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眼高手低的后果有点严重,小亮子一辈子的心血就此毁于一旦了。凭此一点,姜维做事情至少没有魏延稳重,魏延莽撞事没有少做,但是却都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再者魏延vs郭淮:?
郭淮何许人也?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诸葛亮伐魏时,郭淮料敌准确,多立战功。正始元年(240),郭淮击退姜维,升任左将军、前将军;嘉平二年(250)又升迁为车骑将军,进封阳曲侯。正元二年(255)卒,追赠大将军,谥贞侯。当然,大将军是死后封的算不得数,但是车骑将军确是实打实的。车骑将军是个什么职位呢?不好描述!但是如果说元帅,大家就知道了。郭淮的车骑将军就是当时的四大元帅职务之一,你说他牛不牛?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少有败绩的牛人,却被魏延大败!注意是大败,而不是打败!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郭淮打败姜维只是击退,而魏延打败郭淮确是打败。由此可见,郭淮是姜维一个级别的人物,但是比起魏延来,还是略逊一筹的。
魏延vs张飞、关羽:
以治军而论,魏延“善养士卒”,与张翼德“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不可同日而语,而与关羽“善待卒伍”相似。但是一个“善养”,一个“善待”,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养,养什么?养儿子!待,待什么?待父母!大家试想一下,养儿子和待父母谁更用心啊?世上只有坑父母的儿子,何曾见几个坑儿子的父母啊?就像前世官员自称是父母官,大家都很放心,因为那个时候大多数官员都是心系百姓、爱民如子的。
而后世多少官员自称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儿子,其实也没有错!坑父母的不都是儿子,拿主人的不都是仆人!所以“善养”和“善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爱,一个是敬,个中亲疏一目了然。以此观之,魏延治军方面,绝不逊于关羽、张飞等蜀汉一流大将也。
魏延vs诸葛亮:
首先申明,诸葛亮在三国中那就是神。即使在真实历史上,那也是一代名臣,一代英杰,那是帅帅之才。魏延不过一个统帅之才,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学家们最爱拿诸葛亮与魏延关于北伐路线之争的公案来说事。并且一向神化诸葛亮,丑化魏延的三国演义中,也借用司马懿的嘴说出了“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未完待续。。)
第九十四章:大将魏延(二)()
魏延vs诸葛亮:
首先申明,诸葛亮在三国中那就是神。进小说书友qq群124409236 即使在真实历史上,那也是一代名臣,一代英杰,那是帅帅之才。魏延不过一个统帅之才,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学家们最爱拿诸葛亮与魏延关于北伐路线之争的公案来说事。并且一向神化诸葛亮,丑化魏延的三国演义中,也借用司马懿的嘴说出了“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这样的论断,由此可见,就算是算无余策的诸葛亮,有时候也有他的局限性。当然这也有诸葛亮对自己能够过分自信的缘故,他相信自己能够“安从坦道”,即可“平取陇右”,所谓“平取”,其实乃“稳取”之意。
但恰恰是这“稳取”使诸葛亮丧失了用奇取胜的战机,形成了弱蜀与强魏在陇右对峙打阵地战,中了曹魏的“致人”之术。所以既然诸葛亮相信的稳取策略却没有取成,失败了,扣除一分;而魏延未出子午谷,所以这件事情能不能成还是两说,最多不得分。从这一点上来看,诸葛丞相肯定是败了的。
其实,古今中外,哪儿有用兵打仗不带有一点儿冒险性呢?
袁、曹官渡决战时,曹操置自己的大营于不顾,率轻骑火烧袁绍重兵驻守的乌巢粮仓,完全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以来邓艾偷渡阴平,比魏延的计划还要冒险百倍,结果不但胜利了,并且一仗就灭亡了蜀汉政权。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蜀汉国小力薄,无论军力、财力、人力均远不如曹魏,以弱蜀同强魏打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阵地战绝非上策。
军事谋略讲究的是奇正相合,诸葛亮用兵只见其正而不见其奇。诸葛亮自认为“安从坦道”,实际上“平取陇右”乃舍敌咽喉而取其无关痛痒之处,且一击不胜反而打草惊蛇。等到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曹魏在陈仓、关中等地已有重兵据守,关中遂不可再图,魏延之谋再不可行也!
诸葛亮拒绝魏延的提议,也是有理由的。一共有四条:
一、子午谷道路险狭,危险系数极大,一旦魏军卡住谷口,轻则劳而无功,重则全军覆没:魏延是当时的名将,他久镇汉中,对汉中一带的地理状况必然十分熟悉,所以他的判断说子午谷可以走,那就应该可以走,其实在后面,大军走子午谷了好多次,虽然不好走,但是人马还是能过去的,比阴平小道要好走的多啊!
至于魏军是否会在子午谷埋下伏兵,我们不妨查阅《三国志》中的有关史料。《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曰:“始,国家指曹魏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诸葛亮首次北伐带有极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魏国无论在军事上、物资上,甚至在精神上连一点准备都没有,怎么可能在人烟荒芜、崇山峻岭的狭长山谷中留下一支伏兵呢?
二、夏侯楙未必会弃城而逃:。这又是不合情理的推论。夏侯楙何许人也,《三国志。夏侯惇传》注引《魏略》记载得很清楚,此人为曹魏名将夏侯惇之子,曹操以女清河公主嫁之。“文帝少与楙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关中。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在西时,多蓄伎妾,公主由此与楙不和。”可见,夏侯楙只知蓄伎纳妾,聚敛钱财,凭借“主婿”的裙带关系而都督关中,完全是一个典型的膏粱子弟,衙内式的人物。
魏延深知其人,故判断“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是完全有道理的。当然,万一他不逃走就攻不下来长安了吗?邓艾率领2000没有衣甲的疲惫之师,尚能一路攻下无数城寨,不曾歇息。就算是一代帝王刘禅作为皇帝之尊都投降了,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呢夏侯楙?更何况魏延有5000精兵,只攻一城,何惧城池不下啊!
三、就算攻下长安,也未必守得住:这是最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但魏延老于兵革,就算收不住,那就不守也就罢了!最多退回子午谷,但是却能调动敌方精锐,给诸葛亮的“平取陇右”扫清障碍,怎么算好像都不算太亏的。
四、万一失败,兵力本来就不足的蜀军损失太大:这个理由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损失再大也就5000人。而“安从坦道”,“平取陇右”却不知道死伤了多少人。而违先主遗命而用庸才马谡,所丧之师又何止万人!
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说诸葛亮不是神仙,也未必时时刻刻都是那么精明,而魏延也不是庸才,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么不堪。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大将魏延(三)()
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说诸葛亮不是神仙,也未必时时刻刻都是那么精明,而魏延也不是庸才,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么不堪。/魏延只要抗命就是“叛逆”,所以杨仪武断的认为魏延谋反,并且逼得魏延退军途中烧毁主力部队回归的“阁道”,授人以“谋反”之柄,这是**裸的为了一己之私而废国家大事。
笔者认为,魏延的性格才能同韩信确实非常相似,即他善于用兵,是军事上的奇才。但在政治上却显得幼稚,缺智少谋。魏延死后七年,蜀人杨戏著《季汉辅臣赞》,给魏延下了这样几句评语:“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杨戏肯定了魏延“折冲外御,镇保国境”的功劳,叹息他不能善始善终,指出根源在于他那“不协不和”、桀骜不驯的性格,这个评价是比较公允的。
当然三国演义中魏延“谋反”说,那完全是罗贯中捏造的罪名。陈寿对此已经下了结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所以说,魏延这个人不算是个很棒的朋友、同事。因为他身上存在各种各样棱角,存在各种各样的性格缺陷。但是,他始终是一个最优秀的将领,一个值得信赖的将领。这样的将领是君主们最不喜欢的,因为他们身上的棱角会把他身边的人刺伤,甚至君主。所以君主往往不放心这样的人,他的同事往往也不喜欢这样的人,殊不知,就是这样的人,在你最困难的时候还会帮助你,不会背叛你。
所谓知人善任,这一点上,三国中任何一位君主都没有孙权做的好。任何时候,吴国的君臣总是最和谐的,他们对下属的怀疑总是最少的。最为典型的就是孙权和甘宁,甘宁此人,脾气倔起来了孙权都制不住,但是即便如此,孙权都是非常信任甘宁,而甘宁也始终未孙权赴汤蹈火,屡立战功。
魏延别人不敢放心用,但是唐秀绝对敢放心用的。魏延确实素有反骨,他跟随过刘表,刘表死后反叛刘表的儿子,不过是他认为此事荆州群龙无首,没有一个强力人物来整合荆州的资源,这样下去只能沦为别人的附庸,只有刘备才能救荆州。魏延投靠韩玄,而后反杀主子,不过是他认为这个韩玄对他没有太多恩情,而又要斩杀长沙的保障——黄忠,故而杀了韩玄。(未完待续。。)
第九十七章:大将魏延(五)()
魏延别人不敢放心用,但是唐秀绝对敢放心用的。魏延确实素有反骨,他跟随过刘表,刘表死后反叛刘表的儿子,不过是他认为此事荆州群龙无首,没有一个强力人物来整合荆州的资源,这样下去只能沦为别人的附庸,只有刘备才能救荆州。魏延投靠韩玄,而后反杀主子,不过是他认为这个韩玄对他没有太多恩情,而又要斩杀长沙的保障——黄忠,故而杀了韩玄。
虽然两次背主都是事出有因,但也导致别人看低魏延的人品,倒是魏延落难的时候少有朋友帮他。唐秀自己若得到魏延,必然倚重为肱骨,肯定不会半点轻慢,如此何愁魏延不归心啊!毕竟魏延可以算的上是真正的大将,在唐秀看来,魏延从带兵打仗,也就比五虎上将中的马超差点,而从谋略上,估计五虎上将都不是魏延的敌手啊!
当然,这也就是唐秀自己想想而已,能不能找到魏延还是两说。以黄汉升的关系,估计只要能够找到魏延,说服魏延投效自己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毕竟魏延连韩玄这样的小军阀都会去投靠,可见这个魏延也不是一个要求太多的人。
“汉升将军,这个魏延是哪里人啊?”唐秀迫不及待的问道。
“此人是章陵县安昌镇人。”
唐秀一听,“呦!还是老乡啊!”唐秀暗道,这样请魏延出山可就更有把握了啊!(历史记载魏延应该是义阳人,也就是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不过义阳的名称此时还没有出现。义阳的名称出现时,章陵县的名称又消失了。据笔者考证,人们常说的荆襄九郡其中一郡名曰章陵郡,不过存在时间不长,故而文中描述为章陵县,隶属于南阳郡。而到了司马氏掌权时期,章陵郡的名称消失了,同样位置出现了义阳郡,辖区与章陵县同,均为后世的湖北枣阳到河南桐柏一带,故有魏延是章陵县人一说,因为此时只有章陵,没有义阳。如有谬误,还请指正。)
“章陵县安昌镇距离倒也不远,我们先去寻访这个魏延可好?至于那个甘宁,且让他逍遥一段时日罢!”
黄忠本想立刻去找把那个甘宁给擒来,不过主公如此安排,倒也勉为其难的因了一声:“但凭主公安排!”其实,黄忠心里还是蛮想找到这个魏延的,毕竟黄忠这个老头子毕竟宠爱女儿舞蝶,自己家女儿看上的人,难得自己也看的顺眼,能够招为乘龙快婿,倒也不失为一件美谈。
唐秀看出了黄忠的不甘,笑道:“如果汉升将军能够说服这魏延来投,难绝对是大功一件。听汉升将军一说,这魏延能抵得上十座城池。如果能够拿下魏延,自然也算是夺取10座城池之功。汉升将军可不要小瞧啊!”
两人既然商量妥当,自然整顿行装,赶往安昌镇。唐秀倒是无所谓,走到哪里基本上是没有人认识的。不过这个黄忠的形象却有点难办,好多玩家基本上都见过黄忠,甚至在论坛上面有人玩家高手把黄忠的画像画的是活灵活现,比照片都还传神,所以黄忠出行起来多少还是不便的。
当然,这个也不太成问题,大不了给黄忠装备一身普通盔甲,加上一个带有面罩的头盔也就解决了。甚至赶路的时候,唐秀就自己赶路,等寻访到了地方再放出黄忠也是可以的。
唐秀从带着唐力、唐琳倒是很顺利的从章陵县租了一辆马车,赶往这安昌镇。说起这安昌镇却有比清潭镇远的多,不过一路上倒也平坦,所以路途之上花的时间也不过5日也就赶到了安昌镇。
这个安昌镇确是一个大镇,整个镇的规模比起清潭镇来说要大上很多,而且人口就是比起澎湖列岛上面的大城也不少太多。毕竟这个镇位于平原地带,周边都是农田,整个集镇是由除了镇中心区域外,周边还间杂着不少的农田和农庄,这些单个的农庄基本上如同一个个村庄一般。估计这些村庄应该都位于到了集镇的边缘,当属于集镇的领地范围内。
而不少农田应该还在集镇的领地范围之外。农田如同矿产一般,不属于特定建筑,所以不必要非得建在领地之内。一般来说,只要是荒地,不管是不是在领地内,都是可以开垦种庄稼的。这样,这个安昌镇的实际面积应该是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