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替我们出了口气。”钱文继等人笑道。
那么大的一件事情,他们不可能不知道的。当今社会,只要发生一点小事,都可能在下一秒钟就传遍整个世界。这就是网络的威力,它的传播速度,比起病毒恐怖多了。
“好了,别讨论那个,我们还是捞宝为重。老三,赶紧准备准备。”
昨天那一柜子的宝石,他已经连夜统计出来,估价超过八十个亿。无论接下来还有没有收获,他们都是大赚特赚了。
而他老子已经派出船过来,联合政府,准备将那些宝石跟柜子今早安全运回去。
陈建良的父亲也没有透露消息,知道的人不多,只有公司三两个人知情。昨晚,他们家族两三兄弟商量了很久,终于决定,将主要资金力量偏向海洋。
这短短几个月来,海洋给他们家族带来的利润,实在是无法估量,换成以前,都顶得上好几年的收益了。
前几次就不说,单单拿这次而言。后面还有多少收获,也先不提。就这么一柜子的宝石,价值超过八十个亿。
尽管这一半需要归国家所有,另外还要折出一半多给卫航。但在几乎没什么成本投入的前提下,收取近二十个亿,还需要说什么吗?
而博物馆的那边,邓馆主等人起来得更早。半个钟头之前,人家就坐在大屏幕之前,一群老头喝茶聊天了。
“昨天用绞轮机工作了那么久,那些淤泥应该清理了不少吧?”一个老者笑道。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吩咐,在大家休息的时候,将机器放下去,彻底将那些淤泥搅一遍。肯定会有大量的淤泥,混合海水,变成浑水清一遍,能做到什么程度,就不好说了。
“现在还好,等清理那些密封的空间,就麻烦多了。”到时候,什么绞轮机之流根本没什么作用。
“他们准备了,大家先看着吧!”何老前辈开口道。
卫航还是穿着那一身的装备下海,很顺利来到昨天工作的场所。大家通过镜头,再次看到那艘巨船的外貌,还是要震撼一番。
“太了不起了。”
“让卫航那小子准备清理最上面的一层,今天尽量把最顶层的都弄干净。”何老前辈开口道。
重新回到那主脑室,也就是指挥中心。他扫了一眼,到处摸索,而没有立即听从博物馆的那些老头子指挥。
“这家伙,估计是有点烦我们了。”邓馆主笑道。
“也很正常,毕竟是一个人,被你们机器人一样指挥。”另一个老头调侃道。
“也好,看得出,他是一个仔细的人。”何老没有生气,淡淡笑道。
卫航最后摸索到最后的一面木墙,忽然好像触碰了什么机关,那扇墙就自己沉了下去,露出一个二十平方的房间。
“嗯?机关墙?还另有乾坤!”博物馆的老头子都精神一震。
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还有宝贝。用机关隐藏起来的空间,一般就只有两个作用。一个是隐藏宝物,另一个则是一个类似书房的地方,一些秘密只能隐藏在这里。
“到明朝,机关还是那么流行呀!”一个考古专家感叹道。
机关术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代表,无论是在生产、生活还是军事乃至一切需要之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运用机械力量,巧妙地控制事物,并达到神奇的效果,这是古人对世界的贡献。而这一贡献,源自于古代工匠们对自然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机关术才如此深奥玄妙。
法自术起,机由心生。在各种机械装置里,机关堪称最要害的部分,它微小而隐秘,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控制着整体的运动趋势,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至高体现。
“古代机关,是我们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的代表之一,贯穿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何老眼睛还在盯着屏幕中的房间。
“是呀!尤其是墨家。”邓馆主颇为佩服。
如日中天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如今留下的只是一部残缺不全的《墨子》和种种神秘的传说,但墨家的精神永远不会消亡,因为它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它将永远流传。
卫航刚踏进去,那扇门重新关起来,很神奇,明明船已经沉在海底那么多年,竟然还能运作。这质量,只能说杠杠的。
“怎么出去?”卫航赶紧在那扇门摸了一会,没有发现开启的机关。
“你先别管怎么出去啦!赶紧找一找,应该有宝物的。”陈建良压根没有体会卫航的感受,眼里只剩下宝物了。
卫航将神识扩散开来,很快找到了关键处。
在这个房间里面,大家看到的是好几排书架,还有书桌等等。很明显,是一个书房。从哪些书架的木材来看,同样不简单呀!
“黄花梨木?全都是!”陈建良笑道。
黄花梨是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由于其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而备受明清匠人宠爱。
“很典型的明朝风格!”考古学家开口道。
明清盛世的文人、仕大夫之族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更使得这一时期的黄花梨家具卓而不群,无论从艺术审美、还是人工学的角度来看都无可挑剔,可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
卫航将那张书桌拭擦一遍,哪些花纹都显露出来,非常养眼。
那高贵与典雅、稳重与大气完美相结合的花纹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纹路变化多端,如行云流水一般,给人以柔和文静之感。
在桌子中间,居然还有一个天然形成的“鬼脸”图案。
“真是极品呀!”博物馆的考古学家们感叹道。
识货的人都知道,黄花梨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可能有不规则的结疤,形成了变化多端的“鬼脸”,都是异常珍贵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八章 书房()
令博物馆的那些老头子痛心疾首的是,书架的所有书,都早就变成了一滩泥。尽管他们早就有心理准备,但当卫航将拍摄的视角转到书架上,看到那些情景,都很难接受。
“唉!书籍才是真正的瑰宝呀!”何老也叹了口气。
如果一间屋子的书籍,跟前面那一柜子的宝石相比,他们肯定是偏向后方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老三,你再找一找,书房那么重要的地方,不可能没有宝物的。”陈建良也很难接受没看见其他的宝物。作为书房,最起码什么印章、砚台等等,应该是有的吧?
卫航开始翻箱倒柜,手法之娴熟,又让云如龙等人笑话了一会。
“这家伙已经很熟练了呀!”
“怎可能不熟练,每次遇到沉船,他都是主力。希望能找到其他的宝物来。那些黄花梨木的家具、书架等,应该也值不少吧?”木子开口问道。
他记得,以前有个哥们的家里花了大力气弄回去一套,据说花了几百万。
“全部应该值几千万吧!”陈建良给了一个中规中矩的价格,从那些材料来看,都是极品的黄花梨木,加上那些大师级的雕工,确实很值钱。
卫航在书桌下面的抽屉找出一些东西,正是陈建良惦记的砚台、笔洗等。
“老三,那个盒子打开,里面应该是墨块,不知道还有没有。”陈建良指挥道。
卫航手上是一个雕工精湛的盒子,十厘米长,十厘米宽。打开一看,里面竟然还有包装,没有沾到水。
“好,没有弄坏。”陈建良大声叫好。
现在,古墨也是很值钱的,在近几年来的拍卖会上,连创新高,表现很抢眼。
这其中颇具收藏价值、前景看好的当数玄妙丹青——徽墨。徽墨不仅是传统的书写用具,更集诗、书、画、印刻、造型艺术、制墨工艺等多种技艺于一体,成为实用性、观赏性俱佳的高雅艺术品。藏墨是文人的雅逸之举和情怀寄托。把玩收藏徽墨将成为今后收藏拍卖市场上下一个“风向标”。
自宋以降,佳墨就成为文人书案的陈设、观赏品。古墨收藏颇为不易。一是墨为书画消耗品,极易损坏;二是保存难、存世量小。寒来暑往、冷热交替、霉潮侵袭对墨品都有直接致命的影响。因此,古墨流传下来十分不易,精品更属凤毛麟角。
卫航又翻了一会,翻出来好几样东西,都是用防水的盒子装着的。尽管没有打开,他已经知道是什么物品。
“老三,赶紧弄上来。”陈建良迫不及待,就是博物馆的老头子都耐不住。
“唉!在这等真是煎熬,我觉得我得到现场去才行。”一名考古学家说道。
“这样也好,就派三四个人过去,免得那些年轻人不懂处理,一些文物刚出水,是不能乱来的。你们过去,也还有补救。”何老点头道。
不过,在遥远的海洋之上,年纪大的就不要添麻烦了。
那些箱子、盒子弄上船后。大家打开一看,都是各种随身的饰品,比如扳指、玉佩、把玩的玉器等等。
“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作为古人的书房,竟然没有瓷器。”木子忽然说道。
“有什么好奇怪的,这是返程的宝船,运出去的瓷器,都在国外卖掉了。”云如龙等人倒是没感觉不正常。
“没道理连摆设在书房的都卖掉吧?”
博物馆的老头子笑道:“这有什么好吵的?船上一般不会摆设瓷器,海船有时候晃动比较大,那么容易碎的物品,摆在桌上容易摔下来。运出去的瓷器,都是做好各种防碎包装的。”
大家一听,恍然大悟,陈建良看了眼云如龙:“所以说你们,都不动动脑子。”
周围的人听了,均是无语,暗道:貌似你也没有想到这一点吧?
“这是一个官印,不知道现在值不值钱。”木子打开一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一个玉雕的官印。
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皇家御玺无疑是古代印章中最为名贵的一类,但对一般藏家来说可遇不可求。
“我也不是很了解官印的行情,这类收藏品有点冷门。不过,听说康熙年间的一枚蟠龙玺在前几年就拍出六千多万人民币的价格。”陈建良说道。
皇帝用的,跟官员用的,自然是天差地别,所以也不好衡量一枚官印的具体价格。
不过,从眼前这枚官印来看,玉质上乘,加上那雕工,一百几十万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而根据使用的材质不同,古代官印可分为:铜印、玉石印、木印等。不为广大收藏新手所熟知的是木制官印。木印通常由檀香木和黄杨木制成,黄杨木具有干燥后不裂的特性。
“官印的收藏,还是有一定潜力的。”陈建良对大家说道。
首先,作为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一种凭证,官印的整体数量虽然庞大,但留存至今的也远没到“泛滥成灾”的地步。稀少,就是昂贵的一个因素。
其次,官印既具书法、雕刻和材质价值,又可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民俗,甚至古文字的演变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最后,现在市场上仿造的假官印数量不多,官印鉴定相对容易。普通官印现在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大型铜印也很少见诸于拍卖行。
“这是一份密函。”花花公子打开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里面躺着一份密函。
“打开,拍下来给我们研究一下。”邓馆主等老喊道。
将其打开,才发现是一名高级官员写给郑和那老太监的,意思在说,让郑和在海外留意一种仙药,是给皇上炼制仙丹用的。
众人看了,都是无言以对。古代的皇帝,都有一个长生之梦呀!
大家帮忙分类整理一下,陈建良则是默默估量这批物品的价值。
卫航还在海底继续劳作,小心将那些书桌、书架、凳子等慢慢移出去。按照陈建良的说法,这都是很值钱的呀!千万不能留在船上。
看他的那口气,除了一艘空船,他是准备将所有东西,都让卫航搬出去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提薪水()
将最上面一层翻过一遍,一天又过去,就是卫航也不得不感叹个人力量的渺小。就在要收工的时候,前面看到的那个古怪海洋生物再次出现在大家的眼底。
“小航,小航!能听见吗?赶紧捉住那个生物。”顾海涛大喊道。
这种机会,他以为就那么错过的了。没想到那么快,再次出现在他的眼前。这回,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了。
“我尽量吧!”卫航只能这么说。
没有人知道,那生物是卫航特意引过来的。呆在这里三天的时间,他就发现,在这一带海域,竟然有不少这种奇怪的海兽。
“感觉不大一样。”钱文继忽然说道。
“什么意思?”旁边的人没他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说蒙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跟前面发现的那个不是同一个。”
此话一出,顾海潮连忙认真观察,果然发现不大一样,稍微小一点的感觉。另外,肤色也稍浅。
卫航趁那小家伙发呆,赶紧捉住。同时,已经用海珠的灵气安抚住,令其不乱动。
“太好了,捉住了。”顾海潮跳了起来。
“老顾,淡定,淡定!不就是一个海兽吗?说不定没什么研究价值。”其他人开玩笑道。
顾海潮几乎是条件反射一样摇头:“怎么可能?就之前看到它的表现,就知道不是一种平凡的海洋生物。而且,你们看它的外貌,极有可能是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古生代物种。”
大家都能看出,这种生物其实游泳不是很擅长,但能在海底快速爬行。其他海洋生物似乎对其特别畏惧,可见也是极其凶猛的兽类。
卫航将那古怪的生物捉上来后,大家全都围过去围观。
那小家伙竟然趴在卫航怀中,一动不动,看了眼众人,好像并不怕人,随即继续舒服地趴着。
“哟!看样子,不怕人呀!”
“奇怪,居然很喜欢老三的样子。”陈建良打量了一会。
这生物除了有脚之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