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懂妖语的人都能清晰听到它们在喊什么。
“复仇”
“复仇”
许多人犹如被一盆冷水当头泼下,瞬间清醒,妖蛮可不是人族,更接近野兽,经常发生抗命不遵的事情,它们一旦双眼通红,便会失去理智,靠着本能战斗。
这些妖蛮,有超过七成的可能会因为愤怒而返身攻城。
那些刚刚登上城墙的各军最为失落,尤其是珠江军的将士,本来就来晚一步,没能看到方运诛妖的全过程,现在又可能遇到反击。
“警戒”响亮的声音穿过战场,所有将士立刻快步排成防守阵型。
看到人族的动作,那些妖蛮嚎叫声更大,许多妖蛮喘着粗气,偶尔回头看一眼妖蛮城,见没有大妖王下令,便更想冲上界山城墙。
许多人族将士口中发苦,本以为胜利在望,谁知道竟然因为杀戮太多,激发了妖蛮的本性。
方运立于平步青云之上,背负双手,缓缓道:“本侯当场授业,诸位若愿接受,可诚心聆听。”
众人一愣,豁然大悟。
要学传世战诗,所有人都应该去圣庙,对着代表作者的诗词木牌弯腰鞠躬,后可学习。但是,如果原作者在近处,那可以直接进行战诗授业。
诗君双手在身前交叠,深深作揖,起身后道:“请张先生指教。”
“请张先生指教。”词君也立刻作揖。
随后,城墙上的大多数大学士向方运作揖,口称代表老师身份的“先生”。
但是,祺山军中的苟葆、靖郡王等大学士呆呆地看着方运,从《李广颂》发威开始,这些大学士就在发呆。
方运轻轻点头,口诵战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方运说完战诗成形,半透明的飞将军李广出现,但不过刹那之后,李广炸开,化为密密麻麻的光点,犹如一条条河流飞向界山城墙的大学士,凡是称方运为先生的大学士,皆有星光进入眉心。
数息后,所有大学士露出喜悦之色,然后手持毛笔,开始纸上谈兵。
诗成,数以百计的李广虚影出现在这些大学士的身后,而城墙上所有人都被厚实的半透明长城挡住。
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刹那,城墙上的将士看到,原本还跃跃欲试的妖蛮眼中的血色迅速消散,然后拼命逃跑,几乎所有妖蛮都夹着尾巴,呜呜低鸣。
方才四个李广都能屠灭万王,现在竟然出现上百李广,它们彻底吓破胆。
所有妖蛮犹如惊弓之鸟,越跑越快。
妖蛮撤军,本来要回到妖蛮城中,但妖蛮城的大门只有十数丈宽,数千万的妖蛮拼命冲锋,立刻发生踩踏事件。
大量的妖蛮被踩在脚下。
被踩的妖蛮身体强壮,但踩人的妖蛮同样不弱,可若是妖民倒地遇到妖侯,往往被一脚踩死。
“废物”
一头皇者突然大骂一声,随后巨爪天降,就听砰地一声,城门口方圆百丈内所有妖蛮被拍成肉酱,腥臭的血液味四散。
“留在城外”
逃跑的妖蛮大军停下脚步。
所有的妖蛮不安地站在原地,不时偷偷望向两界山的方向,一旦看到李广的名将虚影,必然会心惊肉跳。
一些妖蛮的心中甚至偶尔浮现亿万箭矢自天而降的恐怖场面,那已经不是战诗词,而是天灾
两界山上,众多将士松了口气,这才发现根本不用担心妖蛮反扑,这些妖蛮已经被李广吓破胆。
“这一战,妖蛮士气已经崩溃张侯爷当获首功”诗君微笑道。
“这是自然,毋庸置疑。”
“陈先生所说的‘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当真贴切。只有此等战诗,才能诛杀万王,让亿万妖蛮闻风丧胆。”
“说到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这评价比‘横空盘硬语’更高一层,仔细想想,张龙象的多首诗词有六合万古之意。比如‘一将功成万骨枯’,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比如‘寸寸山河寸寸金’,即便是上一首传世战诗‘杀妖如草不闻声’,也有一种令人心跳加快的力量。”
“前有方虚圣,后有张龙象,乃是人族鼎盛之标志。妖界有什么诸皇时代,我看,人族会开启文豪时代”
“战场果然是历练人的地方,若不入两界山,张鸣州绝对无法在短短数个月内连续创出两首传世战诗”
“这首《李广颂》古意盎然,悠远豪迈,即便不是战诗,也至少镇国,乃是一等一的好诗。”
“能将时光与天地的转变拿捏得如此巧妙,战场意象如此宏大,张鸣州乃当世第一。”词君称赞。
众人一愣,都说文无第一,所以“第一”这种说法非常少见,必然会引来误会,尤其经常有人拿张龙象与方运比,许多人都会避嫌,不同时提两人,可说到“第一”,众人不得不联想到方运。
但是众人仔细一想,两人的风格的确有些差别,方运的风格多变,但张龙象的文风几乎固定,只论战场意象的话,张龙象的确稍胜半筹。
一位老大学士立刻岔开话题,道:“李广虚圣的在天之灵,怕是会非常欣慰。”
“是啊,死后仍能与妖蛮作战,是每位人族的荣幸。”
“我倒是想知道张鸣州会获得多少军功”
所有人露出好奇之色。
。(。)
:
第1576章 大旗飘扬!()
“一人屠灭七千妖王蛮王以及五支主力军,这在人族历史上前所未有,但这仅仅是表面的功劳,惊退妖蛮,终结毕参之战,会获得更大的功劳。 :”
“这一战,击溃妖界的士气,足以让妖界数个月甚至超过一年难以平复。一旦界山城墙上出现李广虚影,前方的亿万妖蛮必将陷入恐慌之中,这些功劳也应该计算在内。”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珠江军将会排在军功榜首”
一部分人看向军功簿的方向,但更多人却望向苟葆等楚国大学士。
没有大学士开口,因为所有大学士都觉得苟葆已经不配让他们开口讽刺。
反而是一些翰林与进士低声议论,讽刺挖苦。
“幸亏苟葆输了,若是苟葆打击张鸣州成功,我们或许就看不到《李广颂》的诞生。”
“如此说来,这几位大学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我们鼓励苟葆与张鸣州打赌,或许能激励张鸣州写出第三首传世战诗”
“现在的问题是,苟葆拿什么与张鸣州赌?”
“脸。”
众多读人哄堂大笑。
珠江军的人笑得格外开心。
祺山军与苟葆等人满面涨红,即便是文界的大学士也还是大学士,即便各地看不起,也只会在背地里说几句,表面上还要维持一团和气,现在倒好,连那些低文位的读人都毫不客气当面嘲笑,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违礼。
但是,没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违礼,因为许多人在内心里认为,苟葆已经不配当读人。
众人还想嘲笑苟葆,但都被方运吸引。
就见方运手里提着一根被旗帜包裹的旗杆,走向界山城墙的边缘。
看到这一幕,所有的楚国人和部分文界人露出恍然之色。
张青枫和王黎两位老将军激动地看着方运的背影,双眼通红,鼻子发酸。
大量的珠江军将士也红了眼圈,他们用力抬着头,望着向前走的方运,双目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期盼,甚至远超过曾经对毕参之战胜利的期待。
这些年,珠江军吃过太多的苦,遭受过太多的打压,背负了太多的污名,完全是被当作楚国的敌人,甚至连一些百姓看珠江军就像看瘟神一样。
珠江军就如同一个被打断全身骨骼的青年,纵然有一颗报国的雄心也无能无力。
全军将士都曾体会过那种被当作叛徒的滋味,每一个军官都曾被连夜审问,有些军官或士兵甚至被逼自杀。
军人没有死在战场,却死在自己的同胞手里。
珠江军的脊梁早就断了,珠江军的魂魄早就散了。
在方运抵达之前,珠江军几乎就是一群断了腿的野狗,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军魂,不知道什么是士气,更不知道何为胜利
后来,新的珠江侯出现。
但是,在方运刚抵达珠江军的时期,却是珠江军最压抑的时期,因为本应该指挥珠江军的珠江侯,却被鹿门侯当敌人一样防着,有将士曾说过,在鹿门侯面前,新珠江侯连条狗都不如。
那段珠江军最黑暗的时期,军中有一个流言,说上一代珠江军张万空曾经将珠江军大旗树立在两界山,为人族取得辉煌的成就。
除了极少部分珠江军的老人,其余珠江军将士无人相信,但是,许多人没有明说不相信,因为他们知道,之所以出现这个流言,就是一些珠江军的老将领在麻痹自己,在自欺欺人。
只有这样,那些老将士才能抬得起头,即便遭遇鹿门侯的属下侮辱,这些老将军依旧能挺直胸膛,在内心告诉自己,我们的珠江侯,曾经是人族最伟大的英雄我们珠江军,是文界之中最强大的大军
不是叛逆不是逆种也不是敌人
但,没人能把这些话说出口,只能默默在心里说,只能默默地承受侮辱。
珠江军的士兵,曾是一具具行尸走肉。
而现在,方运以一诛万王
珠江军的士兵,活过来了
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天降亿万箭光,如水洗灰尘一样,屠灭了数不清的妖蛮。
正如方运临行前誓师所言,他为珠江军带来了胜利,也带来了无边的荣耀
文界人,不曾如此辉煌过
方运打开珠江军大旗,用手一抖,暗红色的大旗迎风招展,旗上“珠江军”三个大字轻轻抖动。
方运高高举起大旗,仿佛在向整座妖界挑衅。
“诛万王者,珠江军”方运说完,狠狠将大旗插下,插在一头大妖王的尸体上。
文界的大旗,第一次在界山城墙上飘荡。
张青枫和王黎两位老将军仰天大吼:“诛万王者,珠江军”
所有珠江军随之大喊,仿佛连魂魄也在呐喊。
“诛万王者,珠江军”
方运手持珠江军大旗,站在城墙边,众人从后方望去,突然发现他如此孤单。
数不清的珠江军将士望着方运的背影,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知道现在所有人才发觉,这位新的珠江侯,肩上不仅扛着张万空的罪名与整个张家的重任,甚至还承载着二十万珠江军的期盼。
这位新珠江侯不曾侮辱过属下,不曾抱怨过什么,甚至也很少说鼓舞士气的话,但是,即便在被鹿门侯踩到泥土里,被楚王出卖,他也不曾屈服。
为洗刷珠江军的污名,他只手托起两界山
“侯爷身上有媲美太阳的光辉”苏伦喃喃自语。
“人族,万胜”
“人族,万胜”
“人族,万胜……”
从界山城墙开始,各军的吼声慢慢由北向南传递,连绵不断。
“此乃,人族第一胜,也绝不会是最后一胜”
随着一位大儒说完,所有人愣住了。
“是啊是啊人族在圣元大陆与妖蛮多次战斗,是取得过胜利,但是在两界山上,在真正的两界大战中,人族从未真正取得过胜利。第一次两界山大战别说只是打平,就算是胜利,也是在龙族等各族的帮助下取胜。”
“珠江军,必将名载史册,千古流芳”
“张龙象,人族第一大学士”
“向张龙象致敬”守界大儒舌绽春雷的声音传遍两界山。
万军垂首。
苟葆等人都抬着头,但是,一股无形的力量传遍界山城墙,好似按着苟葆的头颅,逼他低头。
苟葆面目狰狞,但只能低头。
从高空看去,无论是前城的将士还是后城的军民,无论是青壮的男子还是柔弱的女子,都微微垂下头。
城外,亿万妖蛮望着珠江军的大旗,望着高举大旗的人,畏惧地低下头。
。(。)
:
第1577章 缓兵之计()
张青枫和王黎长长呼出一口气,压在心中多年的闷气,今日终于全部释放出来。
张青枫望着方运,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与骄傲,纵然苟葆权势倾天,纵然楚王是一国之君,他们众将化为一抔黄土,而张龙象的文名不朽
苟葆阴沉地扫视方运等人,带人快步离开。
随后,指挥司分派任务,珠江军获得极大的优待,全员休息,并可以随时返回楚国,有权拒绝任何征召,包括两界山的征召。
圣院每年为珠江军每位将士发放额外军饷,军饷相当于九乡男的俸禄,即便去世,也一直发足八十年。珠江军将士的孩子,直到十八岁前读所需所有费用全部由圣院提供,并且可选一个子嗣直接去当地文院就读,任何官员不得拒绝。
得知这个消息,所有读人羡慕之余,也对圣院充满敬意,珠江军立功极大,若是在接下来的第二次两界山大战继续战斗下去,极可能会遭到重创甚至全军覆没。
两界山不缺这十余万大军,但是,人族缺少。
让已经立下大功的英雄可以不用再冒死战斗,并且保证他们后半生的生活安稳,让他们的孩子得到优待,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随后,守界大儒陈奔召集所有翰林、大学士和大儒开会,讨论毕参之战的得失,并且讨论接下来的行动。
众人花了三个时辰指出不足的地方和优秀的方面,整个过程气氛非常特别,时冷时热,因为总有人会被批评指责,而总有人会被称赞。
苟葆和祺山军在这三个时辰里成为焦点,占据很大的比重,因为他们被在场的读人骂了整整一个小时。
于是乎,两界山的大儒们当场决定,把苟葆和祺山军的一些行为添加到两界山的战时条例里,若是在战争时期有相关的行为,则将被处罚。
指责完苟葆和祺山军,在场的读人全部开始谈论方运和珠江军,指出珠江军的种种优点,然后就变成方运和珠江军将领的报告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