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渔夫传奇-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家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这群人干什么来的。

    看见曾孙女还舔着雪糕,无奈加上宠溺一笑。这些雪糕,是上个月留下来的。他们家扩建了不少,也有空房间出租,家里的一些电器也就多了。冰箱,已经成为村民们不可缺少的家电。

    小丫头极爱吃雪糕,她祖奶奶见小丫头可怜兮兮的,就忍不住拿出来,给她咬一口。可这一吃,根本就停不住小嘴巴。

    “要我说呀!老李,这也是咱们村的一个机遇。所谓有得就有失,只要大家都好,又何必再去纠结那些东西呢?”村委书记无奈道。

    老李摇摇头:“你不懂!”

    镇长等人一听,就知道这老头不好糊弄,这个工作不好办。

    “李老,这就是唐家村的卫老板。”那村委书记隆重介绍,生怕李老不认得。镇长不认得不要紧,他们需要卫航关照,就不能忽略这为财神爷。

    果然,听见唐家村的大老板都来了。老李马上热情了几分,亲自泡茶出来。

    “怠慢咯!都是粗茶,大家别客气。”

    “李老,合并的事情,其实大家都有好处,这一点你老人家应该是明白的吧?主要放不下的,就是村子的名称,对吗?”卫航开口问道。

    老李轻叹了口气,点头道:“老祖宗建立这个村子,就这么没了,我们这些老家伙心里难受呀!”

    镇长本来要讲话的,但看到卫航开口,他也就松了口气,乐见其成。看得出,这老人,对卫航的话,还是能听进去的。

    卫航听后点点头,来之前,他一直都在想这个问题,感觉让人完全抛弃村子的名字,融入到一个新的村子大家庭来,还真有点牵强。、

    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他就想着,能不能折中?村子的名字还能保留下来,海澜村就当做是唐家村这个大村子里的一个小村落。

    这就跟一个市下面的一个区,也是一个道理。如此一来,大家是不是不会那么排斥了呢?

    “镇长,你看这样行不行?海澜村这个村名,我们不取消,只是在行政上,将其纳入唐家村的范围。”

    卫航这话一出,镇长等人都眼睛一亮。这种做法,其实也不新颖,很多地方也是这么干的。

    当初,他们镇领导就是怕唐家村会觉得吃亏,到时候发展不给力,才会坚持将其完全融入唐家村去,不分彼此。

    不过,现在这问题让卫航提出来,那就不一样了。既然这位财主都这么开口,说明接下来的发展,他也会用心尽力。

    “这一点倒是可以。”镇长马上表态。

    老李等海澜村的人,也怕唐家村的人反悔一样,当场就赞同这种做法。

    “还是卫老板你思想开明。”那村委书记笑道,轻轻地拍了一个马屁。

    “以后都是一个村子的,你们就喊我小航好了,老板老板地叫生分。我们也算是连山带水的邻居,以后共建繁华上面,大家多多努力。”卫航笑道。

    见卫航真没有吞并他们村子的意思,海澜村的人都放下心来,心中激扬,他们海澜村的机会到了。

    接下来,海澜村的村干部召集村民们开会,当场宣布了这个消息,整个海澜村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息。(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七章 冲浪() 
开会的时候,镇长说了一通,然后又拉卫航下水,让他也畅谈一下发展的计划。

    卫航很无奈,只好在老村长鼓励的眼光下跟海澜村的村民讲几句:“太多虚的,我们就不说那么多了。以后都是同一个村子的人,都是乡亲父老,我也就说几句实在的。”

    此言一出,下面的人欢呼起来,纷纷鼓掌。让镇长等人很郁闷,怎么感觉这小子才是最大的那位官员?

    “好,实在一点好!”

    “不管怎样,我们都是支持卫航你的。”

    ……

    卫航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一下,全场马上静悄悄一片,再次让镇长等领导感到很受伤,也更加清楚卫航在这附近村落的影响力。

    “提到共同发展,首先,当然是旅游业。将海澜村纳入唐家村的家庭中来,就是为了分流一部分的游客量,让大本营缓一口气。这期间,我们会对你们海澜村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力争达到现在唐家村的水平,比如道路建设等。”

    现在,海澜村也有一条柏油马路通往唐家村,加快两村之间的联系。开车的话,只需要二十分钟,就能到唐家村。

    卫航一项一项地罗列出来,接下来唐家村将会投资到海澜村上面的建设,让那些的村民越听越高兴。

    “我刚才观察了一会,发现这里的旅游资源也可以开发,就想着到时候投资一个项目过来。”卫航说道。

    镇长一怔,不解地问道:“你想要在这开发什么旅游项目?”

    关于海洋主题的主题公园,现在还在紧密商量讨论中,名单之中,并没有海澜村。那么,卫航准备做什么?

    海洋主题公园,主要是以唐家村为主,沿海岸往上面的村子延伸,覆盖到两个村子,占地面积非常之大,算是风祁镇,甚至整个化白市最大的一个投资之一。

    “你们又没有发现,海澜村外面的海浪相对比较大?那一片沙滩,加上那些几乎终年不止的海浪,其实大有可为。”卫航说道。

    所有人都竖起耳朵来,卫航接着说道:“在外面,冲浪是一项很热门的活动,吸引很多爱好者。我看外面的那些海浪,用来冲浪正好,搞一个冲浪的项目,应该有所发展。”

    冲浪运动起始于澳大利亚,由于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气候温暖,多日照而少阴雨,有利于水上运动的发展,故而澳大利亚人特别喜爱冲浪运动。早在欧洲人迁来之前,这里的土著人,乘独木舟浮海时,就凭一叶扁舟忽而冲上浪峰,忽而滑向浪谷,这就是冲浪运动的前身。

    冲浪可以让人们忘却烦恼,体验一次次与海浪搏击、驰骋在海浪上的快感。这就是为什么在世界上每天都会有许多人四处寻找着一处最完美的冲浪胜地,仅为完成一次与海浪的完美追逐。

    “冲浪?”镇长眼睛一亮。

    他再次看向外面的海滩,只见海浪一层又一层,不算特别高,但相比唐家村外面的渔人湾,这里的风浪要大不少,可能是因为村子两侧山头的原因,造成了这幅景象。

    “这事情,我想想恩人商量一下,可以的话,在这里成立一家冲浪的俱乐部,将它做大,做精。”卫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

    唐家村那边,有闲钱的家伙不少,让他们跟着投资一个俱乐部玩玩,还能赚点小钱花花,应该会很乐意。

    镇长颇为开心,感觉拉着这家伙一起过来,真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俱乐部在他们眼中,是一个非常高档的玩意,如果风祁镇也弄一个出来,吸引一些富豪来玩玩,以后找投资也好找一点。

    围绕着冲浪俱乐部,海澜村可以做很多事情,都是能赚钱的。

    “这个好,这个好。”这种投资不污染环境,是他们最为欢迎的。

    搞定海澜村,大家转战其它两个村子,有了再海澜村的经验,接下来很好办,毕竟后来卫航提出来的建议,让一些固执的老人家也乐意接受。

    更重要的,还是卫航跟他们承诺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让他们看到了巨大的机遇,以后大家能跟着唐家村发财。

    对于海澜村,能有机会让卫航投资一个俱乐部,其它两个村子也只有羡慕。当然,也羡慕不来,人家海澜村有这方面的资源,他们没有。

    “冲浪俱乐部?”木子等人惊讶地看着卫航。

    “怎么?没有兴趣?”

    木子连连摆手:“有,冲浪我也喜欢,还不知道这附近竟然地方可以冲浪。”

    以前,他就玩过好几次,也清楚,冲浪最好的浪形以中间崩溃往两边斜面推进的海浪最好,最危险的浪是以一排涌起瞬间崩溃的海浪,如果遇到这样的浪,最好上岸休息。

    另外,冲浪中如果碰到往外海外面拉出去的海流时,只要以斜面方向跟着海流走,把握海浪,千万不要把安全脚绳丢掉而选择游泳回来,最好是趴在浪板上休息等待救援。

    “咱们国家,冲浪最好的地方,就是日月湾了。”木子对这方面了解比较多。

    日月湾是中国最适合冲浪的地方,这里水质清澈,水温适宜,冬季的大浪总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冲浪者。听说,那儿正拟建中国最大的冲浪俱乐部和中国冲浪基地。

    如果,唐家村这边也发展一个冲浪俱乐部,他很有兴趣参加。

    “你们可以去考察一遍,再考虑投资的事情。那片区域虽然不是很大,但我看基本满足冲浪的条件。”卫航也不急着让人家跟着他一起投资。

    说完冲浪的事情,大家又说到下一次出海的事情。自从上一次,我们已经有一两个月没有出远海了。

    “等过了年回来,我们就准备出一趟远海。老二,你的那些打捞装备,都准备齐全了?”卫航问道。

    “前段时间就更新好了,公司那边,也开始催促我们出去。”他家族的珠宝公司,经过上一次的甜头,赚得盘满钵满,早就拟定好下一次的出海活动。

    因为资金充足,加上一大帮人的入资,让海底打捞这一块的力量加强了很多倍。(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八章 衣锦还乡() 
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唐家村今年的春节特别热闹,家家户户乐逍遥,大家发了财,有了经济基础,让孩子们这个年过得更加开心,因为红包更大个了。

    而村里面最幸福的孩子,无疑就是唐德辉的女儿贝儿了。

    小丫头这大半年来过得很滋润,长得更加可爱了。一些游客还经常要跟她合影,俨然就是一个小明星。

    她今年的红包,总额直达五位数。或许,在大城市里面,这不算什么,但在农村,一个孩子的红包总额超过一万,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过,那些钱都被她妈妈给存起来,以后买嫁妆的。小孩子还不懂什么是嫁妆,就知道妈妈私吞了她的零用钱,小丫头两天都跟她妈妈斗气。

    直到卫航偷偷给她塞了一个更大的红包,她才高兴起来,跟卫航这个伯伯最好了。钱转手又给老爸给拿走了。

    不过,爸爸拿走她不担心,要用钱问爸爸要就行。给妈妈的钱,从来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

    陈建良等人自然也在几天前就离开了,卫航家也清冷下来。

    王新民这些船员离开前,卫航也给他们包了一个大红包,都是上万元的。辛苦了那么久,总得有点表示。跟着他混的人,卫航也觉得没有必要太吝啬。

    王新民在过年前一天就回到家乡,家乡还是老样子,没有变,一样的贫穷。

    唐家村以前也是一个小渔村,但现在,变化太大。他的家乡完全没有可比性,让他感叹万千。坐着拖拉机回到村里,拖拉机后面拉着一大堆的年货。

    这些年货花了他不少钱,但赚了大钱,也就不在乎那么一点点。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要送人的。

    “王贵,你家小子回来了。”开拖拉机的家伙还没停车,就大声喊道。

    村子也就巴掌大,喊一声全村子能听见,大家都走出门口观看。一大车的东西,赚足了大家的眼光。

    “人家真是发大财了。”

    “王贵两公婆要享福咯!”

    ……

    “爸,妈,我哥回来了。”一个疯丫头在家里大喊道,人却飞一样跑出去。

    王贵夫妇一听,也连忙放下手中的工作,跟着走出去,看看自家小子出去变了没有,听说海边很晒,可能变得很黑了吧?

    “哥!你好慢呀!不是说坐飞机吗?”小姑娘认知中,飞机可是很快,一天就能飞到家里来。

    他大哥打电话回来,还是三天前,他们足足等了三天。

    “那趟飞机不飞,票退了回来,只能坐火车。本来给你们打电话的,但学校没人接听。”他就知道,学校现在都是放假,谁还在学校?

    村里还有其他的电话,但号码没有记住。

    “哦!还以为哥你坐飞机,问问你感受呢!”小姑娘的话特别多,王贵夫妇站在旁边,都插不上话,只能苦笑。

    “爸妈!”

    “哎!怎么变白了?还胖了。”王新民的老妈吃惊,跟她想象中相差很大呀!

    “那儿出海的时候辛苦点,但吃得好,睡得好,能不变胖吗?人家那边气候也好,阳光好却不会把人晒黑。”王新民笑道。

    然后,拍了拍自己弟弟的肩膀,没有说话。回来前,他给弟妹两个人配了两台手机,暗想他们肯定会喜欢,等他们去上学能用。

    他也清楚,外面的县城中学,学生基本上都有手机的,也并不禁止。

    “好了,先回去。嗯?这些东西都是你买的?”王贵吃惊道。

    “我在镇上逛了一圈,就买了些过年用的,大哥那边也有一些。”除了自己家用的,也没有忘记他大哥。一些比较亲的亲戚也得送一份,毕竟混出头,没有点表示,人家会嚼舌头。

    “行,那就搬回去,一会你跟我干活,该送人的就送人。”

    王新民的大哥也闻讯赶来,连忙帮着搬东西。而一些跑过来围观的人,也都七手八脚帮把手,很快就把拖拉机搬空。

    “大哥,这些你搬回去,咱有话迟一点再说。”王新民对自己大哥说道。

    他们四兄妹,属于严重超生的了。但这在农村,不算什么大事,躲着也要多生几个孩子,人丁兴旺,永远都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思想。

    “好,晚一点我带你嫂子他们过去吃饭。”他跟父母已经分家住,毕竟孩子多,地方不够。

    随后,拿出两个手机,精美的盒子,瞬间吸引了弟弟妹妹的眼球。

    “你们两个每人一个,记住,读书要用功,不要总玩手机,不然到时候哥我可亲自收回来。”

    两个家伙真是乐疯了,尤其是王新民的妹妹,霸占着两个,挑来挑去,才将另一个推给弟弟。

    “你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