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十四五岁的我吗?”
突然,方运大脑剧痛,眼冒金星,大量的记忆涌入脑海,他死死地咬着牙,汗水从额头渗出。
不知道过了多久,方运平静下来,眼神无比复杂,慢慢整理多出来的记忆。
“原来这里已经不是地球,是从来没听说过的圣元大陆。这个同样叫方运的少年,已经被人打死。难道我在图书馆里摔死了,然后机缘巧合占据了他的身体?这就是传说中的还魂重生?”
“这个方运最强烈的愿望就是当童生,拥有才气光宗耀祖。这里竟然有‘才气’这种力量,读书人可以通过才气掌控‘天地元气’,获得更加强大的力量,真是闻所未闻。”
“咦?这里的历史……”
方运发现这个世界除了有妖蛮,圣元大陆的历史在商朝之前很正常,但从商朝末年有了巨大的变化。
商朝末年,西伯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观日月星空写成千古奇书《易经》,天降异象,才气灌顶,天封亚圣,出西岐伐纣。
西岐大军势如破竹,多日后到达商朝的国都朝歌城下,城门突然大开,十万妖族、三十万蛮族和百万大商士兵如潮水涌出,包围二十万西岐军士。
商纣王站在城楼上搂着狐妖妲己,大骂西岐军士,尔后下令总攻,眼看西岐军士即将遭遇灭顶之灾,周文王踏青云从天而降。
周文王一身白衣,横眉冷视,历数商纣王十宗大罪,每说一宗罪,大商国运减一成,商纣王老十岁。文王说完,大商国运崩灭,商纣王行将就木,奄奄一息。
周文王的才气化为烈阳,高悬天空,他手捧圣书《易经》诵读,一个个细小的金色文字从口中飞出,越飞越大,最后长成一人大小,无数的金色大字环绕才气烈阳,大放金光,照耀天下。
金光不伤人族,但十万妖族和三十万蛮族突然凄厉哀嚎,身体自内而外裂开,鲜血四溅,陆续死去。
最终,五尊蛮圣俱亡,三大妖圣只逃出一尊。
牧野之上,血流漂杵。
纣王驾崩,百万大商士兵尽降。
后人称赞周文王:只手屠妖蛮,孤身安天下。
后来,周文王传位于武王,潜心研究《易经》,寿命达五百岁。
其后天下再没人有才气,直到孔丘出世。
圣人孔子降生的时候貌丑形异,被弃之荒野,天气十分炎热,苍鹰下落,振翅扇风为他驱赶酷暑,一只母虎把孔子叼进虎窝,用虎奶哺乳,所以后人说孔子是“龙生虎养鹰打扇”。
后来母虎把孔子送还孔母,孔母悉心养育。
孔子的母亲是小妾,在孔父去世后,孔子和母亲被孔父的正妻赶走。
孔子少年时候非常贫困,封圣后曾对弟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说,他小时候很穷,所以会很多粗活手艺。
孔子年轻的时候很平凡,中年时期才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周游列国。
老年的孔子回鲁国当官,最后担任鲁国最高官员之一的大司寇,但最后被排挤辞官。
辞官后,孔子重新修订《诗经》《尚书》《礼记》和《乐经》,并为文王的《易经》作序。最后,孔子亲笔编写《春秋》,书成时,才气冲霄,天花乱坠,群星天照,千里云霞,万里雷鸣,天下震动,成就亚圣。
孔子封圣后闭关十年。
不久之后,当年商周之战逃亡的那尊蛇族妖圣经过八百年修炼,更进一步,成为大圣,妄图报文王灭妖蛮之仇,大举入侵。
大圣的力量稍强于人类亚圣,即使当年的周文王也有所不如。
妖蛮联军至玉海城下,万民惊慌。
眼看妖蛮就要攻城,孔子乘坐文宝“列国车”飞来,左手握“春秋书”,右手持“春秋笔”,看到蛇族大圣后微笑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请大圣入我瓮中,烈火烹之。”
百万妖蛮大怒,就见孔子提笔,风起云涌,天地变色,春秋笔连写九个“诛”字,一字一刀,诛杀蛇族大圣,把蛇族大圣一分为十,然后孔子当众烹调,一人吃掉百丈长的蛇族大圣。
在烹调过程中,百万妖蛮联军想要逃跑,孔子随手抛出文宝春秋书,遮天三千里,大书一动,卷杀百万妖蛮。
万民跪伏,口称圣人。
后来孔子创办第一家书院曲阜书院,打破当时的教育垄断,招收普通弟子三万,亲传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所有拜孔子为师的人经过学习后,自然而然拥有才气。
后来孔子更进一步,成就圣人之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圣人洞悉天机,觉察人族暗藏大危机,于是驾列国车,孤身上三蛮、下四海、登五妖山,逼迫妖蛮两族签订千年不战之约。
无人知道孔子上三蛮下四海登五山的具体经过,只知孔子归来后访遍百家,然后一直闭关不出。
孔子闭关后,孟子、荀子、曾子、子思子和颜子五人因得孔子亲传,陆续封半圣,次于亚圣。
儒家门人不再跟其他百家对立,孔子的孙子子思甚至提出“师法百家”的理念,主动向百家请教,并且助百家学习才气,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杂家的吕不韦、农家的许行、兵家的孙子等相继封半圣。
直到汉太祖刘邦斩白蛇妖起义,弟子们才知孔子即将去世。
孔子仙逝时,圣体化为才气烟柱,直冲云霄,历久不散,天下人人可见。三日后,才气烟柱一分为三,一入曲阜书院,一入三万弟子,一入天下。
孟子、荀子、曾子、子思子和颜子等五位半圣因此再进一步,封亚圣。
自此,开启了才气时代。
自此,百家争鸣终归儒。
没了罢黜百家的悲剧,人族大兴。
孔子逝世后,曲阜书院改称“圣院”,地位超然。
圣院逐渐完善才气力量,秉承孔子遗愿,吸收百家精华,唯才是举,创立十文位,分别是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大学士,大儒,半圣,亚圣,圣人。
读书人的文位越高,才气越多,掌控的天地元气越强。
方运心潮澎湃,没想到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世界。
“只要成为童生就能拥有最基本的‘才气’,同时获得文位天赐,童生的天赐是‘明眸夜视’,在夜里可以视物,晚上不用点油灯就可以读书。而成为秀才后更不得了,能够‘纸上谈兵’,这可不是嘲笑人的话,而是秀才写成的战诗、战词能化字为实,形成强大的力量。等文位高了,有更不可思议的天赐力量。”
方运又想起,圣元大陆同样经历了秦、汉和三国时期,目前圣元大陆共有十个国家。方运通过近期的历史名人,推断出现在圣元大陆大概位于隋唐之前。
方运细数最近封圣的名人。
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借《兰亭集序》《平安帖》《丧乱帖》封半圣,次于亚圣。
有陶渊明凭《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封半圣。
有祖冲之凭借《缀术》《大明历》《易义》等封半圣。
有郦道元凭借《水经注》和《本志》封半圣。
有范缜以《神灭论》封大儒,次于半圣。
但是,没有李白!没有杜甫!
没有白居易!没有王昌龄!
没有李商隐!没有温庭筠!
没有王维!没有杜牧!
没有韩愈!没有柳宗元!
没有颜真卿!没有柳公权!
没有苏东坡!没有欧阳修!
没有陆游!没有李清照!
没有陆九渊!没有程颐程颢!没有朱熹!没有王阳明!
但凡隋唐以后的名人一个都没有!
方运深吸一口气,毫无疑问,对于他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时代!
突然,方运面色微变,因为他这才想起现在的身份和今天的日子。
这个方运家境贫寒,父母早亡,家里唯有一个比他大三岁的叫玉环的童养媳。
方家原本买不起童养媳,但玉环当年被父亲带着逃荒,被方家收留。她父亲盗窃方家不多的钱去赌钱,结果输了又出千,被人打得奄奄一息,临死前说把玉环卖给了方家当童养媳,算是还方家的钱。
玉环从小就是美人胚子,成大后更是美丽,被邻里称为“江州西施”,哪怕家里没钱只穿非常简陋的粗布裙,也难掩她的绝世风姿。
父母去世后,方运和玉环相依为命,玉环心灵手巧,靠做针线活赚钱。
方运上午在私塾读书,中午开始在吉祥酒楼当伙计谋生,一心想考童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3009章 太急了()
两圣四目相视。
倒峰山上空,虚空生雷。
孔城的读书人抬头望天,面露忧色。
倒峰山方圆百里内永远不会有自然的雷声。
一旦起风雷,必是半圣心有所动。
帝土院的书房中,两人凝视许久。
“老夫能收回刚才的话吗?”米奉典缓缓道。
“能。”方运道
《儒道至圣》第3009章 太急了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3010章 膨胀了()
人族一直有批圣的传统,但如果批判得不够正确彻底,反而会被圣道反噬。
如果只是评论半圣,不涉及圣道之争,每个读书人都可以。
无论是反对还是如何,只要不出现污蔑性的语句,甚至偶尔带点花边桃色消息,都可以讨论,但桃色消息很少出现在论榜。
几天前,整个论榜对方运毫无条件地歌功颂德,哪怕一些孔家人都称赞方运堪比新时代的孔圣,绝对是人族的中兴之主。
但是,就在这种全民狂热的气氛中,论榜出现一篇直指方运背叛的文章!
《震惊!方圣竟然背叛读书人!》
看到这篇文章标题的时候,许多读书人风中凌乱,心道现在真是什么人都有,一定是哪个庆国的读书人疯了,说不定就是庆君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毕竟现在庆国诸王为庆君之位争得头破血流,要不是庆国的世家压着,庆国已经四分五裂,上演九龙夺嫡的大戏。
这种文章没有被删,说明方圣没有震怒,或许文意和标题相反,这是常用的手段。
于是,众人忍不住点进去看。
十个看完九个变色,还有一个发呆。
发文章的,不是庆国人,是景国人,名为许亭。
许亭本是景国一位颇有名望的大学士,每次论榜上有人指责方运,许亭都是冲锋在前,用尽一切手段为方运辩护。
以致于一些庆国人骂他是泼妇大学士,结果许亭反以为荣,自号泼妇翁。
许亭年老体衰,不能参战,每天除了读书养花,就是逛论榜,在论榜频频出现,是论榜著名人士,在景国甚至别国都有大量的追随者。
许亭去年寿诞之时,各地读书人纷纷到访,举人以上就有千人,甚至有世家子弟,无比风光。
现在,许亭竟然反戈一击,直指方运。
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一致,许亭从方党中坚那里得到消息,并且得到半圣世家家老的肯定,方运今年担任科举主考官,甚至允许女子参与科举!
所以最后许亭下了定论,一口咬定方运背叛读书人。
虽然文章之中除了“背叛”二字没有特别极端的语句,但却有各种影射,差一点就在影射方运是逆种。
最可怕的不是文章本身,而是文章下面,许多跟方党走得很近的读书人和世家子弟都承认,方运的确说过这种话,而且是跟米奉典米圣亲口说的。
但是,许多人还是不信。
最终,孔家的嫡系孔德论在下面答复,承认方运说过这话,并表示坚决反对,已经传书给方运,请方运收回圣命。
看着这篇文章和回复内容,数不清的读书人义愤填膺。
许多人不敢直接攻击方运,但都在反对。
极少数人模棱两可,没有反对,但也无一人支持。
因为没有女人能在论榜发言。
最后,更让人震惊的回复出现,景国国君刚刚下达圣旨,强硬要求各地书院文院招收女蒙童,如果明年女蒙童的比例达不到三成,则裁撤书院,文院所有官员一撸到底。
至此,天下皆知方运要女子参与科举。
于是,论榜之上,各种文章纷纷出现
《旗帜鲜明反对方圣!》
《女人?相夫教子都做不好,凭什么跟男人抢科举名额!》
《某人大概是被耳旁风吹多了,耳根子软了!》
《方圣膨胀了!》
《关于景国太后、长公主以及那谁之间的事》
《牝鸡司晨,可笑之极!》
短短一天之间,整个论榜形势突变。
许多人仿佛坐在高速奔跑的甲牛车上,然后翻车了。
这一波变化,让许多人措手不及。
哪怕是那些最支持革新的年轻读书人,一时间也都懵了。
那些老人、文位高的读书人只是观念受到冲击,但那些年轻人不一样,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竞争对手会增多,而且会极大增多!
圣元大陆男尊女卑,男人在读书学习方面天然瞧不起女子,但总会有一些出类拔萃的女子在各个方面超过许多男人。
历代著名的女子,不是男人捧出来的,而是凭借真正的能力脱颖而出。
这些女子,本来就让年轻男人有压力,现在这种压力陡增百倍。
许多年轻人开始在论榜上发出愤怒的言论。
“只要有一个女子参与科举,我就撞死在倒峰山下!在下人微言轻,但也不能容忍祸国殃民之事!”
“我不撞倒峰山,我去撞方家祖祠!我倒要看看,方家的列祖列宗如何看待方圣!”
“先杀庆君,后杀天下读书人!这杀鸡儆猴的手段,妙啊!可惜,老子不怕!只要女人参与科举,老子哪怕落草为寇,也要杀光景国女人!杀杀杀杀杀杀杀!”
论榜之上群魔乱舞,很快,一个经典的回复吸引了所有人,数以百万计的读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