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备的日常-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幕府。古称“莫府”。因军队主将的府署设在帐幕内,而得称。

    幕府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

    《史记集解》引如淳曰:“将军出征,行无常处,所在为治,故言‘莫府’。”又引崔浩曰:“古者出征为将帅,军还则罢,理无常处,以幕帘为府署,故曰‘莫府’。”

    按此条引,则幕府初为出征将帅之中军帐,非常设机构。

    至汉代,外戚多以大将军、车骑将军职辅政。均设幕府,召署名人学士,与参政事。

    光武中兴后,此风更盛。邓、窦、梁、马,外戚辅政,均开幕府,以树私党,以邀名誉。

    幕属虽多居武职,然军政之事,无所不预议,实开后世幕僚之始。后三公、权臣、疆吏等,亦设立幕府,招募亲信。

    至汉魏以后,“开府”遂成为一品的荣衔。

    大将军(幕)府有:

    长史、府掾、府属、府舍人、府参军,等属官。

    换句话说。幕府乃大将军私府。除幕府外,大将军亦有公职:

    大将军营五部。(每)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每部)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其不置校尉部,但有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门有门候。

    “其职吏部集各一人,总知营事。兵曹掾史,主兵事器械。禀假掾史,主禀假禁司。又置外刺、刺奸,主罪法。”

    “司马主兵,如太尉。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职参谋议。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三十一人。此皆府员职也。又赐官骑三十人,及鼓吹。(《汉官仪》:鼓吹二十人,非常员,舍人十人。)”。

    诸如此类。

    因陛下所封乃是:“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

    故而,除去大将军幕府,刘备亦可开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与郡国同级,掌管西域各国。秩二千石。

    西域都护府属吏:

    西域都护副校尉,秩俸比二千石。另有西域都护丞,西域都护司马,西域都护候,西域都护千人,各城都尉……

    因掌管西域。诸如戊己校尉、宜禾都尉,皆划归为都护府所辖。

    既然刘备能开双幕府,是否也就意味着,麾下文武百官可食三俸?

    原则上并无冲突。所谓能者多劳。多多益善。若是大才,自可身兼数职。

    但通常来说,大将军府和西域都护府,乃平行幕府,多不会兼任。

    因为。无论大将军,还是西域都护,皆是官职。正所谓为官一任。即便刘备能终身持有,多也不会传给子嗣。

    而刘备的临乡侯,却是爵位,可世袭。

    一个官位,一个爵位。类似这般,方可食双俸。

    辅汉将军,升为辅汉大将军。

    西域长史,升为西域都护。

    将军府主簿贾诩。长史府主簿李儒。不出意料,将皆晋升为长史。

    长史,为幕府掾属之长,秩千石,职权尤重。边郡太守也有长史,掌兵马,亦助太守掌兵。如西域长史便代都护,为西域之长。

    正因刘备曾为西域长史。

    为避免混淆视听。引来西域诸国不必要的猜疑和混乱。所以西都护府长史一职,刘备便索性改成了都护府,府丞。

    “府”指幕府,“丞”指承事。

    府丞,亦非刘备独创。

    汉代便有“府丞”。

    如少府有“丞”,称“少府丞”。协助皇帝管理少府庶务。又比如“相府”也有“丞”,一般由丞相自行任命,亦是专管庶务。至于如何分工,由丞相自己去定。

    各方诸侯,有“家丞”。各地太守,亦有“郡丞”。

    刘备欲避用长史而立府丞,自然考虑得当。因是幕府属官,无需上报尚书台,刘备自行任命便可。

    此次远征西域,麾下出力甚伟。免夜长梦多。不等黄门令左丰回京。刘备便择吉日,大摆宴席。犒赏麾下文武。

    席间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待酒过三巡,菜过五位。刘备这便言道:“陛下既封我为西域都护,便要当都护之责。奈何陛下已命少令传来口谕。令我‘择日返京,另有大用’。”说着,刘备环视群臣:“西域初定,百废待兴。我若远去,何人能为我分忧?”

    话音刚落。徐荣、程普,这便抱拳起身:“愿为主公分忧。”

    “卑下亦可为主公驻守西域。”徐晃、臧霸,接连站起。

    “我等本就是西域都护一系,自当留下。”府曹段煨、张猛,亦起身。

    刘备正欲开口。不料李儒与戏志才亦双双起身:“回禀主公,西域事关重大,臣等自当尽忠职守,为主公经营西域。”

    李文优,戏志才,皆国士无双。两人双剑合璧,驻守西域。刘备自当后顾无忧。

    心念至此,刘备这便言道:“诸君之心,备已尽知。明日必有计较。来,先满饮此杯。”

    “臣等敬主公。”左右家臣齐齐举杯。

    心结已了,臣主尽欢。

    乘兴罢宴,入中垒,登重楼。七位小姐姐,艳似桃李,貌美如花。奈何各自显怀,不敢妄动。

    抬头看廊下。大平座内,亚马逊各个灿衣烂甲,英气逼人。

    思前想后,还是算了吧。万一力有不逮,未能毕其功于一役。岂非让一世英名付诸流水。

    这便临窗高卧,一觉到天明。

1。190 封赏群臣()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

    它乾内城中,班定远早先行为西域都护府一众属官建好府邸。

    只需稍加修缮,麾下文武便可入住。诸如李儒、戏志才等重臣的府邸,年前早已修缮完毕。

    年后又进行了强化改造。宛如邬堡。府中各处皆有重兵拱卫,出入亦有精骑从旁护卫。更何况内城进出皆要传证。闲人不可轻易入内。

    如此层层把关,严防死守。

    刘备对家臣的爱护,足见一斑。

    麾下皆大汉菁英。眼看乱世将至,正当大用。断不能折在西域。

    西域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若单以辖区面积论,确可与‘大将军’相匹配。

    与李文优、戏志才,商议之后。刘备定下留守人选。

    择吉日,封赏群臣。

    先文后武。

    擢升西域长史府主簿李儒为西域都护府右丞,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

    擢升西域长史府录事掾戏贤为西域都护府左丞,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

    擢升军曲候程普为西域都护府戊校尉,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

    擢升军曲候徐荣为西域都护府己校尉,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

    “戊己校尉,元帝初元元年置。”初置‘戊校尉’,‘己校尉’,由二人分领。后合并成戊己校尉,只留一人担当。

    刘备又将戊己校尉拆分,由徐荣、程普二将分领,足见倚重。

    话说,两位将军自幼跟随刘备。鞍前马后,劳苦功高。今授予高位。上下皆服。左右皆交口称赞。

    擢升西域长史府府曹段煨为西域都护府宜禾都尉,秩千石,“铜印黑绶”。

    擢升西域长史府府曹张猛为西域都护府农都尉。秩千石,“铜印黑绶”。

    农都尉,官名。武帝时始置于边都。今汉沿置。主屯田殖谷。

    擢升西域长史府城都尉臧霸为西域都护府司马。秩千石,“铜印黑绶”。

    为避免混淆,刘备亦舍弃了西域都护副校尉一职。由左右二丞取而代之。

    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封臣典礼。对笼络人心,提升士气,大有裨益。

    大典还谈不上。徐徐图之,以待来日。

    阵斩秃发鲜卑拓跋叔侄的两位义弟,在武将中当居首功。之所以有功不赏,乃是要与刘备一同返京。并未划归于西域都护府之内。料想和徐晃一样,关羽、张飞二位义弟,皆归入辅汉大将军幕府。

    幕府五校中,必有其一席之地。还有远在洛阳的将军府主簿贾诩。不出意外,将擢升为大将军府右丞相。

    返京后再一同封赏不迟。

    至于大将军府左丞,先空置。募得良才,再另行封赏不提。

    至众人已降。麾下文武,皆有封赏。或为城长,或为城都尉。不一而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到用时不嫌多。都护府架构一起,人才奇缺。又所谓万事开头难。左右府丞,日理万机。大情小事,皆由二人亲手批复。

    刘备求贤若渴。扁书西域全境,求募良才。奈何西域地广人稀。各国汉化程度,亦参差不齐。能入眼的人才,实在是少之又少。无奈,刘备只能将目光转向关内。书信凉州刺史周洪,新任京兆尹刘陶,代为招募良才。

    奈何,这都需要时日。有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刘备真是渴。

    何人能解我燃眉之急。

    悬扁三日。

    便有府中官吏,引一老者入内。正是城中韦氏一族老族长。

    韦氏族人,多有在都护府任职。能兵不血刃,攻取疏勒桢中城,韦氏一族出力甚伟。

    老族长此来,便是为刘备解忧。

    宾主落座,侍女奉上香茗。

    老族长这便笑道:“见大将军求贤若渴,老朽特来保举一人。”

    “韦公所举何人。”刘备大喜。

    “此人亦是我韦氏一脉。名端,字休甫,乃京兆人氏。”

    “韦端?”刘备对此名并无特别印象。

    “然也。”

    “人在何处?”天下英杰何其多,不闻其名,实属正常。

    “借住在老朽家中。”

    “烦请韦公,唤来府中。备当面一观。”

    “大将军且稍候。”

    不久。便有一文士,入堂行礼。刘备见他相貌堂堂,举止有度。甚是儒雅。心中不由一喜。

    询问安民治国之事。

    此人,条理清晰,对答如流。颇有建树。刘备欣然点头。

    这便以三百石它乾城长,授之。

    韦端伏地认主,即日便走马上任。既登堂衣秀后,一日走马,又成新典。

    刘备急于招贤纳士。便是想将西域都护府的人员架构,尽快完成。

    正如他所想。陛下乃是让他遥领西域都护一职。

    封大将军,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让他在朝堂之上,与何进分庭抗礼。

    陛下此举亦无不妥。

    毕竟刘备身份特殊。不仅是封疆大吏,还是汉室宗亲。远在幽州,尚有三百里封地。故而,陛下才循旧例,将西域都护作为加官,授予刘备,以示荣宠。

    再者说来。年少时,刘备亦曾遥领黄门侍郎,陛下许他便宜行事。时人尽知。

    且诸侯滞留在京,亦是常事。甚至许多诸侯王一直拖到皇太后驾崩,这才回藩就食。

    还是那句话。时下并无“无诏不离”的律令。

    说到底。西域,不过是万里之遥的一处不毛飞地。对今汉来说,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利益。

    并非多么重要。

    封刘备为“都护西域辅汉大将军”,之所以如此顺利。便因,给辅汉大将军划分的辖区,乃是在西域。

    西域牵动的利益,远不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的关内。

    正因不牵扯到深层利益,刘备又确实积有大功。所以,陛下封给刘备一个辅汉大将军,文武百官,无人非议。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连陛下都不能免俗,何况百官。

    所以刘备这个大将军。在朝堂百官看来,并无多少实际利益,也无多大实权在握。确实属于荣宠性质。

    然设身处地,刘备却不这么想。西域,乃是一块未曾深度开发的宝地。

    良马、美玉。皆一本万利。关内世家豪强,趋之若鹜。恰逢匈奴远遁,鲜卑内附,高车十二部未及南下。西域五十五国,又心向汉庭。

    内外形势一片大好。趁此天赐良机,将西域牢牢握在手中。立为藩屏,大汉中兴在望。

    长安,京兆尹府。

    将刘备手书,细细看完。刘陶这便微微一笑:“来人。”

    “在。”

    “将杜功曹请来。”

    “喏!”

1。191 英雄少年() 
刘陶以侍御史外放为京兆尹。便是年后之事。

    因多次痛切劝谏,权臣皆惧怕,又因是宗室,陛下亦碍于情面,于是调任京兆尹。也算是眼不见,心不烦。

    上任前,又让亲随内官向刘陶讨要一千万的修宫钱。

    所谓“修宫钱”,说白了便是“买官钱”。刘陶清贫,别无余钱。加之为人正直,必耻于买官。

    中常侍张让,本不愿去。奈何是陛下亲口交代。这边硬着头皮前往讨要。

    岂料话刚出口。

    刘陶竟仰天一笑:“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张让急忙问道:“御史何故发笑?”

    刘陶笑答:“年前,临乡侯从西域,万里迢迢送来许多名产。其中有美酒十瓮,名唤菖蒲。老夫不敢独享,这便于一众同僚好友共饮。十瓮已去九瓮,如今家中只剩一瓮。敢问内官,能抵修宫钱否?”

    前有孟陀,以菖蒲酒一斛遗张让,即拜凉州刺史。

    凉州虽荒凉,京兆尹亦不过是一郡之地。俸禄虽高,官却难做。

    长安乃前汉都城,今汉陪都。皇亲国戚,五陵贵少,多如牛毛。能为官一任,已算是长久。许多甚至不满一年,便灰溜溜的去官,调往别处。

    这京兆尹,和三公类似。风险高,价值低。自陛下开西邸卖官以来。京兆尹便无人问津。

    正因卖不出去。这才轮到了刘陶。饶是如此,陛下也不过打了个五折。正如先前所说。生意归生意,人情归人情。在商言商。名士、宗亲,打对折已是极限,不能再少了。

    瓮有大有小。菖蒲酒如此珍贵,必是小瓮。即便如此,也多过一斛。

    菖蒲酒如此珍贵,可谓滴滴难舍。竟被当成一般水酒,大肆浪费。当真亏了临乡侯这份重礼……

    电光火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