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锋噬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狂锋噬龙-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酒楼老板笑着解释道:“这都是前往边境的军队,这段时间,陆陆续续调往边境的军队少说也有十来万了,要对付赵国的二十万大军,想来也可以抵挡上一段时间。”

    他突然长长叹息一声,接着道:“说到底,还是希望莫要打起来才好。”

    说着,抬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问道:“看客官不像宋国人,也不像赵国人,这是要前往何处?”

    叶秋笑着道:“往东走,走到哪算哪。”

    酒楼老板皱起眉头,劝说道:“我看公子还是往东走吧,这两国交战,打起来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叶秋笑着道:“多谢老板好意,只不过我有事情必须去东边一趟,所以还得继续往东走。”

    酒楼老板不再说话,起身道:“既然如此,那公子尽量避开交战的战线,实在不行,就找个地方躲起来,等事情结束再继续赶路也不迟,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叶秋抱了抱拳,酒楼老板便道:“难得跟公子聊得这么尽兴,这几杯酒,就算我请公子了。”

    等到酒楼老板离开之后,叶秋才问道:“这宋国跟赵国不是一直相处得很好吗,近几年也没听到两国有什么矛盾啊,怎么突然间说打就打?”

    老人这时候才抬起头来,将手中的瓜子放在桌上,拍了拍手,然后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砸吧着嘴道:“还记得上次我说的贪狼吗?”

    叶秋一愣,点头道:“这件事跟他们有关?”

    老人点了点头,“他们既然将手脚放到了云雪帝国,想必也不会放过东浩神州这六个国家,宋国与赵国世代交好,如今平白无故突然要打仗,自然是有第三方势力插手其中,而能够做到这件事的,除了贪狼,我实在想不出别的势力。”

    叶秋皱起眉头,问道:“这贪狼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势力?”

    老人眯起双眼,回忆道:“龙族你已经见识过了,这贪狼,跟龙族一样,而除了龙族和贪狼,还有丹城,明凤阁,烟雨楼等一共十大势力,这十大势力自上古流传下来,根基深厚,已经到了不可动摇的地步,当然,时间是最为无情的武器,有些势力在岁月长河的冲洗下,渐渐没落,被一些新兴势力给压了下去,但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势力几乎都会有几个强者压阵,勉强能挤入大陆的百强家族。”

    老人停顿了一下,才接着道:“而贪狼则是一个很隐蔽的存在,我以前倒是跟他们的狼主打过交到,但对这个势力并不了解,传说他们都是一群嗜血好战的强者组成,以战争为主导思想,总觉得唯有战争才能改变这片大陆的命运,才能使整个人类变得更强。”

    他突然嗤笑一声,“反正都是一群自以为是的家伙,总觉得凭着他们,就能主导整个大陆。成天打着‘圣墟百强,唯我贪狼’的口号,四处招摇撞骗。”

    叶秋点了点头,记下了贪婪这么个势力,老人却是道:“这些东西对现在的你来说,没什么关系,你也用不着去了解。”

    老人重新将桌上的瓜子抓起,起身道:“这酒确实不错,只可惜没有火锅,不喝也罢。”

    叶秋一愣,随即露出一个笑容,咱云雪帝国的火锅,吃过的人都忘不了,别管南边的宋国人,还是西边的南阳人,就算是天上的神仙,也不例外,说得还真是一点都没错。

    第二天一早,叶秋两人便离开了酒楼,继续向东而走,一路上,不断有宋国百姓往西而走,拖家带口,走得很是冲忙,这一场战争,想来是非打不可了。

    等两人走到边境的时候,已经是春末夏初的时节,而其间路过很多村落城镇,都空空荡荡的,尽显荒凉,比起西元神州所见的大漠,犹有过之。

    有时候,他们也会遇上一两支军队,都是匆匆忙忙的赶赴边境,对这不往东逃,反往东西走的一老一少,也没怎么在乎,有些好心的倒是会提醒一句,但很快就会奔赴东边城池。

    两人在进入边境之后,并没有直接撞向赵国军队大营,而是往南避开了这支足有二十万的大军,在经过一座象征两国交好的小城时,遇上了一支宋国的军队,人数不多,也就百十来人,但显然都受了伤,想必是刚经历过一场小的战斗。

    这座原本赵国人比宋国人多的小城,如今别说赵国人,连宋国人都没有,偌大的城池中,就只有这百十来个士兵停顿修整。

    一个白袍将军站立在东边的城墙之上,面无表情的看着东边官道,他在等,等宋国的百姓进城,这是皇城那边传达的命令,他们这些人,就算是死,也不能把一个宋国的子民丢在赵国边境。

    赵国已经将所有的赵国人撤回了赵国,但宋国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所以直到现在,宋国很多百姓都还在赵国境内,这几天的时间,已经陆陆续续有人从这里入关,而每每他们开城门迎接的时候,宋国的军队都会抓住机会攻城,人数虽然不多,但让他们有些难以招架。

    这偌大的城池,就靠他们这几个人守着,他们都很清楚,这座城池早晚都要丢,而他们也早晚都要死在这里,他们只希望在这座城池丢掉之前,在他们这些人死绝之前,能将所有的宋国百姓送入关内。

    烈日之下,官道上的空气似乎都在燃烧,使得视线有些模糊,然后有一支商队缓缓行来。

    这支商队越走越近,很快就出现在了城墙之下,一个女子自马车中走出,拿着一个牌子,朗声道:“闵诗,宋国北雪城人士,自赵国跑商归来,请将军放行。”

    一个年轻的士兵跑到这位白袍将军的身旁,拿着一个册子,点头道:“名单中,确有这么一支药商。”

    白袍将军看了看册子,然后看了看下方的商队,接着又看了看商队后面的官道,才朗声道:“开城。”

    紧闭的城门打开,商队开始入城,但商队才走到一半,空空荡荡的官道上,却是突然出现了无数人影,下一刻,喊杀声响起,无数骑军狂奔而来。

    城楼上的白袍将军面不改色,对这样的情况似乎早已知晓,一挥手,沉声道:“出城,一定要将这些人挡在城外。”

    话音一落,城内已经严阵以待的四十名骑军顿时自城门两侧冲出,然后穿过吊桥,等与这支药商错过之后,便不再向前,而是抽出马背上长矛,接着一线排开,挡住了这支商队。

    城楼上,白袍将军一挥手,剩下的士兵直接搭弓上箭,上前一步,箭矢雨点般向着城外官道上那些骑军泼下。

    城外,那支只有四十人的骑军中,当中的一个骑军上前一步,手中长矛向前一指,没有任何话语,当先向前冲杀而去,以此同时,他周围的骑军也陆续跟上,四十支骑军,如同一个“人”字一般冲向对方。

    下一刻,两支骑军撞在一起,对方的骑军竟是被从中分开,竟是一个眨眼的功夫,两支骑军对撞而过,官道上,顿时出现了近百具尸体,这支出城的四十骑,无一活口。

    也是这么一瞬间的功夫,这支商队已经穿过吊桥,自城门而入。

    楼上的白袍将军冷喝道:“起桥,关门。”

    城楼上,八个魁梧的士兵上前将吊起吊桥的绳索缠在手臂上,缓缓将吊桥吊起,以此同时,城门也开始缓缓关上。

    而就在这时,敌军中一骑突然冲天而起,背后竟是展开了一对雪白的双翅,他手中长刀猛然一挥,竟是将吊桥的一根铁链直接斩断,那扯着这根铁链的四名士兵直接向着城墙内奔去,从城楼上摔倒城墙之中,当场死亡。

    而拉着另一条铁链的四名士兵则是被吊桥整个带飞出去,一人砸在吊桥之上,吐血身死,一人砸在城墙之下,整个身体直接砸入坚硬的泥土中,再无动静,两人砸入护城河中,侥幸活着。

    只可惜这两名士兵还来不及抽出腰间的佩刀,就被冲上吊桥的两骑丢下长矛,直接将两人钉在护城河中,鲜血很快染红了碧绿的湖水。

    那斩断铁索的士兵震动双翅,提着长刀直接向着城楼上的白袍将军冲来,同时举起长刀,悍然劈下。

    无数箭矢直接向着这士兵激射而去,但尽数被他手中的长刀弹开,同时,当先上桥的两骑直接撞在城门之上,人马直接当场倒下,而本来就要关上的城门一下被撞开不少,关闭城门的士兵还来不及继续冲向城门,只见刀光一闪,顿时倒在血泊之中。

    守了近半个月没有被攻破的城门,竟是再也无法关上,很显然,这座城池是注定失守了,而他们这些人,也将战死在这座城池之中。

    白袍将军回头看了一眼,脸上依然没有任何表情,战死沙场,这本身就是他们军人的宿命与荣耀,唯一的遗憾是没能让这支药商顺利的进入关内,这已经是他们最后要等的一支商队了。

    然而就在这时,那名展翅而来的少年长刀已经劈下,正好劈向这白袍将军的后脑。

    白袍将军并没有抵挡的意思,他很清楚,对方是一名灵宗,而他不过是灵师而已,就算他全力以赴,也不可能挡下这灵宗强者的一击。。。

    然而就在他带着几分不甘准备接受死亡之时,却看到一道森白色的流光自城内冲起,与自己差身而过,随后身后便传来一声惨呼,他不由得回头看去,只见那振翅而来的敌军士兵,竟是从城楼上摔落下去,落在护城河中,鲜血很快染红了河水。

    以此同时,城楼下,一名赵国骑军刚斩杀一名宋国士兵,脸上还来不及出现笑容,表情便瞬间僵硬,接着自马背上栽落下来。

    如此情况的不止他一个,那些冲进城中的赵国骑军,皆是如此。

    城内,一个士兵缓缓走来,背负金枪,身形单薄,却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

    而第一个看到他的,是这支商队的领头人闵诗。

    闵诗进城之后,从车厢中探出脑袋,还没来得及看到城中的变化,就看到了他。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东方二丫() 
因为叶秋的出现,使得赵国数百骑竟无一人敢入城,那些站在城外的骑军开始缓缓退去,然后很快消失在漫漫官道之上。

    本来以为必死的宋国将士们,看到赵军退出之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们或许真的不怕死,可是能够继续活着,没有人会觉得不好。

    在那位白袍将军的命令下,城楼开始缓缓关上,然后有人将那些尸体分开出来,宋国的搬在一边,赵国的搬在一边。

    先死之人尚有人收尸,后死之人如何,根本无人知晓。

    而这支侥幸躲过 一截的商队并没有继续向西入关,而是停下了队伍,那领头的女子走下马车,先死对着这些士兵微微行了一礼,然后对着叶秋行了一礼,笑着道:“这次没想到又是你救了我一命。”

    叶秋笑了笑,“我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你。”

    这个小城里本来为数不多的活人都聚在这里,对于刚才发生的事情都亲眼目睹,他们都很清楚,刚才若不是这个单薄的少年出手,那么现在他们或许就已经死在了赵国骑军的铁蹄之下,此刻看向叶秋,都带着几分感激之情。

    而在叶秋身后不远的一面墙壁下,一个蓝衣老人正悠哉悠哉的磕着瓜子,此刻看着叶秋跟闵诗说话,这老家伙撇了撇嘴,嘀咕道:“好小子,风流债还真不少。”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便继续磕着瓜子,不再关心其他任何事情,不管是那些正修整工事的士兵,还是劫后余生的商队。

    如今收放吊桥的铁链已经断了一根,剩下一根自然无法再讲吊桥吊起,要想阻拦赵国的下一次攻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吊桥整个毁掉,可在赵国境内,可能还有宋国百姓,如今这里已经是唯一可以入关的路线,是以白袍将军并未下令毁掉吊桥。

    如叶秋所说,他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闵诗,闵家的产业其实并不大,而且所有的生意几乎都在动过北方,从北方到这里,足有数千里的路程,按理说闵诗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才对。

    这些年来,闵诗的家族对春夏秋冬佣兵团的照顾不少,春夏秋冬佣兵团许多的强者,都是闵家家主推荐的,可以说这都是闵诗的功劳。

    所以当个叶秋听到这女子自报姓名的时候,便下定了决心要帮闵诗度过这次危机,所以当这支商队一进城,他便直接出了手。

    闵诗看着叶秋,有些唏嘘感叹,仅是三年的时间不见,如今的叶秋在他看来,已是判若两人,跟三年前那个锋芒毕露的少年相比,如今的叶秋更显成熟,也更显稳重,而且关于叶秋的那些传闻,其实她听过不少,有时候听到别人说起,甚至会偷偷觉得高兴。

    所以她其实有很多话想说,最后只笑着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叶秋笑着道:“闵小姐过誉了,倒是闵小姐,三年不见,越发动人了。”

    闵诗一愣,随即脸色微红,在她的眼里,叶秋是不应该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的,不过转念一想,她跟叶秋,其实也只是有过一次接触而已,他们对于彼此,其实都不了解。

    两人随便闲聊了一些之后,只是互道了一声珍重,然后闵诗带着商队,继续向着西方入关,叶秋则是跟技楼的老人继续向东出城,踏入赵国的土地。

    ————

    宋国祥安二十六年春末,近百年未成经历战火的东部边境,开始了第一场战争,赵国领军整整二十万,连克宋国边境城池,短短半月,就下城七十余座,占地三百多里。

    而后宋国派出护国大将军,领军十万,与退下来的守军自北向南,建城立关,拉开了一条长达数千里的战线,才挡下了赵国气势汹汹的二十万大军。

    同一年夏天,叶春背着银枪,叶夏提着长刀,走进宋国国都,太子殿下领着文武百官亲自迎接,自此,宋国多了两位将军,也多了一个叶家军。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大事,都是所有人能够看到的东西,而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有一个势力,正慢慢崛起,一张隐藏在黑暗中的蛛网,正慢慢的铺开,遍布宋国的每一个角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