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是回来正好羊入虎口,韦氏说什么也不会叫他再回均州的了。你给他写的信能够阐明利害。正好让他明白咱们把他放在那里是干什么的。”
李隆基道:“还有一件事,昨天王忠的仆人夜里跑到我府上了,说是王忠今夜有要事要向我说。”
太平公主道:“我就纳闷儿,王忠这几天的病来的太蹊跷,还以为是韦氏下的黑手,原来这老家伙要金蝉脱壳啊。王忠是宫里的老人了。
他知道内官不能私会外臣,尤其是各位王爷,如今他居然要见你,可见这件事着实不小,也好正好问问皇上驾崩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隆基道:“侄儿已经派那些东瀛人接应去了。”太平公主道:“韦氏不会让他这么容易来的,你要派高手。有些事不是人多就能办的。”
李隆基为难道:“眼下侄儿手中除了那三个人并没有能拿得出手高手,可是他们一个身份极机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示人,另一个则是刚投靠过来。。…。
侄儿还不能完全信他,这样的任务要是交给他,我不放心啊。最后一个则不在长安,再去通知他已经是来不及了。”
太平公主苦笑道:“你这样辛苦训练了这批高手,还是不堪大用。只能做些粗苯的活计。算啦,就让他们去吧,这次也是看王忠的造化!”
大明宫内一处极偏僻的院落内,韦氏正襟危坐。
她面前站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美妇。韦氏微笑道:“这次本宫叫你来是让你杀一个人。”
那美妇微笑道:“我只会杀人。别的事也是做不来的。只是请娘娘告知要杀谁?”韦氏道:“大行皇帝的贴身太监王忠,你去尽力做事。事情完了后,本宫自有重赏。”
那美妇道:“谢娘娘,不过我不要娘娘的赏赐,这几年我和手下兄弟蒙娘娘庇护,少受了多少风雨苦厄,我们都感恩不尽。这次为娘娘出手,只当是报恩了。”…。
韦氏道:“还有一件事,
上次赵思慎杀了李重俊,还把尸体带回来祭奠罹难的武三思,可事后李重俊的尸体居然蹊跷失踪。我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
李重俊的心腹早就死的死散的散,谁会冒着杀头的风险来盗取他的尸体呢?
想着想着,我忽然想出一个缘由,要是这李重俊的尸体是假冒的,有人怕被人认出来,所以在交差之后便相机盗出尸体毁尸灭迹,这就解释地通了。
不过无凭无据的我也不能责怪赵思慎,怕万一另有缘由岂不是错杀了功臣?
你到江湖上暗暗打听一下,本文来源:,看看李重俊是否真的死了。”
那美妇笑道:“娘娘,这件事甚是简单,我们天天行走江湖,只要他还活着,迟早会有风声泄露出来的。”“嗯,”韦氏道,“另外一件事也要托付你,你这次出去一并办理了。”美妇道:“娘娘请讲。”
韦氏恨声道:“李重俊这狗奴才有个相好,叫紫岚,听说是在天山派学艺时好上的,他在谋反前就把紫岚送走了,也算是知趣的很。
不过,这紫岚在卫王府生活了不少日子,天知道她晓得多少皇家秘闻,所以,还是除了干净。这次你要找到紫岚把她杀掉!”
那美妇神色波澜不惊,依旧笑吟吟地道:“这有何难,只是一个小丫头片子,能有多大修为,还不是手到擒来?娘娘敬候佳音便是。”。…。
韦氏笑道:“这样本宫就放心了,本宫有些累了,你去吧。”那美妇施礼退下。
黑暗的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冷风凄雨让人觉得分外寒冷。王忠悄悄打开房门,看看左右无人,便带着几个护卫急匆匆的出门而去。
他是皇宫里的大太监,权势极大,所以不必像寻常宦官那样居住在皇宫里,而是在长安郊外另有府邸,自从李显驾崩以来,王忠便食不甘味夜不安寝,
他知道李显的真正死因,便是这一条就让韦氏有了灭他口的理由,韦氏之所以迟迟不动手,乃是因为她刚刚临朝摄政,立足未稳,如果在此时杀了他,
势必引起别人猜测。更何况还要借助王忠在宫中的权势来压住宫内的太医、宫女等人来掩饰李显的死因。
如今,数天过去,朝堂上渐渐平静下来,那么他王忠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所以,杀王忠灭口便是韦氏必定要做的事情。
王忠不怕死,他一生都在宫中,见过多少祸福旦夕,早就把生死看得淡了。
但是他只是害怕李显的真正死因会被永远掩埋。他之所以把对韦氏和安乐的愤恨藏在心里,还要帮着她们善后,因为他很清楚若是这件事被泄露出去,。…。
那么各地藩镇节度使、手握兵权的李氏诸王就有了起兵造反的理由,那大唐的江山就完了。
韦氏和安乐的命比不了李氏的江山社稷,所以他这几天不得不把眼泪留在心里,还要在李显的葬礼上小心翼翼地看守遗体防止有人窥破玄机。
但是他也不能坐视韦氏和安乐弑君后窃取大宝稳坐江山。
他要找一个人,把所有秘密都告诉他,这个人要能诛杀韦氏,还要确保大唐江山的稳固,但是这样的重任绝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担任的。
因为这要有实力、有智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气魄,还要有足够的运气,可不是仅仅不怕死就能做到的。
在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他决定去找李隆基,把这个惊天秘密告诉他。(未完待续……)
。
第一百零三章 杀戮()
这样的秘密如是告诉别人只能害死人家,
因为别人在韦氏面前根本没有自保的能力,但是李隆基不一样。
他的实力、智慧、气魄以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运气,让王忠认为他除了能够自保甚至还能为李显报仇。
这就是王忠找李隆基的原因。他知道韦氏不是好对付的人,所以他在几日前就装病不去宫里,还打发下人去长安最好的药店去买了人参,
那下人四处放风言说王忠悲伤过度又加上年事已高,这次得病极为沉重,要拿人参吊住气,好交代清楚后事。
管家还到棺材铺定制了最好的楠木棺材,本文来源:,棺材铺老板为难地表示楠木不好加工,恐怕没有十天半月做不出来,那管家就重金买了别人做好暂时寄放在铺子里的楠木棺材运回府去。
长安所有人都认为王忠这个中宗时期最有权势的太监要驾鹤西游了。而这正是王忠想要的。
刚走出府邸,就看见门外二十个黑衣人正骑在马上,轻轻挽着辔头,驾驭着骏马悠闲的来回踱步。
有几个人在用白布擦拭长刀。见王忠等人出来,有一个黑衣人立刻纵马向前,来到王忠面前那人操着半生不熟的官话道:“见过王桑,在下三岛奉主人之命护送王桑,请上路!”。…。
王忠见黑衣人马下躺着几具尸体,不禁惊慌起来。三岛轻蔑的笑道:“这几个人深夜窥探王桑的府邸,所以我们就把他们全都杀了。”
王忠不安地道:“这些人可都是皇宫里的探子,来监视老夫的。”三岛不屑道:“三岛的刀只认得主人,其余无不可杀者!王桑,主人等待多时了,我们不要耽搁!”说罢。将王忠等人围在中间向前纵马奔去。
等进了长安城外城,守门的兵丁早就得到上官的命令,也不言语立即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等他们尽数进城之后,兵丁马上把门紧紧关上。
三岛一挥手把一袋沉甸甸的蒜瓣金丢到兵丁们的面前。兵丁们不禁大喜,连忙拿着口袋躲到城门洞里分金子。
一行人默不作声在在街上纵马疾驰,此时正值午夜。街上空无一人,因为国丧期间,所有的酒肆青楼、戏院茶馆都被勒令关门。所以大街上连灯光都没有,
黑黢黢的宛如鬼城,只有马蹄铁敲击在青石路面上溅点火星。
纵马驰骋了十数里,李隆基的临淄王府就在前面的街口,王忠、三岛等人不禁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王忠以手扶额低声道:“总算没有枉费心机,。…。
还是瞒过他们了。”三岛甚至想到了完成任务后临淄王府巨额的赏赐。忍不住喜上眉梢。
当马队转过一个街口,此地几乎能够看见临淄王府的殿顶瓦瓯,黑暗街上却站着一个人。
那人背对着众人,三岛眼睛余光瞥见他原先预留在这里接应的十几个人手,都已经横尸当场,立即越众而出喝道:“不要停!踏过去!”
他口里一相说着一相打马直冲过去,那人不慌不忙转过身来却是个年轻美妇,那美妇身着素白色的湖绸衣裙。一只手里撑着一柄红色的油纸雨伞,
另一只手里却拈着一柄素色的纸灯笼。在细雨蒙蒙的长街上显得极为娇艳又极为诡异。
王忠一见立刻吓得失声大叫:“她是念此系!吾命休矣!”原来这美妇竟是万象神宫的刺客首领念此系!江湖上极少有人见过念此系,…。
绝大多数人甚至还以为念此系是个残忍阴鸷的男人。
谁能想到如此大名鼎鼎的人物竟然是个看似弱不禁风的美貌女子。
王忠跟随中宗皇帝李显曾在宫中见过念此系几次,
深知此人身为韦氏的心腹,花容月貌却心如蛇蝎。如今见到此人当即明白此人必是为了自己而来。。…。
三岛临敌经验极为丰富,本文来源:,知道女子若是敢于单身对敌,必然有过人之处。当下也不客气,马上用东瀛语大喝几句便抡起长刀跃马砍来。
念此系娇笑一声,纤足弹起将素色灯笼高高踢到半空,右手一翻,手里却拈着一柄明鉴照人的长剑。三岛只觉得眼前一亮。耳边便听见风吹过森林呼啸而过的声音,
但是片刻后他就发现那是他的鲜血喷出血管的声音。念此系微笑着倾过大红纸伞挡在身前,三岛的鲜血全都喷在纸伞上,他最后看到的景象是念此系的一袭白裙依然素白。
此系一击得手更不停留,一手持伞一手舞剑,犹如闲庭信步一般穿梭于虎狼暴客之中,东瀛人狂呼声中跃马挥刀犹如狂风巨浪般扑向念此系,这些东瀛人性格本来就凶悍如今被激发狂性更加狰狞可怖。
个个宛如吃人恶兽般蜂拥而至。念此系风摆杨柳般轻移莲步,犹如在花间寻蝶觅蜂一般,行走间纤纤素手挥舞长剑,随心所欲刺出,
那些东瀛人的长刀每每在咫尺之间劈空,他们却在血花飞舞中惨叫着倒在地上,念此系把大红纸伞斜靠在肩上,那些飞溅的血滴,具被纸伞挡去。不曾有一滴落在身上。。…。
顷刻间,数十人伏尸当场,王忠见身边已经没有任何站着的人,而念此系正微笑着步步逼来,早就心灰如死,他知道自己在念此系面前是绝对逃不了的,
索性闭上眼睛,心中长叹:“皇上,奴才尽力了。”念此系带着恬静的微笑一剑刺来,就像是看一副正要描上一笔的绢画。
王忠只觉得胸口一紧,禁不住睁眼一看,只见锋利的长剑从心口刺入,从背心透出剑尖。他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此时大街上宛如最恐怖的修罗道场一般,
到处都是尸体,到处都是鲜血,唯有一美貌女子风姿卓约立在其间,说不出的触目惊心。
念此系丢下被鲜血湿透的大红纸伞,此时被踢上半空的素纸灯笼刚刚飘落,她顺手接住,
就在茫茫夜色微风细雨中打着灯笼飘然远去。直到昏黄的灯笼完全隐没在漆黑的夜色中,附近房顶上才站起两个人,四周打量一下,便往皇宫的方向奔去。(未完待续……)
。
第一百零四章 灭口()
大明宫偏殿,
韦氏神情肃穆的站在殿中,身后两名身着黑衣的男子垂首立在背后,
韦后道:“你们可看清了?王忠果真是死了?”那两名黑衣男子恭恭敬敬答道:“奴才看的清清楚楚,一剑穿心而过,便是神仙下凡也是救不活的。”
韦氏感叹道:“以前本宫见识过上官婉儿的武功,只道是上官婉儿的武功已经是女人家修为的顶峰,不料这念此系竟然更胜过上官婉儿不止一筹,
这世上真如别人所说是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那黑衣人谄媚道:“娘娘说的是,本文来源:,刚才奴才见了念此系的身手,还以为是见了鬼了,常人哪里有这样高的手段。”
韦氏笑了笑道:“你们暗中监视念此系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本宫不会亏待你们,来人赐酒。”有宫女用托盘奉上两杯酒,
那两名黑衣人喜不自禁,赶紧谢过韦氏,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不料酒水刚一入口,就觉得如吞火炭,心中痛苦难当。
韦氏冷笑道:“本来要重赏你们,可惜啊,王忠的死因是不能透漏出去的,只好杀了你们,本宫会重重抚恤你们家人,请就此上路吧。”刚说完,两人已经气绝身亡,尸体倒在地上,自有人上前抬出去处理。。…。
看着宫人手忙脚乱的收拾房子,韦氏长舒一口气。李重俊死了、武三思死了、李显死了、王忠死了,所有能够阻止她的人都死了,
少帝李重茂只是个小孩子自己可以将其玩弄于掌股之上,她忍不住脸上现出一丝笑意。
但是仅仅片刻,她的笑容消失了。因为她想起来她忽略了一个人——太平公主。
自韦氏从房州返回京城后,太平公主从未与她谋面,在朝野上也从未发出过任何声音,一切都是风平浪静,但这才是真正让韦氏感到恐怖的,
她甚至觉得太平就像一只收敛爪牙蓄势待发的猛虎。正蛰伏在不被觉察的阴暗处随时要把她吞噬。
但是她不知道的是太平已经磨快了爪牙,正在等待时机。而这个时机正是安乐送给她的。
尤其是王忠竟然死在李隆基的临淄王府附近,看来王忠要去的地方定然是临淄王府,而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亲密关系是人人皆知的。
如今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正领着数万精兵镇守在均州,均州是个战略要冲,其地南下可入川北上可逼京畿,若不是当时李重俊莫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