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威廉三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请叫我威廉三世- 第5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非常依赖德国的土耳其。更不会是经济、工业基础相当落后的中国,辰天以前一直觉得德国最大的敌人有二,一是德国人自己走向奢靡、**和没落,二是革命,现在,这个观点恐怕要作一点小小的修正了。

    一艘长不过200来米的军舰并没有耗费辰天一行人太多的时间,以目前德美两国的关系,辰天也不需要太过关系自己的安全问题,他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这艘让德国海军技术专家称赞有佳的军舰上。

    标准排水量2。2万吨、装备三座三联装280毫米炮、最高航速33节、15节巡航速度下最大航程达10500海里,单就数据而言。“诺福克”号几乎就是德国最著名的沙恩霍斯特级重巡洋舰的翻版——相同的主炮配置、相近的吨位和航行能力。甚至就连它们的外形也有颇多相似之处,也难怪德国海军技术部门的专家们在刚刚从情报部门那里获得“诺福克”号的照片和线图时会认为美国人“抄袭”了他们的作品。不过在仔细研究之后,专家们得出了这样地结论:

    这绝不是简单的模仿。

    美国人的“诺福克”号虽然在外观上和德国沙恩霍斯特级相似,但是它甲板以上的建筑更加严密和紧凑,这样的设计目的不仅在于缩小防御面积和提高适航性,更说明了美国人在主炮精度、防空火力和损管方面不俗的野心与信心;高大舰桥意味着主炮具有较远的射程,同时也对测的、测距和射击指挥技术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从“诺福克”号的布局和美国海军造船厂目前的装甲材料技术、焊接技术推测,该舰防御力应不低于沙恩霍斯特级,如一艘诺福克级与一艘沙恩霍斯特级正面遭遇,沙恩霍斯特级的最大优势在于一流的指挥官和优秀的水兵,但美国人极有可能通过严格的训练、演习甚至实战来弥补自己在人员素质方面的弱项。

    想到这里,辰天突然用英语问那位老水兵模样的舰长:

    “一艘很棒的军舰。军官和水兵也是,只是大家还缺些经验尤其是实战经验,不是吗?”

    福拉老头显然没有料到刚才一直通过翻译和自己交谈的辰天会来这么一手,就在他发愣的这一瞬间,那位军衔为海军准将的美国舰长回话了:

    “不,陛下,我这些可都是经历过正式海战的老兵,虽然在这艘船上呆的时间并不久,但他们已经可以熟练操纵这里的一切了!”

    “那很好!”辰天故意不给福拉老头说话的机会。他紧接着又问:“我敢说你们的射击技术一定是整个太平洋舰队里最好的,对吗?”

    在辰天的大拇指面前,老水兵模样的舰长“嘿嘿”一笑,他根本没注意到一旁的福拉老头给他使的眼神,还颇为自豪的说到:“陛下过奖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还要感谢海军技术专家们,若不是”

    “是啊,若不是他们对我们的基层官兵进行了系统的技术指导,我们也不会取得如此大的进步!”福拉老头终于忍不住打断舰长的回答,并用自己的临场发挥“篡改”了舰长的本意——技术专家们设计出来的新式指挥仪给了他们极大的帮助。

    辰天轻易看穿了福拉老头的拙劣表演,但他还是很客套的说到:

    “原来如此!要是有机会的话,一定请他们到我们的军舰上去指导一下!”

    福拉老头和善的应承着,但辰天目光刚一移开,他便狠狠瞪了舰长一眼,原本还有些沾沾自喜的舰长其实并不笨,只是对方的特殊身份和那种君临天下的气质让他产生了一些错觉。在这之后,无论辰天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都会通过眼神先从福拉老头那里征求一下意见才回答。

    这种情况完全在辰天的预料之中,为了让打扮成贴身侍从的海军技术专家多一些时间近距离观察这艘战舰,他还是借故在船上兜了将近半个小时。在这之后,他们按照事先的安排驱车前往距舰队锚地仅有十数公里的旧金山海军造船厂,那里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所依赖的重要造船基地之一,目前正在建造“诺福克”号的姊妹舰以及另一级新战舰。

    如果说“诺福克”号是美国政府在战后集现有技术力量所建造出的优秀战舰,那么四个月前开工的新一级战舰就是对美国现有造船力量的一次挑战,同时也是对亚特兰大条约底线的一次碰触——这是一级设计之初就提出标准排水量3万吨的战舰,对外称战列舰,实际上是一艘比普通战列舰快上许多、防御又远远超过普通战列巡洋舰的新型高速战舰,而既要保证吨位不超过标准又要达到高航速、强防御力,美国人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德国所特别关注的。

    为了避免过早被外界探知该舰的造舰情况,美方采取了严格对外保密和情报混淆策略,即设计人员及家属完全与外界隔离、只有极少数政府高层人员和海军高级将领才能接触到相关设计资料,并故意将虚假情报透露给别国情报人员。因此,即便是号称全球第一的德国情报部门目前所掌握到的资料也十分有限,甚至连它具体要装备哪种主炮也还不确定。

    这一次,趁着德皇亲自访问美国的机会,德国外交部特意向美方提出参观旧金山海军造船厂,几番外交拉锯战之后,美方勉强答应了要求,但要求德方不得拍照、不得作任何纸面记录。

    半个小时的车程并不长,就在辰天与随行的两位技术专家交谈之间,车队抵达了戒备极其森严的海军造船厂——这里面宿舍、食堂、商场等等设施一应俱全,技术人员及其家属均住在独立的区域内,外人根本不得接近,而他们也不能随意离开,普通工人通常都住在船厂附近,虽然每天都能进出,但每天都必须接受极其严格的检查,并且在专门的更衣区更换衣物才能进入造船区工作。

    对于外国谍报人员来说,进入这造船区难度颇大不说,就算是混迹于周边酒馆里试图从工人们那里获取一些外围情报也往往不能如愿,一来造船厂当局对工人们下达了紧口令,二来大部分工人对于舰船的数据资料并不了解,再加上多如牛毛的美国反情报人员和便衣警察,这旧金山海军造船厂成了不二的情报盲点。

    如今,辰天一行有了进入造船厂一探究竟的机会,随行人员尤其是情报官员、海军技术专家一个个睁大了眼睛。虽说那艘战舰开工至今不过4个月时间,但是通过对它的船体构造进行分析,专家们就能推测出许多重要的东西。

    最新全本:、、、、、、、、、、

第一百四十八章 浓缩就是精华 下() 
4个月的时间意味着什么?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当每天的生活高度重复的时候,4个月或许就是弹指一挥间,快得让人惊讶,可却什么成就也没有。//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4个月足以完成从建国到没落这一历程,也可能只是极度平凡的一段时光,没有大事件,没有波澜,很快就被人们所遗忘。

    在这样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辰天一行人,连同随行的将领、专家、皇家侍从官以及护送的卫兵林林总总三百多人,在美国当局派出的接待人员——一个囊括军队将领、政府高层、外交官员、情报人员在内的大型接待团的陪同下,步调缓慢的行走在美国旧金山海军造船厂造船区那宽直平整的道路上。美国人建造新式主力舰的船台就在他们前方不远处,只是,静静躺在那里的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样威武雄壮、炮管林里的强大战舰,而是一个偌大的深灰色船体,它此时没有任何的上层建筑,甚至连船体外侧都还没有完全被钢板覆盖。从远处看,它更像是一条被吃剩的鱼,而不是一艘在不久的将来拥有强大火力和坚实装甲并且能够在海洋中耀武扬威的大型主力战舰。

    尽管如此,一行人中没有谁感到失望。

    对于一家规模较大的造船厂来说,4个月的时间足以造出一艘钢骨木壳的百吨级大型渔船,如果采用标准化零部件和流水作业并且拥有足够的熟练工人的话,他们也能造出一艘像样的可以进行远洋活动的中型商船,但,只要是有造船经验的人都知道,4个月的时间是绝不可能完成一艘3000吨以上的轻型军舰,更不用说3万吨的大型主力舰了!

    自无畏舰下水之后。世界各国建造主力舰的速度记录仍由“无畏”号保持着,这艘战舰1905年10月开工铺设龙骨,次年2月下水、10月海试,即便是新设备的检验多耗费了一些时间,也仍然于12月正式服役。相比之下,同级别的德国拿骚级耗费了2年零3个月时间,吨位略大一些的恺撒级则花费了整整三年,美国人的第一级无畏舰“南卡罗来纳”号则因为预算问题在开工之后地第4年才宣告入役。同时期日本建造的萨摩级战列舰也出于相似的原因直到开工后的第5年方投入现役。此后,各国主力舰越造越大,火力、装甲、航速要求也越来越高,建成一艘战列舰的时间随之延长,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期,建造一艘大型战列舰的时间通常需要2到3年,甚至更长。

    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工业实力和技术上的第一强国——德国,也很难重复“无畏”号的奇迹。以早已进入批量建造的沙恩霍斯特级重巡洋舰为例,在人手充足、资金和资源充沛的情况下。该级战舰从铺设龙骨到下水也要大约270到300天的时间。

    从开工到服役地最快记录则是637天,而沙恩霍斯特的吨位仅有这种美国新式战舰的2/3。

    因为有贵宾来访地关系,今天的海军造船厂戒备格外森严。这种气氛也让辰天有种和往常参观德国造船厂截然不同的感觉:这里的工人们虽也是忙忙碌碌的,却没有德国船厂工人们身上那种热火朝天的干劲。

    走了好一会儿,辰天才想到,一边是享受胜利的人,一边是卧薪尝胆的人,两者之间的心理自然是大不相同的。

    “它真像一条大‘梭鱼’,不是吗?”

    “是啊,除了那些在水下活动地,恐怕没有那条拥有这么修长的身躯!”

    “我想它的航海性能一定很不错,它的航速应该不止他们对外公布的那个数字。可能要快上2、3节。”

    “我同意!你看看它的艏部,那应该是一种飞剪艏,但又和传统的造型有所不同!在我的印象里,似乎只有日本海军采用过这种设计,他们称之为呃,好像是曲线”

    “双曲线艏?”

    “对,双曲线艏!一种防浪性能很不错的独特设计!”

    “可惜眼下还看不出他们要使用哪种锅炉和轮机如果让我选,柯蒂斯应该是首选!”

    “可是美国人也知道,柯蒂斯有一半多地股份在我们国家的商人手里。也就是说柯蒂斯无法对自己生产的任何一种轮机的性能做到保密!”

    和一直沉默不语的辰天相比,后面那两位来自德国海军的技术专家却热烈讨论着,当然,这种讨论的声音十分小,仅有周围几个人能够听见。

    辰天一言不发地听着两位专家交谈,他本人对军舰十分感兴趣,平时也多有研究,但那只是关于军舰的大体性能与海战的战略战术,可以说是一些粗线条的东西。至于细节上的问题,例如战舰设计上的数据、建造时的工艺技术,辰天就几乎是一窍不通了。正因如此,他需要借助专家们的分析来做出判断——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人正在建造的这艘战舰是非常重视机动性能的,这也和情报部门的分析、推测相吻合。

    “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两个龙门吊!”其中一位专家低声说道,“它们似乎有些特别之处!”

    “看起来很正常啊!”另一位专家抬头望了一眼竖立在船台一侧的那两个大型龙门吊,那是用来吊装锅炉、轮机以及炮塔、主炮用的,一般在船体完工之前就会安装。越是大的战舰,其配套的锅炉、轮机以及主炮等零部件重量也会相应增加,尤其是主炮,一门406毫米口径的舰炮单炮管本身就超过100吨,而由厚实装甲构成的炮塔可以达到1600吨!

    “可以从外观上确定它们最多能够吊起多重的物体吗?”辰天转头问身后稍高一些的技术专家。

    “这并不难,陛下!”那位专家最后看了一眼那两座龙门吊,很肯定的回答到:“和我们建造格拉夫级战列舰时使用的龙门吊非常接近,甚至有可能是同一种型号!”

    “这么说美国人准备安装和格拉夫级的舰炮?”辰天有些惊讶,因为格拉夫级安装的是406毫米舰炮,而德国情报部门此前关于这艘美国战舰主炮规格的估计,是不高于恺撒菲特列三世级的343毫米炮,两者之间相差的可是整整一个等级!

    “不,陛下!龙门吊的规格与主炮口径并无绝对的关系!”另一位专家,年纪和前者基本相同,且都戴着大号的单片眼镜,只是身材相对要矮一些,抢在他的同伴之前回答到。

    “事实上,这还与各国海军造船厂的习惯有一些关系!”高个子的那位略一思索之后补充到,“例如美国人就喜欢用大号的龙门吊,尽管他们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大的,而日本人则素来精打细算,要吊200吨的东西他们绝不会使用300吨的龙门吊!还有一点,为了尽可能不让敌人知道自己战舰的情况,船厂也有可能使用超过几个级别的龙门吊,好让敌方专家作出不符实际的推测!”

    “原来如此”辰天有些失望,原本以为看一看龙门吊就能推测出战舰的主炮规格,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有些过于简单了。

    “陛下,虽说不能从这艘战舰目前的状态来推测美国人将来会在上面安装什么样的舰炮,但是以我们此前对‘旧金山’号的观察,结合这艘新战舰的船体外观,我们至少可以肯定一点,这艘战舰和‘旧金山’号在结构上必然有着很重要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建造‘旧金山’号就是为了验证一种新设计是否合理,而这种设计的最终用途并不是批量建造和‘旧金山’同级的重巡洋舰!”

    矮个子的那位专家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大通。

    辰天又看了那位高个子专家一眼,从他的表情来看也是认同这个推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