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航虽然是中国人,但本事大的男人总会吸引女人的,尤其是她这种没有男人的女人。
办公室散发着暧昧的气氛,很快就搞在了一起。
“吃饱喝足”的卫航没有逗留,颇有点拔鸟无情的意思。偷吃就是偷吃,千万不能产生什么感情,会很麻烦,卫航自己很清楚这一点。
横波结衣也没在意,她似乎没有试过如此满足,对感情的追求同样很轻微。加上也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不可能成为对方正房,甚至连地下情人都算不上。
离开公司后,卫航补了一趟货,然后来到日本海,再一次搜刮这里的海产,不管是什么,统统拿走,没有给日本人留种的意思。
他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日本海的海洋生态环境。
这些日子,几乎所有日本捕捞船都濒临破产,尤其是依赖日本海生存的渔民,每一次都是空手而归,损失惨重。
曾经富饶一时的日本渔场,竟然衰败得如此快。
他们的海洋环境专家探查过,发现日本海的海洋生态环境正在崩溃,纷纷呼吁休渔,让日本海休养生息。
这也加剧了近海捕捞的小船队破产,纷纷转行。
当然,也有不信邪的,一些捕捞大户不相信,那么大的日本海都会被掏空,多次组织船队出去捕捞。
藤原家族就是其中的代表,世代都是捕捞大户,手头养着一大批的渔船,要他们贱卖这些财产,那是不可能的。
今晚,他们再次组织一批渔船出海,希望能带来些好消息。
带队的,是藤原家族比较重要的成员藤原二郎,专门负责捕捞这一块。其实,他的压力很大。这些天都在寻找鱼群,可整个日本海真的空荡荡一样,连平时最常见的沙丁鱼都不见踪迹,好像是一夜之间蒸发一般,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海洋专家们都还没讨论出原因。
第七百八十七章 鱼群消失()
其实,不仅他家族的人不信邪,藤原二郎也不相信,他们北海道渔场会枯竭,这是号称世界第一的渔场。
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发生垂直搅动,把海底沉积的有机质带到海面,为鱼类提供在丰富的饵料,从而使海区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他们日本因为山多地少,粮食产量十分有限,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这个渔场养活了一个国家。
这次,足足二十五艘的渔船出发,形成庞大的捕捞队。
“注意了,快要到预定的海域位置。”有人提醒。
藤原二郎回过神来,望着外面黑漆漆的海面,心里不断祈祷,希望天照大神保佑,这次能带回去好消息。
没有料错的话,往年这个时候,鲑鱼都会在这附近汇集。
鲑鱼的食法有多种,他们日本人会把鲑鱼肉切成刺身或制成寿司,亦会把鲑鱼头制成盐烧鲑鱼等菜式。
这也就是有些人口中的三文鱼,溯河洄游性鱼类,也是世界名贵鱼类之一。鳞小刺少,肉色橙红,肉质细嫩鲜美,口感爽滑,既可直接生食,又能烹制菜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鱼类。
鲑鱼在世界很多海洋都有分布,最出名的就是大西洋和太平洋。
但市面上标明大西洋出产的鲑鱼,其实大部分都是人工饲养的。只有他们太平洋出产的,绝大部分都是野生鲑鱼。
他们家族,每年都能给市场提供大量的鲑鱼。在前年,他们提供的鲑鱼甚至占据日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场,深受市场的欢迎。
“藤原君放心吧!每一年,我们这时候在这里都会捕捞到很多的鲑鱼,它们都钟爱这一块海域,不会走的。”一位藤原家族的老船员走过来安慰道。
“希望这次有所交代吧!否则,我回去很难跟我父亲汇报。声呐那边有消息吗?”藤原二郎说道。
如今,普遍都是用声呐探测鱼群,他们也不例外。而且采用的还是最专业的声呐探测器,有没有鱼群,一探就知道。
很快,声呐室传来好消息,确实探测到大量的鱼群,是不是鲑鱼就不知道。
“我们这下面,还有很多大型鱼类。这次,真是发财了。”汇报的人满脸喜悦。
实在是最近运气太衰,出那么多次海,成群的海鱼一次都没有见过,整个日本海空荡荡的。
今晚,声呐探测到的鱼群,甚至是今年以来遇到最大的鱼群。
藤原二郎等人顿时忍不住欢呼起来,他们就不信邪,那么大的日本海会被捞空?不科学,也没有道理。
“准备一下,大家辛苦点,回去我给大家发奖金。”藤原二郎笑道。
多日来的阴霾,今晚终于散去。他们家族的捕捞队,对日本海的依赖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没有日本海,没有北海道渔场,就没有他们藤原家族的兴旺。
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只要听到有奖金,大家都会努力工作。
从声呐探测的结果来看,这海域的鱼群,足以让今晚出动的渔船都满载而归,可见这鱼群有多大。
难怪,这些天都看不到鱼群,说不定都跑到这里来了。
这个海域,也是他们家族发现的一个秘密。这里似乎是鱼类的天堂,鱼群都喜欢扎堆在这里出现。
“看到没?那是狭鳕。”一名年轻的船员通过渔船的强射灯,看到海面上跳跃的鱼。
这种鱼分布于日本海南端到白令海峡北侧的楚科奇海及加拿大等沿海,沿寒流少数可达朝鲜半岛西侧,为冷水性海鱼,在日本海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
看到熟悉的海鱼,大家不提有多高兴。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今晚大干一场。”各条渔船的负责人纷纷跟自己船上的人员喊道。
“哈咿!”
……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下面除了鱼群,还有一个人。
没错!卫航正在这片海域的海底。这里之所以那么多鱼,跟他有很大关系,或者说跟海珠有直接关系。
他在这下面释放海珠的大量海水,吸引了这周围几乎所有的海洋生物过来,能不多吗?
卫航需要把这些鱼群凝聚在一起,然后统统收到海珠里面去,一会回到自己国家的海域,然后再把用不上的那部分放出来。
这也是为何,中国领海的鱼类会忽然猛增。
卫航也察觉到上面的捕捞队,笑了笑。这些日本人,要是能在他眼皮底下捞到一条鱼,都算他输。
看差不多,卫航马上打开海珠,无数的鱼群抢先恐后被吸到海珠里面。
海珠放佛一个海底黑洞,拼命吸收鱼群,那些身体庞大的虎鲸等也不例外。只要靠近海珠,所有生物的体型都会慢慢缩小,只要到了海珠里面,又会恢复原状。
不得不说,现在海珠是越来越方便了。
像卫航现在来一趟日本,一两分钟的事,环球一圈也不需要太长时间。
海面上的渔船,最大的一艘渔船里面,声呐监控室的工作人员还以为声呐坏掉了。通过声呐,他们发现海中的鱼群正在飞快消失,怎么回事?
他们大惊失色,连忙将情况汇报给藤原二郎。
“鱼群消失?不可能,怎么可能消失得那么快?”藤原二郎不相信,跟着到声呐室。
他才刚刚下令撒网,还没完全撒好网,你就跟我说鱼群已经不见了。跑哪里去?凭空消失?
“声呐没有问题?”他皱着眉头问道。
专业人员摇头:“我检查过的,没有问题。一个奇怪的现象。刚才鱼群都往这一个点集中,然后就消失了。”
甚至一些大鱼,也是从那一个点消失的。
他们也知道这很匪夷所思,可事实上就是如此。而这种情况,也是他们头一回遇到。
刚才,他们猜测这里的海底应该发生了什么奇怪现象,将海鱼都吸走了,不然真的解释不通。
“八嘎!”藤原二郎狠狠锤了一下桌子,好不容易看到希望,就这么眼睁睁看着溜走。
第七百八十八章 搅动海底()
尽管声呐没有显示,藤原二郎还是选择让人撒网试一试,万一是声呐不灵呢?那么庞大的鱼群,无缘无故就消失,说出来,谁相信?
结果,自然没有意外,或者说没有惊喜,空空如也!
那么,问题来了,海底到底有什么?让那么多的鱼迅速消失?
海洋环境专家所谓的他们捕捞队过度捕捞,加上海洋污染造成的。甚至将帽子扣到附近的中韩两国,尤其是中国。
中国的经济发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而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必然是环境污染和破坏,是难以避免的,尤其还是中国这张粗放型的经济发展。
所以,他们日本海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环境污染,也是有根有据的。
这些话,让中国网民看到,嗤之以鼻。隔着十万八千里呢!什么时候能污染到你们日本?人家旁边的韩国都还没说话。
要说经济发展,你们日本经济不是更加发达?难道,就不能自己检讨一下?
“到底是什么原因?”藤原二郎望着下面黑漆漆的海水发呆。
不搞清楚这个原因,他实在是不甘心,事情太过离奇。他就清楚,诺大的日本海,不可能那么多鱼群说没就没的。
什么海洋污染,根本就是狗屁不通。
什么污染?能让那么多鱼群都逃离诺大的日本海?没有道理的。尤其是这里还是世界上第一大天然的渔场。
这些天然因素,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的。
如此,对鱼群来说,这里还是觅食的好地方、天堂,怎么就跑了呢?
今晚的怪异事件,更加证实了他的猜测。海底真的发生了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比如将会有大灾难,才让这些生物逃离。
像什么海底火山、地震等等。
说到海底地震,不是没有可能的。他们日本本身就是地震带,对地震很陌生吗?一年没有经历三两次地震,都觉得日子不大正常。
根据科学统计,日本附近的板块是以每年5~15厘米的速度缓慢运动的。陆地板块不断受到试图挤进来的海洋板块的挤压,当达到一定限度时,陆地板块就会反弹回去,便形成了板缘地震。
当地震发生时,海水被从海底掀到海面上,然后象将石头投入池塘形成的波纹一样向四周荡开。海啸是接踵而来的,并不新鲜。
当然,今晚的情况,貌似很特别,凭空消失一样,实在是令人费解。
这些其实还不是他目前要考虑的,最头疼的还是怎么回去跟父亲交代,也就是他们藤原家族的族长。
难道跟他说,鱼群就是在他们眼皮底下凭空消失的?这些话说出来,连自己都不相信。
在海底下面作怪的卫航,见上面的渔船还不愿离去,恶作剧发作。
近期,他还琢磨出海珠的其他功能,只要在海洋,能引发各种自然现象,什么海底火山喷发、海底地震、海啸这些。
最近日本的一些风声,他也有所耳闻,将屎盆扣在中国头上。虽然事实上,确实是中国人所为,但无凭无据,你乱吠什么?
看来,得弄点动静下来才行。
鱼群的消失,这很好解释,搅动一下日本海就行了。卫航也不是什么杀人狂魔,要弄死一批鬼子,别搞得太大就行。
就在藤原二郎他们还在惊愕之中,海面忽然无风起浪,越来越大,船身明显感到摇晃,一时间,所有人都惊慌失措。
这种情况,他们很熟悉,没有风就起浪,肯定是海底震动所引起的。
那么,眼前的是什么?
“海啸”两个字出现在大家的脑海。
也不知道是谁,立即惊呼:“快跑呀!海啸要来了。”
大家才惊醒,反应过来,赶紧跑到船舱去,开船的师傅快速操作,朝原来的方向逃离。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谁敢保证这是小型的海啸?
稍微大一点的,分分钟要命。
藤原二郎等人终于明白,为什么鱼群说不见就不见,果然跟他们猜测的那样,海地出现了问题。
像他们生活在日本的人,藤原二郎他们对海啸的理解也有点认知。
他们明白,当地震发生在海底深部时,海啸仅在开阔的海面传播,海浪波动幅度并不大,一般不具杀伤力,只是当它逼进海岸时,波浪猛然抬升,才形成巨大的破坏力。
国内那些专家说什么海洋环境污染?专家就会吹。
他们甚至猜测,接下来日本海可能会频繁发生地震、海啸这些自然现象,否则鱼群不会受惊而逃。
“快开船,马上联系岸边。”藤原二郎开口道。
眼看着越来越高的海浪,他也担心起来,谁也不想死在海里。
岸边的人接到消息,惊呆,马上联络海上警察厅等,开展救援行动。遇到这种自然灾难,没有捉到鱼是正常的。
藤原家族的族长得到更加靠谱的信息,根据他儿子反馈回来的信息,日本海很可能会频繁发生诸如地震之类的自然灾难,才导致鱼群受惊而逃。
那么,这就很好解释了,为何最近日本海都空荡荡的。
生物对自然灾难最是敏感,能提前预知,从而避开灾难。鱼群自然也不例外,比如海底的板块发生摩擦等,在火山喷发没有形成前,生物们就有所察觉,不要命地逃跑。
“原来是这样,看来,近期是不能出海了。”藤原家族的族长自言自语。
无论是渔船,还是船员,丧命在海中,对他们都是巨大的损失,宁愿让他们放假,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只是这样一来,他们家族的产业会越来越模糊,被富华海产贸易公司彻底抹去。
想到这,他就很头疼。曾经跟他站在一条线上的商人纷纷投到那家公司的怀抱。毕竟人家的货质量高,种类齐全,价格也公道。
作为一名合格的商人,怎么选择还用说吗?什么国家情怀,支持国产什么的,在他们日本是不存在的,也没有必要。
“富华海产贸易,他们到底哪里来的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