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汉戮- 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田横道:“本相国纵横一生,未曾遇过对手!你有何本事,尽管放马过来。”

    灌婴大怒,骤马挺枪,直取田横。二将双枪并举,战了八十余合,不分胜负。田横见灌婴年纪轻轻,竟如此善战,不由得暗暗称奇。田既、田吸见田横战不下灌婴,乃齐出助战。汉军阵中田马童等人亦挥军齐上。两军混战,搅作一团。

    正在此时,傅宽引第二路军至,见前方风尘滚滚,两军乱战,乃问前军道:“何人在此交兵?”

    士兵登高了望,急来报道:“乃是灌将军与齐相田横交战正酣。”

    傅宽暗附道:“擒到田横,胜得齐将千员。”

    乃语众军道:“若欲往临淄擒齐王,还不如就此捉住田横。齐无田横,如大厦无梁也!立功建业,在此一战,诸公万万不要落后!捉住田横便是首功。”

    言讫,拍马挺矛,当先杀入阵中。众军闻之,精神倍长,皆奋力向前冲杀。田横之军战了半日,人马伤亡颇重,被傅宽一冲,登时大乱。田横不敢贪战,欲引军撤回临淄,怎奈汉军纷涌而至,一时寻不到归路,只得拣薄弱之处杀出,取路往博阳逃去。田既、田吸二人找不见相国,各自突围,田既往东投了即墨,田吸向北投了千乘。齐兵死伤大半,余者多随田既而走。

    灌婴、傅宽大胜一阵,各自收兵,扎下营寨。

    韩信已到,二人便来参见,分报战绩,韩信大喜道:“我有如此虎将,何虑齐地不定!”令重赏二人,二人拜谢。

    韩信谓众军道:“田横既败,田广不堪一战,望众将士奋勇往前,早下齐都。”

    众将应道:“愿效死力!”韩信休息一晚,次日引大军齐往临淄城下搦战。

    田广闻田横败去,不知何往,大惊失措,急唤左右商议迎敌之计。

    田光道:“临淄城中尚有带甲之士数万,齐地名将数百员,足可一战。”田广问道:“谁敢去战。”齐将吕定道:“小将愿往!”田广大喜,便着吕定出战。吕定引兵出城迎战。汉军阵中曹参飞马舞刀而出,接住吕定交锋。战不数合,曹参大喝一声,手起一刀,将吕定连肩带背,砍为两段。韩信大喜,挥军杀至城下,城上矢石如雨,军不能进,乃暂退数里,屯兵一日。

    旬日,韩信又令曹参引一军在城下搦战。田广无计,默然无语。许章道:“吾有名将刘到,可退敌兵。”齐王听到刘姓,眉头微皱,意甚犹豫。

    许章道:“事急矣!请大王早定!”田广无奈,只得令刘到出战,自亲登城楼观看。刘到来到阵前,来战曹参。斗约三十合,刘到见敌军势大,料敌不过,拨马退回城中,来见田广。

    田广指刘到骂道:“并不见你抵挡不住,为何卖阵?分明是你见刘氏宗族兵强,有意弃齐投汉!”

    令刀斧手推出斩首,许章急告道:“大王息怒,用人之计,切不可轻斩我将。况且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如恕其死罪,容他日后立功补过。”

    田广道:“汝且少言,寡人在城上看得真切!今不斩之,无以明军记。”

    众将齐跪告,田广怒稍息,令罪责八十军杖,以示军威。武士将刘到拖至堂下,剥了衣服,一顿棍棒,直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

    到一半,众将又说情,田广方罢,指刘到道:“权且记下四十杖,待寡人退了敌军,再与你论罪。”

    刘到受杖,由同伴搀扶,含恨而退。至夜,好友卢卿来探,见刘到虽已上药,仍疼痛难挡,呻吟不止。

    卢卿不平,谓刘到道:“齐王无义,不懂用人,视你我如草芥一般。”

    刘到泣道:“自某入齐营,尽忠尽力,也曾建立无数功勋。不想只因与汉王同姓,便遭此不幸。今敌军兵临城下,将至壕边,齐王却不知体恤将士,不懂用兵之策,吾等死期不远矣!”

    卢卿道:“既是如此,你我弃之投汉如何?”

    刘到恨道:“既要投汉,不如献城降之,也可建功也。”

    卢卿道:“如此甚好。吾弟卢罢师,现为北门守将,可与汉营约定时间,献城而降。”乃唤卢罢师至,三人商议定了,立刻写了降书。当夜三更,卢卿上城而望,见韩信军中有零散骑兵于城下游走,便将书信拴在箭上,往城下射去。

    兵卒拾得,连夜交于韩信,韩信取书视之,书略云:“罪民刘到、卢卿、卢师罢扣首韩大将军:素闻汉王宽厚,韩将军英明,仆等早欲弃暗投之,苦无机缘。今田广逆天而行,背道而驰,必取败耳。故臣等愿献城归附,以全心中之愿也。明日夜间,以城头插白旗为号,请君候引军进城。”

    韩信大喜,遂令依计而行。

    曹参劝道:“唯恐有诈!”

    韩信道:“田横既走,齐无大将,因生内讧,焉能有诈。”

    是夜,刘到忍痛披挂,与卢卿至东门,由卢罢师接应上城,将白旗插上城头。望着汉军军动,便打开城门,唤汉军入城。虽有守城兵勇相阻,却尽被三人杀散。

    韩信已在城外等候多时,望见城门打开,乃挥军涌入城中。田广闻之,急由田光保着,由南门而走。正遇灌婴拦住,田光急令左右诸将敌住灌婴,田广乘势走脱。灌婴杀败众齐将,寻不到田广,便来捉田光。田光夺路而走,欲投城阳,怎奈灌婴穷追不舍,终将田光生擒。许章奔至西门,亦为曹参所获。

    韩信入城,收降余众,出榜安民。刘到、卢卿、卢师罢来见,刘到出示创伤,众人皆嗟呼不已。韩信一一安抚,各封官职,以金重赏。不多时,众将各来献功。

    曹参解许章至,韩信道:“汝在齐地,素有名望,今既被降,何不降之?”

    许章道:“吾素为齐国之臣,当死而示忠!公当知忠臣不事二主之说。”韩信然之,令推出斩首。

    少顷,灌婴押田光至,韩信问道:“久闻公素有智谋,为何未能为吾主全千里之地?”

    田光冷言道:“齐王幼稚,相国无谋,为郦生缓兵之计所惑。尔等诡诈奸险,言行不一,非丈夫也!”

    韩信笑道:“行军作战,岂有不行诡诈之理?”

    田广道:“汝之计量,不过如此。若吾主听从良言,未必有今日之败。”

    韩信道:“以公之见,齐、汉之争,汝可使齐胜汉?”

    田光叹道:“那也未必!齐未得其时,早晚必亡也。”

    韩信又道:“汝还有何言?”

    田光道:“已言尽矣。”韩信乃令处斩。至刽子手将二人首级奉上时,韩信甚惜之,令合葬于临淄之南。

    韩信安定临淄已毕,使人打探田广去处。人报田广已逃至高密,正收拢散兵,欲拼死防御。

    韩信乃率大军往攻高密,田广闻之大悸,左右道:“汉所惧者,莫过于项王。今韩信兵来甚急,大王不如派使者往告项王,求发救兵。项王深知汉若得齐,楚势孤矣,必然发兵来救。楚兵到时,韩信必退兵拒楚,如此可解齐地之危也。”田广然之。

    项王自由燕郭还兵,与汉王相持于广武山,曾数度欲袭击敖仓,以接济军中之粮,却为周昌设计守住,未能得手。汉王得了大梁之食,又拥敖仓之粟,接济源源不断,便于广武山西面依山自固。广武山西连荥泽,西接汜水,山中由一断涧分隔东西,形势险峻,易守难攻。

    汉王筑壁于西,项王筑壁于东,各自驻守。楚军被彭越断了粮草,又取不下敖仓,军中用粮渐少,正在心烦之时,周殷来信,说九江虽已筹得许多军粮,无奈彭越几已尽得梁地,无法输运。

    项王大怒,问众部下道:“前番寡人欲夺梁地,却被刘季偷袭了成皋、荥阳。虽后又夺回,却劳于奔波,折了势气。今寡人欲再攻大梁,以保大军输运通畅,不知如何行之。”

    季布道:“成皋、荥阳二处皆为重地,干系非轻,须择贤者力守二城,才可东行。”

    项王道:“我意亦是如此,不知何人可胜如此之任,使寡人无后顾之忧?”

    言未毕,一人出班道:“臣不才,愿为大王分忧。”

    (本章完)

第167章 曹咎受激陷囫境() 
项王东击彭越,欲择一将镇守成皋。海春候、大司马曹咎出班道:“若予臣数万人马,可保成皋安若泰山。”

    项王大喜道:“公乃楚之老臣,非常之时,除公莫可以当此重任也!”

    曹咎道:“臣当竭尽全力,誓死保卫城池。”

    项王巡视众将,望见长史司马欣,乃与曹咎道:“寡人再留司马公相助君候。汝二人故交,凡事正好相商。司马公久居关中,知汉贼虚实,量可助君候一臂之力。”

    司马欣亦受命。成皋安顿已毕,项王又问众将道:“荥阳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需一智勇双全之将镇守,方可使寡人放心。”

    季布道:“要守荥阳也不难,只需往河北调回钟离将军即可。”

    项王道:“多亏将军及时提醒。”当即遣使往修武取回钟离昧,令其坚守荥阳。

    安排已定,项王集合人马,取大路向大梁进发。

    曹咎与司马欣相送十余里,临别之时,项王执二人之手道:“二公均有德于项族,乃是寡人心腹老臣,故以重事相托。此次镇守成皋,责任非轻,二公宜免之,勿失寡人之望。”二人拜伏于地,叩首领诺。

    项王又恐二人有失,抚肩叮嘱道:“二公自是日起,谨守成皋勿出。汉军若挑战,慎勿与战,只需不令其东来即可。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于二公守城。十五日内失了成皋,二公虽亲,亦当以军令罪责;十五日之外,力不能及,有失不干二公之事。”二人领了将令,皆回荥阳。

    大军行数里,一人纵马赶上项王,复谏道:“海春候性躁,诚恐误大王之事。”项王视之,乃故翟王董翳也,现任楚营都尉。

    项王道:“彼为老臣,既已令下,收回不得。然公之顾虑,不可不听,汝可留为相助,早晚提醒,勿令有失。”董翳受令,遂率本部回成皋相助曹咎。

    消息传到汉营,陈平谓汉王道:“项王之所以与大王相恃于河南,因其争得荥阳、成皋二邑。大王之所以不败,是因未失敖仓之粮。今项王置天险而不顾,一味夺争夺大梁之地,无非因其短粮之故。不如趁其虚时,将成皋、荥阳夺回,以削其河南之根据。彼既失天险,又无粮草,败势定矣。”

    汉王道:“若如此,事不宜迟,当疾行之。”适逢钟离昧已离修武守荥阳,郦商便引军渡河来合,汉王令其往攻荥阳,令樊哙往攻成皋,自引军两边接应。

    樊哙引军至成皋,在城下列成阵势,令军士往城下骂战。曹咎果依项王之令,坚守不出。樊哙闻之,亲至城下,指城上骂道:“西楚鼠辈,据城不战,却是何意?”

    曹咎在敌楼上道:“汝等皆项王手下败将!项王在时,汝等藏头缩尾,无人敢战。今闻项王东去,便蜂涌而至,欲乘虚取我城池。今我守城不战,偏不如你所愿,看你如何夺城。”樊

    哙虽怒,心下计较道:“管他如何说道,只要能诱其下城一战,便是成功。”乃往城上笑道:“项王虽勇冠天下,无奈手下皆时酒囊、饭桶、无用之徒,焉能成事。量汝胆弱之辈,又如何敢下城与我雄兵一战。”

    曹咎大怒道:“山野蛮夫,安敢欺我!”便要提兵下城厮杀。

    司马欣急谏道:“此是樊哙要激君候交战,切不可出城,待大王大军回来,自有主张。”曹咎记起项王嘱托,不敢托大,加上司马欣、董翳苦劝,故未出战。樊哙接连叫阵两日,未见出兵,又打听到荥阳钟离昧亦坚守不出,只得扎好人马,令人报予汉王。

    汉王闻报,亲至成皋城下观看,但见城头刀戟立林,防守甚严,加之地势险要,看来极难攻拔。

    汉王甚忧,回营与文武道:“成皋城坚,曹咎不战,如何能下?若等到项羽平定大梁,引回大军,战机将失矣!”

    张良道:“成皋易守难攻,即使曹咎出战,未必我可胜之。今我军兵临险城,背靠汜水,倘若兵败,不可收拾。与其兵屯险处,不如让出一箭之地,将大军退回汜水,诱敌渡河决战,于半渡之发兵击之,可一举大胜。”

    汉王从其计,只令樊哙引三千兵马扎于城下,自引大军皆退回汜水之东。

    曹咎在城上望见,谓众将道:“此时出城击之,可擒汉王。”

    司马欣道:“恐是汉军诱敌之计,君候还是应从大王临别之令,坚守为上。”曹咎因而不出。

    汉王见楚军不来交战,复问计张良,张良道:“臣颇识曹咎,此人久为豪吏,性格火暴,常因之误事。今所以不出,皆因为有司马欣、董翳相劝。大王可使前军大骂之,若使二人失智,则可一战。”汉王乃使人告予樊哙。樊哙乃择五十人,皆粗声之辈,往城前大骂司马欣、董翳。

    军卒往城上来报,司马欣问道:“所骂何语?”

    士卒道:“无非是言二公是亡秦走狗、臭名昭著之类之话。”

    司马欣笑道:“此不过张良、陈平之诡计,意在激我出战,休要与理会。”曹咎、董翳皆然,仍是不出。樊哙骂了一日,见楚军仍无出战之意,只得退兵,使人回报汉王。

    汉王闻之,又唤张良来问。张良道:“大王勿忧,臣还有一计,由不得他不出。”

    乃附耳言之,汉王闻之大喜,乃令人依计而办。次日,樊哙尽引部下到城下骂阵,汉军各执白幡,上写曹咎、司马欣、董翳三人名姓,下绘猪狗牲畜之类,绕城漫骂。曹咎登城来看,不由地忿怒难耐,即欲出城来战,却被司马欣苦苦劝住。

    汉军骂到午时,将士皆觉疲倦,乃解衣小憩于草地之上,或坐或卧,或立或走,毫无纪律。曹咎正在城上观望,见此情景,以为汉军倦怠,锐气已堕,乃点起五千人马,引程志、于慕二将杀下城来。

    樊哙急招军士来迎战,却被程志、于慕二人奋力杀退,汉兵尽弃马匹军械而走,曹咎引军逶逦赶去。时司马欣、董翳皆在巡视四门,未及相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