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溧阳乃应天府辖,南都重镇之地,驻军数万,魏太监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在南都用兵!
事情最终可能不了了之。
宫中的太监,见钱眼红,又惯会欺软怕硬,许是先前不知这溧阳铁场乃魏国公府的产业,这才派人来强买,想占些便宜。现在知道,且碰了一头包,自是晓得厉害,当是不敢再打铁场主意。
事情倒真如徐元所猜那般,几天过去,半点动静都没。
铁场上下连日的高压为之一松,可徐元却有些吃不消。
原因不是魏太监不敢来报复让他失望,而是他发现相较不知影踪的魏太监,国公府来的这帮兵将才最折磨人。
国公府的那帮家兵真是能吃能折腾,徐广和徐兴二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什么事都没干,什么力都没出,就变着法子从他徐元这里要去了五千多两银子,说甚不要舍不得钱,真要弟兄们用命的时候,你徐小五就会知道这银子给的不够!
“徐小五”是徐元的小名,徐广和徐兴二人乃是国公府家将,两个都在军中挂了千总衔,不是徐元能比的,且辈份都比徐元高。二人自带兵来了铁场后,徐元这个在溧阳作威作福十年的“徐霸天”倒成了孙子了。
徐元有苦难言,请这帮丘八大爷回去吧,又怕魏太监突然杀到。忍着吧,每日开销真是大。
再等几天,若是没事,便回趟南都请国公把人调回去。
徐元暗下决心,绝不伺候这帮丘八大爷,然而,很快这些丘八大爷就成了他救命稻草。
最开始发生的事件并没有引起徐元重视,只是下面人说运铁到南棚铁冶厂的车队没有回来。
徐元没当一回事,只以为车队在铁冶厂有事耽搁了。可随后又有人来报,说是有两家作坊今天都没有派人来领铁。
“他们不想干了吗!”
徐元最恨手下干活磨蹭,叫人马上去看看什么情况。可半天功夫过去,派去的人一个也没回来。非但如此,前山铁矿那里也是音讯全无,好像一夜间,那些地方都不存在了似的。
徐元意识到肯定有什么不对,将手下大小管事全召过来,挨个问了方才知道打早上起,铁场派出去的人没回来,而那些本应该过来交接拿铁的也是一个都没有。
“不好!”
有危机意识的徐元眉头一跳,推开门就去找徐广和徐兴。
“小五,什么事这么火急火了的?”正在喝酒的徐广和徐兴惊讶的望着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徐元。
“魏太监的人来了!”
徐元喘着粗气将发生的事情和二徐说了,让他二人别喝了,赶紧组织人手防备。
“不会吧?”
徐兴打着酒嗝,对徐元所说表示怀疑。那魏太监真敢太岁头上动土,早几天就兴师动众来了,哪会等到今天。
徐元见这时候了徐兴还不信他,也真是急了,上前拍了桌子一下:“别愣着了,铁场要是出事,我们都跑不掉!”
徐广和徐兴吓了一跳,前者想了想放下酒壶,站起来道:“那行,我带兵去看看。”
“我和你一块去,真要是狗太监弄的鬼,老子一刀把他砍了!”
徐兴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真要是狗太监搞的鬼,他就把狗太监再阉一回。真他娘的活腻歪了,国公府就是那么好惹的!
第八百七十一章 咱家优待俘虏()
徐元不同意徐广带兵出去,因为他认为那些铁矿和工坊肯定遭了魏太监毒手,当务之急不是将这些矿坊夺回,而是牢牢守住铁场。
同时马上派人回南都报讯,请国公速发援兵。另外还得派人到县城求救,溧阳县衙虽没什么兵马,但组织百多号衙役官差和弓捕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溧阳县衙派人过来,那么魏太监再敢胡来,便不是和魏国公府做对,而是和南都官场叫板了,甚至是明目张胆造朝廷反了!
不得不说徐元真是个聪明人,对当下局面看的很透彻,说一千道一万,魏太监想要的是溧阳铁场,而不是公然造反。
各省矿监税使再是和地方不对付,也不见哪个敢公然派兵攻打衙门,纵容手下和官兵厮杀的。
这是个底线,也是一条红线。
朝臣之所以可以忍受皇帝大派矿监税使到地方夺权夺利,便是因为这些矿监税使再是跋扈,也没人敢和地方动武,而地方却敢对他们动武。
你不敢,我敢。
那些嚣张过头太监的后果,无一不是焚衙、投江、分尸…
二十年来,矿监税使死率五成以上,可是明明白白的。
明知如此,矿监税使们依旧不敢“武力”保卫自己,原因便是那红线不可越,不能越。
如辽东矿监高淮,明目张胆蓄兵,还敢密领甲士进京,最后不也没好下场么。
若按徐元的安排,凭借六百余众守卫力量,铁场肯定万无一失。再有溧阳县衙出面,名份大义便都占全了,那魏太监就是占了周围工坊又能如何!
缓过今日,总有能收拾他的!
可惜那徐广、徐兴却不是不听徐元的,说什么他们麾下都是精兵,哪能叫个阉人给吓唬住。
“小五莫要想这想那,那魏太监能有多少人马过来?我二人麾下都是以一当十的劲卒,真要缩在这铁场内,岂不叫那魏太监笑话,堕了国公的名头!”
徐兴酒劲正酣,嘟囔着就唤来亲兵命召集人手。
徐广酒倒是不多,但也不赞同徐元留守铁场的意见,倒不是怕堕了魏国公府的名头,而是实对麾下家兵信任的很。
须知道他二人带来的这两百多国公府家兵,可是人手一杆鸟铳,这等实力,又岂怕那魏太监手下的乌合之众。
且他和徐元看法不同,正因为外面情况不知,才越要出去看个明白。要不然困在这铁场内,一个个人心浮动,稍有风吹草动就说不得是大祸了。
二徐坚持外出,徐元劝阻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二徐拉上家兵,全幅武装的出了铁场。
出了铁场,徐兴才想起问徐广去哪。
徐广看了看天色,说就到最近的前山铁矿看看,真要有魏太监的爪牙在那,便擒了再说。
徐兴听了自无二话,那前山铁矿离铁场这里约摸不到三十里地,众人紧赶慢赶,天黑之前肯定能到。
可是才走了不到十里地,队伍就有些不成样子了,速度也慢了下来。
“弟兄们中饭都没吃,倒是难为他们了。”
徐广颇为体恤部下,见状便叫停下休息,命人到周围村庄寻些吃的。
徐兴没有意见,这一路过来没见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百姓路人不少,压根没有什么鬼崇之人,更不谈那魏太监兵马了。
得了许休息的命令后,家兵们立时高兴起来,或靠在树上,或坐在草地上,又有十数人到周围村庄肆铺寻些吃食。
便是如此,队伍中仍分出了几队哨兵,或站在路口,或藏在道畔林中,观察着四周动静。但有路人经过,必有人上前搜身查问,确认并无不妥之后方才准许离开。
一名放哨的家兵突然有些尿意,和同伴说了声便要到林中去尿。
刚走到林边,却听前面草丛有响动,他疑惑的探身去看,眼前却亮光一闪,继而耳畔却传来“砰”的一声。
密集弹丸将那家兵胸前打成了马蜂窝,鲜血飙射出来。
那中铳家兵下意识的双手按在胸口,可是那血怎么也止不住,只能徒劳的捂着,尔后双膝一软跪倒在那,再接着身子往前一倾,脑袋重重落地,就那么跪在地上,但见鲜血从他胸前喷出,发出“嗤嗤”的声响。
“敌袭,敌袭!”
铳声炸响之后,那些正在休息的家兵们立时被惊到,一边大呼小叫,一边去取放在一边的鸟铳。
因为不知四周是否有伏兵,不少家兵在取到鸟铳的第一时间就向四周树林开了铳。
“砰砰”一阵乱射,官道两侧顿时黑烟弥漫。
“别瞎打!”
坐在一块石头上的徐广在听到铳声后,本能的原地一个翻身,在地上趴了数个呼吸之后才跃身而出,拔刀呼唤左近家兵速速围拢。又见部下们在乱开铳,不邮大呼起来。
“大哥,我们叫包围了!”
徐兴在地上连滚带爬,酒劲早就铳声吓没了。
“莫慌,叫弟兄们沉住气,聚在一块,等贼人靠近了再打!”
到底是国公府的家将,徐广关键时候还是沉得住气的,在他的指挥下,两百多慌乱的国公府家兵们很快就聚拢在一块,端着鸟铳警惕的看着两侧。
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他们的视线里并没有敌人。
远处的魏公公此时十分不快,他老人家都没有下令进攻,是哪个龟儿子走火暴露目标的!
另一处,七舅姥爷郭大风甚是得意,他老人家终于证明自己的实力了。
不过,得意之余却是有些忐忑,方才他老人家过于紧张,生怕叫那撒尿的家伙看到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一铳制敌。
虽说成功射杀了那家伙,可也因此暴露了目标,不知二呆子会不会因此责骂他。
念及此处,郭大风不假思索便将手中的鸟铳扔给了边上的亲兵,同时给予肯定:“这功劳算你的。”
人都暴露了,公公也没什么好说,他拍了拍手,荡了荡手中的白帕,其实直到这会,他老人家还费解着呢,不明白下面路上这帮扛着鸟铳的家伙不在铁场守着,跑出来做什么?
须知,他老人家杀鸡不用牛刀,压根就没使什么调虎离山之计啊。
“去,喊话,就说咱家优待俘虏。”
公公挥了挥手,在一边的丁孝恭赶紧取出唢呐吹了起来。
伴随着唢呐声,魏国公府一干家兵惊愕发现,原本静悄悄的两侧丘陵之上,竟探出无数脑袋来。
同时他们发现,指着他们的鸟铳比他们的要多很多。
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珰亲征,绝不空手!()
“前进!”
唢呐声响起后,小田真次郎将手中的指挥刀用力向前挥去。
三百多身着红色军服、脚穿皮靴的镇守亲军立时行动起来,整支队伍从前到后如一条地龙般一下翻滚起来。
这队镇守亲军是清一色的归化日籍官兵,来源于侵朝日军主力,因而大明皇军内部,又称他们为皇协军。但这支官兵更喜欢别人称他们为“铁炮队”,因为他们装备着清一色的明制火铳。
镇守魏公公则喜欢亲切的称呼他们为“猪突勇士”。
此称呼来源于高邮校兵时公公对官兵们的盛赞——“纷纷彼狼心,跃跃欲猪突!”
在军官的口令中,猪突勇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平端着手中的火铳,发出“嘿…吼”的闷沉声,勇敢而无畏的向前缓缓逼近。
远远看去,就如一条红色绸带般,那红色在方生新芽的树林中是那么鲜艳,那么明亮。
红色之中,更有一面大旗迎风飘摇,旗上乃大大汉字——“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众人簇拥之下,被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的魏公公眺望猪突勇士风范,不禁发出“捍咱家易,捍群猪难!”的感慨。
……
“妈的,倭呆子就好出风头!”
七舅姥爷最是看不上那些扶桑小矮子,这帮人本事没有,成天就知道装模作样,也不知二呆子怎么就看上这帮小矮子的。
听说,二呆子还准备带这帮小矮子东渡扶桑,搞什么“尊皇讨奸”,真是吃饱了撑的,皇帝不急太监急。
那扶桑国关你魏二呆屁事!
好好当你的太监,趁着有权的时候多捞点钱,回馈家乡父老不很好么!
非要东敲一榔头西打一棍子的,到处乱晃,这宫里太监三千,就显你魏二呆能是不!
“七爷,咱们赶紧上吧!”
副营官马文庆见亲卫和步军左营都动了,郭舅爷这边却还不下令,有些急了。那魏二呆亲归亲,可狠起来也要人命噢。
“是咧,是咧,正事要紧。”
七舅姥爷朝远处那帮倭呆子“呸”了一声,回头对一众家乡子弟们喊了声:“练了几个月,养了几个月,吃的喝的用的拿的,哪样俺都不少你们的!…今儿镇守公公瞧着咧,你们可得拿出人样子来,莫要叫人家小瞧了咱们肃宁的好汉子!”
数百肃宁子弟兵听了舅姥爷这么一喊,哪个不鸡血上头,群情激昂,誓要替家乡肃宁挣面子。
“打鼓,打鼓!”
七舅姥爷微一点头,下令全营前进。
各营有各营的门道,亲卫营那边倭呆子们喜欢自个喊号子,步军左营那边则是敲锣,舅姥爷这营则是打鼓。
反正,只要有节奏,大家伙能随着那劳什子节奏一起进,一起退就成。至于这节奏是什么东西弄出来的就无所谓了。
因为军中火器不足的缘故,舅姥爷这营只有一半人手配了火铳,其余的都是刀矛。不过在公公亲自颁定的步兵手册的严格训练下,官兵人等的精神状态和作战水平却和初成军时有天壤之别。
三营兵马同时伏杀而出,又有马队百余随时准备冲阵,陷入包围圈中的魏国公府家兵一个个都感受到了无形压力和恐惧。
………
“大哥,我们…我们被包围了…”
徐兴怔怔的看着从四面逼近的…似乎同样也可以说是官兵的队伍,此刻脑子里只一个念头:这怎么打得过?
打,肯定是打不过的。
徐广敢带兵出来最大的依仗就是部下们配备的由南镇制造的精良火铳,但现在他却意识到自己的底气不太足。
对方的火铳数量明显比他们要多,仅一眼看去,怕就不下千杆之多。
哪怕这些人手中的火铳都是些粗制的烂货,动不动就炸膛,可架不住数量多啊!
且对方队形严整,调度得宜,号令明确,一看就是精锐,这就让徐广心头更没底了。
之前,可没人告诉他魏阉手下兵马这么强的。
“莫慌,叫弟兄们也别慌,都稳着点,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放铳!”
敌众我寡,不用徐广吩咐,下面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