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29-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凌河城外,喊杀声一刻都没有停歇,酣战之时,祖大寿也没有注意到,不知什么时候,几里外的喊杀声悄然停止。

    后军毕竟只有几千的班军与几百人的辽东军,纵然个个悍不畏死,也是难以对大势产生多大的影响。

    仅仅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后军的班军就已经被豪格所率领的正红旗鞑子杀败,现在几乎就靠着这几百人的辽东军与何可纲在撑着,但明眼人都能瞧的出来,他们也已经是独木难支。

    “多久了?”

    何可纲奋力击退几个鞑子骑兵,不断喘着粗气,朝一边的亲将问道。

    这亲将并没有直接回答,将眼前的一个鞑子骑兵马腿砍断后,才说道:“应该有半个时辰了。”

    “半个时辰…”

    喃喃几句,何可纲朝远处沉吟去,但此刻他这里也是喊杀声不断,根本听不出来那边的战斗是否结束。

    战况紧急,容不得迟疑太久,何可纲二话没说就朝三个鞑子骑兵迎了上去。

    激战许久,何可纲所部辽东老军战死者十有七八,就连何可纲的亲将都被五个鞑子团团围困,力战身亡。

    但即使是到了这个份上,仍是没有一人后退,反倒是越来越奋勇,何可纲满身都沾满了鲜血,即使身中数刀也仍不后退一步。

    看着那些跟随自己许久的老军一个个倒下,何可纲悲愤的仰天大吼。

    “督师,你怎么还不到,兄弟们都快死光了啊!!!”

    这个时候,何可纲身边只剩下了几十个浑身浴血的辽东老军,被数千后金正红旗骑兵团团包围,他们都知道,自己已是没有了一点生路。

    两个辽东军硬撑着将气力丧失殆尽的何可纲扶起,其余的辽东军也皆是如此,即使是到了如今的地步,仍是互相搀扶着站在一起,对那些女真人怒目而视。

    见到此情此景,豪格想起皇太极的告诫,缓缓下马,以高傲的姿态张口道。

    “何可纲,若是你能降了我大金,明国能给你的,我大金都能给你,而且你还会有更多!”

    说完,豪格也是颇有些期待的看着何可纲,料想如此厚禄之下,没有那个南朝人会不动心。

    但何可纲却如看疯子一般看着阿济格,张口大笑不止,样子十分癫狂。

    豪格渐渐皱起眉头,喝道:“何可纲,你笑什么?”

    何可纲仍是哈哈大笑:“我笑你等蛮夷,自高自大,好勇斗狠,本将又怎会与猪猡为伍!”

    “你不要不识好歹!”

    豪格大怒,“好个何可纲,本贝勒好心劝降与你,你竟把我女真勇士比作猪猡!?”

    豪格身后的正红旗女真骑兵个个义愤填膺,要诛杀何可纲,豪格也是如此,思虑再三过后,仍是决定杀何可纲。

    “传本贝勒命令,将这些明狗尽数杀死,抛尸喂狗!”

    闻言,后金骑兵跃跃欲试,不断朝何可纲等人逼近,他们已是强弩之末,根本没有了什么抵抗的能力。

    “贝勒,和硕大将军有令,全军撤离大凌河,退往盛京再做商议!”

    正这时,一名镶红旗女真骑兵风尘仆仆赶来,衣甲残破不说,还带着不少血渍,边说还边往后不断的去望,似是在防着什么。

    听到这话,豪格根本不敢相信,怒吼出生。

    “什么?这个阿济格脑子坏了,这个时候怎么能撤退!”

    这镶红旗女真骑兵神情变得有些焦急起来,抱拳恳切道:“快撤吧贝勒,汉军与镶红旗兵溃,追兵快到了!”

    “这怎么可能?本贝勒手下还有数千铁骑,本贝勒要收拢溃兵再战,决不能败!”

    “这…”这镶红旗的女真骑兵犹犹豫豫,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蒙古人争先恐后的往这边溃散而来,就连豪格等人都没理,看那样子后面好似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样。

    豪格惊怒之下,命人抓来一个蒙古轻骑询问,问过后才知道。

    此刻的明军援军已经与祖大寿部会和,本来处于激战的战场,由于数万援军的加入,蒙古人没过多久就开始溃散,到了现在已经是全线溃败,四散而逃。

    加上路上收拢先前溃兵,明军声势大振,足有步军近三万,马队三千有余,听那些溃逃回来的人说,就由那个什么永安军领路,争相追击。

    当然了,在那些被吓坏的蒙古人口中,豪格听到的明军援军数量是什么版本的都有,少者数万,甚至还有人说明军是十几万大军的。

    豪格知道,这数字虽然并不都是真的,但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接连击败阿巴泰、阿济格、蒙古军,也间接证明了这次的南朝援军中定不是那么简单。

    大多数的溃兵都说那个永安军如何如何,这让豪格惊讶之余,心中也是沉吟不止,这个萧亦到底是如何来头,怎么以前就从未听过。

    也正在这时,不远处轰隆隆的声音传来,喊杀声骤然响起,豪格等人看过去。

    先是起码要有数千之数的明军骑兵轰隆隆的冲过来,这些明军骑兵看起来略有不同。

    打头的竟都是全身铁甲,一人三马,与他们后金铁骑的防护与刀枪等并无差别,最令豪格感到惊讶的还不是这个,是那几百个骑兵身上的那股杀气,绝非一两场战斗就能有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骑兵之后,便是步军,豪格看到,这些步军仍是不同,即便是追击都保持着严谨的队列,横纵成行,铁甲虎枪交错,其余的明军多半跟在他们身后和身侧。

    见到这等景象,豪格也知道,现在不是他程强的时候,即便是败了,回到盛京也不是他的责任,他倒要看看阿济格怎么处理这个烂摊子。

    冷哼一声,豪格收起挑刀,大吼道。

    “撤军!”

第三百三十四章:军镇校场,纠斩逃将() 


    后金兵潮水般的退去,萧亦立即下令不必再追。

    后金兵与蒙古人多是骑马,骑兵想撤退,步军是难以追击的,更有可能耗费大量体力,反而被其抓住破绽反攻。

    明军没有任何阵型,靠的完全就是这一时之勇,很有可能被直接冲溃。

    而明军的马队人数又远远不及撤退的后金与蒙古骑兵,追击上去更有可能被包了饺子,得不偿失。

    这个时候,萧亦才有机会仔细的看看眼前这一座明金双方争夺数次的大凌河城。

    大凌河城在今天的凌海市,凌海市过去叫锦县,大凌河古称渝水、龙川、白狼水,辽代以后改称凌河(灵河)、大凌河,全长近四百公里,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

    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

    大凌河城位于锦州东三十余里,是屏蔽锦州的重要防线,这一点身为蓟辽督师的孙承宗也清楚的知道。

    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而后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从数年前起,双方对大小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已是两建两拆。

    再看向战场,明军各部欢欣雀跃不止,高兴不已,没想到他们居然真的打败了后金兵。

    但这个时候永安军的兵士中,欢呼者却只是少数。

    大部分人都是重重的呼出一口气,放下大盾与长枪,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着战场与天空,神情十分麻木与疲惫,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永安军兵士的反应与其他明军显得格格不入,这些孙承宗与祖大寿自然都看的见,但也并没多说什么,这场惨胜确实是来之不易。

    虽然后金兵败退,但却并未折损多少有生力量,若是完全聚齐,人数又可有几万,届时若是卷土重来,也不得不防。

    所以,经过简单的战场清扫后,孙承宗立即下令,一方面派标兵火速报捷于京师,请求粮草援军增派,另一方面,一刻不停的开始抢修大凌河城,坚壁清野。

    孙承宗料定,奴酋皇太极必不会善罢甘休。

    而萧亦所部就被分派到东面的城墙,一则抢修,二则将城外的一切可用之物搬到城内。

    余下的几日,原本就已经修筑大半的大凌河城,在几万明军日夜不停的修建中,已经愈发完整与坚固,四门外各有一座瓮城拔地而起。

    四座瓮城外又挖通了一道深深的沟渠,引河水入渠,并在城门外设立木制拒马,很快的,大凌河城终于宣告筑成。

    筑成后的大凌河城,规模已经不下于一般的镇城,城高池深,并有蓟辽督师孙承宗亲率几万大军于此镇守,难以攻克。

    一日夜晚,萧亦正在房内苦苦思索,孙承宗却亲自来找萧亦,赶紧将其接进屋内,两人彻谈许久。

    第二日,孙承宗将要斩杀溃逃之将十数人。

    斩将的当日,不免有所骚动,而孙承宗的辽东精锐几乎又损失殆尽,没了精锐的压制,那些被定罪的将领自知必死,个个开始破罐子破摔,不服不忿的叫嚣无罪。

    但这个时候,一支扬着萧字大旗的大军迈着整齐的步伐踏入校场,围在骚动的明军身旁,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一众永安军将士手中紧握的虎枪猛的往砖地一顿,肃杀之气顿时弥漫在校场内外。

    萧亦大步走上台子,在孙承宗眼前半跪,行了礼数后,面朝台下的明军,虎目环视场内。

    眸子猛地看向最后面向那惊慌失措的十几人,喝道。

    “这等宵小畏战先逃,以致数路兵溃,大家说,当不当斩!?”

    周围的永安军兵士个个面无表情的盯着场内,刚刚还有些躁动的其余明军顿时便安静了下来。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

    “该斩!”

    其余人反应过来,纷纷跟着大喊起来。

    这个时候,萧亦看向孙承宗,抱拳道:“请督师斩杀此僚,以定军心!”

    崇祯四年八月二十六日,大凌河城始筑成,蓟辽督师孙承宗纠察首逃之将,由于朝廷大军未到,请萧亦率永安军镇于校场之上,以慑宵小。

    当日,永安军环立于校场四周,仅两千余人,校场内万余溃逃后归官兵立时鸦雀无声,个个噤若寒蝉,无敢复言。

    孙承宗先是请出方剑,言辞激烈,痛斥溃逃官兵与将官,后华锋一转,又称只斩将官,免责军士。

    这一举措使得满城溃兵军心迅速安定,皆称愿戴罪立功。

    后冀辽督师孙承宗亲自操刀,萧亦、祖大寿、孟西平、何可纲、张存仁等人按剑立于身侧,斩溃将一十八人。

    大凌河城筑好的第二日,孙承宗苦等来的援军与军械粮草并未等到,反而是来了一个畏畏缩缩的太监。

    这太监好似这里是什么不可久留之地一般,宣读圣旨后,立刻驾马离去,当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督师…”

    接了这道圣旨,孙承宗整个人仿佛都瞬间苍老了十几岁,呆跪当场,祖大寿与何可纲对视一眼,不断摇晃孙承宗的身子。

    只见孙承宗一把将圣旨掷在一旁,萧亦能清楚的见到那露出的几行字。

    “凌河不当城,率军速归……”

    当日,孙承宗叫萧亦于城楼上,两人瞭望夜空,萧亦先说道:“督师,我们…真的要走吗?”

    “唉…”

    孙承宗长叹一声:“定是朝中又有奸佞小人诬告,萧亦你可有表字?”

    萧亦点头,轻声道:“云台。”

    “云台…”

    呢喃之后,孙承宗虽是惊讶的看了一眼萧亦,也并没多说什么,只是道:“云台,你近前来,本督有话要与你说。”

    萧亦怔了一下,连忙上前,抱拳低头不言。

    “云台啊,本督看的出来,你有大才,不该只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待回京面圣,本督自会禀明圣上,力保你为大同镇总兵官。”

    看着孙承宗苍老的面庞,话语中透出的无力感,萧亦第一次感到悲愤,话语中都有些些许哭腔。

    “不!督师,此战之功,萧亦寸功不取,皆为督师所立,大明不能没了督师啊!”

    萧亦说完,孙承宗也是凝神细看许久,才缓缓张口:“云台啊…你对朝堂之事,还是所知甚少。”

    缓缓踱步在城台之上,轻叹道:“那些自诩清高的东林士人,哪会让你安安稳稳的呆在这。”

    萧亦迟疑道:“那…督师,我们就直接撤吗?”

    忽然想到了什么,萧亦继续道:“何不就让祖军门暂且仍守此地,张春率人增援,我等击败后金,面见圣上再苦言相劝,也不见得就非要将这大凌河城放弃。”

    这个时候,由于古代交通的不便性,凌河的捷报很可能还没有到达朝堂之上,萧亦不信捷报之下,朝廷还会下令撤军。

    孙承宗看向萧亦,这倒也是个办法,讶异道:“云台竟知张春?”

第三百三十五章:相见恨晚,惜到散时() 


    闻言,萧亦道:“回禀督师,末将在蔚州闲来无事,常看各地邸报与公文,如此,方能对全国之事略知一二。”

    张春这个人萧亦曾在去年的邸报上见到过,当时对其有些印象。

    此人虽为举人出身,但却不惧死,在收复永平四城中,表现突出,为孙承宗看好。

    本来按照历史上,这次大凌河被围,大同入援军溃败后,孙承宗便力荐他挂帅,明廷遂派其为监军道,统领最后一路援军约四万余人增援大凌河。

    历史上这个张春结局也是很悲惨的,虽然有些能力,但威望不足。

    孙承宗亲领的几万援军一路上都不断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因,历经两次变乱,很难想象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如何能震慑那些自恃勇武的各地兵痞,全军覆没也在情理之中。

    点点头,孙承宗对萧亦赞许几句后,颓自思索起来。

    这一晚,萧亦提起张春这个人倒也提醒了孙承宗,苦心经营的大凌河终于筑成,孙承宗自然不愿意就这么轻易放弃。

    思前想后,孙承宗还是决定立即回京面圣,在崇祯面前做最后一次争取。

    孙承宗将几万明军留在大凌河城稳定防御,暂且交给祖大寿统领,何可纲、张存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