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大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荣耀大中华-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南昌分开之后,两个人也有大半年没见了,不过再次见面之后黄静宜对待童季心却要比分别之前好得多了。在此之前,不管是唐杰还是唐母等人全都对黄静宜和童季心的再次见面担忧不已。

    虽然在这个时代男人三妻四妾还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唐杰和童季心之间的情况却有所不同。按理说黄静宜作为唐杰的正妻,她应该是第一个进入唐家的人,在此之前哪怕唐杰找过其他女人也绝对不能够在黄静宜进门之前将对方带回家。可是实际上在唐杰和黄静宜成婚之前,童季心便已经居住在了唐家,并且也正式被唐家人接纳为儿媳妇了。

    这点顺序上的混乱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在方方面面都讲究规矩的古代却是一件大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作是对正妻的不尊重与轻视。如果正妻是一个心眼比较小或者自尊心比较强的人,则很有可能因为这个而产生不满与怨恨,进而在今后的生活当中造成两个女人之间针锋相对。

    而唐杰和唐母等人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会对黄静宜和童季心之间的再次见面感到担心。他们担心两人再次见面之后发生争吵乃至在今后的生活当中不停的闹矛盾。如果是那样的话,最起码以后唐家就安静不下来了,而唐杰也必然会被这种琐事牵扯很多的精力。

    不过事实证明唐杰和唐母等人的担心全都是多余的。等黄静宜和童季心两人再次见面之后,大家担心的那种情景并没有发生。两个人不但没有发生争吵,反倒是关系看起来特别的和睦,在黄静宜热情的打招呼之后,童季心也激动问候起了黄静宜的近况,而且还直接以妹妹自居,称呼黄静宜为姐姐。

    说实话对待童季心,黄静宜绝对有理由愤怒。毕竟童季心的所作所为确实是有点对不起她,而且唐杰在她之前将童季心带回唐家的事情也有点不尊重她。不过对于这些,现在的黄静宜全都看开了。

    如果是以前的黄静宜,她绝对不会对待童季心如此的好,甚至于还真有可能和童季心来一番针锋相对。不过在和唐杰成婚之后,黄静宜的心态便已经发生了变化。

    以前黄静宜对童季心有点不满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她和唐杰之间的婚事悬而未决,当时的情况让黄静宜一直担心童季心会抢走她的唐杰,所以才会在得知童季心和唐杰的关系之后对她产生敌意。不过在黄静宜和唐杰成婚之后,她心中的这些焦虑便不复存在,她和唐杰已经成婚,而且还是正妻,在这种情况之下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虽然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的社会,但是实际上中国的古代在律法上只承认一夫一妻。除非是在特殊的情况之下男子才可以娶第二个妻子,但是这种情况极少发生,而且即便是娶了第二个妻子也只能作为平妻存在,地位还是比不上正妻的。如此,就更不要说妾室了。

    之所以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的社会主要就是因为古代的社会男子可以娶多个妾室。但是实际上在律法之中妻子和妾室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只有正妻才是律法承认的男子的合法夫妻,而妾室则完全不被法律承认,她们在很多时候只是相当于男子的一种独有财产。甚至于在古代相互转让、赠送妾室的情况都相当的普遍。由此可知妾室和正妻之间地位的差别了,正妻才是家中真正的女主人,而妾室则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财物而已。

    而现在,成为唐杰正妻的黄静宜便相当于未来唐杰这一脉的女主人,可是童季心哪怕跟着唐杰最早,也顶多只能算作是一个妾室,除非黄静宜一直无所出,否则的话她连成为平妻的可能性都没有。

    情况不同了,黄静宜看待童季心的态度自然也就不同了。现在的黄静宜身为正妻,地位比童季心高,和唐杰之间的关系也比童季心好,而且美貌也不输童季心,在这种情况之下她还有什么好担忧的。

    在黄静宜的眼中童季心已经威胁不到自己的地位了,自然而然对童季心就没有必要心存恶意了。况且她也没对童季心产生过什么恶意,只不过有过不满而已。而现在不但连这点不满也没有了,甚至她对童季心又重新好了起来。

    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黄静宜对于男子三妻四妾的情况自然能够接受,所以只要童季心不威胁她正妻的地位,她对于童季心成为唐杰的妾室便没有什么不满。反倒是身为正妻,她觉得自己理应拿出正妻的大度,帮助唐杰掌控家室,不让他为家里的琐事而分心。

    所以黄静宜再次见到童季心的时候,不但先前的不满早已经消失,反倒是专门拿出了正妻的大度,主动上前向童季心问好。而她的示好自然一瞬间让童季心心里的压力消失了不少。

    如果说之前唐杰和唐母等人只是担心的话,那童季心心里就是忧虑了。她很清楚自己和唐杰之间的关系有太多不应该的地方,也更清楚自己与黄静宜之间地位的差别。黄静宜是以后唐杰的正妻,而她顶多成为唐杰的一个妾室,如果黄静宜这个正妻看不惯她从而打压她的话,那童季心以后的苦日子就有的受了。

    所以这一次得知唐杰和黄静宜回来了,童季心不但没有因为唐杰的出现而满怀喜悦,反倒是因为黄静宜的出现而充满了担忧。不过好在随着黄静宜的善良示好,童季心心里的担忧瞬间消失了大半。看黄静宜的态度童季心也知道她并没有要打压、针对自己的意思,这样一来她以后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走吧,咱们进去再说。”看到黄静宜和童季心两个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场景,唐杰也高兴的说道。虽然不知道这两个女人心理都是怎么样的,不过见到她们没有发生争吵,并且相处的还很融洽,这样唐杰就放心了。

    三妻四妾听着是很好,可是真的要了这么多的女人,那麻烦事也不少。到时候不同女人之间为了面子、地位、争宠、财产、子嗣以及继承权等各种事情必然会针锋相对、没完没了。就像宫廷争斗一样,男女比例一旦失衡那争斗就自然而然的会产生,不是男的之间争斗就是女的之间争斗。

    不过唐杰可不想自己的后院之中天天发生争斗,那样的话简直和生活在地狱之中没有区别。到时候光是这些家庭的纷争便能够耗尽一个人大部分的精力,就更不要说还有工作与事业了。所以现在看到黄静宜十分大度的接纳了童季心,唐杰心里也就放心了,有了黄静宜做出表率,相信以后自己的后院之中会安静一些。

    晚饭之后,全家人坐在一起一直说了很长时间的话,女人和女人凑在一起说着她们感兴趣的话,而唐杰和父亲以及大哥则在一起说了一些有关时局的话,当然唐家这一年的发展以及唐杰现在的情况也是他们谈论的重点。

    现在的唐家在景德镇已经隐隐称得上是第一大家族了,以前唐家在景德镇虽然称得上是最大的几大家族,可是毕竟还是有几家能够和他们平起平坐的,可是现在经过半年的发展,其他几家则很快就被唐家赶超了过去。

    当初因为洋人安尔南?米勒以及浮梁县令梁世坤的原因,唐家遭受了几十年来最大的打击,当时如果不是唐杰铤而走险的话可能唐家都撑不过那一关了。不过好在唐杰冒险的举动大获成功,浮梁战事之后唐家不但没有被毁灭,反而迎来了新生。

    在浮梁战事之后靠着从梁世坤等人那里搜出来的银两唐家很快就把之前的损失给弥补上了,而且还绰绰有余。之后在一个月之内唐家的商铺以及商业便恢复了正常,不过在此之后靠着唐杰闯出来的诺达名声,唐家开始了迅速的扩张。

    在中国做生意就是这样,如果有官场当中的人,那么做生意就会相当的简单,可一旦没有官场中的后台,那么困难就随之而来了。在经商过程当中遇到来自官场以及小吏们的打压、勒索的现象相当的普遍。自古民不与官斗,不管是商人还是地主,一旦被当官的盯上,那么灭顶之灾便很快就会到来。

    之前的唐家不就是如此吗。就因为这几十年来唐家就没有再出过官场中的人,所以唐家的商业规模在这几十年见一直都没有获得过太大的发展。因为唐家在官场中没人,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有官府中人对唐家的财物产生觊觎,而这些人的觊觎则往往给唐家带来了诸多麻烦。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唐家不想发展,而是发展的阻力太大,可偏偏唐杰的父亲唐正的性格比较执拗,就是不愿意去刻意巴结那些当官的,而越是如此那些觊觎唐家财产的官吏就越是打压唐家,然后就会使得唐家对外扩张商业的阻力越来越大,所以久而久之发展的事情就被放弃了。

    事实上别说发展了,如果不是唐家百年声誉作为支撑,再加上唐家的财力也不错,而唐杰的父亲唐正以及大哥唐仁等人的能力也比较出众,恐怕唐家早就在这种打压之下慢慢衰落了。而唐家几十年来能够一直维持一副兴盛的状态也是很不容易的。

    不过以前的官吏虽然觊觎唐家的财产,但是却大都知道收敛,他们也知道唐家是大家族,如果鱼死网破了对谁都不好,所以往往那些人也是见好就收。不过在那个洋人传教士安尔南?米勒到来景德镇之后,唐家可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在洋人安尔南?米勒以及浮梁县令梁世坤的联手打压之下,唐家可谓是差点毁灭。如果唐家那个时候在官场上有一个强硬的后台,可能再给梁世坤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冲唐家下手,可就是因为唐家没有后台,所以梁世坤在对唐家的家产产生觊觎之后才会毫不犹豫的冲唐家下了死手。

    官本位社会和商业社会的最大区别便是如此,在商业社会契约才是最强大的力量,人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应该按照契约来办事。可是在官本位社会,当官的才是掌握最强大力量的人,他们掌握着一切的权利,所以一旦被他们盯上,则很难有反抗之力。

    也幸好唐杰当时已经拥有了一定势力并且胆子也够大,所以在他兵行险招之下,不但救了唐家,也给唐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以前唐家没能有所发展最大的困难便是在官场中没有强大的后台,而唐杰虽然也是官场中人可是却名声不显,并不能为唐家带来多少发展的便利。

    不过在浮梁战事之后,全江西还有谁不知道唐杰的?还有谁不知道景德镇唐家的?虽然当时唐杰的官职没变,可是他的名声却传遍了江西。那个时候说起唐杰谁不得称赞几声?谁不得说一声唐杰前途远大?

    在当时就冲着唐杰的威名,全江西就没人再敢打压唐家,同样更是有不少的人千方百计的想要趁着唐家还没有发迹的时候攀上唐家的关系。可以说那个时候都不用唐家出去扩张,自动就有其他地方的大家族找上门来要和唐家联手做生意。

    而这种情况在唐杰成为五十四标标统之后更是达到了顶点,一时之间唐家走到哪里都有很多家族想要联手和他们做生意。靠着这股东风,唐家就是不想发展都难。更何况唐杰的父亲以及大哥也都不是傻子,让家族发展壮大一直以来都是他们的梦想,只不过以前受困于现实所以举步维艰不得不放弃罢了,但是现在既然遇上了发展机遇,那肯定是要抓住了。

    靠着在浮梁战事之后唐杰扬名以及成为五十四标标统所带来的两次发展机遇,唐家在这半年里可谓是发展迅猛。现在虽然还未将唐家的商铺开遍江西,但是最起码却已经遍布了饶州府,而且就是在饶州府相邻的几个南昌府等地也开了不少的商铺,而与此同时唐家的扩张也并没有减速。

    单论商铺的数量,现在唐家的商铺在短短半年之内便增加了两倍有余,而经营的范围也有所增加。由于短时间之内扩张的太快了,所以就连唐正和唐仁都不好估算现在唐家有多少家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唐家的家产在半年之内最起码翻了一倍,达到了百万两左右。而这还是不包括唐杰身上的钱财以及那在法国的那些公司的,要不然的话唐家的规模会更大。

    当然,有好的就有坏的,由于唐家扩张的太快了,所以现在商铺的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了困扰唐家最大的一个问题。唐家的商铺太多,但是合适的掌柜以及伙计却不够。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则很有可能会给唐家的发展埋下隐患。

    所以在了解了自家商铺扩张的情况之后,唐杰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父亲、大哥,我觉得你们可以在景德镇设立一个专门的学堂,大规模招收新伙计,然后将家族商铺中表现优秀、经验丰富的掌柜以及伙计请来授课,专门给那些新招来的伙计传授经验。”

    按照唐杰的意思就是,以后唐家的商铺如果招收新伙计了则直接将他们带来景德镇,在这个专门的学堂当中请经验丰富的掌柜和伙计为他们授课,等他们学成毕业之后则可以根据每一个学员的能力分配岗位。

    和以前新招收的伙计直接放在商铺里让他们跟着老伙计或者掌柜学习的方法相比,这种集中起来统一教授、统一培训的方式无疑要规范、高效的多了。以前的方式更像是中国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方式,学徒跟着师傅学习,看起来一个师傅带一个学徒培养起来更快,可是实际上却恰恰相反。

    如果是虚心学习的学徒和乐意教授的师傅在一起,可能这种模式会非常的高效,可是实际上往往的情况是学徒乐意学习,但是老师傅却并不乐意教授学徒。中国有一句话叫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以前很多人在教授学徒的时候往往都会留一手,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将来有一天被自己的徒弟挤兑的失业。

    为什么中国很多的工艺技术以及武术在流传的过程当中慢慢的失传了,这种功利的思想绝对是主因。就是因为很多老师傅习惯性的留一手,所以往往他们最顶尖的技术除了自己会之外学徒里根本就没人会,而一旦他们因为意外去世,则这种技术则往往意味着失传。

    而且留一手就留一手吧,只要他们愿意教授学徒也是好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