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域的三十一年里。班超平定了西域五十余国,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而他初入西域带了多少人呢?
三十六人。
叫人如何能信。
然待生在大汉,刘备却渐渐信了。这便叫强汉。汉朝的痞气,唐朝的盛气,宋朝的秀气,元朝的阔气,明朝的大气,清朝的土气。相得益彰啊。
时人对贵霜帝国知之甚少。甚至久历边疆的班超,亦对此国分外陌生。依旧例,称其国王为月氏王。班定远不知道的是,他的对手乃是贵霜“无名王”索特尔?麦格斯意为‘伟大的救世主’(是不是‘无名王’本尊,此处有争议)。这位在贵霜历史上被称为“救世主”的伟大君主,约莫等同于后世被用烂了的“千古一帝”。
这场东西两大帝国——大汉与贵霜之间的碰撞。在班定远,及绝大多数汉人眼中,不过是一场边境冲突而已。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
但在贵霜人眼中,却意义非凡。
这场不啻于当头一棒的全面溃败。可以说左右了贵霜帝国其后上百年的国策。东进受阻,贵霜人直面大汉无敌的强大。举国大震,于是卑躬屈膝,称臣岁奉。转而将扩张政策调整为“西进、南下”。向南征服印度西北,向西打败了强悍的安息帝国,势力一度抵达咸海。
迦腻色伽二世执政期间,贵霜国力正盛极一时。
如今病重,帝国亦风雨飘摇。
这便是类部落文明的弊端。正如大单于檀石槐在时,鲜卑盛极一时。待他身亡,便迅速分裂瓦解。
贵霜正经历着鲜卑类似的衰亡过程。
难怪遣使朝拜。
刘备获知诸多内情,这便问道:“贵使此来,只为朝贺?”
“非也。”贵霜使者直身行礼:“陛下身染沉疴,却心忧时局……”
话说。元嘉二年(151年),先有西域长史王敬受拘弥王成国所欺,贪功杀于阗王建。于阗将领输僰不服,反杀王敬,于阗国人又杀输僰,立(于阗王)建子,安国为王。藩国岂能自立?敦煌太守马达闻讯,欲出兵问罪,先帝不许。招回马达,另派宋亮为敦煌太守。宋亮到任后,按兵不动,于阗人把已枭首的输僰人头献上,便不了了之。诸国颇有微词,亦有轻视。建宁元年(168年),又有疏勒王于猎中被叔父和得所杀,和得进而自立为王。建宁三年,凉州刺史孟陀,派任涉等率西域各国三万人马围攻疏勒桢中城,四十余日不下,撤围。此后,疏勒王连相杀害,汉廷已无力禁止。
失去汉庭庇护的西域诸国,一片兵荒马乱。
大国自相攻伐,兼并小国。彼此争斗不休,西域商路渐被战乱阻断。尤其是鲜卑轰然倒塌,西部鲜卑脱离,远遁西域。让时局更加复杂。
贵霜使者,便是为疏通商路而来。
“原来如此。”刘备明白了:“所以贵使此来,乃为重开商路。”
“正是如此。”使者肃容答道。
话说,造成此混乱局面的,还是刘备。
白檀城下血战七日,牢牢拖住鲜卑主力。后被大汉骑军一击而溃。三部鲜卑各自逃遁。随大单于死于高车,西部鲜卑便狂奔西去,盘恒在西域商路。先是攻击往来商队,进而攻击西域小国。如今尾大不掉,大有起死回生之势。
于是贵霜迦腻色伽二世在病榻之上,亦心忧时局。这便遣使来朝,恳请大汉出兵,歼灭西部鲜卑,重开商路。
难怪听闻胡骑校尉,使者一身华美胡服,亦全然不顾,扑通跪于泥地。
诸神庇佑。灭鲜卑者,就在眼前!
刘备心中一动,再看南匈奴王。这便了然。想必南匈奴王带他来看马是其次。更重要还是想把大名鼎鼎的胡骑校尉,引荐给贵霜使者。
若贵霜使者上承国书,陛下必开朝议。
以天子之心性,此战或不可避免。所谓驾轻就熟。民谚亦有‘用熟不用生’之说。先前北伐诸将,许又要披挂上阵。
然而,西域不同鲜卑。
西域诸国林立。皆有城池可据。
前有凉州刺史孟陀,率西域各国三万人马围攻疏勒桢中城,四十余日不下,粮尽撤围。
此去,远不是一场捣巢行动可解决问题。
需从长计议。
心念到此,刘备这便长身而起:“国事暂且不论。且去看马。”
“喏!”使者略作迟疑,这便领刘备去帐外笼中看马。此马野性难驯,先前拴于槽头,已咬伤踢残数匹大宛良马。无奈,只能独自锁在牢笼之中。牢笼形似胡族帐篷。又好像一座放大的鸟笼。待帷幕徐徐拉开,但见一马通体赤如烈焰。毛发飘张,恰似流萤飞火。奋然扬起前蹄,一时火气冲天飞。凶猛逼人。
围观人群皆惊呼出声。
难得二弟脸上亦生异色。
刘备欣然问道:“此马何名?”
“野性难驯,未曾取名。”
还未等刘备开口。忽听身后有人言道:“何不叫赤菟?”
1。15 五毒之冠()
菟,虎之别称也。
赤菟,便是指赤色老虎。
赤菟马如雷贯耳。却不知竟出自此人之口。刘备见此人面容清秀,身高七尺有余。颏下三缕轻须,目光炯炯,面含笑意,甚是儒雅。
却面生得很。
不等刘备问其名,此人又道:“此马性烈,非英雄不可乘骑。常人若要强骑,可去势。”
去势,便是指骟马。
时下常会将战马去势。去势过的骟马,个性较为稳定、安静,也不会因发情而影响作战。游牧胡族为管制马匹总数,亦会将除少数种马以外的牡马全部去势。速度赛马也常会去势。
好好的赤菟,还未留下后代便要割掉?
智者不为。愚者亦不为!
刘备这便笑问:“足下何许人也?”
那人笑道:“在下乃一边郡小吏。因疾辞官。欲寻觅西行商队,助我返乡。”
“足下又是何方人士?”刘备再问。
“凉州姑臧。”
姑臧原名盖臧,为匈奴所筑,城呈龙形,故又名“卧龙城”。西汉建姑臧县,隶武威郡,先为武威郡治,后改雍州州治。今汉因之。由于汉、羌、匈奴民多杂居,又地处中西交通要道,乃是数一数二的河西富邑。
刘备听他一口凉州官话,这才相问。果然如此。
这便答道:“此马雄壮矫健,自当配以英雄。只为下配庸人,便要将千里马去势。庸人不求上进,能与千里马匹配。反要毁千里马为驽马,与之下配。天下事若皆如此,众人碌碌无为,不求上进。岂非本末倒置?足下之言,与国无益。”
进言之人不愧反喜,这便长揖及地:“诩,终遇明主也!”
刘备急忙回礼:“备一时失言。请足下见谅。”
“君侯何错之有?乃在下以诓言诈语试探君侯在先,错在贾诩。”
“……”一段话听的刘备遍体生寒。
姑臧贾诩。
五毒之冠。
怎么办?要不要杀之以绝后患。
“足下快快请起。”倒是南匈奴王先反应过来。伸手将贾诩扶起。
贾诩起身后言道:“千里马常有,然伯乐难寻。贾诩自诩有(张)良、(陈)平之奇,却苦无明主。而立之年举为郎官,本想在这洛阳朝堂之上一展宏图,奈何生不逢时,屡遭蹉跎,一言难尽。正欲称病辞官,不料在此地遇见君侯!先前托言试探,乃知遇明主矣!这便毛遂自荐,愿为君侯驱策!”
等等。
赤菟、贾诩。的卢、徐庶。好像又被套路了啊……
刘备心生感慨,面上和煦一笑:“本侯位卑地窄。先生大才。若蒙不弃,便…先以侯府庶子,兼领将军府主簿如何?”
此言一出,引无数惊呼。
饶是南匈奴王,亦目瞪口呆。
庶子,周代司马属官。掌诸侯、卿大夫之庶子的教养等事。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员。汉以后为太子、列候属官。
主簿,掌置。乃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文献通考》:“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县皆有之。”秦汉时因是长官亲吏,权势便已颇重。待魏、晋以后,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更常参机要,总领府事。
关键是俸禄!
以刘备的爵位和将军号,侯府庶子、将军府主簿,皆秩六百石。月谷七十斛,年俸八百四十石。且还是食双俸!
两项相加,年俸一千六百八十石。折钱五十万四千!
前有华佗,后有贾诩。皆食双俸!
如此重俸,又如此重用。饶是贾诩,亦不禁泪洒当场。这便整理衣冠,肃容伏地行大礼。口呼:主公。
刘备这便扶起。
先有桃园结义,再有马市认主。君侯来洛阳短短数日,又出二则典故。
五十万钱什么概念?
饶是洛阳满地公卿,遍地豪强。能领此俸者,亦屈指可数。
“大哥,主簿。且看二哥驯马。”张飞早等不及了。俸禄多寡,张飞岂会去关心这个!也不等贾诩平复心情,便着急嚷道。
上有博古通今之略,下有经天纬地之大才者。最忌怀才不遇。
若心胸稍狭,少则郁郁而终,多则性情大变。贾诩之所以被后世称为毒士,乃因其虽眼光深远,谋略超群,堪称算无遗策。但所献之计却往往损人利己,只求结果,枉顾百姓死活。
若不是路遇刘备,贾诩的经历大致不会改变。察孝廉为郎,因病辞官,西行返乡,抵达汧地,路遇氐人叛乱,同行数十人皆被抓获。贾诩诈说:“我乃是段公(段颎)外孙,尔等切勿加害,家中定会重金来赎。”段太尉畏罪自杀之事,氐人尚未得知。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虎威犹在。叛氐果不敢加害,还与他盟誓后一路送回,通行人等却尽皆遇害。
为何只救自己,不救同行。
又如献计李傕、郭汜,沿途收敛士兵,攻打长安。一手促成李郭之乱后,李傕等以贾诩之功欲封其为侯。贾诩却坚迟不受:“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傕等亲而惮之。
被人忌惮的滋味,想必也一定很不好受。
究其原因,便如刘备所言,庸主强驱良臣也!
既依赖贾诩的智谋能力,为自己服务。却又深深忌惮他的才能。于是用之惮之,防之害之。正是一众庸主所为。
贾诩所敬者,前有平羌乱之段颎。近有灭鲜卑之刘备。
马市偶遇。贾诩出言试探,刘备当面呵斥。
这便伏地认主。
想过刘备会重用,不料却如此重用。
得遇明主,何其幸也!
明主者,必有先见之明也。
被“察孝廉为郎”。乃是指孝廉举至朝廷后,按制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等同于实习),熟悉朝廷行政事务。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朝廷的有关官职。
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皆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
贾诩已被举荐为郎官,入仕在望。却称病辞官,黯然返乡。想必对日非的朝政,已心灰意冷。
又或者觉察到大难临头,辞官辟祸亦说不定。
无论如何,此时遇见刘备。兴许。明以照奸,待人以宽的刘备,能解贾诩之毒。亦说不定。
如刘三墩所言:且走着看?
1。16 降服烈马()
众人收拾心情。且看君侯义弟如何降服烈马。
九尺大汉站在牢笼门前。似感受到逼人气势,被激怒的野马王愈发暴躁不安。不时叩响前蹄。马蹄重击石板,竟发出金石之音。如此铁蹄,着实强悍。若再钉上马掌,此马便可如攻城槌,为一杀人利器。
“开门。”稳稳站定,关羽一声低喝。
四周仆从皆看向贵霜使者。
见主人轻轻点头,奴仆便齐齐上前,合力拉动吊绳。
包铁闸门徐徐上升。脱困在即。野马王鬃毛飘张,鼻息如练。微微压低身躯,在闸门越顶的瞬间,奋力一跃!
铜锤般大小的前蹄凌空高举,又轰然砸下。
由静而动,弹指一挥。众人下意识的眨眼。野马王加速下落的昂扬身躯便催动一对铁蹄,重轰向关羽面门。
关羽吐气开声,双臂上举。竟一把攥住蹄踝!
由静而动,再由动及静。皆在电光火石间。众人惊呼还未出口,人、马已相抵角力。野马王前蹄被锁死,斜横半空。无法发力,暴跳如雷。竟如嗜血猛兽,低头咬向关羽。
关羽侧身躲闪,顺势一甩。将野马王掷向身后。
丈长骏马,重逾千钧。竟被轻易甩出!
立足未稳,关羽一把薅住长鬃,飞身跨上马背。
将将撑起身躯的野马王,浑身一激。双眼瞬间泛红。血光并凶气骤起。微微屈膝,奋力跃出!在马场中上窜下跳,状若疯虎。
可无论它如何翻腾。关羽双腿紧夹马腹,稳如泰山。
人马狂舞,绕场奔腾。宛如烈焰游龙,惹来阵阵惊呼。
关羽紧抓长鬃,发力夹住马腹。野马王修长的身躯,竟被箍出一条恐怖的凹痕。剧痛难当,野马王浑身冷汗直流,落地后殷红似血。好一匹汗血宝马。
一时碎石迸射,浮尘四起。
奔腾跳跃,横冲直撞中。野马王忽然站定,气喘吁吁。
整个马市随之寂静无声。
只见。关羽缓缓撤力,却不放松,跟着撤去一手,探身摸向野马王口鼻。是让野马记住主人的气息。
须臾。野马王开始追着关羽的手掌,亲昵的打起响鼻。
也不知是谁带头,场地场外轰然叫好。
张飞重重擂拳,满脸都在替二哥欣喜。刘备亦与有荣焉。
“有道是香车美女,宝马英雄。”贵霜使者抚掌赞叹:“煌煌天汉,足见一斑。足见一斑!”
南匈奴王亦赞叹:“君侯义弟乃真英雄也!”
贵霜使者这便命人取来马证,交于刘备。
“谢贵使成全。”刘备笑着点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