳违。二贼连番祸乱,更有贪官污吏,趁乱取利,中饱私囊。乃至政令不通,民不聊生,赋税大减。

    便在此时,一辆机关马车,顶风朔雪,驶入阳翟县城。

    几近岁末,隆冬将至。守城兵丁,蜷身缩颈,无精打采。

    传符便悬在车前,抬眼可见。队率细细看过,不由一惊。急忙整队上前:“拜见明庭。”

    “诸位辛苦。”车内便是新任阳翟令:“县寺何在,前方引路。”

    “喏。”队率不敢怠慢,这便引明庭车驾入城。蓟国机关马车,经南阳不断外传,天下通行。然为节省成本,常多删减。诸如避震板簧,能省则省,搪瓷轮毂,亦无可能。琉璃风灯,更绝无仅有。便是车内坐垫,也暗自降低档次。

    然明庭所乘车驾,却是一辆价值不菲的蓟国安车。便是驽马亦油光发亮,能耐极寒之鲜卑良马。全套车驾,作价数百乃至千万钱。一言蔽之,非富则贵。

    队率如何敢怠慢。

    阳翟县城,即是长公主汤邑,又是颍川郡治。城高墙厚,乃是坚城一座。城池略呈方形,内外二郭,对开四门。长公主宫,位于城内西北。

    先前,南阳太守秦颉,败张曼成。黄巾军改以赵弘为帅,据宛城。朱与董卓并击汝南、陈国黄巾,追波才到阳翟,后在西华大败彭脱。余军想逃到宛城,孙坚登城先入,众人蚁附而进,大破敌军,讨平豫州一带黄巾。

    自此,阳翟城便再未沦陷,一直握于汉庭之手。

    闻新任县令单车到任。留守属吏,出治所相迎。

    车门徐徐开启,踏板折叠落地。

    锦衣狐裘,面如冠玉。好一位洛阳贵公子。

    一时贵气扑面。与苦读寒士,可谓云泥之别。众人这便收拢心思,尽显谦卑。

    举手投足,温文儒雅。出口便是如假包换之洛阳官话:“诸位免礼。宋某初为外官,政务不精。还望诸位鼎力相助。”

    “我等敢不从命。”好一个“初为外官”!众人心领神会。必是五陵公子无疑,或是长公主入幕之宾,亦未可知。

    三老奉酒,已等之不及。这便迎入官舍。

    草草勘验过公文敕令,遂引为上座。官婢送上香茗,贵公子取琉璃杯自饮。

    润唇即止:“宋某此来,乃为长公主取食。”

    一众属吏,四目相对,皆面露惭色。

    “阳翟雄城大县,何以至此?”

    阳翟功曹,起身答话:“禀明庭,城外黄巾呼啸山林,时常下山抄掠。民众苦不堪言,田中五谷将熟,便被贼寇抢割一空。故今季税赋,难以收取。”

    “来时,我见境内坞堡绵延。莫非,豪右大姓之粮,亦被黄巾抄尽。”

    “这……”功曹便是阳翟人氏,焉能不知宗贼之祸。只是,城中属吏,多沾亲带故。或为爪牙,或为耳目。如何敢直言相告。

    “豪右之事,暂且不谈。且说,阳翟境内,哪只黄巾势大。”明庭又问。

    “具茨山黄邵。”功曹脱口而出。

    

1。93 香饵悬鱼() 
“诸位衣食何来?”阳翟令又问。

    “粮谷乃是向城中商肆赊来。不敢隐瞒明庭,我等已有半年,未曾领食薪俸。”功曹躬身答曰。

    “县尉何在?”阳翟令忽问。先前已知,县丞随前任县令弃官而去。

    “卑下在。”阳翟县尉,起身答话。

    “车内坐榻,下有一匣。且与我取来。”

    “喏!”县尉略显迟疑,却不敢忤逆。

    闻此言,一众属吏暗自叹息。果然是贵公子一枚。取件私物,仆从即可。何须使唤四百石县尉。

    须臾,县尉回。将一漆木手匣,双手奉上。

    阳翟令又取铜钥,递给县尉,示其开锁。

    县尉不疑有他。倍加小心,打开手匣。偷眼一看,心头一颤。表情越发恭敬。

    匣中厚厚一沓,正是蓟国千角券钞。怕是有数百上千张。

    “诸位自便。”阳翟令,示意众人上前。

    功曹、主簿等门下属吏,趋步近前。抬眼一看,表情与县尉如出一辙。

    “我等……我等……”家中无米下锅久已,功曹一声叹息:“多谢明庭矜恤之义。”遂带头取出九十张千角券钞。阳翟乃大县,功曹、丞尉等,皆秩四百石俸。月谷五十斛,年六百石。折钱十八万。半年俸禄,正好九万五铢钱。然,明庭所发,却是五兑一之蓟国大钱。

    属吏依次上前,争先恐后,取走五倍半年薪俸。

    再看匣中,足有富余。

    薪俸在手,士气高涨。

    阳翟令言道:“岁末将至,天寒地冻。待雪大封山,为时晚矣。传令:凡有贼寇下山,既往不咎。悬扁市中街巷,张榜城门亭舍。务必,人尽皆知。”

    “喏!”便在众人面面相觑时,县尉已抱拳应诺。半年薪俸,五倍补齐。如此权贵,何必见疑。

    目送县尉大步而出,众属吏一时表情各异。

    阳翟令,如沐春风:“阳翟乃长公主汤邑。食俸多寡事小。然被贼人所害,百姓生灵涂炭,长公主颜面无存,兹事体大。奉长公主口谕:荡平贼寇,保境安民。”

    “卑下,遵命。”

    话说。阳翟令竟不住官舍。车入长公主行宫。翌日方知,新任阳翟令,还身兼长公主家令。

    必是洛阳权贵。

    便有耳目将消息送出城外坞堡。宗贼豪强,嗤鼻一笑:“五陵公子,涉世未深。以为黄巾贼人,如家奴苍头,任其驱使。单凭一道敕令,便可招降宿贼黄邵。痴心妄想!”

    堂内大小贼酋,纷纷叫嚣:“一绮襦纨袴子弟,不知天高地厚。行事犹如儿戏,有何惧哉!”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把把薪足火旺。

    又闻阳翟令,命人修葺城中逃难人家空置宅院,清理废墟圈建流民营地;重修城内兵营、城外烽堠。花钱如流水。满城上下,皆为驱策。竞相奔走,忙得不亦乐乎。

    所出,皆是蓟国千角券钞,当真富可敌国。

    尤其举手投足,一身贵气,绝非寻常人家可比。便是城内豪强巨富,亦自惭形秽。必是洛阳贵胄无疑。许还与天家沾亲带故,亦未可知也。

    有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又说“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士”。古往今来,无往不利。天南海北,无一例外。

    以阳翟令,兼长公主家令,何必多言。

    城中豪商粗略计算。不出十日,明庭已豪掷百万大钱。诚如其所言,此来不为税赋,只为挽回颜面。

    蓟国券钞,虽皆出将作馆。然宋奇所携,并非私印,乃右国令多年食俸积余。蓟国行高薪养廉。类比右丞贾诩,右国令一年千万薪俸。悠悠十余载,可想而知。

    明庭此来,既不为刮地三尺。城中豪商巨富,顿时安心。凡有所出,必有所应。好一个政通人和,局面大好。

    又据县尉回忆。那日登车取钱,只见坐榻之下,摆满漆木钱匣。众人闻之,无不咋舌。

    又过十日。这日清晨,便有乌压压的人群,拖家带口,围满城下。不下十万之众。

    县尉大惊通报。

    明庭却神态自若:“兵卒登城,擂鼓三通。待我亲去问话。”

    “喏!”县尉安敢迟疑。

    三通鼓罢,阳翟令登临谯楼,俯瞰城下:“何人围城?”

    便有一将,打马近前:“某乃黄巾渠帅黄邵是也。”

    “所谓何来?”见兵卒惊惧骚动,明庭又问。

    “特来归降。”黄邵答曰。

    “明庭不可!”阳翟功曹、主簿等人,已闻讯赶来。

    “有何不可?”明庭明知故问。

    “城下黄巾贼寇,不下十万之众。若阴怀不轨,诈降攻城。一旦放入,万事休矣。”主簿亦劝。

    俯瞰城下,老弱妇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明庭问道:“若是诈降,何必带上家小。”

    “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