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古华国各种技艺高度发展,外国都还在小打小闹。
郑和宝船载重万吨,这可是木头做的呀!今天,还有很多国家制造不出一艘万吨的轮船出来,可见当时技艺的高超。
不得不说,这在古代是一个造船神话。
“不可思议!”
卫航表示让他先乘搭载人潜水器下去观察,让大家留在上面,水深六百多米,除了他也没有几个人能下去了。
“听说,有人能凭一口气潜下去一百多米,也不知道真假。”张勇也是前几天看新闻看到。
不借助氧气瓶等,含一口气就能下潜那么深,实在令人惊悚。
“应该是真的,这些世界纪录,都是没有半点作假的。”木子笑道。
说话间,卫航就进入了载人潜水器,慢慢沉入海底。跟随一起下去的,还有一名技术工,大部分操作都是由他完成。
“照我说,让航哥也去领一个世界纪录,以他的身手,带着氧气罩能下潜超过四百米,那什么记录还不是随时破掉?”张勇说道。
最近,他们这些船员对有关海洋的新闻都比较感兴趣,发现都会瞄几眼,慢慢形成了一种职业病。
潜海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张勇他们也经常相互比试。这段时间,卫航也针对他们的情况,给他们加了训练,每个人的极限都被打破。
“航哥对那些什么名声不在乎。”唐德辉开口道。
他是很清楚他那个异姓兄弟的,对什么记录,压根没有在乎过,谁想要谁去打破。他只是想安安静静打打鱼、捞捞宝。
“那倒是,不然潜海一项,绝对能让后来者绝望。”他们怀疑,那家伙穿着潜水服就能下潜超过五百米,反正从没有人见他最深的极限。
而如今,陈建良为了加强大家的潜海深度,特意引进了三四套先进的潜水服,叫机械潜水服。
这套机械潜水服类似太空服,是水下探索的重大跃进式发展,可使潜水员抵达平静海面之下三四百米。它是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坚硬金属潜水服被设计具有柔韧性,使潜水员保持“特殊的敏捷性”完成复杂的水下任务。
同时,它也有自己的生命保障系统,供给潜水员氧气五十个小时,一根纤维光缆使潜水员与水面同伴保持通讯。纤维光缆也使潜水服具有遥感勘测能力,监控生命维持系统,声纳管理和通讯,实现高清视频记录潜水员潜水过程,并发送至水面的控制中心。
可以说,这是一个人形结构的机械潜水艇,用于确保潜水员探索深海环境,无需氧气在深海逗留多天时间。
“走,去看看潜水器传上来的录像。”陈建良往船舱里面走。(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三章 古怪生物()
随着卫航乘坐的载人潜水器逐渐下沉,光线慢慢变暗,到一百米左右,就得打开灯光,才能清晰看清楚周围的环境。
这一带海域,海产也算丰富。大家通过潜水器拍摄的录像,可以看到一群群海鱼聚聚散散,形形色色。
“咦!那是什么海鱼?”木子惊奇地喊出来。
大家透过视频,就看到一头面目凶狠的巨型海鱼。其面貌凶狠恐怖,还长着满口尖牙,长相吓人,但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这只怪兽的身材十分婀娜,犹如少女般柔软。
“跟鲨鱼有点像。”唐德辉想了想说道。
顾海潮笑道:“什么像?它就是一头鲨鱼。呵呵!没见过吧?我也是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看到这种生物。”
他介绍,这种罕见的生物叫做拟皱唇鲨,已经绝迹十几年,再次现身难能可贵。
“拟皱唇鲨的生活水域深度可超过1400米,会有如此奇特的脸型,也是因为在巨大的深海压力下,只有这样才能抵抗强大的压力。”
卫航对忽然出现的丑陋生物,也吓了一跳,尤其那大家伙要好像对潜水器有点好奇心,特意游过来,伸出舌头舔了几下。
海底永远充满着神奇,当卫航他们下降到四百米深的时候,一个奇特的海洋生物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那是一条鱼,一米多长,褐色的体肤,但竟然长着如同蜥蜴的四个爪子。另外,这个生物一出现,周围的海鱼好像受了很大惊吓,瞬间跑光。
“这是什么怪物呀!”花花公子吃惊问道。
“眼睛会发光的。”云如龙补充道。
只见,在黑暗里,那生物的两个眼睛射出两道绿色的光芒,十分诡异。
“眼睛会发光也不奇怪,狼的眼睛好像在黑暗中就会发光。”钱文继是见过的,但没有那么夸张,竟然如同灯光一样,射出光线。
“不一样。”顾海潮开口道。
他解释,动物眼睛里并没有光源,人们看到的动物眼睛的颜色都是反射光的颜色。动物的色素反光层排列成螺旋结构液晶,反射出与其螺距匹配的某个波长的单色光。这样的反射光由于黑夜光强十分微弱,但具有与背景不同的奇特色彩,于是显出各种不同颜色。
“所以说,目前发现的生物界,没有真正意义上会发光的眼睛。但现在看到的,明显就是发光的。不行,我要通知小航,捉住这个生物,很有研究价值。”顾海潮有点激动,感觉神秘的生物界又露出了它的一角。
其他人也是习惯这种研究人员的尿性,看到奇特的新生物,都是看到了宝藏的表情。
捉?
怎么捉?卫航有点傻眼,他在乘搭载人潜水器,这种机器好像没有捕捉物体的能力吧?仅仅用于探索的吧?
“能捉吗?”卫航询问旁边的技术人员。
那男子也是苦笑:“这一台的技术含量不高,没有这种能力。”
如果是海底一动不动的东西,还好说一点,但这是生物呀!看它的灵敏度,比起其他的海鱼还要灵活,怎么捉?开玩笑吗?
“老顾,听见没有,不是我不帮忙呀!”卫航笑道。
顾海潮连叫可惜,他能感受到那种生物具备的巨大研究价值。
他将视频传了回去,让唐家村那边的楚老等也看看。于教授他们一看,全都目不转睛起来,完全是一种未知的生物呀!
先不说为何海洋生物有脚,眼睛会发光,还是两道灯光一样强烈,就足以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没见过!”
“肯定是新物种。”
“我记得好像也有一种海洋生物是长着脚的吧!”一个研究人员回忆道。
那是一种国外的海洋蜥蜴,属于两栖动物,能潜到百米深的海底捕捉食物。不过,那种生物好像也快要灭绝了。
“让他们尽量捕获回来。”楚老开口道。
得!卫航只好先让载人潜水器跟踪那头生物。同时,吩咐上面的渔船,撒下渔网。如果这么做都不行,只能以后再作打算了。
暗中,他已经在那头生物身上留下了自己的神念,随时可以感应它的位置。
“船开快一点。”顾海潮对霍师傅喊道。
实在是那头生物速度快,渔船都有点跟不上。很难想象,没有鱼鳍,却能在水中如鱼得水,来去自如。
“碰到了。”有人大声叫道。
不仅那头生物入网,连同卫航乘搭的载人潜水器都弄到了渔网里面。
“不要放,全部网起来。”顾海潮对大家说道。
而卫航也正是这个意思,至于渔网会不会破,那就无所谓了。反正损失多少,到时候写一张报销单上去,楚老他们好意思不给报销吗?
不是不好意思,而是不敢,生怕卫航这家伙撂挑子不干,以后不帮他们寻找这些生物,那就因小失大了。
正当大家高兴的时候,被网住的奇怪生物好像很生气。一双前爪轻松一撕,渔网瞬间破了一个大洞,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
船上鸦雀无声,一个个笑容僵在脸上。
“这么厉害?”木子吞了吞口水。
那渔网能承受超过十万斤的重量,构成渔网的线,直接可以用来拔河的。竟然被一个一米多长的生物轻松扯断,这也太扯了吧?
“这玩意的危险度不比鲨鱼低很多呀!”张勇开口道。
“难怪,刚才它一出现,那些海鱼都要逃跑。”
卫航在潜水器里面,看到这一幕,也有点吃惊。通过感应,这头生物力量惊人,如同一个练过武功的人类一样。
顾海潮微微一叹,心中十分遗憾。不过,这都捉不住,那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大家都已经尽力,只能期盼下次还能遇到。
“唉!别管什么生物了。快去找沉船吧!”陈建良有点不耐烦起来。
对他而言,找宝船才是最重要的。刚刚,都差点要抵达海底,看到那艘沉船的,但就被那么一个生物打断,还追了那么久。现在回去,又得花不少时间,烦人呀!(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四章 高超的造船技术()
重新回到原来的坐标海域,这次很顺利抵达海底。在灯光下,就看到那艘沉船的轮廓,已经侧翻。
“古代木帆船居然那么大型,真是不可思议。”
“咱们老祖宗的手艺还是很牛的。”陈建良笑道。
看到了沉船,他的心情变得特别好。那么大一艘沉船,不可能什么都没有。别说什么满满一船宝物,能装满百分之一,就是一笔很恐怖的财富。
“这家伙又要发达了。”
“恭喜恭喜!”木子拱手道。
他们已经跟卫航,以及陈建良商量过,接下来就是大家加盟,一起发财,所以暂时也不会眼红。反正以后,大家都是一条船上刨食的人了。
“哈哈!还不好说,再说,即便有宝物,也是要跟政府对半分的。”而且,还是先由国家先将一些重要的挑走。这一点,让他颇为肉疼。
“是呀!那么深,也不好打捞。”即便穿上那种机械潜水服,能下去的可能也就只有卫航一个人。
可以预见,到时候卫航是很辛苦的。
“你们加盟之后,一定要购买一些水下机器人。不然的话,水太深,有宝贝我们也只能干瞪眼睛。”陈建良建议道。
“那不是问题。”钱文继开口道
只有有钱,这个世界,还是能办很多事情的。尤其是在国外,几乎是无所不能。什么机器人,你要多高规格的?只要钱够多,就算没有,也能帮你研发出来。
卫航乘搭载人潜水器全方位将沉船拍下来,让大家有个大致的了解。
“真的好大,如果能有一个仓库装满宝物,我们就发达了。”陈建良感叹道。
他挑选了几张图片,给邓馆主他们发过去。这艘沉船,主要是跟粤省博物馆合作,信息是人家提供的。
邓馆主他们看到图片,都是震撼。可惜,太远了。还是在国内的海边,他们是不惜花巨资整体打捞起来的。这种主舰对他们水下考古的价值无法估量。
“没错!是郑和宝船。”邓馆主肯定道。
他查过一段记录,郑和下西洋的期间,就遇到一次狂风,造成好几艘宝船的沉没。当时,他就派出力量,前去探索,但范围太大,这一探索就是五年。五年来,将范围无限度缩小,最后集中在一处珊瑚礁遍布的海域。
“好像跟我们查找到的那艘不是同一艘呀!这一艘更大。”旁边的人员开口道。
“不奇怪,从记载来看,沉没的宝船就有好几艘。我们探测到的,只是其中一艘。嗯!这事情你们不要跟卫航他们透露。”邓馆主也是人老成精。
这一艘分明不是他们提供线索的那艘,但目前的结果来看,更加有力于他们,干脆不要将这一点说明。如此一来,那么大一艘的宝船,打捞上来的宝物,国家也要分走一半。
“那么我们找到的那艘呢?怎么办?”旁边的主任问道。
“到时候我亲自跟他们谈。”邓馆主不动声色。
届时,只要跟卫航他们透露,附近海域肯定还有其他沉船,根据郑和下西洋的一些野史记载,当时可是沉没了好几艘的。
卫航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只有高兴,继续追查下去,而不是计较为什么不早说等等。
“这应该是当时最大的船,真是鬼斧神工呀!”邓馆主感叹道。
根据卫航传回来的数据显示,这艘沉船长一百四十八米,宽差不多六十米,有三四层船舱。
那就很符合记载中的数据,正是当时郑和船队里面,最大的主舰。
听说,这种船有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
其甲板面积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当时海上无可争议的巨无霸。如此庞大的船队,显示了明代华国惊世骇俗的造船水平。
“当时的技术领先太多了。”一旁的研究人员开口道。
上百年后,西方才出现在大西洋上的哥伦布船队,仅仅由三只帆船组成,最大的圣玛利亚号只有一百吨,吨位只有郑和宝船的百分之一。
另外,根据史书记载,清代战舰发射火炮会导致船体断裂。而明代的战舰装备的火炮比清代先进而且数量多,从未听说过因为发射火炮而船体开裂,甚至在台岛战役中打败了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舰队。
不得不说,清代是一个很失败的朝代,在满族的统治下,整个王朝不思进取。短短的三四百年间,西方的各种科学技术迅速占领了世界。
“可惜,都失传了。”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历史上,我们国家失传的技艺还少吗?古代先民的智慧如同繁星,创造出甚至现在的人都无法想象的许多奇迹。”邓馆主苦笑道。
除了战争的因素,还有不少是技艺者本身的问题,什么传男不传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等的封建思想,使得很多高超的手艺泯灭在历史的长河里面。
“你们看这船的浮雕,简直就是艺术呀!”一个考古工作者赏心悦目地说道。
他心中十分遗憾,那艘船体本也是极其珍贵的,可惜不能拉回来。
只见船艏正面有威武的虎头浮雕,两舷侧前部有庄严的飞龙浮雕或彩绘,后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