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妇人们都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
“那刘氏前几日不是跟杨老四吵嘴打架回了娘家嘛,咋这么快又被接回来啦?还用的是马车”
“你们不晓得吧?我晓得。”人群中有个妇人大声道。
“快说说,咋回事?”
那妇人道:“我早上遇到了老杨头,他去镇上称肉,说是四媳妇怀了身子得补补!”
“啥?”
池塘边的妇人们都震惊了。
“不是说,杨老四上回被人打一顿,那玩意儿废了嘛?”
“是啊是啊,都不能人道了,刘氏咋还能有身子呢?肚皮是风吹大的?”
“嘿嘿,指不定杨老四又治好了嘛,谁晓得”
妇人们叽叽咋咋,说什么的都有,最后却又都说不出个结果来。
杨若晴不喜欢被人缠着问,快速的洗完了衣服回了家。
孙氏从隔壁孙老太他们那侧院过来,手里端着一只簸箩。
“娘,做啥呢?”
杨若晴扭头问道。
孙氏道:“跟你大舅妈一块儿磨了些米粉,回头给你们做米粉粑粑吃。”
米粉啊?
杨若晴眼睛一亮:“娘,晌午抓两把米粉,跟辣椒一块儿炒一盘吧,忒下饭了。”
辣椒是菜园子里,临近季节末梢的时候结的最后一批次的辣椒。
个头小,尖尖的头,爆辣。
拍点蒜,跟米粉一块儿炒,搁点水,米粉便跟辣椒一块儿揉成了团。
软软糯糯,却有香辣劲爆,从舌尖一路辣到咽喉,甭提多带劲儿了!
对于杨若晴的这个提议,孙氏欣然应允。
“成,那晌午娘就炒一盘。”
“对了晴儿,衣裳我来晾,你把这粉送一碗去给你五婶,她前几日还念叨着想吃米粉粑粑。”孙氏又道。
杨若晴道:“娘你把米粉舀好搁那就行了,就剩下两件衣裳,我晾完了就给送过去。”
老杨家后院。
杨若晴从巷子口那里进去,径直来了后院。
这后院的三间小屋子,杨若晴看着都亲切。
自打穿越来后,没三五日就搬到了后院这三间小屋里生活。
一家五口挤在这小屋子里,经历了好多好多,从无到有,从清贫到富裕。
从前住在这里,对前院那些人不胜其烦。
可如今搬出去了,再见到这三间小屋,却又有一股别样的情怀。
这就是恋旧。
“五婶?你在家不?”
杨若晴来到屋子门口,问。
“是晴儿啊?门没关,你进来啊!”
鲍素云的声音从屋里传了出来。
杨若晴推门进去,屋里屋外,拾掇得干净整洁。
鲍素云合衣半靠在床上,正望着门口的方向。
见杨若晴进来,露出欢喜的笑容。
“五婶,大白天的你咋在床上躺着啊?是不是哪里不舒坦?”杨若晴问。
鲍素云道:“没啥大事儿,就是月份大了,在地上转悠多了这屁股后面的骨头就疼,躺着舒服一点。”
妇人说着,就要下床来给杨若晴倒茶,被杨若晴拦住。
“五婶你躺着就成,我不渴。”
她说着,把带来的那碗米粉放到桌上,病根鲍素云说明了来意。
鲍素云看了眼那碗米粉,很是高兴。
“你娘有心了,辛辛苦苦磨点米粉,还惦记着我。”她道。
杨若晴笑着摇摇头:“没事儿。”
鲍素云道:“你四婶回来了你晓得吧?”
杨若晴刚要点头,屋外就响起了某人嘹亮的声音。
“五弟妹,你在屋里不?”
一听这声音,鲍素云和杨若晴对视了一眼。
这人还真是不经念叨啊。
“别出声。”杨若晴对鲍素云比划了个手势。
鲍素云会意,两个人都沉默,假装屋里没人。
屋门在杨若晴进来的时候,就已经顺手把门关上了,并插了门闩。
窗户也是落下的,只要里面的人不出声,外面的人就不知道里面是不是有人。
屋外,刘氏喊了一两声后,没得到鲍素云的回应。
她走过来推了下鲍素云这屋门。
推不开。
“奇怪,门没上锁,也不开,莫非是睡着啦?”
刘氏自言自语道。
屋里,鲍素云和杨若晴交换了个眼神,两人都捂着嘴偷笑。
最烦刘氏了。
门口,刘氏没走,脚步声朝隔壁的两间屋子走去。
“她这是要做啥?”鲍素云讶了下,问。
杨若晴竖起耳朵来听。
“要是没猜错,四婶怕是想看看能不能顺手牵羊捞点东西走呢!”她道。
“啊?”
鲍素云愕然。
“值钱的东西都在我这屋里收着呢,她往灶房那块去能拿点啥哟!”她道。
杨若晴笑了:“这就叫贼不走空,咱等着瞧就是了。”
话音才落,隔壁传来推门的声响,显然,刘氏在隔壁堂屋里转了一圈没相中啥,又进了最顶头的灶房。
灶房里面,传来翻箱倒柜的声响。
接着,是挪水缸声响
再然后,刻意放轻了的脚步声折返回来。
杨若晴朝鲍素云笑着眨了眨眼,起身来到屋门后面。
豁地一下拉开了门。
“吱嘎”
开门的响动让屋门口的刘氏惊得戛然止步。
只见她正猫着腰,打从这门口经过。
手里拎着一只麻线袋子,袋子里面装着二三十斤米。
开门的响动惊到了她,手里的米袋子‘嘭’一声掉到地上。
“哎呀,你们在屋里呀?咋也不吱个声儿?差点没把我吓死!”
刘氏嗔了杨若晴一眼,俯身要去捡地上的米袋子。章节内容结束……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909章 就会说假话()
章节内容开始……刘氏抓了个空。
抬头一看,米袋子已经落进了杨若晴的手里。
“四婶,这是五婶家灶房的米吧?你这是要拎去哪呀?”杨若晴笑吟吟的问。
刘氏怔了下,随即也笑道:“这不,我今个刚被你四叔接回来,一看灶房里半粒米都没有。”
“我就寻思着过来跟你五婶这借点儿,喊了半天儿你们又不应声儿。”
“我没辙,只好先去拿一点烧顿饭,回头再跟你五婶那说下。”刘氏道。
看着她这脸不红心不慌的样子,杨若晴笑了。
“你要烧饭,拿碗来舀两碗米去就是了。”
“连着这米袋子一块儿拎走,半粒不给五婶留,这不是借,这是偷!”杨若晴道。
刘氏的脸顿时红了。
“我不是那样的人”
“四婶是不是那样的人,咱心里都有数。你走人,米留下!”
杨若晴没兴趣跟刘氏在二三十斤米上面缠磨,拿了米袋子回了屋子。
刘氏跟了进来。
看到躺在床上的鲍素云,刘氏一脸的委屈。
“五弟妹,原来你醒着的呀,那你都听到晴儿方才数落我的话了吧?你来说句公道话吧!”刘氏道。
鲍素云淡淡一笑。
“晴儿是个懂事的,她说话从来都是有理有据。”
“四嫂,要是我没有记错,你走的前一日,你和四哥还在村里大牛哥家买了五十斤带壳的稻谷。”
“你们家怎么会没有米吃呢?”鲍素云问。
刘氏脸红了。
瞪了眼鲍素云:“瞧你这小气吧啦的样子,几粒米扯这么多,不借了不借了!”
刘氏甩了下手帕,扭身出了屋子。
屋子里,鲍素云轻叹口气。
“还以为有了前几日的教训,她回来能收敛一点呢,这打秋风的性子,是半点不改。”鲍素云道。
杨若晴走回了床边。
“跟这样的人做妯娌,做邻居,五婶你千万得硬起来,不要抹不开面子。”
她劝道。
听说,暑天的时候,刘氏一方面到处吹牛说杨华明赚了钱。
一家人扯花衣裳,称肉买鱼。
可另一方面,刘氏一家五口洗澡的胰子,洗衣裳的皂角粉,甚至扫地的笤帚
都是来后院跟五婶这打秋风。
如今,还跑去灶房拿米,逮了个现行还那么理直气壮。
“五婶,你人不在屋里的时候,三间屋门都得锁紧了。有道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杨若晴最后叮嘱。
鲍素云点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晴儿,扶我起来,我得去烧晌午饭了。”鲍素云道。
杨若晴看她这副样子,道:“我五叔得夜里才回来,五婶晌午也就自个,索性别烧了,等会我送一碗饭菜给你得了。”
鲍素云笑着摇头:“傻丫头,你可真是忙得忘了事儿了。”
“这个月,你爷奶是跟着我们五房过呀。”她道。
杨若晴一拍脑袋。
“哎呀,瞧我这记性,我还一直以为是跟着四房呢。”
“五婶,那我帮你烧饭。”
两个人来了灶房。
这是杨若晴曾经熟悉的灶房,进来后,过去的一切便历历在目。
鲍素云炒菜,杨若晴帮她塞柴火。
不一会儿,脚步声混杂着木棍敲击在地的清脆声响到了灶房门口。
是谭氏。
谭氏双眼失明后,杨华忠便给她打了一副拄拐。
此刻,谭氏就站在灶房门口,手里拿着一副拄拐。
“娘,你咋过来了?有啥吩咐你喊一声我就过去了”
鲍素云放下手里的菜刀,赶紧来到灶房门口,伸手想去扶谭氏。
被谭氏一巴掌拍开。
谭氏往边上挪了一步,拉开跟鲍素云的距离。
她没好气的道:“我都喊了五六声,喉咙都喊破了也没听你哼一声,就会说假话!”
鲍素云有点错愕,转头看向杨若晴。
意思是在问杨若晴有没有听到谭氏喊。
杨若晴摇头。
她是特工,耳力好,谭氏真要喊了铁定能听到。
显然这是谭氏故意的。
鲍素云也懂了,转过头来,依旧赔着小心道:“许是我关着屋门没听仔细,下回不会了。娘有啥吩咐?”
谭氏哼哼了声,问鲍素云:“晌午打算整哪几个菜?”
鲍素云想了下,抱了四样菜出来。
两荤两素。
“对了,方才三嫂打发晴儿送了米粉过来,娘是想要吃米粉粑粑呢还是跟辣椒炒着?”鲍素云又问。
谭氏一摆手:“随便。”
鲍素云道:“那就跟辣椒炒吧,下饭。”
谭氏皱眉:“你爹痔疮这几日发了你不晓得?上茅厕都是血,都是你整的那些辣菜害的。”
鲍素云赶紧改口:“那就不跟辣椒炒,做米粉粑粑吧。”
谭氏又摆头:“米粉粑粑干巴巴的,得跟五花肉一块儿烧才入味。”
鲍素云又改口:“成,那就跟肉一块儿烧。”
“娘,那你还有旁的吩咐不?”鲍素云又问。
谭氏琢磨了下,道:“之前你说那肉炒着吃,还是别了,捏成肉丸子搁油锅里煎,梅儿爱吃。”
“啊?梅儿晌午也过来吃饭吗?”鲍素云问。
谭氏点头:“捞米汤的时候,再弄碗鸡蛋羹,多放点猪油。”
鲍素云点头:“好。”
“米汤捞起来装一碗,你这屋里有红枣和焦糖吧?多搁点,送我那屋去,你妹子爱喝。”
“嗯。”
交待完这一切,谭氏方才转过身去,拄着拐杖“哒哒哒”的走远了。
鲍素云舒了口气,挺着大肚子回到了锅台边,接着切菜。
杨若晴从灶门口探出头来,对鲍素云道:“我奶把我小姑真是往肉心里疼去了。”
鲍素云笑着摇头:“你奶骨子里可会疼人了,这个月,你小姑是第八回来我们这吃饭了。”
“幸好你五叔昨夜回来,带了几斤猪肉。不然我这会子真要急死了!”
看着一个孕妇在那忙进忙出,操持那么多菜。
杨若晴不忍心,留下来帮鲍素云伺弄着。
老杨家大分家后,分作五个房。
老杨头和谭氏轮流跟着每个房过日子,一个房住一个月。
这一圈下来,也就跟着三房和五房日子过的最好了。
为啥?
因为三房和五房这两个儿子和媳妇,都是最老实善良的。章节内容结束……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910章 骆铁匠的秘密()
章节内容开始……对老人家好,在老人家的吃穿用度上从不克扣。
可是,这世上的事就是这么怪。
同样都是儿子媳妇吧,对老人好的,啥都不计较的,老人有时候还不买账。
而那些偷懒卖坏的,光长着一张甜嘴。
老人还更受用。
哎,这就是人性!
老杨头是男人,还是深明大义一点。
可是谭氏,显然就没那么理性了。
对孙氏责骂少了一些,并非当真被孙氏的孝心感动。
而是忌惮杨若晴的彪悍和不留情面,谭氏这才有所收敛。
这一切,杨若晴看得清楚明白。
有时候想想,真心不想搭理这样不知好歹的老人。
可是,人活在这世上,再潇洒的人也不可能事事随心所欲。
尤其是亲戚这块,看谁不顺眼就跟人家一刀两断。
毕竟,杨华忠就搁在那呢。
老爹的老娘,是那么简单的一句‘断绝往来’就能断绝的嘛?
不能!
这几日,白老五一直住在杨若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他就吃饭和睡觉的时候回来一下,其他时候,全都跑去找骆铁匠了。
骆铁匠下地,白老五扛起锄头跟他一起。
骆铁匠去看管鱼塘,白老五也尾随其后。
骆铁匠去后山砍柴,白老五也跟去帮忙。
反正不管骆铁匠走到哪,白老五就到哪。
落在旁人眼中,只觉这二人因为骆风棠的缘由,而投缘。
真实内幕,只有骆铁匠和白老五两人清楚。
骆铁匠一直咬紧牙关不松口,坚持说骆风棠是老骆家的种。
而白老五,也一直不放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